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边界层逆温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2014-09-27曹红丽西安市气象局西安710016
曹红丽,陈 奇(西安市气象局,西安 710016)
西安边界层逆温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曹红丽,陈 奇
(西安市气象局,西安 710016)
利用2007—2011年西安泾河探空站逐日07、19时探空资料和同时期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资料,分析西安边界层逆温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安一年四季都有逆温出现,冬季逆温最多,夏季最少,早晨多于晚上;逆温强度在0.7~1.5 ℃/100 m,冬季逆温强度最大,夏季最小;晚上逆温强度大于早晨;中等强度逆温最多;冬季的逆温层厚度最大,夏季最小,早晨的逆温层厚度均明显高于晚上;造成西安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PM10,其次为SO2,再次为NO2;有逆温时的空气污染物月质量浓度值均高于无逆温时,主要污染物PM10的月质量浓度的变化与逆温厚度、强度成正比,呈现出冬半年高夏半年低的变化趋势,在逆温厚度最厚、强度最强的月份中,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值也最大。逆温层是影响西安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之一。
边界层;逆温层;空气污染;西安
近年来,随着西安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各种工业、运输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排放的有害气体日益增多。这些有害气体几乎都聚集在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边界层,不仅造成大气污染,甚至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因此空气污染已被国内外众多机构和学者所关注,并认为空气污染与气象要素有着很密切的相关性[1-2]。而逆温层是较为重要的气象因子之一。通常情况下,在边界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某些层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反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在逆温层中,较暖又轻的空气位于较冷又重的空气上面,形成稳定的大气层结,不利于空气中的水汽、烟雾和一些有害气体的稀释扩散,加重了空气污染。受逆温层影响的地区,大气层大都趋于稳定,对流不易发生,使空气质量变得恶劣。因此逆温层的强度和厚度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有很大相关性。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逆温层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3-7],本文利用西安泾河探空站的高空资料,统计分析西安边界层逆温的厚度、强度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研究逆温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2007—2011年西安泾河探空站逐日07时和19时的探空数据;西安市环保局污染监测站每日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平均数据。
利用L波段(1)型数据处理软件[8],分别统计每日07时和19时的贴地逆温资料。空气污染物指数的计算采用API指数法[9]。
2 边界层逆温特征
2.1 时间分布特征
分析表明,西安一年四季都有逆温出现,不论早上(07时)还是晚上(19时),冬半年多于夏半年,其中,冬季逆温最多,其次为秋季和春季,夏季最少。07时共出现逆温613次,占总数的60%,19时出现逆温414次,占40%,说明早上(07 时)出现逆温次数多于晚上(19 时)。07时出现逆温最多的是12月,5 a共出现88次,占总数的57%;次多为11月(79次)和1月(75次);最少为7月,共出现4次,占3%,2010年7月无逆温出现。19时出现逆温最多的是11月,共76次,占总数的51%;次多为12月(67次)和10月(64次);最少的为7月,共出现5次(见图1)。
图1 西安2007—2011年逆温频次月分布
2.2 强度特征
逆温强度[4]是指逆温层内温度的垂直递增率,即逆温强度=(逆温层温差/逆温层的厚度)/100,指在逆温层内高度每升高100 m温度的逆增值。
从图2可以看出,西安全年逆温以弱逆温为主,强度为0.7~1.5 ℃/100 m,平均为1.2 ℃/100 m。逆温强度冬季最大,其次为秋季、春季,夏季最小。19时逆温强度平均为1.5 ℃/100 m,最大出现在10月为1.9 ℃/100 m,最小在5月和7月均为0.9 ℃/100 m;秋季最强为1.8 ℃/100 m,其次为冬季1.7 ℃/100 m和春季为1.3 ℃/100 m,夏季最小为1.2 ℃/100 m;极值出现在2010年1月3日,强度为6.8 ℃/100 m。07时平均值为1.0 ℃/100 m,最大值在1月为1.3 ℃/100 m,最小值在7、8月均为0.5 ℃/100 m;冬季最强1.2 ℃/100 m,其次为春季1.1 ℃/100 m,秋季0.9 ℃/100 m,夏季最小0.7 ℃/100 m;极值出现在2010年3月12日,强度为4.9 ℃/100 m。总之,19时逆温强度大于07时。
图2 西安2007—2011年逆温强度月分布
为了便于分析,参照文献[4]将逆温强度等级分为6级(表1),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
表1 逆温强度等级
表2 西安2007—2011年逆温强度的日分布 次
表3 西安2007—2011年逆温强度的季节分布 次
从表2可以看出:西安在2007—2011年3级强度的逆温出现频率最高,为27.4%;2级和4级出现频率分别为23.4%和22.2%,2~4级共占73%,占总体的近2/3;5~6级共占逆温出现频率的25.5%,约占1/4;1级出现频率最小为1.4%。说明西安中等强度的逆温最多。1~5级逆温07时出现频率明显高于19时,但6级逆温19时比07时多。从表3可看出:总体来说,不同等级逆温强度均在冬季出现最多,占总数的33%,其次为秋季和春季,分别为28.8%和23.9%,出现频次最小的为夏季,占14.3%。
