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50—60年代辽宁老工业基地创业历程、经验与启示

2014-09-26王恩宝关润华

党政干部学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辽宁经验

王恩宝+关润华

[摘 要]20世纪50-60年代,在中共中央领导下,辽宁地方党组织带领全省人民努力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并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经过顽强奋斗、不懈努力、艰苦创业,使辽宁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创业实践的同时,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辽宁;老工业基地;创业历程;经验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9-0039-05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巩固和建设时期。在中共中央领导下,辽宁地方党组织带领全省人民努力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并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经过艰苦创业、不懈奋斗,使辽宁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全面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辽宁老工业基地创业的经验教训、凝练创业精神,可以为今后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实现辽宁梦,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提供积极有效借鉴。

一、20世纪50—60年代辽宁老工业基地主要创业历程回顾

1.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和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为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是摆在辽宁地区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从1948年11月辽宁全境解放到新中国成立,辽宁地区的市、县、乡、村四级人民政权相继建立起来。到1950年年末,辽东、辽西两省和沈阳、旅大(今大连)、鞍山、抚顺、本溪5个特别市,也分别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建立起人民政权[1]。辽宁各族人民革命热情高涨,辽宁大地呈现出万象更新的大好局面。广大工农劳动群众以翻身做主人的崭新精神风貌,在战争废墟上积极重建家园,努力恢复生产;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欢欣鼓舞,踊跃参加革命工作;身居海外的专家学者等也毅然返回辽宁参加建设。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年底,辽宁地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指示和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中共中央和东北局有力领导下,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高度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胜利完成土地改革、没收官僚资本、镇压反革命、健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以及胜利完成繁重的社会改革和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等重点任务的同时,胜利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使整个地区的工农业生产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从而为开展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重要基础。

2.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成国家工业基地阶段。1953年,我国开始以实施一五计划。这一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并把这条总路线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指针。由此,中国进入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一五”时期,辽宁是国家重工业建设的重点地区。辽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5年的工业建设,完成了以鞍钢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建设任务,全省工业基础得到很大增强,形成了以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大连的机械工业,阜新、抚顺的煤炭工业,大连、抚顺、锦西的石油、化学工业为主,以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农具制造和机械修配工业、建筑材料工业、柞蚕和棉纺工业、造纸工业及其他各种轻工业为辅的全省工业网。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大发展,辽宁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也有了很大飞跃。5年间,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共计3.49亿元,恢复和新修建铁路420公里,增加机车187辆。地方交通运输基本建设投资4984万元,新建、改建公路12条,全长743公里。大连、丹东、营口3个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大幅度提高。全省各项运输事业都超额完成“一五”计划所规定的任务。5年间,邮电事业新增加乡村邮电局、所529个,到1957年底全省已有1980个乡通了电话,全省的邮电通信网基本建立起来[2]。“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增强了辽宁的经济实力,提高了辽宁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比重和支援国家建设的能力。“一五”时期,辽宁通过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改建和扩建了一大批国民经济骨干企业,新增固定资产56.5亿元,基本形成了向全国提供机电设备和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一五”期间,辽宁为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同时,根据中共中央部署,辽宁省委领导全省人民开展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辽宁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同全国一样,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辽宁基本建立起来。

3.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扭转困难局面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面临着困难的局面。农业生产严重不足,商品匮乏,供需矛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来克服经济困难,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1961年1月,中央确定了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根据中共中央部署,辽宁从1961年开始进行国民经济和政治关系的调整工作。经过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到1962年年底,通过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加强财政管理,减少城镇人口,大力精简职工,大力支援农业等措施,辽宁全省的经济建设得到了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辽宁的调整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1963-1965年,辽宁全省继续贯彻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以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把经济建设规模调整到与工农业生产相适应的程度;把工业生产调整到同农业、能源、原材料的可能性相适应的程度;继续精简职工,压缩城镇人口,达到与商品粮和副食供应相适应的程度。计划安排强调要实事求是,符合实际,留有余地,综合平衡。经过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三年的不懈努力,调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为:第一,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状况有所改善。国民收入分配上缴和积累过高的状况得到扭转。上缴国家的国民收入比重由“二五”时期的接近30%调整到11.4%。辽宁全省积累率由“大跃进”时期的45.5%和“二五”时期的32.2%调整到26.2%,分别下降19.3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农轻重产值的比例关系由“二五”时期的9.6∶23.7∶66.7调整为1963至1965年的10.9∶23.8∶64.3,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1963至1965年,辽宁全省社会总产值达到223亿元,3年分别增长12.5%、17.8%和22.5%。国民收入3年平均增长15.7%,与“一五”时期的15.8%基本持平。农业总产值达到21.2亿元,3年分别增长16.5%、7.1%和12.2%。工业总产值达到170.5亿元,3年分别增长11.7%、18.6%和25.1%,主要工业产品稳定增长。在此期间,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厂矿企业。机械工业,已能生产高精度机床、重型矿山冶炼设备、大型通用设备、大型内燃机车和1.2万吨巨轮。化学工业,首创中国生产乙丙酰胺技术,建成1000吨乙丙酰胺装置投入生产。主要行业的产品质量、成本、效益、消耗指标有80%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重要农业生产指标都恢复到“大跃进”前的1957年的水平。第二,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继续得到控制。按照压缩规模、缩短战线的要求,清理和压缩了非生产性基建项目。3年投资总规模22.69亿元,平均每年7.56亿元,比“二五”时期平均每年减少54.3%,投资方向也作了适当调整。生产性投资所占比重由1962年的86.5%下降为1965年的81.7%,非生产性投资由13.5%上升为18.3%。其中,住宅由4.4%上升为6.3%。对农业投资比重比“大跃进”时期提高一倍左右,重工业投资相应下降。第三,财政收支状况好转,市场供应显著改善。1965年,辽宁财政收支由连年赤字转为平衡,市场零售物价总指数3年间连续下降,分别下降3.4%、4.9%和5.0%,货币流通量与商品库存的比例由1962年的1∶2.5增加为1∶3.3。市场供应虽仍偏紧,但凭票供应的肉、蛋等副食品曾一度敞开供应,人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1965年,农民平均从集体分得口粮达179.5公斤,比1960年增长97.5公斤,加上自留地产粮,每人占有粮食200多公斤。每个农民从集体分得的收入为61.8元,比1962年增长7.5%,比1960年增长27.7%。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达749元,比1962年增长7.1%[3]。

