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葱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4-09-27杨海峰潘美红罗志丹宁宇杨和川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紫皮黄皮中熟

杨海峰+潘美红+罗志丹+宁宇+杨和川+陈振泰+薛萍

导读:在洋葱生产中早熟、中熟配套栽培,可拉长市场供应期,缓解单一品种集中采收和上市、劳动力紧张、价格不稳定等问题。黄皮、紫皮品种搭配栽培,既可满足市场和出口的需求,又可供应国内市场;氮磷钾配施、合理密植,洋葱产量和总收益明显增加;盖膜前喷施除草剂除草效果十分理想。

洋葱属百合科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20世纪初传入我国,在我国分布很广,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是目前我国主栽蔬菜之一。近年来洋葱生产得以迅速发展,笔者长期从事洋葱育种、推广工作,在洋葱生产过程中,形成以下几个观点。

1 早熟、中熟——熟期配套

在生产基地建设中,根据各地生产特点以及茬口,合理安排早熟和中熟品种的面积,由于其成熟期相差20多天,拉长了市场供应期,缓解了单一品种集中采收和上市、劳动力紧张的矛盾。早熟品种虽然产量略低,但是提早20多天采收,售价较高,如2013年5月初徐州丰县早熟洋葱如阳春黄、希望之星等品种价格在2~3元/kg,每667 m2产量4 000 kg,每667 m2经济效益高的达8 000元以上。单一种植高产中熟品种,采收期往往拖到6月中下旬,而此时黄淮地区常会有连续阴雨,不但给采收带来困难,往往还会使葱球腐烂变质,品质下降,影响贮藏、加工出口,经济效益和食用价值大大降低,采用早中熟品种搭配栽培,可解决这个矛盾。因此,在茬口安排上,一般早熟品种栽培面积占40%,中熟品种面积占60%,按照这样的比例安排种植面积,可以适应市场的要求,满足出口企业加工需求。

2 黄皮、紫皮——皮色配套

在生产基地建设中,根据各地生产特点及消费习惯,合理安排黄皮和紫皮品种的面积。黄皮洋葱是国际贸易市场畅销的大宗蔬菜品种之一,国内外市场前景十分看好,苏、鲁、皖、豫四省交界地区已形成大规模的黄皮洋葱生产基地,产品80%外销日本、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因此,在这些已形成规模的种植区,以黄皮洋葱品种为主,如连葱6号、连葱9号,配套紫皮品种。紫皮洋葱因具有鲜艳诱人的紫色外皮、浓郁的辛香风味、丰富的营养保健物质,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消费习惯而倍受国人喜爱,在安徽阜阳、江苏淮安等新洋葱生产基地,目标主要针对国内市场,以紫玉88、连葱8号等紫皮洋葱品种为主,配套黄皮品种。采用黄皮、紫皮品种搭配栽培,既满足出口的要求,又可供应国内洋葱市场,对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深受消费者、生产者和加工出口企业欢迎。

3 钾肥在洋葱生产上的应用

2013年在连云港农科院试验地进行试验,试验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地块不施有机肥,每667 m2施尿素50 kg、过磷酸钙80 kg和钾肥。钾肥用硫酸钾,667 m2施用量设4个水平,处理1:35 kg;处理2:30 kg;处理3:25 kg;处理4:不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使洋葱鳞茎横径增粗1.4~2.0 cm,纵径增长1.2~1.6 cm,单个鳞茎质量增加53.1~92.2 g,单产提高22.9%~39.9%。从经济效益上分析,尽管不同施钾量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洋葱产量和总收益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最高施钾量处理1的产投比高达22.4。与处理3比较,处理2每667 m2多投入5 kg硫酸钾,多花费11元,但收入增加157.5元,经济上仍是合算的。

