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企业如何进军非洲
2014-09-30田地张瑞
文/田地 张瑞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非洲仍然是一个贫穷、落后、充满战乱和疾病的地方,但实际上非洲的经济增长很快。据非洲开发银行的一份新报告,1/3的非洲国家GDP增长率超过6%。非洲的中产阶级也在快速成长,超过3.5亿的非洲人日收入在2美元至20美元之间。
2013年8月底,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2013)》白皮书指出,目前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非洲成为中国重要的进口来源地、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和第四大投资目的地。2012年,中国与非洲贸易总额达到1984.9亿美元。
随着中非贸易额增长迅速,中国对非出口贸易结构不断改善,由资源型产业、初级加工品为主向机电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转变。
中国对非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加,说明非洲对此类产品具有巨大的需求市场。
随着经济的增长,非洲地区的投资环境也在得到改善。手机量的快速增长,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教育的逐渐改善,所有这些都说明,变化正在发生。或许正因为如此,科技公司也将目光瞄准了非洲。
企业进入非洲方兴未艾
“在我们国家只要24小时就可以注册一家企业,我们有良好的社会治安,在矿产、能源、机场和公路建设等领域有巨大的商机,我们热忱邀请中国的企业前来投资。”
2013年9月9日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东非共同体经贸合作论坛上,卢旺达驻华大使恩加兰贝热情洋溢地向中国企业发出邀请。
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是此次投洽会的“关键词”之一,投洽会展馆设立了“中非合作展”,中国企业和非洲政府官员、商会负责人等现场交流,洽谈项目。
“我们是在非洲市场挖到了第一桶金。”福建晋江三力机车总经理助理邱静苗说。
三力机车公司成立于2000年,以生产摩托车为主,邱静苗说,当时中国摩托车市场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利润空间不高,公司没有什么竞争优势。2002年,公司负责人到多哥考察,立即发现了这里蕴藏的巨大商机:当地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摩托车是当地人主要的交通工具,日本、韩国的摩托车甚至二手车在这里很畅销,一辆本田的二手摩托车可以卖到2万元人民币。
该负责人认为,公司可以生产当地需要的高质量摩托车,每部车只要卖到1万元人民币就有钱赚。2003年,三力机车开始进军非洲市场,在多哥成立了贸易公司,将三力摩托车销往多哥及周边国家,当年销售额就达到600多万美元。
邱静苗说:“近年来,公司在非洲的销售额稳定在4000万美元左右,除了得益于非洲巨大的市场需求外,公司在非洲‘培育品牌’的战略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三力机车公司在多哥、喀麦隆、尼日利亚等地开设了专卖店,在当地媒体做广告推广三力机车产品,有专门的售后维修人员,这些举措培养了非洲顾客的品牌忠诚度。
中非发展基金非洲投资部总经理吴国华说:“2006年11月设立中非发展基金以来,该基金已决策投资非洲30多个国家的60个项目,带动中国企业对非出资100亿美元。”
福建晋江三斯达塑胶有限公司从1998年就开拓南非市场,公司总经理丁金矿说:“我们企业以出口运动鞋、儿童玩具和牛仔裤为主,每年设计款式数百种,产品品质很好,一双20美元左右运动鞋能穿两三年,受到南非消费者追捧。”
四达时代公司是中国一家民营企业,2011年,四达公司与中非发展基金在非洲共同投资建设地面无线数字电视网络,吴国华说:“这一项目为非洲提供了2500个就业岗位,为非洲240万户家庭提供了数字化电视和通信网络。”
吴国华介绍,中非发展基金在非洲投资的另一项目“马拉维、莫桑比克棉花种植项目”带动了当地11万农户就业。
东非共同体秘书处秘书长理查德·塞斯贝拉说;“非洲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我们在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发展等方面有巨大商机,中国企业‘走进非洲’给我们带来了好的经验和技术,促进了就业,我们欢迎并将保护中国企业在非投资。”
福建莆田艾力艾集团每年在非洲销售运动鞋50多万双,公司负责人潘德新说:“非洲市场广阔,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因产品物美价廉,在当地很受欢迎。”
中国商务部西亚和非洲司副司长张利伟说:“近年来,中国轻工和制造业加快了向海外产业转移步伐,非洲市场前景广阔,随着非洲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企业将迎来更多商机。”
全球高科技公司打响非洲市场“争夺战”
近年来,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某些国家的增长率甚至跻身于世界前列。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正在非洲大陆崛起,市场消费能力逐步提高。面对着非洲这块庞大而增长迅速的市场,IBM、微软等近年来不断加大在非洲市场的投资力度。
