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腹泻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原则
2014-09-25许崇碧
许崇碧
摘 要 养殖业的发展为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猪腹泻疾病的多发不仅对猪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带来不良影响,严重将会导致猪的死亡,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此外,如果处理不善,成猪疾病的出现甚至会影响人们的饮食安全。由此,分析了猪腹泻的病因及危害,并分析了猪腹泻的防治的原则,包括消毒隔离、免疫接种、特异性疗法、对症疗法及抗菌杀毒疗法。
关键词 猪腹泻;病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2
猪腹泻作为一种常见病,既影响猪的成长和繁殖,还可能导致成猪的死亡,严重时还会影响人们的饮食安全,威胁人类的健康,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猪腹泻指的是猪的排便次数高于正常情况,且粪便较为稀薄,甚至呈现粥样或者水样,严重的猪腹泻后排便可能会带有血迹。猪腹泻在猪生长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如果处理不善就有可能影响猪的成长,造成养殖户的严重经济损失,需要养殖户密切关注。
1 病因
1.1 病毒性感染
引起这类猪腹泻的主要原因是猪感染了诸如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伪狂犬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腺病毒、猪瘟或孢疹病毒等。
1.2 细菌性感染
主要由猪痢疾杆菌、猪大肠杆菌、沙门菌、弯曲杆菌、魏氏梭菌及副伤寒等病菌引起腹泻。
1.3 寄生虫
可能引起猪腹泻的寄生虫主要包括肠道寄生虫,诸如鞭虫病、烟虫病、蛔虫病及球虫病等。但随着饲养环境和饲料质量的改善,由寄生虫引起的猪腹泻频率已逐渐减少。
1.4 营养性原因
这一类原因主要指诸如低血糖、非病原性腹泻及日粮抗原性过敏等。如果在饲养时导致猪营养不良或者饲喂变质饲料、猪误食有毒物质或其他富含有害微量元素的物品时都有可能导致腹泻发生。
1.5 环境及其他因素
如果出现气候巨变、长期阴雨天气、湿度较大或过于寒冷等环境变化时,都有可能导致猪的机体因为应激性反应诱发猪腹泻。不仅如此,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猪腹泻,如饲养管理不当、霉菌或原虫引起。
2 病因的鉴别要点
2.1 病猪年龄
根据猪的年龄可以有效判断猪发生腹泻的原因。如果发病年龄为1~2日龄,那么基本可以判断为低血糖、肠杆菌或者魏氏梭菌引起;当病猪为7日龄后,发病原因多为痢疾、沙门菌、传染性胃肠炎或轮状病毒;病猪10日龄以上时,且发病较急,有水样便,可以判断为流行性腹泻、伪狂犬病或者传染性胃肠炎等。此外,当大多数猪都发病,且腹泻不是特别严重,可考虑是由轮状病毒或大肠杆菌引起。如果在一窝猪中少数大猪或者壮猪发病,多由梭菌性肠炎引发,而相反只有少数弱小猪发生腹泻时,多由低血糖引起。
2.2 粪便性质和状态
一般来说,如果引发腹泻原因是病毒性的话,那么其粪便多呈酸性,而其他类型的则呈碱性;另外病毒性腹泻病猪粪便为水样便且呈喷射状。细菌性腹泻病猪粪便多呈糊状或者粘液状且带泡沫。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腹泻病猪粪便多伴随呕吐。而球虫性腹泻的病猪粪便多呈黄灰色、糊状,且伴有恶臭。
2.3 由腹泻程度
当腹泻发生呈爆发性,传播非常快,则基本可判断由病毒性引起。如果腹泻发生呈隐性,散播速度缓慢并且间歇性加重,那么可判断是寄生虫或细菌性引起。
3 防治原则
3.1 加强消毒隔离管理
加强消毒管理在防治猪腹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严格遵守养殖场的消毒制度,加强安全措施。在消毒管理中,不论是消毒、保温还是加强饲养管理都必须严格、精确有秩序。在平时饲养中,如果发现猪存在病毒性或细菌性腹泻时,就应及时隔离病猪,确保其处于已消毒的干燥、温暖的猪舍内,并安排专人专管。平时要及时对饲养环境(猪舍、地面)、饲养用具及粪尿等进行严格有效消毒。
3.2 及时进行免疫接种
通过及时免疫接种,可有效预防由白痢、仔猪黄痢、猪瘟及病毒性胃肠炎等传染性腹泻。为此,必须有针对性地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弥补其中的薄弱环节。科学选择疫苗,针对不同疫苗的特点,综合考虑。此外,为预防免疫性疾病的出现,应该及时监控猪群整体免疫力状况。最后,为有效为仔猪免疫接种,皆可通过接种母猪,确保其可以通过乳汁给予仔猪被动免疫,同样,也可以对仔猪进行主动免疫。
3.3 特异性疗法
这种疗法主要就是利用某一传染病的痊愈血清或者高免血清进行,及时对病猪进行接种免疫,以便能够及时予以预防及治疗。
3.4 对症疗法
为能够及时治疗猪腹泻,确保猪的健康,挽救养殖户损失,在猪发生腹泻时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症治疗,不论是止泻、强心、补液还是收敛或纠正酸中毒等。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补液,通过补液可以有效的减缓因腹泻带来的脱水和丧失的盐分。
3.5 抗菌杀毒
对于由细菌性引起的猪腹泻,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通过抗菌杀毒药物进行治疗。不仅如此,通过抗菌杀毒药物还可在治疗病毒性腹泻的同时抑制因细菌激发而引起的感染。
4 结语
综上所述,及时发现与控制猪腹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论是养殖户还是其他相关人员,必须采取科学的措施,通过及时进行消毒隔离、免疫接种、特异性疗法、对症疗法及抗菌消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和根治猪腹泻,保障养猪场的综合效益,促进养猪业的进一步发展。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