APP下载

关于改革文学作品教学的探讨

2014-10-08邓子萍,邓懿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接受美学创造审美教育

邓子萍,邓懿

摘要: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文学作品的教学最宜借鉴接受美学原理,实施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应用接受理论时,要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法指导。在实施审美教育时,可以通过吟诵带动审美感知,想象带入审美情境,理解深化感情,创造升华思想,去完成文学作品的教学。

关键词:接受美学;审美教育;素质教育;创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34-02

接受美学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而创作且必须通过读者的阅读(即接受)才能产生审美价值。读者的阅读活动、接受程度,对作品的意义、价值及历史地位起决定性作用。因而读者在接受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由此可见,借鉴接受美学,改革文学作品教学,实施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本文将讨论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借鉴接受美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如何借鉴接受美学,改变文学作品的教学,设施审美教育。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由文本和读者的理解两者构成的,只有二者融合才构成作品的意义,其核心是接受者的创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摆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接受美学认为:作品并非只有独一无二的意义,而是呈多方面的开放式结构,无论哪种解释都有意义(即文学未定点问题),因而用接受理论指导教学,应处处让学生唱主角,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其接受水平。作为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应面向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传统的教育误区在于:教师只强调了自己的中心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文学作品本身是一种“召唤结构”,作者在创作时是“隐含读者”在召唤,因此,读者和作者实际上是一起参与创作了,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是主角。

2.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在阅读作品前,意识就具有某种审美倾向性、审美要求和标准等,这是“期望阀”。因此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即读者阅读作品时,由于文化素质、生活经验、审美理想等条件对作品产生的一种心理期待,这种期待可能是想获得某种知识或提高某种能力或获得某种审美享受。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期待视野组织教学,使学生达到有所期待、有所收获的和谐境地。对于期待视野过低的学生,要从思想、道德、文化以及审美修养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水平,拓展他们的期待视野。

3.重视学法指导。接受美学认为:阅读(接受)是一种对话活动,是作品与读者的对话,教师要做好“导演”工作,从旁指导,教给学生阅读接受方法,切忌越俎代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确自己阅读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敢于对文本提出质疑,提出问题,敞开心扉与作者对话。

倘若审美教育将学生带入艺术境界“慷慨者逆声而击节,蕴籍者见密而高蹈,浮艳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奇”,愉悦其耳目,扣动其心弦,开发其智力,触发其情思,一词一句能使学生感受其情趣,一篇一章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学生就会心驰神往、兴趣盎然,就会把语文学习当作艺术的享受,就会乐于读书,乐于欣赏美、创造美。

审美教育中的感知力、情感力、想象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借鉴前人创造的美的经验、美的语言、美的表现方法等,形成自己合乎规范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借助优秀的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用外在的美好事物塑造他们内在的美的心灵,培养美的情操,磨砺美的意志,养成美的性格,完善美的人性。

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同时也是学生的审美接受过程。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文学通过语言来反映现象,语言文字本身塑造的形象没有直观性,必须要把语言文字经过具有审美能力的人的大脑,而演化为形象,激活接受者潜在的审美情感。

既然如此,那么怎样借鉴接受美学实施审美教育,从而改革文学作品的教学呢?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学为例略作分析。

1.以吟诵带动审美感知,把握整体。从接受美学观点看来,审美过程第一步是审美直觉,即审美接受过程开始后的第一感觉、第一想法、第一体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通过各种手段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

吟咏法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实现语言美教学的重要方法。进入审美欣赏的首先是感觉,通过吟诵、视听带动审美感知,产生美的形象,进而产生美的愉悦感,达到一种美的和谐。教学前先放朗诵带,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了解,然后让学生朗读,让其在吟诵中体验课文感情,并力求将自己的感情移植进去,与作品情感产生交流,实现共鸣,获得美的享受。吟诵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在诵读中品味作品的情感美、语言美,实现情感的交流。其次,吟诵时还应抓住关键语句,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等句子。在审美教育中抓关键词句、语段细细品味的同时,更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只有从整体上感知美的形象,才能达到美的领域,领略美的意蕴。

2.以想象带入审美情境,激发情感。审美直觉一般是未经周密细致地思索而反映出来的一种审美感觉,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接受者“本能”的反映。接受美学认为: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产生的审美直觉,仅仅是审美接受的开始,而直觉阶段一般是短暂的,接受者很快就会从审美直觉进入审美再现阶段。所谓再现,即通过想象的心理活动将直觉所激活的艺术形象完整、全面的浮现出来。在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中,当学生对作品中的美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随后便是将零碎的、片断的审美直觉连结成完整的艺术形象。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都有直接形象和间接形象,间接形象并不作用于欣赏者的感觉器官,它是“象外之景、景外之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而接受者只有凭借作品所提供的直接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把它再现出来。endprint