2.3 厚度特征
逆温顶层高度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即为逆温层厚度。从图3可以看出,西安07时的逆温层厚度均明显高于19时。不论07时还是19时,冬季逆温层厚度最大,夏季最小。07时最大逆温层厚度在12月为576 m,最小在6月为288 m,全年平均436 m。19时的最大逆温层厚度在12月为214 m,最小在6月为118 m,全年平均160 m。
图3 西安2007—2011年逆温层厚度月分布
3 逆温层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3.1 污染物指数的变化特征
利用API法计算5 a中每日的SO2、NO2和PM10的空气污染指数值,通过对西安2007—2011年API指数的计算统计发现:西安一年中NO2的API指数较小,1、2、12月SO2的平均API指数值略高于PM10,3、11月SO2和PM10的指数值相同,4—10月,PM10的指数值高于SO2。全年平均PM10的指数值最高,其次是SO2和NO2。说明造成西安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PM10,其次是SO2,最后是NO2。三种空气污染物指数值冬季最大,API指数平均为66;春秋次之,API指数平均分别为48和51;夏季最小为41。最大值在12月为69,最小值在8月为40。这与西安冬季风力较小,降水少,悬浮在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和沉降有关,另外,随着冬季气候变冷,城市采暖季节集中,煤炭等燃料燃烧量增多,排放的污染物也随之加大,自然加大了西安的空气污染,冬季尤为明显。全年中,三种污染物指数冬半年均高于夏半年。
3.2 逆温与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
表4为西安市2007—2011 年全年及各季有无逆温时各种污染物质量浓度统计,从表4看出,全年中各季节有逆温时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值均比无逆温时高,SO2和NO2年平均高出20%,PM10高12%。这是因为有近地面逆温出现时,大气层结很稳定,空气的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地面污染物向高层和四周稀释扩散。
表4 西安市2007—2011年全年及各季有无逆温时各种污染物平均质量浓度 mg/m3
3.3 逆温层强度和厚度与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
分析逆温层强度和厚度与主要污染物PM10质量浓度的关系(图4、图5)。可以看出,5 a西安逆温层厚度、强度与主要污染物PM10质量浓度的月变化都呈凹型分布,逆温层厚度、强度和PM10质量浓度值均为冬季最大,秋季和夏季次之,夏季最小,呈现出冬半年高、夏半年低的变化趋势。既在逆温层厚度最厚、强度最强的月份中,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值也最大,反之,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小。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与逆温层厚度和强度成正比。
图4 西安2007—2011年逆温层厚度和PM10质量浓度的月变化
图5 西安2007—2011年逆温层强度和PM10质量浓度的月变化
4 结论
(1)西安一年四季都有逆温出现,不论早上(07时)还是晚上(19 时),冬半年多于夏半年,其中,冬季逆温最多,夏季最少。早上出现逆温次数比晚上多。
(2)西安一年中逆温强度在0.7~1.5 ℃/100 m之间变化。逆温强度冬季最强,夏季最弱。西安中等强度的逆温较多。
(3)西安07时的逆温层厚度均明显高于19时。冬季的逆温层厚度最大,夏季最小。
(4)造成西安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PM10,其次是SO2,最后是NO2。三种空气污染物API指数值冬季最大,春秋次之,夏季最小。全年中各季节有逆温时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均高于无逆温时。西安逆温层厚度、强度与主要污染物PM10质量浓度的变化都呈凹型变化,呈现出冬半年高夏半年低的变化特点。即在逆温厚度最厚、强度最强的月份中,空气污染物质量浓度也最大,说明逆温层是影响西安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之一。
[1] 姜大膀,王式功,郎咸梅,等.兰州市区低空大气温度层结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4):133-139.
[2] 邹玉玲,刘朝晖,马亚维,等.青岛低空逆温层特征分析[J].山东气象,2007(1):28-29.
[3] 张雪玲,陈润浩.南阳边界层逆温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1,34(增刊):116-119.
[4] 刘增强,郑玉萍,李景林,等.乌鲁木齐市低空大气逆温特征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7,30(3):351-356.
[5] 刘焕彬,冯俊杰,王恒明.济南低空逆温层特征分析[J].山东气象,2005(1):27-29.
[6] 宁海文.西安市大气污染气象条件分析及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
[7] 肖红玉,任红玉,张兴文.哈尔滨冬季逆温规律分析及预报[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2):139-145.
[8] 樊振德,刘凤琴,徐磊,等.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业务操作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9] 胡琳,林杨,何晓嫒.基于A P I方法的西安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J].陕西气象,2007(1):18-20.
曹红丽,陈奇.西安边界层逆温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J].陕西气象,2014(2):13-16.
1006-4354(2014)02-0013-04
2013-01-03
曹红丽(1973—),女,汉族,学士,陕西长武人,工程师,从事高空气象观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