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及其景观艺术实践形态

2014-09-29王顺辉

文艺评论 2014年11期
关键词:现象学客体美学

○王顺辉

主体间性是西方思想界的最新成果,20世纪末传入中国以来,以后实践美学为代表的主体间性美学最终取代了主体性美学的主导地位。主体间性通过对文学领域的考察,也已确立为人文科学的理论前沿,但其在艺术领域的应用目前仍是学术空白。主体间性思想结合“十八大”报告“美丽中国”三重内涵,用以指导城市公共景观艺术创作和实践,进行社会学、认识论和存在本体论三个理论层次的深刻剖析,既是景观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拓展,同时也实现了主体间性思想在实践形态的突破。

一、主体间性及其理论层次

主体间性作为一个学术概念,首先是由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提出的,其内涵是人与世界的统一性,主体与主体之间不再是征服与对抗的关系,而是平等、对话与理解的过程。现代西方哲学思想历经古代客体性、近代主体性到达现代主体间性的最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后,对国内美学界影响很大,导致了第三次美学论争,并最终确立了主体间性的主导地位。主体间性在中国有天然的成长土壤,华夏文明传统儒释道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便具有典型的主体间性特征,从世界文化交融和发展的高度,可将主体间性理解为中西哲学思想的现代结合点。将主体间性置于西方哲学美学体系发展的框架下,厘清从客体性美学到主体性美学再到主体间性美学的发展脉络,有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主体间性。根据主体间性思想涉及领域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对其从社会学、认识论和存在本体论三个层次进行理论界定。

(一)主体间性与主体间性美学

1.从客体性到主体间性

客体性美学的哲学基础是客体性哲学,主要特征是认为美是一种实体存在,将美看作是客体的某种属性。客体性美学研究“美是什么”的命题,追问美的本质、关注对象的性质而无视主体。古代美学认为美是客观实在、艺术是一种对实体对象的“模仿”。柏拉图认为“视觉与听觉的快感不是美本身”,在他看来审美不是主体性的创造,而是“诗神凭附”;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①毕达哥拉斯认为美是数的和谐,而数是实体观念;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归根结底来自于神,他说“鲜明和比例组成美的或好看的事物……因为神是一切事物协调和鲜明的原因”。②艺术界和艺术教育界现今仍存在上述看法,或将之视为艺术创作的原则之一,观念上仍停留在客体性美学的层次。客体性美学以艺术为研究对象,西方古代艺术是典型的客体性美学。客体性美学是人类早期对美的认识,在审美的问题上,排除了人的主体地位,主体的审美创造被无视。随着可掌控的技术与力量持续增强,建基于客体性哲学的客体性美学受到质疑和非难,人们转而追求存在与审美的主体性。通过研究人们进一步发现美是一种价值,而价值无疑是主体性的。柏拉图潜意识中也已经觉察到了这一点,他的“快感说”内在地包含主体的存在,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愉快,而愉快天然是非功利的满足和精神的升华。于是关于美的本质的命题,便内在地指向主体,并逐渐演变为对自由的向往。美学的研究不能无视主体的存在,必须包括主体的审美、审美的需要、审美创造以及审美情感与体验等内容,片面研究美的性质是不科学的。近代哲学和美学思考主体如何把握美,考察主体的认识能力,逐步得出了审美是对世界最直接的体验和最充分地把握世界的方式等观点,于是认识论的哲学美学诞生了。“美学之父”鲍姆嘉通认为审美是感性认识,给美学的定名为“感性学”;康德反对感性认识的观点,他认为审美是关于情感的问题;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则将审美作为主体对世界的特殊理解,使后者直接呈现出自身的意义。主体性美学不同于客体美学,主体性张扬自我,高扬改造能力,推崇此在把握存在、主体改造客体,并通过主客体的从属关系进一步认为审美是主体蕴涵深刻思想的创造性活动,是对存在意义的直接感悟和情感超越。从主体审美的角度出发,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还具有存在论的意义。将审美看作主体自由的存在方式,用主体与主体之间统一的、平等的和沟通的方式去理解主体关系,便已经开始迈向主体间性。

2.主体间性思想在中国

中国自古就存在主体间性。从文学到诗歌,从儒家到禅宗、道教,无处不存在“天人合一”的主体间性思想。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间性与西方主体间性思想的涵义不尽相同,其发展历程也迥然不同。

西方主体间性是在经历了客体性的摸索和主体性的征服之后,伴随着个体价值逐渐觉醒,和技术与生产力的不能提高,人的主体意识最终得以确立。西方当代主体间性认为人是与自然具有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人与世界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和对话,从而达到相互理解、协调发展。西方主体间性理论不是对主体性的否定,而是在对后者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的继承和超越。