中国公司也凭借着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影响力,在非洲市场攻城略地。一场全球高科技公司参与的市场争夺战正在非洲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事实上,非洲的经济正在高速增长,2013年的增长率预期将达到5.6%。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中产阶级的数量增长迅速。手机使用者越来越多,网络用户的增长势头不可遏抑,此外,接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拥有了更多可支配性收入,总之,变化正在发生着。
此时,许多高科技公司此时纷纷投资非洲市场。
美国IBM公司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设立了研发中心,这是非洲大陆第一个从事应用技术兼探索性技术研究的研发中心。
IMB非洲公司高管表示:“非洲大陆遇到的技术问题,必须由非洲大陆的研究中心来解决。”
IMB研究中心总裁KamalBhattacharya博士表示:“非洲正经历着快速发展,但是非洲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诸如80%的人口无法享用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同时能源、安全用水、卫生系统和食品安全方面也是比较短缺。作为科学家,我们相信,科学和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技术和科学将塑造未来。”
IMB非洲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Uyi Stewart博士原籍尼日利亚,他在纽约工作了10年,当他成为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之后,举家从纽约迁徙到肯尼亚。
他说:“有人问我,难道不能在纽约搞面向非洲市场的产品研发吗?是的,只要条件具备,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搞研发。但是如果不在非洲本土搞针对非洲市场的研发,你会错过很多东西,比如你无法把握市场价值变化的动态,因此而无法开发出贴近非洲人的需求、并可以影响非洲人生活的产品。因此我们必须待在这里,待在非洲本土的生态系统之中。”
微软(非洲)公司“4Africa”的负责人Fernandode Sousa表示,微软非洲公司致力于提高非洲的技术普及率以及对本地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微软支持各方面的技术项目,比如农村地区宽带搭建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农业项目和医疗项目等,同时也包括“APP工厂”项目,该项目旨在培育年轻开发者,鼓励他们开发出适用于Windows手机平台的APP。
业内人士表示,这不仅仅是网络、笔记本方面的事情,这是涉及经济发展问题。肯尼亚甚至将科技产品的运用提升到政策层面。肯尼亚总统Kenyatta宣布,他将让全国130万个学生,人人获得有一台笔记本。
除此之外,微软也在非洲进行了许多捐赠。微软非洲公司管理人员表示:“我们的所作所为将推动非洲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我们带来许多顾客。”
随着非洲的经济快速发展,非洲市场对高科技产品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IBM、微软等国际IT巨头不断加大在非洲市场的投资力度。
中国在非洲国家的影响力甚至胜过了西方国家,因此中国高科技公司在非洲定然也有所作为。华为、中兴等中国公司在非洲参与了许多通讯设备工程,尤其是华为,现在已经成为非洲运营商移动网络设备的领先厂商。同时,中国公司出品的手机、电脑等在非洲拥有相当的份额。
非洲已经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华为与微软在非洲展开了合作,非洲市场上出售低价Windows智能手机。
据伦敦行业组织GSM协会(GSM Association)发布的数据显示,非洲是全球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智能手机市场;自2000年以来,这一市场上的智能手机平均销售量增长速度为43%。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4.45亿名手机用户中仅有10%拥有智能手机,但预计这一比例将会迅速上升,原因是运营商正在拓展高速通信网络。
根据GSM协会的预测,到2017年时,南非的大多数消费者都将成为智能手机用户,远高于2013年的20%。在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可持续增长的前景则更加远大,预计到2017年这一市场上的智能手机渗透率也只能达到30%。
走进非洲需要防范风险
近些年,非洲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热点。中国连续5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非贸易在过去10年间增长超过了10倍,预计中非贸易额到2015年有望达到2800亿美元。中国在非洲投资的企业已经超过了2000家,项目遍及非洲50多个国家。
另据中国国际商会介绍,非洲大陆目前紧缺而具备广阔发展空间的行业包括基建、道路港口运输、电信网络、电力等。
在此良好背景下,很多中国企业都已经或者筹划对非洲的投资计划,走出国门去非洲投资建厂。但是,过往案例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都有斩获,由于中国与非洲各国在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中国企业对非投资存在诸多风险及不确定因素,再加上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验的缺乏,很多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折戟而归。许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本身盲目性的风险已经很大,选择投资非洲更是高风险的行为。如果再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投资风险控制机制,去防备投资非洲的高风险发生,中国企业走出去可能更多的不是机会,而是灾难。
