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隐攻击性的研究方法

2014-10-08侯小富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

侯小富

摘要:上世纪80年代,在社会认知取向研究的启发下,研究者们开始采用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研究人类的攻击性,并由此发现了人类的攻击性具有内隐性,即内隐攻击性。到目前为止,已有较多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人类的内隐攻击性,但有些方法仍然需要提高信度和效度。本文总结了以往主要的内隐攻击性研究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利弊做出了探讨,提出了可能的在研究方法上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社会认知;内隐攻击性;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18-02

一、引言

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s)通常被定义为“一种经常性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自从20世纪20年代精神分析学家Freud提出本能论开始,早期的研究者们就开始了对攻击性行为的研究。由于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条件上有所欠缺,早期对攻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显攻击性行为上,并且形成了生物学派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攻击性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取向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心理学研究者们借鉴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的研究方法对人类攻击性进行了研究(叶茂林,2003),由此认识到了人类的攻击性具有内隐性,即内隐攻击性,这就使得学界对攻击性的研究获得了新的进展。

二、内隐攻击性

内隐攻击性属于内隐社会认知的范畴,有研究者认为内隐社会认知是“在缺乏意识监控或在意识状态不明确的条件下,认知主体对社会刺激的组织和解释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行为者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如用通过自我报告法或内省法),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行为者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叶茂林,彭运石,2004)。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内隐自尊、内隐态度以及内隐刻板影响三大主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也获得了拓展,例如对内隐攻击性的研究(杨治良,孙连荣,2009)。

20世纪90年代,我国研究者采用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对人类攻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攻击性存在显著的实验性分离,即表明了人类内隐攻击性的存在(Shium Andrew Chen,杨治良,刘素珍,1996)。对内隐攻击性如何定义学界现今也尚无定论,但是类比内隐自尊等的概念,有研究者这样定义内隐攻击性:“内隐攻击性是个体通过内省或自我报告(意识层面上)无法识别或无法正确识别的,却对个体的行为产生潜在影响的侵犯他人的行为倾向”(方从慧,2007)。由于内隐社会认知具有无意识性和启动性等特点,所以,研究者们通常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对内隐攻击性进行研究(叶茂林,彭运石,2004)。

三、内隐攻击性的主要研究方法

1.投射测验。投射测验先给被试呈现结构不明、模棱两可的刺激,然后观察、分析被试对这种刺激的反应,以此来推断被试的某些心理特征。由于没有明确的情境线索和他人的观点影响,尽管刺激本身没有意义,但是被试所做出的反应就具有特殊意义(孔祥娜,2007)。著名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测验和画人测验等。投射测验的主要缺陷在于缺少常模、结果解释困难等。

2.内隐联想测验。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是一种基于反应时范式的相对测量技术,测验时将概念词与属性词配对,考察不同的目标对象对同一种属性的联结程度(张珂,张大均,2009)。其测验原理是:在个体的认知结构中,当两个概念联系紧密时,个体就容易对其样例做同一反应,而当两个概念联系不紧密甚至存在冲突时,个体对它们的样例做同一反应就会比较困难。利用个体对不同样例做同一反应的难易程度便可获得个体在内隐认知结构中这两者的联系强度(侯珂,邹泓,张秋凌,2004)。后来研究者们为了克服内隐联想测验的相对性,先后发展出了GO/NO-GO联想任务(Go/No-go Association Task, GNAT)和外部情感西蒙作业(Extrinsic Affective Simon Task,EAST)。

GNAT要求被试对一些刺激做出反应而忽视另一些刺激,例如要求被试对花和褒义词的联合进行反应而不对花和贬义词的联合进行反应。在数据处理时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辨别力指数d为指标,将正确的“Go”反应视为击中率,不正确的视为虚报率,将击中率和虚报率转化为Z分数后,其差值就为d分数,然后对两个阶段的d分数进行比较,以此来说明被试对某种概念的内隐态度。而EAST要求被试对某一类概念报告某一种属性,例如对“人”这个类概念要报告“Good”,不管“人”是“朋友”还是“敌人”,对“动物”这个类概念要报告“Bad”。通过比较被试对同一类概念中的不同名词到报告出指定属性的时间来判断被试相应的内隐认知(张珂,张大均,2009)。

虽然IAT是一种有效的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工具,但有研究者认为其有效性只是相对的,因为它的信度和效度指标还不完善,而且各种形式的IAT测验结果也难以进行相互比较。这些尚存的缺陷提醒研究者们,在应用IAT技术以及对其结果进行解释时应当持谨慎态度(侯珂,邹泓,张秋凌,2004)。