中国传统主体间性思想与西方当代主体间性思想不尽相同。中国传统文化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一向是将自身置于自然之中,秉承人与自然本就是一个不可分割整体的“天人合一”观念。主、客体没有进行充分的分离,不存在西方思想中客体性和主体性的概念,人的主体地位也不曾真正确立。

东西文化在对于主体间性的理解上各有特色,将二者加以比较,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主体间性的根源,以便更好地加以实践。因为历史和技术等原因,近代世界文明一直以西方为中心,当代学术界对于主体间性的理解,也是建立在对主体性充分肯定基础上的。西方主体间性思想在20世纪末传入中国以后,演变为后实践美学,也已经占据哲学美学界的主导地位。但中国文化饱含的主体间性价值,也受到西方文明越来越多的关注,西方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哲学体系中,便具有深刻的中国烙印。中国文化在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等基本问题上,所具有的天然优势、价值和发展潜力,需要更多地加以关注和挖掘,在中西文化的交融和共通的道路上,主体间性也许是一个连接点。

(二)主体间性理论的三个层次

当代主体间性理论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以人与人的关系和价值观为基础的社会学层次的主体间性,认识主体之间的认识论主体间性以及存在论与解释学领域的本体论主体间性。对这三个层次的深入剖析,有利于全面深刻地把握主体间性思想的精髓。

1.主体间性思想的社会学层次

社会学是研究人与人关系的科学,是社会范畴内的主体与主体关系研究。古代西方哲学表现为客体的实在本体论哲学,主体不指人而是实体,是实体而不是人发挥支配作用,也就不存在主体与主体的关系问题。

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其个体价值得到承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个体价值得以确立的基础上,近代哲学家在伦理学和社会学的领域内,广泛地开展了关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研究,即主体和主体关系研究,也就是最初的关于人的社会统一性的主体间性研究。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通过社会实践克服异化,建立人与人的自由关系。哈贝马斯则将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概况为两类:即工具关系和交往关系。当今国际社会的主题亦是建立在国家主体的主体间的平等和对话,从国家主体到个体主体,当代社会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审美活动,日益成为人类更重要的生存方式。

社会学层次的主体间性,是哲学主体间性思想的发端,是以个体价值的历史性确立为基础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研究。社会学的主体间性存在利益的、功利的客体中介,但不强调中介作用,对人与人的平等、和谐社会的建设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但它的主体间性是不充分的,不可能在现实中真正解决主体与客体的矛盾。社会学主体间性不以人与世界的关系、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没有进入本体论的哲学高度。

2.认识主体之间的认识论主体间性

最早意识到认识是主体之间关系的是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他的主体间性概念是在先验主体论的框架下提出的,将先验自我的意向性构造作为知识的源泉,认为认识主体之间的共识和知识的普遍性的根据是人的“统觉”、“通感”、“移情”等天赋能力。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是关于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研究,而非认识本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研究。梅洛·庞蒂反对“先验”,主张通过身体知觉实现主体与世界的关系研究,提出“知觉现象学”理论。庞蒂认为自我主体的存在依赖主体间性,他说“现象学的世界不是纯粹的存在,而是通过我的体验的相互作用,通过我的体验与他的体验的相互作用,通过体验对体验的相互作用呈现的意义。因此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是不可分离的,它们通过我过去的体验,在我现在的体验中的再现,他人的体验在我体验中的再现,形成它们的统一性”。③从本体论的严格意义上去理解,庞蒂和胡塞尔通过认识主体之间的关系介入主体间性,并没有脱离主体论的范畴,不是完全意义的主体间性,而是认识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不承认世界与人同样的主体性、人与世界同一性及主体间性关系,就不是本体论的主体间性。

现象学的认识论主体间性对于理论的拓展和美学实践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现象学推动了当代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现象学思想,特别是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所主张的认识主体之间的知觉、经验、知识等的共识、同情等内容,是以文艺作品为中介的,通过对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主体(艺术家)创作和主体(读者)解读行为的指导,极大地促进了文学和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建基于庞蒂知觉现象学的认识论主体间性,一方面从哲学角度调整了艺术家主体创作的思想高度和时代视角,另一方面为读者主体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方面指出了方向,此外,在主体阅读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本身的层面,通过认识主体的沟通过程,有效促进读者主体高峰体验的生成,和对生存意义的感悟等精神世界的满足。