4.辽宁老工业基地在逆境中发挥作用阶段。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中,辽宁是“四人帮”严密控制的地区。“四人帮”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全面推行反革命路线,把辽宁变成了他们篡党夺权阴谋活动的基地,致使辽宁成为遭受浩劫的“重灾区”。辽宁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对辽宁非常关心。1967年9月9日,在周恩来主持下,沈阳三派代表在北京签订《关于拥军爱民,制止武斗,恢复生产协议书》(简称“九九”协议)。后经中央调查组协调,沈阳三派代表又签订《关于进一步贯彻“九九”协议,彻底制止武斗的十条规定》。中央调查组经过有效监督指导,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制止武斗,使武斗得到遏制。1975年初,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不顾“四人帮”的阻挠,按照四届全国人大确定的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学习理论、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等三项指示,自上而下地、大刀阔斧地对各行业开始整顿。这一次整顿的开展,使辽宁的发展出现了转机。

总的来看,10年“文化大革命”使辽宁工业受到严重摧残,但是,由于广大职工的抵制和斗争,全省工业建设在逆境中还是有所发展。其间,辽宁工业建成重点项目222个,新增固定资产105亿元。这些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使辽宁工业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有了进一步增长,而且还发展了一些新兴工业行业和新产品。钢铁工业:鞍钢新建了2025立方米的大型11号高炉、第三炼钢厂150吨一号转炉和齐大山大型露天铁矿;本溪钢铁公司新建了65孔焦炉1座、第二炼钢厂和歪头山铁矿;其他地方还建了凌源钢铁厂、保国铁矿、营口中板厂,扩建了北台钢铁厂等。电力工业:新建和续建了朝阳、清河、鞍山、盘锦、刀尔登、凌河等火力电厂,增大了发电能力。石油工业:开发建设了辽河油田,为改善辽宁能源供应和加强全国石油工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化学工业:新建了本溪、盘锦等中型化肥厂和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的大型辽河化肥厂,开工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大型石油化纤联合企业——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及一系列配套工程,为全国和辽宁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原料资源。电子工业:1975年全省已能大批量生产500安培可控硅,并试制了1000安培大功率可控硅,同年辽宁省已能生产14英寸和19英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和9英寸晶体管黑白电视机[4]。

二、20世纪50-60年代辽宁老工业基地创业的经验与启示

在20世纪50-60年代辽宁老工业基地创业实践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经验、留下了深刻启示、提供了积极借鉴。认真梳理这些经验、启示,凝练、提升创业精神,可以为今后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实现辽宁梦,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提供积极有效借鉴。

1.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辽宁工业基地建设为形成全国合理经济布局做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开始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其根本工作就是治国理政。党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发展首先要发展经济,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创业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条基本经验,可以说是我们党在总结反思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宝贵结论,在梳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辽宁老工业基地创业历程、揭示创业成就、总结创业规律时必须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

辽宁老工业基地创业,不仅是辽宁老工业基地自身建设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事关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影响国家建设发展大局,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辽宁老工业基地创业实践中,辽宁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找准方向,群策群力,保证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为形成全国合理经济布局做出应有贡献。

2.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力避急于求成,在充分开发各项资源基础上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搞好综合平衡,不能急于求成。在这方面我们有着极为深刻的教训。“大跃进”中,辽宁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无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片面强调高积累、多基建,先生产、后生活。1958年,国民收入中省内积累率为41.7%,比“一五”时期31.3%的年平均积累率高出10.4%,增加了地方财政赤字,超过了辽宁的实际承受能力,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工业生产暂时上去了,但以后很快又降了下来,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由于片面追求钢铁翻番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目标,违背了协调发展规律。1958年,重工业投资占当年投资总额的78.1%,轻工业占5.6%,农业占3.8%。由于挤占了农业和轻工业,虽然钢铁产量上去了,但破坏了农轻重平衡发展的比例关系,造成后来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连钢铁产量也降了下来,结果由于“大跃进”反而导致了大倒退。由于刮“共产风”、搞“一平二调三收款”,违背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造成经济体制不断僵化,全省经济效益严重下降。在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挫伤了广大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没能充分地显现出来。