走进非洲需面对诸多风险,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风险、人身风险、法律风险、经营风险、税负风险、供应链管理风险等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东道国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对境外投资造成的风险,政治风险主要分为东道国内政治风险和东道国外政治风险。国内政治风险主要有战乱风险、政府更迭、国家征收征用风险、政策风险、国家安全和恐怖主义风险等。最为突出的,在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政局动荡或战争冲突,在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东道国基于国家安全等政治因素对境外投资所做的限制。国外政治风险主要有战争风险、制裁风险、大国博弈等由其他国家对东道国的政治策略和市场竞争策略所带来的风险。
中国企业在投资非洲前,首先要仔细研究非洲国别政治风险地图,从风险地图上可以一目了然的区分哪些是高风险国家,哪些是中低风险国家,从而做出决定,争取哪些投资机会和放弃哪些投资机会。目前,很多国际评级机构每年都会发布这样的评级报告,对于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是个不错的参考。但中国企业不能完全迷信评级机构的评级,而要结合政策、行业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2012年非洲埃及、利比亚等北非国家的民主运动诱发的新一轮政治风险将中国企业推向了风口浪尖,部分非洲国家政府出台政策,严格限制中国在非投资,或没收中国企业在非资产,比如以中石油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因2011年的利比亚政治动荡,直接导致其在利比亚大量的已建和在建海外项目终止,损失据统计超过数十亿元。
除政治风险外,企业在非洲可能遭遇的人身安全和疾病风险也值得关注。多年的战乱和横行的疾病是非洲吸引外商投资的大敌,很多西方公司因为安全和疾病威胁,断然放弃了一些非洲国家的投资。为了争取这些人弃我取的市场机会,很多中国劳工也付出了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以疟疾为例,这一在大多数国家已经消失的疾病还在非洲特别是中南部非洲肆虐,这一疾病虽有药物可治,但却会大大降低人的免疫力,一些国家因为疟疾的影响,居民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
南非是非洲投资热门地区,曼德拉政府执政后,黑人在南非的地位逐渐上升,同时由于历史造成的贫富差距过大,南非成为抢劫等刑事犯罪的重灾区,很多西方公司因此都撤出了南非的投资,南非的整体经济相比之前白人统治时期倒退了10年,可以说安全和艾滋病已经成为南非经济发展的障碍。
非洲大陆国家有被殖民的历史,因此其法律制度比较复杂。中国企业在决定在非洲投资前,建议多花些时间熟悉东道国法律,避免不熟悉当地法规导致的负面后果。这类风险可称之为法律合规风险,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例如中国企业投资南非首先要了解南非的BEE政策(“黑人经济振兴政策”),很多企业因为不熟悉或者不重视BEE政策,导致在南非的业务长期无法正常开展。因此准备进入南非市场的中国企业首先要研究的就是BEE政策。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特别是收购并购后遭遇典型的风险是法律风险,主要包括高级雇工缺乏和非法用工的问题。在非法用工方面,中国企业历来是被当地劳工所诟病和投诉的对象。由于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和习惯于其在中国的不良做法,一些中国企业在非洲无视当地法律,不与雇工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解雇劳工,工资标准甚至低于所在国规定的最低保障工资,不注重保护员工基本权益,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形象。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如中兴、华为等也走向非洲掘金。这些企业对雇员的知识水平要求很高,但鉴于非洲整体落后的教育水平,雇佣到企业需要的人才已经是非常困难。同时,雇佣到的本地雇员法律意识强,对不合规的做法几乎是零容忍的态度,很多中国企业因为本地员工的举报遭遇巨额罚款,这一现象昭示出中国企业雇员本地化的道路还任重道远。
中国企业将资本金、利润等汇回本国时则会遭遇外汇管制。埃塞俄比亚就是采取外汇汇出管制的非洲国家之一,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埃塞俄比亚外汇极端紧缺,该国政府至今仍实行严厉的外汇管制,整个金融业也未对外资开放,而且这个问题短期内很难得到解决。