3.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本体论主体间性

存在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社会学和认识论的主体间性不同,是通过主体与主体存在之间的对话、交流、沟通和理解,达到对象认识和自我认识的自由转化的高度,从而把握世界的意义。是真正的主体间性,最高层次的主体间性。

主体性哲学的现实存在,反映为作为主体的人和客体的世界是对立的关系。人类征服地球的主客对立的存在是异化的存在。人与自然对立是功利性的,在利益面前,必然产生人与人的对立。海德格尔批判主体性,他认为只有超越主客对立的状态进入主客合一的境界,才能实现本真。他吸收了东方哲学特别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与世界本就是一体,大地、苍穹、诸神和凡人四者凭借原始的一体性交融为一,主张“安居是凡人在大地上的存在方式”和“诗意地安居”,④进入了存在本体论的主体间性。

伽达默尔作为海德格尔的学生,继承了他的存在论主体间性思想,并将其拓展到解释学领域,在狄尔泰古典解释学基础上,奠基了以主体间性思想为基础的现代解释学。他认为存在是解释性的,而解释的基础是沟通和理解,理解的前提是只能在主体之间进行,于是世界便不再是客体,而成为对象主体,对文艺作品的解释是理解,是作品创作主体与解读主体的历史性对话和精神交流。他认为艺术是另一个主体,解释过程的基础是理解,解释活动不是文艺作品原初意义的再现,也不是解释者意志的呈现,而是解读主体的当下视阈与创作主体历史视阈的融合为一。“视阈融合”是主体间性思想在解释学领域的创造性发展。他将阅读或欣赏艺术作品本身视为一场游戏,认为游戏无主体,游戏本事是主体,他说“流传物(文艺作品)像一个你那样自行讲话,一个你不是对象,而是与我们发生关系……因为流传物是一个真正的交往伙伴,我们与他的伙伴关系,正如我和你的伙伴关系”。③

建立在个体价值基础上的社会学主体间性和以现象学代表的认识论主体间性都不是彻底的主体间性,只能解决审美经验等问题。存在本体论主体间性是真正的主体间性,解决审美何以可能、自由何以可能的根本性问题。

二、主体间性在景观艺术领域的实践形态突破

任何作为智慧存在的哲学思想,都不应该停留在象牙塔内,终于还是要在实践领域加以应用。推动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是主体间性思想实现其价值的重要方式。“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美丽中国”,包含生态自然之美、人文艺术之美与社会和谐之美的三重内涵,这对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景观环境,提出了主体间性的时代要求。城市景观因其矗立街头或位于城市特定公共区域等特点,人们方便从其间、甚至是被动从其间获得审美体验,使其具备更广泛的审美基础和条件。通过主体间性哲学美学思想社会学、认识论和存在本体论三个理论层次对城市景观环境进行审美考察,从创作、建设、欣赏和“阅读”体验等层面,将极大提升其审美价值,对城市景观环境建设、居民幸福感生成以及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用主体间性思想指导城市景观公共艺术实践,通过城市环境人文艺术美、公共景观自然美和现代社会和谐美的统一,真正实现了“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

(一)现象学美学与城市人文艺术美

现象学美学通过本质直观的方法,以文艺作品为研究对象,实现认识主体之间的主体间性。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主要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人口和信息最为集中的“场所”。现代人的物质、精神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诸般意志,多以城市或城市承载的形式体现。城市景观是公共艺术领域的研究内容,是反映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理想的窗口。通过城市公共场所的环境品质,可以衡量该城市的经济社会等全方位的发展水平。在忙碌而冷漠的现代都市中,公共景观已经作为最受欢迎的场所形式,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和接受。但城市人对景观艺术的接受,往往局限在对植物的欣赏或对水体、雕塑小品等进行品鉴的层面,缺少对于艺术语言、艺术形式,甚至景观艺术背后代表的文化语义、符号情感的感悟和超越。

现象学美学从哲学的高度,试图针对上面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现象学本质还原的方法,将环境景观视为艺术作品,引导景观艺术家、建设者和受众群体从对艺术进行主体认识的方式,进行历史视阈的融合。艺术家对景观环境进行创造的过程中,融入了自身对场所的理解、感悟等主体意志,建设者(工人)作为景观环境实现者,在使艺术家的创作方案变成环境景观现实的过程中,犹如翻译家翻译国外文学作品一般,在方案和作品中融入自身主体认识,并用材料、工艺等手段对其进行诠释。城市环境景观消费者或曰受众,在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解读的过程中,对景观艺术作品进行了自身知识、经验和情感阅历等主体意志的理解和二次创造。一个好的城市环境,就是一件好的景观艺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建设者和受众共同创造的。认为景观环境仅仅是因为构成它的植物、水体、硬地和各种设施或者比例、结构等形式,才成为艺术品的看法,是客体性美学的观点;认为景观环境是因为艺术家和建造者对自然的改造而成为艺术的观点,受到了主体性美学的影响;只有真正认识到艺术家、建造者和受众通过环境场所“现象”而进行跨地域、跨时间的主体意识沟通,并在头脑中呈现出一幅不同于现实存在的精神图画,才是现象学美学之认识主体间的主体间性所推崇的至高境界。

