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甸地震:低空救援再被热议

2014-09-28董海燕

时代报告 2014年9期
关键词:鲁甸低空伤员

董海燕

8月6日清晨,鲁甸县龙头山镇营盘村银厂坡的山腰上,14岁男孩冯源涛用石头摆出“救SOS命”字样。此时,距离8月3日下午4点半发生的鲁甸地震,已过去将近三天。

这幅照片被附以各种情绪加以渲染,广为传播。

事实是,直到当天下午4点半,这位14岁的少年仍然没有等到期望中的直升机,却等来了震后第一批进村的人:都市时报记者。

“截至8月8日15时,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永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

8月10日,鲁甸地震的“头七”,伤亡数字随着不断的余震再次刷新。这一天的上午10时,云南省在各条战线上工作的人员及在广场、商场、公园、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的人员就地驻足默哀3分钟,全省防空警报鸣响,汽车、火车、船舶鸣笛致哀3分钟。

鲁甸地震带来的伤感情绪在全国继续蔓延。

如此巨大的伤亡数字也引发了人们一连串的疑问和反思,低空伤员转运的救援再被热议。

京华时报《鲁甸反思:民间低空救援难参与 原地待命成宿命》一文这样写道:“震区道路,即使在地震没有到来时,也是艰险崎岖。随后的地震,让路成非路。但最大量的救援力量,仍选择通过这条最脆弱的交通系统,展开行动。如是,‘抢通生命线一次又一次成为震后热词。”

“陆路交通扼住救援咽喉”“历次低空救援难挑大梁”“汶川之后通航几未参与”“原地待命成通航宿命”“多重因素拖住通航后腿”“航空救援亟待制度化”这样层层递进的表达直指人心。

“从2008年的43小时,2010年的31小时,2013年的11小时,再到今年的18个半小时,从绝对数上看,这几次地震中,低空伤员转运的救援反应速度在进步”,但这样的进步远远不能满足灾区的需求。“截至8月6日22时,昭通机场共保障直升机救援271架次、运输2947人次,其中转运地震伤员433人次。此次鲁甸地震致伤3000余人,此时获直升机转运者也就1/8。”

通航跃跃欲试,热情高涨,却次次原地待命,无力参与救援。如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委员会副秘书长唐继龙所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没有一个航空救援的总体机制,忽视了空中救援优势。”

这篇文章被腾讯网、荆楚网等转发。

荆楚网还据此做出了“图说新闻”《鲁甸救援反思》。在“多重因素拖住通航救援后腿”这一环节上,做出了“申请空域很耗时”“起降点数量很有限”“很缺相关人才”“通用飞行器分布不均”这样的原因分析。

实际上,自从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关于空中救援的讨论就从未停息。

键入“地震”“空中救援”“反思”“疑问”等关键词,《媒体六问地震应急响应 空中救援为何滞后》《建立民航独立的航空救援系统》《面临灾难,不同的表现》(从中日震后空中救援的对比来说)等文章,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我国空中救援的滞后。

在《灾难将改变我国通用航空的命运——对汶川地震民航直升机空中救援的冷思考》一文中,作者提出:“一、空中应急救援应以地方政府空中救援为主,以军队为辅……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在交通、电力、通信中断,道路阻绝,十万火急的情况下唯有打开空中通道,实施空中紧急救援才是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和办法”“二、临时性民航和军航大集结存在严重的弊端和问题……在重大救灾行动中,人们和一些媒体只看到救出了多少伤员、灾民,投送了多少物资和药品,记下了不少感动人心的好人好事和抗震救灾的精神……过于注重形式”。

这位作者在文中建议:“地方省级政府成立‘空中应急救援联动中心”“国家成立‘空中应急救援联动中心”。

在荆楚网所做的“图说新闻”中,也给出了“应设立航空救援常设部门”的建议:“政府应当建立一支专业的空中救援队伍,一方面及时预警,一方面在灾害发生时迅速有效地实施空中救援,控制灾害蔓延扩大”“可以建立一个全国灾害救援抢险地图。结合地方通航企业发展的情况,在全国灾害频繁发生的地方建设临时起降点”“应设立航空救援常设部门,建立完备的应急预案,在灾难发生后按照灾难大小和情况不同,参照应急预案,规范而及时地救援”。

然而这些设想,要成为现实,似乎还有一条很漫长的路要走。

“等着的,是一条条人命”,《鲁甸救援反思》的最后一句,无限悲情。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会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关心眼下、脚下、地上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鲁甸低空伤员
清晨,看一只白鹭飞翔
2014年鲁甸6—5级地震相关断裂的岩石圈磁异常分析
军医教你战场上如何自救互救
无题(2)
某陆航旅复杂地形低空突袭训练
我们的鲁甸(组诗)
让我轻轻地把鲁甸拥抱(节选)
目击
蓝色生命线
蓝色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