4 氮磷钾肥配比

2012年在连云港农科院试验地进行试验,试验设9个不同配比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为了消除土壤限制因子的影响,每小区同时施入硫酸锌、硼砂各10 g。在东海基地高肥力的土壤条件下,磷肥配比高的处理仍表现增产。通过试验看出,氮肥用量过多,叶片易徒长倒状,鳞茎产量低。钾肥在本次试验表现不敏感。试验证明,在桃林镇、石榴镇土壤条件下,667 m2用量以氮肥10 kg、磷肥(P2O5)18.75~25 kg、钾肥(K2O)10~12.5 kg,即N∶P2O5∶K2O=1∶(1.875~2.5)∶(1~1.25)的配比较好。

5 洋葱栽培密度

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在连云港农科院试验地对3个洋葱品种进行了栽培密度试验,早熟品种阳春黄、中熟品种连葱6号和紫玉88。试验分高产区和大田区,高产区设7个处理,密度分别为每667 m2种植2.8万、2.6万、2.4万、2.2万、2.0万、1.8万和1.6万株,大田区设6个处理,分别为1.8万、1.7万、1.6万、1.5万、1.4万和1.2万株,随机排列,重复4次。试验结果表明,高产栽培条件下,阳春黄667 m2最适种植2.4万~2.8万株,低于2.2万株将导致产量下降;连葱6号、紫玉88 667 m2最适种植2.2万~2.6万株,低于2.0万株将导致产量下降,从种植效益来看以667 m2种 2.0万~2.4万株为宜。尽管种植2.6万株处理的产量并未下降,但等外品(直径<7 cm)比例增加,经济效益降低。普通大田栽培条件下,无论是产量还是经济效益,早熟品种均以667 m2 2.2万~2.4万株为宜;中熟品种均以667 m2 2.0万~2.2万株为宜。

6 盖膜前喷施除草剂

黄淮地区冬春季节虽雨雪少,光照充足,但地温和气温偏低,如不采用地膜覆盖,越冬后冻害严重,翌年春返苗慢,球茎膨大时地上部分植株小,会影响了营养生长,使得球茎较小,严重影响产量,一级品率低,经济效益差。因此,洋葱生产基地应全面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在覆膜前结合整地,667 m2施有机农家肥5 000~6 000 kg,同时增施复合肥20~30 kg,一次性埋入土内,整地作畦,并将畦面土块打碎,定植前3~5天盖好地膜,便于增加地温,盖膜前畦面喷施氟乐灵除草剂,实践证明其除草效果十分理想。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经测定,一般越冬时会使地温增加3~5℃,早春气温回升时地温提高6~7℃,而且保肥保水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同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平均单球质量增加,收购时直径7 cm以上的洋葱提高25%以上,产量提高15%~20%,因此增产幅度较大。目前这一栽培技术已普遍采用。

导读:在洋葱生产中早熟、中熟配套栽培,可拉长市场供应期,缓解单一品种集中采收和上市、劳动力紧张、价格不稳定等问题。黄皮、紫皮品种搭配栽培,既可满足市场和出口的需求,又可供应国内市场;氮磷钾配施、合理密植,洋葱产量和总收益明显增加;盖膜前喷施除草剂除草效果十分理想。

洋葱属百合科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20世纪初传入我国,在我国分布很广,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是目前我国主栽蔬菜之一。近年来洋葱生产得以迅速发展,笔者长期从事洋葱育种、推广工作,在洋葱生产过程中,形成以下几个观点。

1 早熟、中熟——熟期配套

在生产基地建设中,根据各地生产特点以及茬口,合理安排早熟和中熟品种的面积,由于其成熟期相差20多天,拉长了市场供应期,缓解了单一品种集中采收和上市、劳动力紧张的矛盾。早熟品种虽然产量略低,但是提早20多天采收,售价较高,如2013年5月初徐州丰县早熟洋葱如阳春黄、希望之星等品种价格在2~3元/kg,每667 m2产量4 000 kg,每667 m2经济效益高的达8 000元以上。单一种植高产中熟品种,采收期往往拖到6月中下旬,而此时黄淮地区常会有连续阴雨,不但给采收带来困难,往往还会使葱球腐烂变质,品质下降,影响贮藏、加工出口,经济效益和食用价值大大降低,采用早中熟品种搭配栽培,可解决这个矛盾。因此,在茬口安排上,一般早熟品种栽培面积占40%,中熟品种面积占60%,按照这样的比例安排种植面积,可以适应市场的要求,满足出口企业加工需求。

