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光银彩

2014-09-29叶尔米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4年2期
关键词:金银器金杯红宝石

叶尔米拉

1997年10月,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波马农场内的一座土墩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金银器,堪称精品。该墓葬被称为波马古墓,位于昭苏县西南100公里处,地属天山西段北麓的山前草原地带,东依木札特河,西临纳林果勒河,北靠伊犁河的主要支流特克斯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之一。这里水草丰美,植被茂盛,是一处理想的天然牧场。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如月氏、乌孙、突厥等民族均曾活动于此。对于该墓葬的时代和族属方面的定位,现在考古界有几种观点。通过考古工作者对波马古墓出土文物的整理和分析,认为这批文物的时代下限为6至7世纪,可能是游牧民族贵族墓葬。

波马古墓作为游牧贵族的墓葬,出土遗物中金银器占多数,制作工艺技术以镶嵌宝石、焊接、锤揲、模压、抛光等为主,器物厚重,做工精巧,风格独特。其中的镶红宝石黄金面具、镶嵌红宝石带盖金罐、镶红玛瑙虎柄金杯、镶红宝石金剑鞘、红宝石金戒指、错金银瓶以及镶红宝石金杯等都堪称是美轮美奂的精品。在此对这些文物略作介绍,与大家共同鉴赏。

首先是镶红宝石黄金面具,它是波马墓地的一号文物,富丽奢华到极点。整个面具高17厘米,宽16.5厘米,重245.5克。面形由以鼻梁为中线的两块金片铆合后锤揲而成,面形宽阔,浓眉大眼,八字胡。另用宽约1厘米的长条形金片铆接于两腮,上及耳鬓,下及下颌,自然形成了络腮胡。眉眼和胡须均镶嵌了红宝石。胡须所饰红宝石周围均点焊了一周金珠,形成了小巧精致的联珠饰(见图1)。面具的表情庄严而不失威严。虽然红宝石部分已经失落,整个面具也有些变形,但这并不影响面具本身散发出来的富贵。

镶嵌红宝石带盖金罐比起金面具保存得要好些,罐高约14厘米,重489克。罐盖上模压有7朵宝相花纹,宝相花中心原有盖钮,与盖铆联,已缺失。每朵宝相花蕊部位均应镶有水滴形宝石,也已缺失。宝相花下盖面边缘有一圈长条形凹槽,槽内也应镶有宝石,同样缺失。罐身颈肩部位饰一圈金质辫形纹,其下镶嵌圆形红宝石一周。不难看出,凹槽内曾经也镶有透亮的宝石,现已缺失。再往下的腹肩部位便是一周14组垂饰的三叶形纹饰,叶内同样镶有宝石。瓶肩腹部有耳,现仅存铆接点。瓶足焊接于罐身,边缘饰有金质联珠(见图2)。虽然装饰此罐的红宝石缺失了不少,但这完全没有影响它散发富丽堂皇的光芒。

想要用金碧辉煌来形容一件器物的话,那么波马古墓出土的镶红玛瑙虎柄金杯是最当之无愧的。此杯通高16厘米,重725克,全金制成,通体压出菱格纹,每个菱格内镶有一枚椭圆形红玛瑙。杯柄为金质猛虎,金杯也因此而得名。此虎给人的视觉效果可以用警惕、勇猛、敏感三个词形容,它四肢健壮,腰身细长,通体堑刻虎斑纹,栩栩如生,使这个器物达到了完美的艺术境界(见图3)。通观此杯,金色与红色相融,灼灼生辉。

波马墓出土的错金银瓶可以说是银器中的佼佼者。这件银瓶通高17.2厘米,器形虽略显肥长,但不失精巧。瓶颈部错有一圈金带,金带的上下两沿各装饰有一圈联珠纹饰,在两圈联珠纹中装饰有一圈别致的四瓣花纹,使这件银瓶散发着让人望尘莫及的高贵气质(见图4)。

除这几件金银器以外,波马墓出土的镶红宝石金剑鞘、红宝石金戒指、掐丝金带、金指套以及各类金饰件等近60件(组),都堪称金器中的巧夺天工之作(见图5-图9)。

波马金银器品级之高、数量之多、制作工艺之精湛,大量使用红宝石,均为过去所不见。可以说它们是新疆地区考古发现的第一批高级金银制品,这一件件具有稀世价值的文物对新疆考古文化,尤其是向来被视为游牧民族生产、活动理想舞台的伊犁河流域考古文化研究,以及对我国古代金器制作技术和审美方面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金银器金杯红宝石
明清金银器,低位反弹可期
中国女排十夺冠
云南景东傣族陶氏土司墓地出土金银器研究
唐代工艺品中器皿的图案艺术
华晨牵手雷诺金杯F50再获实力加持
丢失的红宝石项链
金光灿灿银光生辉
酒泉藏家推介
无法取出的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