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城市: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4-09-29
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畏惧自然、依赖自然、征服自然到回归自然的变化。相应地,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诸阶段,目前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
随着中国全面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并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报告又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城市
毛汉英,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科组长、研究室副主任和主任、经济地理部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所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先后主持30多项国家、中科院及省部级下达或委托的科研项目。
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如果说,原始渔猎文明和农业文明主要是解决温饱和生存问题,工业文明解决了财富增长问题,那么,生态文明则是要立足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生态文明按其实质是一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产和生活方式,其内涵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方面。其中,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环境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如进步的生态意识、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生态制度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环境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如生态制度、法律法规体系、道德规范等;生态行为文明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如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和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
城市作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集聚地,不仅是经济、交通、文化与科技中心,也是能耗及碳排放最集中的地区。在世界范围内,城市能耗占全球的75%,温室气体CO2排放量占全球的80%(中国分别为84%和88%)。现代城市作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现代经济系统、现代市政基础设施系统、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作为城市主体的市民所组成的。其中,现代市政基础设施系统是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现代经济系统是城市物质文明的基础,独特的地域文化则是滋生精神文明的土壤,那么,以市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对待自然环境态度为标志的生态文明则是现代城市之魂,主导着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与未来。生态文明城市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融合为基础,以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人居环境为目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城市。
生态文明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内涵相近,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生态文明城市内涵包括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比生态城市更为宽泛和全面。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
生态文明城市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人居环境优美、制度管理健全的人类居住区。其建设的总体要求为:
一是拥有健康的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基础。以确保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目标,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演进过程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维持和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力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建设,对受损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促进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的融合,让城市拥有青山、绿水、蓝天、空气清新、环境怡人的自然环境。
二是拥有绿色高效的经济生态。经济生态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点。城市经济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与自然和生态系统相协调;既要确保城市经济的持续适度快速增长,也要提高城市经济增长的质量。为此,要确立生态经济的绿色发展模式,通过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城市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与生产布局,实现经济的集约、节约、高效发展。同时,要按照经济生态化的要求,大力发展以生态农业、生态型工业和生态旅游为主的生产型产业,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构建城市绿色、高效的产业体系。
三是拥有文明的社会生态。社会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体现。要求市民确立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建立民主化、法制化、公平、安定的社会秩序。通过大力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树立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风气;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社会安全水平和舒适度;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人居环境;确保人口规模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建立合理的人口规模与结构,实现人口的良性发展。
四是拥有先进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动力。先进的生态文化具体表现为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及消费行为等方面的高度和谐。要求市民的价值取向不再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普及生态伦理意识,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提倡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最终实现以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塑造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生态以及崇尚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的大环境。
五是拥有健全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制度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有效保证。它不仅约束社会关系,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约束。要求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包括法律、法规、政策等),形成良好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及社会环境。制度作为政府行使管理职能的依据,应更多地体现在政策、规划、计划和发展战略等宏观调控中;同时还要通过环境和资源立法,惩治破坏自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
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重点
1.加快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建设
人工生态系统作为现代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形式,是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理,对受损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更新乃至重建而形成的。遵循“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以大河、大湖、城市绿化隔离带为轴线,以城市公园、绿地、广场为斑块,以城市建成区外围的农田、林地、园地、水面为基质,以河渠、交通干线及高压走廊两侧的绿化带为廊道,通过以斑串廊(轴)、以廊(轴)连基和斑,斑块—廊道(轴)—基质相互联接,形成市域的带、环和市区的“斑块—廊道—基质”相连接的人工生态系统,并促使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融合,形成城市的生态屏障与生态网络,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加快城市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调整优化
围绕建设城市现代产业体系的总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从产业政策、投资、土地、财税、环保政策等方面采取“倒逼”机制,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发展以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金融、物流、信息服务、商贸服务和服务外包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商贸、旅游、家庭服务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形成以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型产业结构。城市产业布局从分散向集聚发展,重点建设好包括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等在内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并逐步将其建成为循环经济区和生态型产业集聚区。
3.加快绿色城市建设
绿色城市是将节约优先与环境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城市环境质量。绿色发展的重点包括:①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如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加快发展新能源、小排量环保型汽车,优化步行和自行车道路系统,倡导绿色出行;②优先发展绿色能源,如风能、光能、生物质能源及再生能源,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等;③推广绿色建筑,重点推广绿色建筑标准、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社区建设;④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⑤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依托自然山体、湖泊水系、交通干线绿化走廊等建设生态廊道,增加城市公共绿地,发展城市立体绿化等。
4.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亦是立足于生态文明理念,强调城市规划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作用,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宽带接入、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强化城市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培育与扶持以信息知识加工和创新为主的新型业态,以此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产业发展现代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社会管理精细化和城市规划信息化。
5.建设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
和谐宜居的生活居住环境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旨在为市民创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高品质高效率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其建设要求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具有美感的空间,便捷的交通出行系统,完善的城市服务设施,多元化的生活方式,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以及包容互爱的社会环境。人居环境建设应同绿色社区、和谐社区的建设相结合。
6.重视城市人文建设
通过挖掘城市的文化资源,强化文化的传承创新,将城市打造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既要加强历史文化遗迹和传统风貌的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要鼓励城市文化多样性发展,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包容的现代城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