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是中国企业扩张海外市场的一大障碍,中国企业出口到非洲的产品更是如此。由于在非洲的无序竞争和相比于欧美比较宽松的市场监管,很多中国企业不重视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中国产品成为廉价质差的代名词。例如,2012年曝出的中国安全套侧漏引发非洲国家公共安全事件对中国制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汇率风险指因外汇市场变动引起汇率的变动,致使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上涨或者下降所带来的风险。在此情况下,中国企业应当考虑使用套期保值等财务手段避免汇率损失。中国企业在非洲的项目一般都以美元计价,由于中国企业外汇风险意识不强,在这一波长周期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的过程中,外汇变动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额的损失,外汇风险管理的好坏已经成为项目盈亏的关键因素。为此很多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项目上设置了专门的外汇专家成员对外汇操作进行设计,一些重大的项目也开始委托专门机构进行外汇操作,以保证投资的保值和增值。
企业不懂如何安排国际税负,也会带来税收成本增加,影响企业利润。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要保证项目的回报,妥善的国际税务安排是必不可少的考量因素。全面税务筹划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它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规避企业税负,避免额外税负风险。有经验的律师事务所或者会计师事务所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
毛里求斯是非洲投资的避税天堂,很多外国公司为了避免过重税负,往往采取在毛里求斯设立离岸公司的方式。例如在坦桑尼亚,中国企业如果想转让其项目公司的股权给第三方,因此取得的收入需要在当地缴纳30%的所得税,如果这家中国企业通过在毛里求斯设立的公司,间接持有坦桑尼亚项目公司的股权,那么,将毛里求斯公司的股权转让给第三方,因不涉及变更坦桑尼亚项目公司的股东,便无需缴纳坦桑尼亚的所得税。
许多非洲国家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企业生产所需的材料以及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对非投资的中国企业如果对此认识不足,则后期在本地采购和国际物流等方面付出高昂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企业投资成本。
因此,中国企业在项目启动前,要对项目涉及的本地采购需求和分包商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对物流安排进行多轮的论证,通过科学合理的供应链管理,为公司降低税负。例如在一些离岸中心,成立离案采购平台,将利润尽量留在离岸公司,利用其零税率或者低税率为企业降低税收负担。
企业走进非洲面临的挑战
“走出去”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走进非洲”则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新热点。然而最近非洲局势一系列的突变,投资非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中国政府对企业海外投资缺乏有效监管;缺乏企业非洲投资宏观环境评估体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在非洲当地,缺乏全方位、多层次公关战略等问题。应对非洲投资新挑战,中国政府的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缺乏有效监管能力,导致监管结果与政府部门初衷背道而驰。政府对企业海外投资进行监管,可以促进企业有序高效投资。然而,政府对监管和监管程度的把握不当,使得“监管程序复杂,效率低”,成为了部分优秀企业“走出去”的瓶颈,而“该管的,缺乏监管”使得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海外投资引导,在海外自行其是,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形象。最终,政府的监管结果使得“想‘走出去’的企业无法走出去,不该‘走出去’的企业,走了出去”,与政府促进优秀企业走出去,树立中国企业良好形象的初衷背道而驰,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民营企业由于海外投资数额较低,一般不需要国家级政府机关审批,“走出去”所受监管力度也较低。由此,在缺乏政府监管和把关情况下,“走出去”的部分企业出现了不遵守当地法律,不重视安全和产品质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在非形象。
由于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一些不良企业走了出去,它们在非洲无视当地法律,不与雇工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解雇劳工,工资标准甚至低于所在国规定的最低保障工资,严重影响中国企业在当地形象。还有部分企业,不顾当地国法律,在东道国行贿,严重影响当地正常秩序。有评论家说:“中国在给非洲带去贸易、投资、工作和技能的同时也带去了坏习惯。”
单凭企业自身能力,很难全面、准确把握海外投资国或地区的风险,政府应是企业海外投资的首要把关者和宏观环境信息提供者。目前,为支持和促进企业境外投资,相关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投资指南鼓励,但是对于不断变换的非洲局势和当地国家或部族之间的纷争,现有办法指南仍然不能对特定国家宏观投资环境及时跟踪和整体评估,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决策提供的参考有限。
中国政府缺乏对非投资国宏观环境评估体制:中国驻非洲各地大使(领事)馆主要落实国家对非政策和方针;经济商务参赞处具体负责中国对非经济援助,实施大型援助项目。中国政府没有专门机构对非洲当地宏观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环境进行分析评估。由此导致中国企业非洲投资所受引导不足,部分企业盲目投资一些饱和产业,因而造成同类企业间恶性竞争,互相压价情况屡见不鲜。
