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独立学院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思考

2014-10-0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冒志娟

办公室业务 2014年15期
关键词:师生学院主体

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冒志娟

“以人为本”指的是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考虑到人是管理的核心因素,把人的因素当做管理中的首要因素、核心因素和本质因素。人的情绪、心理、属性、需求、信念、价值等一系列与人有关的问题成为独立学院管理者重要关注的问题。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良好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并存。独立学院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民办属性的特殊高等教育形式,建立新型的上下管理模式,良性的校生、师生关系,形成独立学院管理工作新模式,努力增强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真正让以人为本实践到位始终是独立学院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高校管理工作,统一认识,强化思想,建立健全体制,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管理效能,做好教育、教学、生产、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完善自我,承认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以最少的经费投入使人力资源创造最佳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本文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对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一、下放管理权利,增强管理活力

独立学院管理体制中存在权力过于集中,管理活力不够的问题。独立学院的民办体制决定着决定权往往集中在少数人的决策者手中,这样的决策管理模式不利于学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使独立学院各项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实施,需要将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逐渐转化为指导职能,需要凝聚人心,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创新工作机制,促进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二级单位和教师的积极性。通过民主管理,激发师生的创造热情,促使师生自觉把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统一起来,实现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

二、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

坚决摒弃以前自上而下的强制管理手段,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服务促进管理的良性理念。教学管理是独立学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根据既定的原则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实质上是保持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这也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独立学院应当解放思想,打破重权力、重机构、重技术而不重视人的思维定势,克服官僚主义和人治的不良惯性,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决策、监督、实施整个管理过程之中。突出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完成受教育者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目标和实施教育者转播文化知识和道德素养的目标。就是要充分肯定和尊重教师和学生的独立、自主、平等和多样的主体价值,实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牢固树立管理为教学服务的观念,坚持发展依靠师生、发展为了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树立以师生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切实维护他们的正当利益。鼓励优秀教师多出成果、优化学术队伍。根据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各学科的发展趋势,科学设置教师职务岗位,给他们创造自由、公正、宽松的学术环境,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在对待学生主体时,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保障学生的民主权益,让学生的建议和意见有一个正式的反馈渠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中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出来。确保学生在学校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防止以“多数学生”为理由去损害“少数学生”的利益。多数学生要尊重,少数学生也要尊重,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真正做到关心师生、尊重师生、服务师生。

三、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教育质量

独立学院要始终坚持在学校各项工作中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在学校改革中以推进教学体制改革为动力,本科教育在各层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不动摇,教学建设在各项基本建设中的优先地位。教学管理上应当明晰职权关系,明确职权划分,在教学目标上,独立学院要努力构建科学化的教学管理体系,提高素质,教学方式上突出师生主体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讨论式、研究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增长。独立学院校领导应当深入教育教学一线,亲自授课,参加学生的各项实践活动,成为其他教师的表率。应当定期修改完善教学计划,增加选修课,加大人文社会科学和实验课比例,完善毕业实习制度。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相近、相关学科之间联系与综合,专业教学在保持经典内容的同时及时补充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独立学院应当想方设法使全体教职工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逐步实现由量的渐变到质的飞跃。

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完善激励机制

独立学院应当倡导学生间诚信互助、团结友爱的融洽关系,教师之间尊重、理解、互助的同事关系,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关系,管理与被管理间相互赏识、接纳、帮助。反对同事间相互诋毁,坚决抵制高校中的小派别、小集团,坚决唾弃人际关系中的陋习。

高校是进行人才生产、精神产品生产的场所,独立院校行政管理应该是互相支持、温馨向上、团结协作、有强烈归属感和认同感管理。实现这种管理需要适当的激励机制,不仅要运用物质激励手段,更应同时运用制度、环境、生活激励的手段,不仅满足广大师生的基本需要,还要不断满足他们在尊重、自我实现方面的高层次需要。通过建立合理的价值体系,推进激励机制创新,实现对人才资源的合理的调用和科学的搭配,根据师生的需要变化及时调整激励手段,努力满足师生的愿望,激发师生的热情,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引领文化的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地创造一个持久的奋发向上的工作局面。

五、结束语

独立学院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价值,坚持科学发展观,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保障独立学院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蒋国纲.高校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J].法制与社会,2009(1).

[2]李兴山.现代管理学(修订本)[D].中共中央学校出版社,2002(2).

[3]杨萱,吴健雄.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培养创新性人才[J].高教探索,2012(6).

[4]周艳丽.浅谈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1(23).

猜你喜欢

师生学院主体
初等教育学院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学院掠影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麻辣师生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