2 黄皮、紫皮——皮色配套

在生产基地建设中,根据各地生产特点及消费习惯,合理安排黄皮和紫皮品种的面积。黄皮洋葱是国际贸易市场畅销的大宗蔬菜品种之一,国内外市场前景十分看好,苏、鲁、皖、豫四省交界地区已形成大规模的黄皮洋葱生产基地,产品80%外销日本、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因此,在这些已形成规模的种植区,以黄皮洋葱品种为主,如连葱6号、连葱9号,配套紫皮品种。紫皮洋葱因具有鲜艳诱人的紫色外皮、浓郁的辛香风味、丰富的营养保健物质,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消费习惯而倍受国人喜爱,在安徽阜阳、江苏淮安等新洋葱生产基地,目标主要针对国内市场,以紫玉88、连葱8号等紫皮洋葱品种为主,配套黄皮品种。采用黄皮、紫皮品种搭配栽培,既满足出口的要求,又可供应国内洋葱市场,对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深受消费者、生产者和加工出口企业欢迎。

3 钾肥在洋葱生产上的应用

2013年在连云港农科院试验地进行试验,试验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地块不施有机肥,每667 m2施尿素50 kg、过磷酸钙80 kg和钾肥。钾肥用硫酸钾,667 m2施用量设4个水平,处理1:35 kg;处理2:30 kg;处理3:25 kg;处理4:不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使洋葱鳞茎横径增粗1.4~2.0 cm,纵径增长1.2~1.6 cm,单个鳞茎质量增加53.1~92.2 g,单产提高22.9%~39.9%。从经济效益上分析,尽管不同施钾量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洋葱产量和总收益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最高施钾量处理1的产投比高达22.4。与处理3比较,处理2每667 m2多投入5 kg硫酸钾,多花费11元,但收入增加157.5元,经济上仍是合算的。

4 氮磷钾肥配比

2012年在连云港农科院试验地进行试验,试验设9个不同配比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为了消除土壤限制因子的影响,每小区同时施入硫酸锌、硼砂各10 g。在东海基地高肥力的土壤条件下,磷肥配比高的处理仍表现增产。通过试验看出,氮肥用量过多,叶片易徒长倒状,鳞茎产量低。钾肥在本次试验表现不敏感。试验证明,在桃林镇、石榴镇土壤条件下,667 m2用量以氮肥10 kg、磷肥(P2O5)18.75~25 kg、钾肥(K2O)10~12.5 kg,即N∶P2O5∶K2O=1∶(1.875~2.5)∶(1~1.25)的配比较好。

5 洋葱栽培密度

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在连云港农科院试验地对3个洋葱品种进行了栽培密度试验,早熟品种阳春黄、中熟品种连葱6号和紫玉88。试验分高产区和大田区,高产区设7个处理,密度分别为每667 m2种植2.8万、2.6万、2.4万、2.2万、2.0万、1.8万和1.6万株,大田区设6个处理,分别为1.8万、1.7万、1.6万、1.5万、1.4万和1.2万株,随机排列,重复4次。试验结果表明,高产栽培条件下,阳春黄667 m2最适种植2.4万~2.8万株,低于2.2万株将导致产量下降;连葱6号、紫玉88 667 m2最适种植2.2万~2.6万株,低于2.0万株将导致产量下降,从种植效益来看以667 m2种 2.0万~2.4万株为宜。尽管种植2.6万株处理的产量并未下降,但等外品(直径<7 cm)比例增加,经济效益降低。普通大田栽培条件下,无论是产量还是经济效益,早熟品种均以667 m2 2.2万~2.4万株为宜;中熟品种均以667 m2 2.0万~2.2万株为宜。

