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有意思”中找答案

2014-09-28王文明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4年9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居民党员

王文明

社区居民的文艺情怀如何抒发、展示?社区的扶贫助困活动怎么办出新意?社区的青年党员和老年党员、原有党员和流动党员怎样才能拧成“一股绳”?这些问题,已在逊克县奇克街道金融社区党支部的活动中得到答案。他们设计出一系列别出心裁的活动,不仅让党支部这一“红色驿站”更开放、更“有意思”,也在社区里奏响了幸福的音符。

很多社区群众还清晰地记得那令人难忘的情景,2012年12月25日,金融社区红歌飘扬,在“庆祝毛泽东诞辰暨2013年元旦演唱会”上,居民们深情地演唱了《毛主席思想放光芒》《草原赞歌》《我们和祖国一起过年》等经典歌曲,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展现了居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是社区党支部推进“文化型社区”建设的活动一瞥。

自2009年成立全县首个文化艺术中心和“老妈妈乐队”以来,他们已经组织演出近80场,累计活动750次。2013年抗洪抢险期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文化艺术中心积极开展捐款捐物慰问活动,为子弟兵捐款1650元。

不仅如此,社区党支部还结合自身实际,成立了全县第一家社区图书室,创办了《金融社情民意报》,让党员“跨界”服务社区,提升了社区的文化品位。

“以前总觉得党员过组织生活就是开会、讨论、学习,没想到,还可以过得这么有意思。”这是金融社区许多党员的共同感受。其实,“有意思”的活动除了文艺演出、创办报纸,还有“爱心储蓄”。社区居民可以把捐赠钱物、捐赠图书、义务巡逻、义务劳动、义务法律咨询、爱护公物等行为储存在这一“银行”里,在公众的推荐和监督下,将资金和物资送给急需救助的双失业家庭、残疾人等临时救助对象,以温暖平等的方式开展邻里互助。

为了将社区的85名党员拧成“一股绳”,党支部对因年老体弱或有病而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17名党员实行走访制,定期到家看望并报告党支部工作近况,党费也由专人上门收取;对因打工脱不开身和部分临时在外地的31名党员实行信息交流制,有重大决策、活动时,事先通过电话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三名流动党员实行信息反馈制,建立了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之间的双向联系。

“红色驿站”架起了联系党员和群众的桥梁,让社区党员在活动中发挥光和热,温暖着社区居民。

(作者系逊克县委宣传部干部)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居民党员
石器时代的居民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牡丹江市坚持‘一化四制’,推动组织生活落细落实”
大兴安岭呼中区开展“最佳组织生活”评选活动
党员标准是什么?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正式党员人数减少至3人以下的党支部是否要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