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建设的思考

2014-09-27何国振汤丽云陈蔚文

大学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中药材中药

何国振 汤丽云 陈蔚文

[摘要]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结合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情况,对本专业的建设方向提出建议和改革措施。本专业的建设方向是要抓住“保证中药材质量、保障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中心任务,从单纯重视药学课程向兼顾生物课程、进一步重视实验课程进行改革。

[关键词]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3-0072-03

中药资源是中医治病、中药制药的物质基础,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种类组成、形成分布、蕴藏量和品质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学科。[1]中药资源由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组成,始于1983年的我国第三次大规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当时中药资源有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1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1] [2] [3]由于人们对药用资源的无序开发,城镇化对土地资源的侵占和环境污染,多种药用资源已经处于濒危的境地。动、植物药材蕴藏量每年以30%的速度递减,100多种常用中药资源量急剧下降。[4] [5]鉴于中药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家教委于1987年批准试办中药(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到目前为止,我国有23所高等院校设立了中药资源与开发本科专业。[1]开设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6]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创办于1995年,是全国最早开设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医药院校之一。连续招生3年后暂停,2004年以中药学专业中的中药资源与开发方向恢复招生,次年恢复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每届的招生规模在60人左右,2007级招生人数达到88人。201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获得广东省高等院校学科专业和教学质量改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特色专业,粤财教[2010]275号)。

2009年学校对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新版教学计划在课程数量、课程内容、教学实验的比例、主干课程的课时数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如何建设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仍然需要根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内涵,以及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情况认真思考,以进一步完善本专业的建设。

一、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培养的人才要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毕业后能够在中药制药企业,中药材生产、加工、经营企业,以及相关的科研院所工作,能够胜任中药资源调查、中药材栽培、原料采购、新药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6]为此,学生必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中药新药开发和生物技术制药、中药资源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重点掌握中药材的规范化种养、鉴定、炮制加工及其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求,熟悉中药药性、药理作用及制剂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拥有新资源、新产品、新用途开发和研究能力,成为能从事中药新药、生物药品、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他中药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等工作的实用型科学技术人才。

经过本科4年的学习,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应该拥有9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体包括:(1)中药资源调查研究和开发利用;(2)中草药的种质保存、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3)中药材与饮片的鉴定、加工炮制和贮存;(4)中药化学成分的分布、结构类型、提取分离;(5)生物制药;(6)药用植物体内化学成分的积累动态、生物合成途径及生物因子对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7)外国语;(8)药事管理和法规;(9)计算机。

二、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内涵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中药资源的保护,二是中药资源的合理利用。什么是资源?张宽政(2005)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资源就是一切, 一切都是资源。[7]资源不但指那些能够直接产生物质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也指人类所创造的知识、技术、信息以及观念等,甚至人本身都是资源。按此定义,中药资源即是与中药相关的一切,包括与中药生产、销售、使用相关的天然来源物质、中药材、中成药以及相关的知识、技术、信息、观念等。然而,现在的中药资源概念主要指植物药资源、动物药资源以及矿物药资源。[2]植物药资源和动物药资源合称为生物药资源。生物药资源包括栽培和饲养的人工资源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动、植物个体和产生的活性有效物质。也就是说,中药资源的一般概念还是指中药的自然属性。

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7]相应地,中药资源也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生物药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非生物药资源(即矿物药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2]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内涵是通过研究获得并传授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的知识与技术,目的是保证中药资源的质量,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专业的主要任务是要研究中药种质资源、再生生物药资源,分析中药质量,综合开发中药资源,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和策划购销策略。种质资源也称遗传资源、品种资源或基因资源。中药种质资源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关键和源头,保障中药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8]研究中药各种种质资源的特征与保存方法,才能确保中药材的来源正统与可持续利用,也为创造新资源奠定基础。占中药资源99%的生物药资源,相当多的品种处于濒危的状态,即使不存在繁殖困难的品种,由于野生资源的枯竭和栽培利润低等原因,也面临资源性濒危。所以,研究各种生物资源的再生技术以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尤其重要。保证中药材质量也是本专业的中心任务,种质资源的研究是为中药质量服务,再生方法的研究也是以保证质量为重点。保护中药资源的最终目的是要利用资源为人类服务,将中药资源开发成各种产品供人使用。利用中药资源能开发的产品有:药品、保健品、饮料、调味品、色素、甜味剂、香料、化妆品、酒、油料、树胶农药、驱避剂、饲料、观赏品,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制品等。[2]