由于宏观环境研究缺失,政府非洲投资风险预警机制始终未能建立。导致政府无法有针对性预警,有效降低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风险。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在非洲国家发生的多场政治危机前,都未做好充分准备和及时应对,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经济损失。如在利比亚发生动荡前,中国政府未就利比亚政治危机作出任何预警,导致国内75家企业(包括13家央企)的50个大型项目可能就此“打水漂”。虽然部分企业通过中国信保购买了国家风险和买方风险保险,但保险赔付不足4亿元人民币,无法弥补企业实际损失。
中国政府历来侧重与非洲国家执政党关系,忽视了反对党或在野党的作用,致使反对党或在野党对中国政府及企业存在不满。2009年南非大选,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助选员穿着印有中国制造的竞选T恤四处拉票,在野党公开攻击执政党,称其“将就业机会让给了中国人”。在野党拥有自己的群众基础,在国内政治生活中的影响不可忽视;部分国家的在野党,也可能通过大选上台执政,中国政府公关忽视在野党作用,必将给政府关系及企业在非投资埋下潜在风险。
此外,中国政府对非洲援助一直走“宏大”路线,援助侧重于政府形象层面,较为缺乏惠民公关。中国援建赞比亚的恩多拉体育场项目规划用地20公顷,可容纳4万人左右,投资4.1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可承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但是,赞比亚有多少平民百姓有机会走进体育馆看比赛?恩多拉市民一年能享用体育场几次?相同的费用,如果用于投资当地教育或城市基础建设,有规划地建立希望小学、中学或修建公路,则能真正造福当地百姓,让更多人享受到实质利益。只有这样,民众才能切实感受并理解中国给予他们的帮助,才有利中国在非洲民主形象的建设。
面对新环境,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存在:战略层面上,缺乏明确的非洲投资定位和发展目标;执行层面上,管理层海外管理能力缺失,无法针对当地情况,进行有效的市场开发和属地化管理;危机应对上,缺少对突发危机的应对处理能力等问题,增大中国企业对非投资风险,影响了中国企业在非可持续发展。
企业管理层海外管理能力也缺失。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大障碍是缺乏具备海外管理能力的管理团队。由于缺少真正拥有跨文化知识或管理国外员工经验的人才,中国企业难以深入了解当地情况,进行当地的市场开拓和属地化管理,相应的国际化很难深入开展。原因在于:中国的管理人员主观上不愿常驻非洲,客观上因语言和管理思维等原因能力不足;对于聘请的当地管理人员,总部的管控能力明显不足。
此外,企业缺乏危机应对及处理能力。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往往缺乏对投资国宏观政治、经济形势的把握,对政治风险或治安危机的应急准备往往不够完善,所以面对种种突发危机事件,中国企业危机应对缺乏,没有完善的危机管控模式。
进入非洲风险防控对策
基于以上总结的风险,中国企业应该清晰认识到投资非洲的风险类别,然后仔细研究应对这些重大风险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建立全面的非洲投资的风险控制体系和风控模型。为更好地防范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的商业风险,提高非洲投资的成功率,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
在非洲开展业务之前要实施谨慎的尽职调查,进行全面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境外投资与境内投资区别很大,中国企业面对的是极其复杂、陌生的法律环境。如果不能事先了解相关法律、政策和规则,将会置境外投资以极大的不确定性中。中国企业要对项目前尽职调查和可行性分析特别引起重视,很多中国公司往往为了省钱或者项目进度忽略此阶段,或者象征性的草草了事。殊不知,这样做不仅为企业省不了钱,而且为项目后期的风险埋下了重大隐患。
项目可行性分析是投资非洲最为核心的一项工作,也是尽职调查结束后商业决策前的必须工作。鉴于非洲国家的投资环境很不完善,在这一阶段,要将公司设立、项目收益、交易模式、税收安排、采购物流、本地配套等投资策略进行落地,以保证项目投入的成功回报。
本地化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国际化的重要标准,也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在东道国扎根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判断一个企业对当地贡献的重要因素。相比于西方大公司,中国企业非洲投资的本地化上一直做得不好,本地化率也很低,这成为制约中国企业非洲投资做大做强的一大瓶颈。
本地化主要包括劳动用工、物料采购、公共关系、情报信息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本地化。要做到本地化,一是要借助资深中介机构,掌握最及时准确的投资信息。其次,实施人才、采购等方面本土化战略,增加与当地居民、企业、政府和媒体的互动,真正融入当地,实现互生共赢,建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公关生态系统。最后,企业可以通过企业责任的履行,在当地树立良好形象,实现企业在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与西方国际大公司相比,中国企业的中国标签太过明显,导致其抵抗国别政治影响的能力明显不足。已经做强做大的中国企业应该学习西方跨国公司的做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全球化战略,弱化企业的国家标签,强化其世界公民和本地公民的特征。
