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2014-09-27刘君

水禽世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雏鸭母源鸭群

刘君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急性传染病,常给养鸭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学者发现我国存在I型肝炎病毒的变异毒株,可使7日龄雏鸭开始发病,至15~20日龄时达高峰。没有母源抗体的雏鸭群感染I型肝炎病毒的变异株后,其死亡率可高达75%以上。若有母源抗体的雏鸭,即使长期在受污染严重的鸭场中饲养,其死亡率30%。因此,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关键是形成以疫苗免疫为重点、一般性防控措施为保障、高免卵黄抗体治疗为补充的策略防治技术,应根据感染病毒的不同类型及鸭群体内中和抗体的消长规律,选择适当的疫苗和免疫方法,提高免疫效果,增强鸭群的抗病能力。

1 预防措施

1.1 慎重引种 本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从疫区购入雏鸭或种蛋所致,因此在引种时要特别慎重。

1.2 实行隔离消毒 鸭病毒性肝炎的一般防控措施的重点是要求在4周龄以内的雏鸭群,实行严格隔离饲养。坚持搞好清洁卫生及消毒,杜绝病原的传入,禁止外来人员随便进入鸭场。要加强饲养环境的规范消毒,尽量降低疫病的传播和发生机会。禽场的消毒工作必须定时、定期,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消毒次数,加强疫病多发季节的消毒工作。在对禽舍、生产工具、周边环境定期消毒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水禽生活整个水体的消毒。

1.3 加强饲养管理 鸭群发生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病原的毒力和传入的数量以及应激因素的强度;另一方面取决于饲养管理方法;第三方面取决于有无并发症。因此,除保证饲料有足够全面的营养(特别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成分之外,还必须尽量减少应激因素,要注意饲养密度适中,做好防暑保温工作。

要及时对场内的污物进行清扫、冲洗,保持良好的通风及阳光照射,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或减弱甚至杀灭饲养环境中的有害病原。结合养殖情况,有计划地对危害大的疫病进行预防免疫接种,增强鸭群的抗病力,减少本病的发生。

2 免疫接种

2.1 雏鸭的免疫(主动免疫) 有母源抗体的雏鸭(即种鸭实施免疫接种后所产的蛋孵化出的雏鸭),应在7~10日龄时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二联(Ⅰ型及Ⅲ型)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每只皮下接种2~3羽份。

对于无母源抗体的雏鸭,应当在出壳后1~3日龄(最好是在出壳后24h之内)进行一次免疫。雏鸭接种疫苗后48h开始产生免疫力,120h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持续期至少可达50~60d以上。

2.2 种鸭的免疫 由于种鸭不发生鸭病毒性肝炎,因此,种鸭免疫接种的目的是为了使雏鸭获得天然被动免疫力。无母源抗体的雏鸭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种鸭采用本病毒疫苗免疫后,所产种蛋孵出的雏苗其母源抗体高,能使雏鸭获得好的免疫力。但母源抗体效价随时间延续会逐渐降低甚至消失,故在种鸭产蛋中后期需要加强免疫。具体方案如下:

种鸭在产蛋前30d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进行首次免疫(每只2羽份)。隔14d后进行二免。种鸭注射疫苗后所产的蛋孵出的雏鸭4日龄时母源抗体滴度最高,以后逐渐下降,约可维持8~10d。若母鸭在产蛋前15d注射了鸭病毒性肝炎油乳剂灭活疫苗,其所产的蛋孵化出的雏鸭的母源抗体可维持2~3周。

在鸭病毒性肝炎严重流行的地区,种鸭按上述免疫之后,每隔4~5个月,用鸭肝炎弱毒疫苗再免疫1次,可使子代雏鸭获得更高的母源抗体水平。

2.3 在本病严重流行地区鸭群的免疫方法 种鸭在产蛋前进行2次免疫之后,其所产蛋孵出的雏鸭可获得2周内的免疫力。由于雏鸭的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为4d,因此,雏鸭于15日龄之后,仍有少数会发生鸭肝炎。为了控制疫情的发生和发展,可在雏鸭1日龄时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每只3~4羽份)进行口服免疫(这种免疫方法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雏鸭这种主动免疫所产生的抗体,可维持6~8周。

从非疫区引入的种蛋或鸭苗,由于雏鸭无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水平很低,对本病十分敏感,一旦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因此,对刚出壳或新购进的1日龄雏鸭,在24h内先皮下注射抗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或高免血清0.5~1ml。7~10日龄再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进行自动免疫。

3 治疗

本病实验室诊断需要3~5d才能获得结果,实践中可根据雏鸭全身痉挛、角弓反张、病程短、传播快以及肝脏特征性病变做出初步诊断,迅速采取特异性治疗措施,以防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在鸭群暴发鸭肝炎的早期,必须及早注射高免蛋黄液或高免血清进行治疗。5日龄以下每只皮下注射0.5~1ml;6~15日龄每只注射1~1.5ml;16日龄以上每只注射2ml。

在蛋黄液或血清中加入抗生素,可起到降低死亡率、制止疫情发展的作用。治疗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治疗时间的早晚,另一方面取决高免蛋黄抗体效价的高低,对于重症或发病的中后期的治疗效果较差。

为了防止并发细菌性疾病(如禽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等),应选用高敏的抗菌药物同时注射。若雏鸭病情严重时,应隔2d后再注射1次蛋黄抗体及抗生素。当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时,再用鸭肝炎弱毒疫苗口服或皮下注射。同时做好消毒工作,饲料中增加多种维生素及微生态制剂,以促进食欲,有利康复。

猜你喜欢

雏鸭母源鸭群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雏鸭死亡率高的原因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母源抗体仔猪疾病防治作用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