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育现状及对策
2014-09-30马姗姗
马姗姗
本文以吉林省一所理工类高校为例,随机抽取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1200名理工科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及课堂观察等实证研究方法,对该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一、理工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能够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学习兴趣不高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85%学生认为这门课是“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72%的同学认为学习这门课对未来“非常有帮助或有帮助”,这说明同学们能够认识到这门课对未来发展的作用,对课程本身是认同的。但是,只有16%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思想政治相关的内容“非常感兴趣”,39%的学生回答“感兴趣”,认为自己“不太感兴趣”的学生达到43%,占有的比例最高;2%的学生表示“反感”。这说明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本身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不感兴趣。
(二)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课堂出勤率低
在回答“为什么去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问题中,有70%的学生都选择“学校规定的必修课必须上”,29%选择了“以后考研、考公务员做准备”,可见大多数学生并不是出于自愿去上课。在回答“是否逃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问题时,仅有18%的学生表示自己“从来没逃过课”,67%的同学表示“逃课在五次以下”,其余15%的同学选择“多次逃课”,可见这一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三)课堂本身缺乏吸引力,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
在回答“您认为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哪些问题”中,近70%的同学选择“教学内容枯燥、深奥”、60.8%的同学选择“上课方式古板单一”、56%的同学选择了“理论知识脱离实际”,这几项的选择比例均超过了50%,说明这几个问题已经成为普遍性问题,亟需改变。此外,也有15%的同学认为“教师素质不高,思想僵化”。该题目反映出的不仅是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存在问题,教师授课过程中也存在不当。
二、提高理工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课堂纪律方面的教育和管理
1.任课教师严抓课堂纪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该严肃课堂纪律,定时或不定时的点名抽查,对多次无故旷课的学生取消其考试资格;对于上课迟到、早退或者影响教学秩序的行为给予严厉警告,使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2.辅导员、班主任做好日常教育工作,辅助查课,提高重视。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提高重视,主动为同学讲解课程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提高认识。此外,辅导员应该定期对课堂出勤情况进行抽查,不给学生制造逃课的机会,一经发现有学生逃课要及时进行教育,遏制住学生逃课的发展势头。
3.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的作用。由于学生同辈群体之间的影响巨大,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利用这种影响去管理学生,充分发挥班干部在学习上的带头作用,由学生干部督促和管理学生的出勤情况。另外,大学生经常以寝室为单位选课,可以在寝室中选择一名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寝室长,专门负责管理寝室同学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尤其在寝室同学想无故旷课时,寝室长能够及时制止,对其进行劝说教育。
(二)教师以学生为本,合理安排课堂教学
除了从纪律上对学生进行约束之外,课堂本身也必须具有吸引力,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应该以学生为本,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内容。
1.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不仅以知识讲授为主,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历史资源,改变教学方式,多开展讲座、辩论、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外出参观等实践活动。
2.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课本知识进行二次加工,使内容尽量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进行教学时,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用相关理论进行解读,引导学生认识这门课的价值和意义。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网络等技术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电影、视频、音频等资料,使课堂变得生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三)学校加强重视
虽然目前各高校已经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仍然有进步的空间,比如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与学生评奖评优相联系,以此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学校树立优秀教师学习典范,鼓励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相互学习,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等,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提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