以在非洲耕耘百年的德国西门子公司为例,西门子公司在非洲各国设立了大量的实体子公司为当地提供通信、医疗、电器等方面产品和服务。如果不从其名称和内部的股东结构判断其为德国西门子公司设立的子公司,无论从管理层到黑人雇员,无论从企业文化到本地采购,你都可能认为这是一家完全的非洲公司。
对于境外投资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法律风险及其他风险,积极向保险机构投保是化解和转嫁风险的一种常见方法。在境外投资中,向保险机构投保包括商业财产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相比投资发达国家的企业,对非投资的中国企业一定要更加重视中国政府的作用,具体来讲,中国政府在如下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依赖中国政府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获取充分的东道国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其次,争取中国政府双边和多边的税收和融资安排,为投资项目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再次,利用中国使领馆、商会、银行和保险机构等提供的服务,为投资项目保驾护航。
走进非洲须“内外兼修”
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日前接受国内一家媒体访问时罕见发声,指出部分中国商人在非洲经商时存在内斗、违法、制假贩假现象,一些中国游客也有不尊重当地习俗、私带象牙等违禁品出境的行为。这些有损国家形象的“劣迹”不仅引起坦国等非洲国家人民的不满,也必然会招致国人的谴责。
尽管这只是中国对非投资援助正向主流中的一个瑕疵,但随着中国走进非洲的步伐越来越快,在这样复杂的舆论背景下,中国投资者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走进非洲,不仅关系投资者个人的诚信,更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少数人的劣迹损害的亦是大多数守法讲诚信国人的权益。
因此,我们乐见中国大使能够“自揭家丑”。这一方面显示所揭示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但更重要的是体现一个负责任大国必须有的担当:揭露问题、正视问题、思考问题,而后解决问题。
中国投资者走进非洲怎样才能“内外兼修”,在带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同时,也带去中国人的文明?中国政府在监督资本、项目运作的同时,怎样对人员素质也有一个监管,让建设“美丽非洲”诚意不被损害?
毋庸置疑,对于任何损害国家形象和当地社会法治的事件与个人,中国政府都是“零容忍”的态度。近些年,中国政府在进一步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通过机制建设规范着投资行为,引导投资者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从事正规合法的商业行为,成为中国责任与形象的维护者。
这位驻坦国大使透露,大使馆将从四个方面来抓中国人的形象:第一是规范个人行为;第二是提高产品质量;第三是规范公司和企业行为;第四确保援外项目的效果。
必须承认,由于中国对外投资领域尚属起步阶段,不排除有极少数人受资本与利益驱使,钻当地法律空隙,破坏彼此信任。甚至有少数人游走在合法商业的边缘,从事不正当经营。对于这些规则的破坏者,唯有健全的法制、有力的监管才能成为约束其行为的“紧箍咒”。这就要求中国与资本输入地加强合作,形成约束机制,共同监管治理,消除“恶习”土壤。
当然,中国的对非投资不会“因瑕掩瑜”,深受合作之益的非洲各国也不会“因噎废食”。须看到,资本的全球化流动是大势,而中国与对口投资援助的国家及地区间往往有着天然的合作优势,来自中国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投资与援助更符合投资地与受援国的利益。
与此同时,中国大多企业在非洲不只守法经营,还积极参与项目所在地的公共福利设施建设。例如,在刚果(金),中国企业在开发铜钴矿的同时,建设了包括公路、医院在内的多个公共项目。在南非,进行矿产开发和加工的中国公司设立捐赠基金,赞助矿区医疗、减贫和教育事业,并建成先进的水处理设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3月访问非洲时提出“真”“实”“亲”“诚”的合作理念,并表示中方已经并将继续同非洲国家一道,采取切实措施,妥善解决中非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使非洲国家从合作中更多受益。
中国各相关部门、组织、机构正在积极加强对赴外经商企业和人员的引导及教育,从其走出国门之前就加以管理及约束,促进中国民间对外投资向更有序、更守法的方向发展。
专家建议,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应做足功课和准备,通过联合当地经营主体、引入本地因素等手段,为跨国合作增添润滑剂,规避因不熟悉当地情况带来的风险。
中国的对外投资援助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坚持“内外兼修”“量质齐升”,奉行“义利并举”“以义为先”不仅会为国家形象加分,更会为长远合作铺平道路。中国的对外援助一直坚持“授人以渔”,注重造血能力建设,因为只有帮助当地获得真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切实提高,才能使假冒伪劣产品失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