(二)生态美学思想与公共景观自然美

生态美学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后现代语境下的新兴学科,具有深刻的主体间性思想。生态美学对传统美学思想进行反思和超越,具有典型的美学、生态伦理学和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叉性以及开放性、建构性等特征。生态美学明确提出“共生”的主体间性生态审美观,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主体性美学观,对当代哲学美学学科的构建、文艺作品批评以及城市化背景下的艺术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和发展空间。生态美学是以存在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哲学观为基础的,生态与环境概念在当代思想语境中具有天然内在的联系。生态思想强调个体和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是环境美学的时代要求。生态美学最初被称为“大地美学”,是由美国思想家利奥波德提出“大地伦理学”演变而来。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俞孔坚教授2013年6月14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做了题为“大脚革命:走向生态主义的美丽中国”的学术报告中,展示了包括沈阳建筑大学校园设计等景观案例在内的,基于生态美学的景观设计,是中国现阶段生态美学思想的实践代表。俞孔坚没有明确提出生态美学的观点,也没有上升到主体间性的思想高度,但其报告中的生态文明和新美学等关键词渗透着生态美学的思想,顺应了特色历史时期和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他的景观艺术实践从生态纬度上讲是成功的。他提出的“大脚革命”实际上也是顺应了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型的时代精神,反映了社会伦理学的主体间性思想。

(三)社会和谐美实现主体间性三个理论层次的同一

建立在原有主体性思想指导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征服和占有为主要形式的近代发展模式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必然是功利的利益关系。表现在社会关系上,人与人之间互相提防,居住在一个住区内,甚至是一个单元内的邻居,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格格不入的现象,亟须加以改善。社会学领域的主体间性思想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将社会个体视为平等自由的主体,将存在与此在视为可以对话和沟通的主体共在关系,社会和谐便成为可能。社会和谐美体现在工作中相互帮助,生活中互相照顾,城市公共空间里,大家互信互惠,其乐融融。缺少优美、洁净的城市环境和公平公正的契约管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美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美要与城市环境美和人文美进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当代社会在相对充足的物质基础上,针对城市人的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代人突出表现出因片面追求物质,而导致的道德观沦丧和价值观迷失的现实危机,到能源恐慌、生态恶化以及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无不昭示着现代人对“真、善、美”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严重不足。一方面,“美”作为真和善的最高表现形式,是重塑现代人本真和善精神信仰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城市作为现代社会人口和信息最为集中的“容器”和场所,对城市人具有天然的文化熏陶和环境感化功能。以提高现代城市人对真善美的信仰为宗旨,通过充分发挥城市的“容器”功能的环境景观艺术建设,使城市景观环境全面从实用升级为更高层次的审美,是对上述问题的创新探索,也是主体间性当代思想三个理论层次的实践同一和在艺术领域的实践形态突破,同时也是对城市景观艺术创作的理论形态的修正与提高。

总结

公共景观是当代城市的主要艺术形式,是城市人精神生活的依托,时代要求景观环境建设从实用走向审美。原主体性哲学美学思想指导下的城市公共景观环境建设,将地球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张扬人的征服和改造能力。除无视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需求之外,还存在对城市自然生命与生态环境迫害严重,以及景观环境维护方面造成的大量浪费等问题。艺术理论迈向主体间性思想之后,城市景观艺术创作与实践,通过现象学美学实现艺术活动(创作、建设与解读)的认识论主体间性审美、通过生态美学实现人与自然的存在本体论主体间性审美,通过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实现社会与伦理学的主体间性审美,真正实现多重内涵的“美丽中国”的民族希望。新时期的公共景观站在艺术活动的认识主体之间、人与自然的“我——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高度,追求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之间实现平等、沟通和理解,既实现了主体间性思想在景观艺术领域的实践形态突破,又将在现代个体价值基础上,充分实现现代人的审美自由及其对生存意义的理解。

猜你喜欢

现象学客体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纯白美学
对“如是我闻”的现象学诠释
“妆”饰美学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学习共同体的现象学阐释与应用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