6 盖膜前喷施除草剂

黄淮地区冬春季节虽雨雪少,光照充足,但地温和气温偏低,如不采用地膜覆盖,越冬后冻害严重,翌年春返苗慢,球茎膨大时地上部分植株小,会影响了营养生长,使得球茎较小,严重影响产量,一级品率低,经济效益差。因此,洋葱生产基地应全面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在覆膜前结合整地,667 m2施有机农家肥5 000~6 000 kg,同时增施复合肥20~30 kg,一次性埋入土内,整地作畦,并将畦面土块打碎,定植前3~5天盖好地膜,便于增加地温,盖膜前畦面喷施氟乐灵除草剂,实践证明其除草效果十分理想。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经测定,一般越冬时会使地温增加3~5℃,早春气温回升时地温提高6~7℃,而且保肥保水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同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平均单球质量增加,收购时直径7 cm以上的洋葱提高25%以上,产量提高15%~20%,因此增产幅度较大。目前这一栽培技术已普遍采用。

导读:在洋葱生产中早熟、中熟配套栽培,可拉长市场供应期,缓解单一品种集中采收和上市、劳动力紧张、价格不稳定等问题。黄皮、紫皮品种搭配栽培,既可满足市场和出口的需求,又可供应国内市场;氮磷钾配施、合理密植,洋葱产量和总收益明显增加;盖膜前喷施除草剂除草效果十分理想。

洋葱属百合科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20世纪初传入我国,在我国分布很广,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是目前我国主栽蔬菜之一。近年来洋葱生产得以迅速发展,笔者长期从事洋葱育种、推广工作,在洋葱生产过程中,形成以下几个观点。

1 早熟、中熟——熟期配套

在生产基地建设中,根据各地生产特点以及茬口,合理安排早熟和中熟品种的面积,由于其成熟期相差20多天,拉长了市场供应期,缓解了单一品种集中采收和上市、劳动力紧张的矛盾。早熟品种虽然产量略低,但是提早20多天采收,售价较高,如2013年5月初徐州丰县早熟洋葱如阳春黄、希望之星等品种价格在2~3元/kg,每667 m2产量4 000 kg,每667 m2经济效益高的达8 000元以上。单一种植高产中熟品种,采收期往往拖到6月中下旬,而此时黄淮地区常会有连续阴雨,不但给采收带来困难,往往还会使葱球腐烂变质,品质下降,影响贮藏、加工出口,经济效益和食用价值大大降低,采用早中熟品种搭配栽培,可解决这个矛盾。因此,在茬口安排上,一般早熟品种栽培面积占40%,中熟品种面积占60%,按照这样的比例安排种植面积,可以适应市场的要求,满足出口企业加工需求。

2 黄皮、紫皮——皮色配套

在生产基地建设中,根据各地生产特点及消费习惯,合理安排黄皮和紫皮品种的面积。黄皮洋葱是国际贸易市场畅销的大宗蔬菜品种之一,国内外市场前景十分看好,苏、鲁、皖、豫四省交界地区已形成大规模的黄皮洋葱生产基地,产品80%外销日本、美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因此,在这些已形成规模的种植区,以黄皮洋葱品种为主,如连葱6号、连葱9号,配套紫皮品种。紫皮洋葱因具有鲜艳诱人的紫色外皮、浓郁的辛香风味、丰富的营养保健物质,符合中国人的传统消费习惯而倍受国人喜爱,在安徽阜阳、江苏淮安等新洋葱生产基地,目标主要针对国内市场,以紫玉88、连葱8号等紫皮洋葱品种为主,配套黄皮品种。采用黄皮、紫皮品种搭配栽培,既满足出口的要求,又可供应国内洋葱市场,对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深受消费者、生产者和加工出口企业欢迎。