奥地利心理学家马赫曾把联想定义为:“联想是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当学生阅读一篇作品时,它会基于作品的主题、人物乃至细节由此及彼联想到另外的某人某事,会唤醒他沉睡在记忆角落的某些东西,于是兴奋、感伤、激动、忧郁、超脱等各种情感纷至沓来,这时的情感稳定得多,同时又将在他的头脑记忆中得到贮存,在以后的类似机会中,再产生更新的联想。

艺术想象是为了一个旧的内容创造出一种新的形式。想象区别于联想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于它的创造性。想象可以从整部作品的意蕴产生更多的创造意识,在想象的过程中对作品进行加工、创造。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同样也可以借想象引导学生进入审美的第二层次——创造想象。语文课本中的审美形象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器官,而是通过语言文字这一中介调动人们的生活经验,依赖人们的艺术修养,在想象中感受美、创造美,没有想象便没有审美,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语文教学中想象尤为重要,可以说想象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审美主体进入审美世界的有力翅膀,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活动,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对象中去,加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运用各种知识、经验和理论来补充和丰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拓展审美情境。

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通过文的自然景物的美启发学生的想象,先通过教师描述,启发学生想象,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又利用《荷塘月色》图的直观显示的方法,调动多种感官的功能和已有经验,使学生尽可能在头脑中完整的再现作者描绘的形象,产生身临其境、身在画中的美感。如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美景,通过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和转移,使学生产生无限遐想,通过想象,学生体会到了其中的景美、情美,获得自然的享受。

3.以理解深化感情,产生共鸣。在审美接受中,审美直觉和审美再现都是对作品艺术形象的认识,还未深入到作品的内在本质,而文学作品反映生活是在具体可感的文字形象中包含着生活本质和规律。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必须透过感性形象把握其内在的本质,要着眼于审美的理性分析和综合,从而使学生获得的美感比在现阶段更深沉、凝练、隽永。

审美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没有情感,就没有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审美中的情感活动是在审美对象中直观到人的本身,满足了审美需要和美的理想而引起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借助课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教育,借助课文优美的语言把蕴含的感情发掘出来,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其思想上得到启发,情感上得到满足,产生美的情绪体验。

在《荷塘月色》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体味自然中的美,即通过“画面”形象,体味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实现与作者的情感交流,获得美的情感体验。“荷塘月色”很美,但其情更美,我们可以从作者描写的素淡朦胧的景色中、从淳静肃穆的画面中、从幽静典型的氛围中把握作者深藏的情思,领会其中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获得美的情感体验与享受,让学生心灵引起共鸣,使学生思想得到净化,进而升华为精神美的境界。

4.以创造升华思想,提高素质。审美接受中的直觉、再现、理解都是审美接受的途径和方法,他们的最终导向是审美创造。创造是以感性为基础的理性升华,是经过理性思辨而出现的崭新形象。

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存在许多“未定点”,作品中的“空白”或“不完成本”,按照格式塔心理学观点,当不完全的形呈现于人的眼前时,会引起视觉中一种强烈追求完整、追求对称、和谐和简洁的倾向。换句话说,会激起一股将它“补充”或恢复到应有的“完整”状态的冲动力。当作品的实际呈现也为“不完全的形”时,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会很自然的给予创造,使作品的内涵得以发展。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既离不开作品本身,又和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密切相关。要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就要以自己的思想见解、学识才智、趣味情感来充实审美客体,使审美主体的认识升华,创造出新的意境。《荷塘月色》教学后,如果学生能借鉴、模仿散文家朱自清的语言、笔法写篇散文,写出自己的感受,创造出新的意境,这不也是一种创造吗?

综上所述,接受理论普遍适用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尤其对于当前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很大的适用性,在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中不妨一试,但是要注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审美接受中注意审美感知力、情感力、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的层层深入、递进,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个体。

参考文献:

[1](汉)刘勰.文心雕龙·知音[M].

[2]人大复印资料[Z].1999,(1-6):29.

[3](汉)刘勰.文心雕龙[M].

[4]张廷琛.《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丛书》——接受理论[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5]戴剑平.中外文化新视野[M].合肥黄山出版社,1993.

[6]语文教师谈语文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7]杨恩寰.审美教育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8]刘兆吉.审美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endprint

猜你喜欢

接受美学创造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