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序曲-槐花几时开》看即兴伴奏教学法思路

2014-10-08汪在东广东韶关学院音乐学院512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3期
关键词:音型和弦思念

汪在东 (广东韶关学院音乐学院 512000)

高师钢琴教学中学生回课总是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弹错音、节奏错误、不熟练等等,其中结结巴巴没感觉是最常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方法,效果也是各有千秋。在我看来通过采用即兴伴奏教学法来增加学生钢琴演奏的艺术性和完整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式。接下来以目前国内音乐院系通用的钢琴教材《钢琴基础教程》2003版第三册里面的《序曲》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序曲》是作曲家胡延仲根据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改编而成,可以从原歌曲歌词里看出充满了思念的情感: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栏杆望郎来,娘问女儿你望啥,唉!我望槐花几时开。很明显,这是一位少女思念情郎的感情抒怀,作为改编后的钢琴作品,应该要表现出思念的色彩。可是在实际演奏中,大部分学生都很难把握这份情感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即兴伴奏的教学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让学生分析并写出这个作品的几段旋律,学生在分析后发现这部作品的旋律主要分为四部分,其中第一行、第二行和最后一行都是同一个主题,简称第一旋律,是作品的叙述阶段:

这段旋律分三次出现,其中第二次和第三次完全一样,我让学生思考这三段的演奏应该有区别吗,都是什么样的区别?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应该有区别,且表现在强弱的对比上。这时,我让学生针对这段旋律用即兴伴奏的方式分别弹出三种不同的织体来,要求这三种织体应该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情绪:温柔的、回忆的、思念的。那么在伴奏音型的选择上就要考虑中弱、弱、很弱这三种力度表现。

第一种:温柔的,中弱力度,这里可以用慢节奏的和弦作为伴奏音型主体,集中显示主题的突出:

第二种:回忆的,弱的力度,这里可以用半分解和弦作为伴奏音型主体,表达出曾经的美好回忆:

第三种:思念的,很弱的力度,这里可以采用右手主旋律高八度,左手全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来表达出少女的思念之情:

研究了第一部分主旋律,接下来我又让学生把第二部分主旋律写出来并配上伴奏,第二段主旋律处于作品的发展阶段,那么在力度上应该中强,伴奏的音型就应该使用相对密集的和弦或半分解和弦为主:

第三部分主旋律处于全曲最高潮的位置,旋律处于上升阶段并到达顶点,因此伴奏音型自然随着情绪的上升要选择全分解和弦到很有表现力的八度加和弦的方式,音型的密集度也随之增加:

第四部分主旋律其实是个连接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着是尾声,原曲上明确标出了减弱和减慢,那么在配伴奏的时候自然要考虑情绪的减弱,这里可以配简单的双音或长时值的和弦:

通过对原作的主旋律进行编配伴奏,我们不难看出随着主旋律的出现、发展、高潮、结局等不同时期的情绪变化,编配的即兴伴奏音型也会随之而改变。限于篇幅,本文这里的伴奏只列举范例,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要求学生每一个主旋律都要配出至少三种不同的伴奏音型,并通过不同音型的使用来解释原作应该有的强弱变化和情绪的发展。学生在编配伴奏时,心里必须要唱主旋律,至少要唱上很多次,这就会对旋律产生自然而然的感受,通过不同的音型变化,把自己心里所想表现出来,这样就产生了所谓的乐感,而且在编配过程中,一次一次地唱主旋律,对原作的熟悉度也逐渐提高,这样一来,再弹原作,心里就已经是胸有成竹,那么连贯性、乐感、完整性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这首作品只是无数钢琴作品里的一首小品,无论是很高难度的肖邦、李斯特等人的巨作,还是我们高师钢琴教学中学生常用的钢琴基础教程,只要是古典类钢琴作品,就必然有主旋律,有主旋律我们就可以给它配上我们自己心中所理解的即兴伴奏。通过编配即兴伴奏来理解钢琴作品的乐感,锻炼完整性和流畅度,学生的钢琴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这种教学方式是高师钢琴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一种尝试,我希望我这种观点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为高师钢琴的教学略尽绵力。

李晓平.钢琴基础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音型和弦思念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思念
引入钢琴伴奏提升高中生歌唱能力探研
即兴伴奏的音型发展方式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
论刘聪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音型分类
君去后,酒暖思念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