3.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以党员干部为先锋,紧紧依靠工人阶级,重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要搞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执政党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理论修养,表现在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缺乏研究,在发展生产力上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在变革生产关系上,犯了急于过渡的错误,脱离实际、脱离省情,搞瞎指挥,如提出“一年三自给”,钢铁生产“七番八番是上游”等与实际相差甚远的口号,都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造成严重损失。1962年七千人大会时,中共辽宁省委有些领导在总结这段经验教训时说,“当时就像喝了迷魂汤一样”,这正说明我们在理论上是缺乏马克思主义修养的,没有很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原则,脱离了实际也就脱离了群众。当时强迫命令风盛行,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民主,用“四大”方法发动群众,用“大帽子”压人,动辄就“拔白旗”、反右倾、大批判,甚至组织处理等。不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必然严重脱离群众。“领导整天泡在会议里,不调查研究,关起门来瞎指挥。正如有的群众批评说,‘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办法多。”[5]这就加重了工作中的失误。当时,一些领导干部只听好不听坏,很少听取下边的批评意见。省里领导很少听取市地领导的批评,市地领导很少听取县社领导的批评,县社领导很少听取下面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批评。这就形成了“上下不通气”的状况,加上各级领导班子又很少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造成党不管党的现象比较严重,致使有些领导干部,在群众眼里是“老虎屁股摸不得”。直到1962年七千人大会时,辽宁省委有些领导的自我批评还不能令人满意。这种状况更加助长了当时“五风”的滋长和蔓延,给党的事业带来严重损失。对于执政党来说,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的。

中共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一员,在辽宁老工业基地创业中必须走在前面,也确实走在了前面,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创业不断取得成就的先导力量、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

辽宁老工业基地创业的主体力量是工人阶级。在创业中,辽宁工人阶级以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积极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种种挑战,谱写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壮丽篇章。创业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要依靠工人阶级。

科技人员属于知识分子范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知识是力量、知识是财富、知识是支撑。在创业中,必须尊重科技人员、关心科技人员、依靠科研人员、团结科技人员,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创业实践中,辽宁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较好地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有效发挥科技人员的智力支持作用,从而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到了持续发展。

4.必须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同甘共苦等创业精神,同时做好有效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工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同甘共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辽宁老工业基地创业精神的核心内容。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风采:帝国主义越封锁,国民经济越困难,人民却越是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这是因为,人民群众坚信,党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积极发展工农业生产,努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年代,一个乐于奉献的年代。这种社会风尚和思想氛围,给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给辽宁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1958年6月,毛泽东曾指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人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人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说,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中,自力更生是我们的根基,但同时也要争取外援,要有效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这些宝贵思想既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辽宁老工业基地创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也是创业实践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方法论。“一五”时期,辽宁工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辽宁工业基地的基本建成充分证明了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方针的科学性和强大生命力。

5.必须把重视思想引导与贯彻规章制度相结合,切实贯彻经济政策,更好地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在推进事业发展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有力指导,加强理论武装,才能坚定信念、明确方向、奋力前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创业实践必须这样推进,也是这样推进的。在创业中,中共辽宁省委按照中共中央部署,领导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加强信念教育、加强精神风貌教育、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加强勤俭节约品格教育、加强奉献精神教育等等,保证了创业战胜了种种困难、突破了各种险关,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贯彻落实规章制度是重视思想指导的具体化、落脚点,也是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创业实践中,辽宁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中央政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有所创新,其中以“两参一改三结合”为主要内容的“鞍钢宪法”就是辽宁的熠熠生辉的闪光点。正因为贯彻落实规章制度的切实保障,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创业实践才不断发展、不断进取。

创业需要奋斗、奉献、境界,但同时也需要给创业者以必要的物质利益。只有切实贯彻经济政策,才能更好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创业实践中,辽宁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经济政策、分配政策,结合辽宁实际,力所能及地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同时强调干部群众同一标准、同甘共苦,避免特殊化。从而充分调动了辽宁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辽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正是创业实践不断发展并取得重大成果的不竭动力。

科学总结创业的基本经验和有益启示,有效汲取这些宝贵历史营养,有利于全面客观评价创业历史,充分认识创业前辈历史贡献,更好地推进今后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2][4]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辽宁历史简明读本[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105,108-109,118.

[3]当代辽宁简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201-203.

[5]1962年七千人大会辽宁组第四次简报[F].

责任编辑 董瑞军

猜你喜欢

辽宁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澳门辽宁 携手同行
经验
辽宁舰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小经验试试看
我对组织指挥作战的若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