三、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课程设置

为达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本专业复办时设置了49门课程,具体课程有:(1)公共课共9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课》。(2)基础课共5门:《中医学基础(含中医诊断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学》;(3)专业基础课共5门:《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生理学》、《中药化学》、《药用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4)专业课共8门:《中药炮制学》、《中药资源学》、《中药鉴定学》、《植物化学分类学》、《中药药剂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生物技术制药》、《中药生物技术》;(5)实践课共4门:《药用植物实习》、《综合性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6)限选课共18门:《高等数学》、《医药数理统计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西医学概论》、《药用拉丁语》、《药用动物学》、《药理学》、《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中药药理学》、《药学文献检索》、《方剂学》、《中药新药研究》、《药学英语(中药)》、《中药材GAP概论》、《企业管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养护学》、《大学生就业指导》。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广州中医药大学于2009年对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见表1),调整后的教学计划被称为新版教学计划。新版教学计划呈现几个特点,一是课程总门数与旧版的相当,但删除了旧版的《生物技术制药》、《西医学概论》、《中药新药研究》与《企业管理学》4门课程,增加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物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和《实验技能考核》4门课程,并把旧版中单列的《药用植物实习》合并到《药用植物学》中;二是将限选课中的《高等数学》、《医药数理统计方法》、《中药药理学》和《方剂学》调整为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将《中药生物技术》从专业课调整为限选课;三是调整了部分课程中理论和实验课的学时学分比例,使专业基础课的实验学时与理论学时达到1∶2,专业课的实验学时与理论学时达到1∶1的比例。新版教学计划在基础课程设置上,强化化学基础课程、生物学与中医学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上,凸显中药资源学的特色;在实践教学上,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是,新版教学计划大大弱化了生物技术在本专业中的作用。

表1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新旧版教学计划比较

注:在增减项中,新版内容比旧版多为“增”;新版内容比旧版内容少为“减”,用“-”表示。增减的计算公式为:100×(新版-旧版)/旧版。

四、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建设方向与改革建议

本专业的中心任务是要保证中药材质量,保障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教学计划的修订必须以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国家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现状为依据。本专业的建设既要强调“药味”,也要顾及“生物性”,因为生物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已经极大地影响了本专业的发展。生物技术的许多成就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中药资源可持續发展、中药品种的鉴定和质量控制及中药作用机制和创新药物中。[3]室内植物的大规模培养、代谢产物的细胞工程、遗传转化器官的扩增、生物转化系统的选择、代谢途径的基因工程、转基因生物的构建等本专业涉及的内涵都离不开生物技术。药用植物栽培学在植物药资源的再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药用植物栽培是保护、扩大、再生药物资源的最有效手段。[9]为保障中药材的质量,程惠珍(2000)提出了构建“优质中药材生产技术体系”的设想,该体系涉及7大方面:产地及生态环境、物种及品质鉴定、栽培技术及管理、病虫害有效防治、适时采收及加工、包装运输及储藏、质量管理和检验。在这个体系中,药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是最薄弱的环节,是实施中药材GAP 的重点和难点,要解决这个难点,离不开生物学知识。除了考虑植物药的再生问题外,动物药的再生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所以《药用动物学》课程需要安排在专业基础课程中。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的就业方向应以中药生产企业为主,因而需要进一步加重实验课程的比重。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时数应该大幅度地多于选修课程,避免主干课程被选修课程“淹没”而失去专业特色。主干课程的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应达到1:1或以上,对于专业课程,可以另外单独设立实验课程。广州中医药大学新版教学计划的主干课程的学时数大幅度减少,多数专业课程的学时数只比限选课程的多三分之一,考虑到专业课程的实验课时占有一定比例的因素,实际上专业课程的理论课时数还不及限选课程的理论课时数,这就形成了主干课程被选修课程“淹没”而失去专业特色的现象。普遍只有48学时(含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的专业课程,教师只能蜻蜓点水式地授课,这样培养出的是“网络”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应大幅度提高专业课程的课时数。上世纪80年代,虽然我们国家还处于贫困时期,但当时的教育者却非常重视实验教学,现在国家“不差钱”,却以减少或牺牲实验课来降低办学成本,这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极其不利。

除了要加重生物学课程、加大实验课时数比例外,还需要设置针对本专业发展的政策性研究课程,这课程至少要安排在限选课程中。多年的中药材GAP实践表明,中药资源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但从政府到企业,能把药用植物栽培放在重要位置的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中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性议题不明了。中药生产企业、中药材生产企业、药用植物栽培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合理,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多数情况下表现出短期行为。这种现象,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是不能解决的。漠视中药资源持续利用的短期行为的恶果,是中药质量的下降,甚至是中药产业的崩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政策上加以解决,因而本专业需要培养研究本专业发展的人才。

总之,本专业的建设方向是要抓住“保证中药材质量、保障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中心任务,从单纯重视药学课程向兼顾生物课程、进一步重视实验课程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严铸云.略论中药资源科学面临的现实与挑战[J].中药与临床,2012(6):1-5,14.

[2]周荣汉.关于中药资源学的建立与发展[J].中国中药杂志,1990(1):3-6.

[3]胡之璧.中药生物技术与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5-8.

[4]易思荣,黄娅,李娟等.我国中药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6):21.

[5]丁立威.保护珍稀濒危中药资源刻不容缓[J].中国现代中药,2010(4):47.

[6]秦民坚,孔令义.谈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建设[J].药学教育,2003(4):12-14.

[7]张宽政.资源概念探析[J].学习论坛,2005(11):32-34.

[8]李隆云,钟国跃,卫莹芳等.中国中药种质资源的保存与评价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9):641-645.

[9]程惠珍.优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研究[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0(2):19-20.

[责任编辑:覃侣冰]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中药材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