3 钾肥在洋葱生产上的应用

2013年在连云港农科院试验地进行试验,试验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地块不施有机肥,每667 m2施尿素50 kg、过磷酸钙80 kg和钾肥。钾肥用硫酸钾,667 m2施用量设4个水平,处理1:35 kg;处理2:30 kg;处理3:25 kg;处理4:不施。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使洋葱鳞茎横径增粗1.4~2.0 cm,纵径增长1.2~1.6 cm,单个鳞茎质量增加53.1~92.2 g,单产提高22.9%~39.9%。从经济效益上分析,尽管不同施钾量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洋葱产量和总收益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最高施钾量处理1的产投比高达22.4。与处理3比较,处理2每667 m2多投入5 kg硫酸钾,多花费11元,但收入增加157.5元,经济上仍是合算的。

4 氮磷钾肥配比

2012年在连云港农科院试验地进行试验,试验设9个不同配比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为了消除土壤限制因子的影响,每小区同时施入硫酸锌、硼砂各10 g。在东海基地高肥力的土壤条件下,磷肥配比高的处理仍表现增产。通过试验看出,氮肥用量过多,叶片易徒长倒状,鳞茎产量低。钾肥在本次试验表现不敏感。试验证明,在桃林镇、石榴镇土壤条件下,667 m2用量以氮肥10 kg、磷肥(P2O5)18.75~25 kg、钾肥(K2O)10~12.5 kg,即N∶P2O5∶K2O=1∶(1.875~2.5)∶(1~1.25)的配比较好。

5 洋葱栽培密度

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在连云港农科院试验地对3个洋葱品种进行了栽培密度试验,早熟品种阳春黄、中熟品种连葱6号和紫玉88。试验分高产区和大田区,高产区设7个处理,密度分别为每667 m2种植2.8万、2.6万、2.4万、2.2万、2.0万、1.8万和1.6万株,大田区设6个处理,分别为1.8万、1.7万、1.6万、1.5万、1.4万和1.2万株,随机排列,重复4次。试验结果表明,高产栽培条件下,阳春黄667 m2最适种植2.4万~2.8万株,低于2.2万株将导致产量下降;连葱6号、紫玉88 667 m2最适种植2.2万~2.6万株,低于2.0万株将导致产量下降,从种植效益来看以667 m2种 2.0万~2.4万株为宜。尽管种植2.6万株处理的产量并未下降,但等外品(直径<7 cm)比例增加,经济效益降低。普通大田栽培条件下,无论是产量还是经济效益,早熟品种均以667 m2 2.2万~2.4万株为宜;中熟品种均以667 m2 2.0万~2.2万株为宜。

6 盖膜前喷施除草剂

黄淮地区冬春季节虽雨雪少,光照充足,但地温和气温偏低,如不采用地膜覆盖,越冬后冻害严重,翌年春返苗慢,球茎膨大时地上部分植株小,会影响了营养生长,使得球茎较小,严重影响产量,一级品率低,经济效益差。因此,洋葱生产基地应全面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在覆膜前结合整地,667 m2施有机农家肥5 000~6 000 kg,同时增施复合肥20~30 kg,一次性埋入土内,整地作畦,并将畦面土块打碎,定植前3~5天盖好地膜,便于增加地温,盖膜前畦面喷施氟乐灵除草剂,实践证明其除草效果十分理想。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经测定,一般越冬时会使地温增加3~5℃,早春气温回升时地温提高6~7℃,而且保肥保水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同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平均单球质量增加,收购时直径7 cm以上的洋葱提高25%以上,产量提高15%~20%,因此增产幅度较大。目前这一栽培技术已普遍采用。

猜你喜欢

紫皮黄皮中熟
广东:郁南县大力发展黄皮
2022年“蒙阴杯”全国早中熟桃鉴评大赛在蒙阴成功举行
气相色谱法测定紫皮石斛中的26种农药残留
紫皮石斛研究进展
我爱家乡的黄皮果
岭南奇果无核黄皮
小小紫皮蒜紧俏按头卖
黄皮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紫皮蒜可治哮喘
库塔垦区早中熟陆地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