3.启动技术。启动效应是指先前执行某一任务对以后执行相同或相似任务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反应时缩短或准确率提高(吴倩,2011)。启动技术主要包括偏好判断和阈下态度条件反射法。偏好判断为被试提供一定的材料,并让被试报告对材料的喜好态度,以此来推断被试对特定社会信息的敏感程度。阈下态度条件反射法是指,在极短的时间内给被试呈现一组带有情绪色彩的刺激物,然后再呈现一个清晰的中性刺激,测查被试是否对这一中性刺激做出了某种情绪判断。由于启动刺激呈现时间极短,这样可以保证刺激对被试的作用强度低于意识阈限(叶茂林,彭运石,2004)。endprint

4.任务及加工分离范式。任务分离包括直接测量(再认、回忆测验)和间接测量(残词补全、偏好测验),一般而言,任务越相似,两者之间的实验性分离意义就越大。有研究者采用回忆测验和偏好测验的任务分离范式对人类的攻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人类的攻击性存在显著的实验性分离(Shium Andrew Chen,杨治良,刘素珍,1996)。

随着研究的深入,任务分离范式的局限性也体现出来,因此有研究者提倡采用加工分离范式对内隐社会认知进行研究(杨治良,郭力平,1998)。加工分离范式通过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对个体的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进行了分离,这就能够更加直接的量化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任务分离范式能够发现社会认知的内隐性,而加工分离范式能够探究出特定内隐认知对某项认知加工的贡献率。

5.情境测验。情境测验是指主试有目的的创设一种情境,观察被试在这种情境中的行为反应(叶茂林,彭运石,2004)。将情境测验应用到对内隐攻击性的研究中去,实验者为被试创造某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被试可以完全或在很大程度上放弃自己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的意识监控,从而让被试的内隐攻击性得以表现。

6.眼动技术。眼动技术是从生物行为学出发,探测不同实验条件下被试的眼动活动情况,通过眼动指标来反映个体的内隐信息加工过程(张东明,2012)。瞳孔大小由自动神经系统控制,不受意志控制,因此采用眼动技术对内隐攻击性进行研究可以消除被试的防御心理,更加直接地反映内隐攻击性(兰生明,2012;许威,2013)。

四、内隐攻击性的研究展望

虽然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已经获得了一些关于内隐攻击性的研究成果,但由于获得这些成果的研究方法不同,并且有些研究方法的信度和效度还有待提高,所以这些成果之间也缺乏良好的可比性。学界关于内隐攻击性的研究方法也没有公认的最好的方法(李萍,2006)。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要考察和提高所用方法的信度和效度,这是找到统一的、公认的、最好的方法的前提(李锦萍,张卫,2007),同时也应该借鉴更多的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就研究对象而言,目前的研究大多都以大学生为被试,而外显攻击性行为明显具有生活背景的差异,例如军人和文职人员的外显攻击性。那么,内隐攻击性是否也具有这种差异呢?这就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丰富被试样本,以期获得关于个体的生活经验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另外,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的关系如何也需要进一步探明。

参考文献:

[1]方从慧.内隐攻击性研究进展[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7(3):73-75.

[2]侯珂,邹泓,张秋凌.内隐联想测验:信度、效度及原理[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2):223-230.

[3]孔祥娜.投射测验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河西学院学报,2007,23(6):94-97.

[4]李萍.内隐攻击性研究综述[J].天府新论,2006,(12):60-63.

[5]李锦萍,张卫.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7,22(5-6):175-179.

[6]兰生明.内隐攻击性的测量方法概述[J].新西部,2012,(6):170.

[7]吴倩.内隐攻击性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11):63-67.

[8]许威.内隐攻击性研究方法的新进展[J].青春岁月,2013,(2):394-395.

[9]叶茂林.攻击性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2003,26(2):334-336.

[10]叶茂林,彭运石.内隐社会认知视野中的攻击性[J].心理学探新,2004,24(2):58-62.

[11]杨治良,郭力平.从任务分离范式到加工分离范式——记忆研究的方法革新[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81-83.

[12]杨治良,孙连荣.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发展述评[J].心理学探新,2009,29(4):11-14.

[13]张东明.攻击性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述评[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30-136.

[14]张珂,张大均.内隐联想测验研究进展述评[J].心理学探新,2009,9(4):15-18.

[15]Shium Andrew Chen,杨治良,刘素珍.“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6,19(2):75-78.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
浅析开放经济环境下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