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客的叹息
2014-09-29马晖
马晖
英吉沙小刀与伊犁沙木萨克折刀、焉耆陈正套刀和莎车麦麦提折刀一起,并被尊为“新疆四大名刀”。但它的锋芒,正在市场大潮中慢慢暗淡。
马路上,拉着土石的工程车呼啸而过,卷起的尘土快遮住了天。这里是英吉沙,一座新疆南部的小城。麦麦提在这座小城,卖刀。
但英吉沙小刀的锋芒,正在市场大潮中慢慢暗淡。
小刀的生意
新疆诗人写过《英吉沙小刀》的诗,“每个维吾尔男性,都为拥有一把英吉沙小刀而骄傲。”
麦麦提·阿卜拉出售的刀子款式有上百种之多,造型精美、纹饰秀丽、刃口锋利。这个46岁的男人,生命中有三分之二的时光,是跟这把小刀紧紧绑在一起。
2003年~2007年那五年,是麦麦提·阿卜拉生意最好的几年,尤其是2006、2007两年,他比划着手势,扯着喉咙喊:“当时一天能卖100把,几千块钱的生意。”
当时整个英吉沙做刀子生意的人有几千人。英吉沙原来有一家官办的小刀厂,在这波旅游大潮的裹挟中重焕生机,刀子卖到北京上海等地,年产值可达120万元、利税20余万元。
靠着卖刀子赚到的钱,麦麦提·阿卜拉租了县城临街的两间店铺,供3个孩子读了书。
产业链构想
英吉沙小刀与伊犁沙木萨克折刀、焉耆陈正套刀和莎车麦麦提折刀一起,并被尊为“新疆四大名刀”。但它的锋芒,正在市场大潮中慢慢暗淡。
据从业者透露,英吉沙小刀出名后,需求量大增,传统的手工刀因工序繁杂、加工时间长,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市场上销售的刀子多为“组装品”,刀身是从上海工厂里统一加工好的不锈钢材质刀身,运到英吉沙后,再由当地刀匠手工安装上富有维吾尔特色的刀把。
“现在手工打的少了,很多都是机器生产的,”麦麦提·阿卜拉说,“当初那些老工匠的手艺,人不在了,就没人会做了。”
他从箱子里翻出一个小布包,打开层层包裹着的毛巾,亮出里面的直式刀,长约30厘米,刀把为牛骨制成,古朴细致,因年代久远已成黯黄色。在刀柄靠近刀把处,刻着“1938年”的字样。“当初有人出价一万块我都没舍得卖,”麦麦提·阿卜拉嘟囔着。
尽管麦麦提·阿卜拉一再为本民族手工艺传承的丧失而感叹不已,可他店铺里摆着的英吉沙小刀大多还是“组装品”,他自己也说,这种改良过的英吉沙小刀更好卖。
当地政府也想将传统的小刀生产经营模式进行改良,延长产业链条,使这个传承几百年的民间工艺获取更多的价值。
英吉沙县政府“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未来几年筹资2400万元,建一条规模为12000平方米的“英吉沙县小刀一条街”,按前店后厂的模式建设。前为产品展示区,后为小刀加工区,供旅客参观、制作。
“这事弄成了,对这些做刀、卖刀的老百姓都是好事。”英吉沙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遭遇“寒冬”
已近月底,麦麦提·阿卜拉本月才卖出不到100把刀子,除去成本,其实没太多赚头。英吉沙的小刀生意近两年整体遭遇“寒冬”。
“游客来得少了,来了想买也没法带。”麦麦提·阿卜拉说道。2009年乌鲁木齐发生7·5事件之后,新疆的旅游业受到一定的影响。2011年喀什地区游客接待量也大幅下降。
游客也很难将一把英吉沙小刀带回内地。飞机托运,坐火车携带,或者是走邮局寄包裹,如今都被禁止,它被认定为管制刀具。
越来越多的小刀匠人转行,很多人去了工地。
2010年5月,中央召开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新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在全疆各地推进。依照计划,英吉沙由山东济宁市援建,第一批启动22个重大项目,涵盖资源开发、建材生产、机械组装等多个领域。
高密度的投资落在英吉沙,小城四处都变成工地,街上跑着大型工程车,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吊车塞满了天际线。
麦麦提·阿卜拉的弟弟原来是村子里有名的制刀匠人,就去了工地做木工活,因为能赚到钱。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周边产业,工地边突然冒出很多小饭馆、超市、五金店甚至KTV歌厅。
麦麦提·阿卜拉大儿子,今年22岁,是个穿着西服的严肃的年轻人。去年,他在父亲店铺的隔壁开了间五金用品商店,有时候一天生意就几千块钱。
“我从2002年开始做刀子,现在跟我这个年纪的已经很少有做刀子的人了。”谈到父亲以及英吉沙小刀,他神情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