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峡库区农村沼气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4-09-25周鹏李明成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三峡库区山区发展对策

周鹏+李明成

摘 要 剖析三峡库区山区农村沼气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提出快速普及库区山区农村沼气的7点建议。

关键词 农业;农村沼气;发展对策;山区;三峡库区

中图分类号:S216.4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3

三峡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以东、江汉平原以西,大巴山脉以南,鄂西武陵山脉以北的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 100~1 200 mm、日照1500 h左右、气温15 ℃以上,无霜期长达300~340 d。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坡耕地多,宜耕面窄,林草地广,地形复杂,经济发展滞后,市场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总量较小,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足全国的50%,社会贫困面大,科技教育落后,适宜库区经济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困难。适宜的气候条件和恶劣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库区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基础条件,为农村沼气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农村沼气发展现状

三峡库区农村沼气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起步较早,但因经济条件、技术水平的制约,发展速度缓慢,普及率很低,分布极不平衡,管理滞后,利用率不高,闲置较多,从典型的库区山区奉节县来看,农村沼气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1 适宜建户多,发展普及低

奉节全县总农户25.94万户,常住户数23.11万户,常住人口91.82万人。沼气适宜建设户18万户左右,截止2013年底,全县虽然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5.11万座,养殖小区和联户中小型沼气工程193处,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8座,农村沼气用户达到5.81万户,仅达到总户数的22.4%,达到适宜建设农户的32.28%,较全国、全市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1.2 认知差异大,发展不平衡

一是农户对沼气的认知度不平衡。农村沼气建设管理知识较全面,懂得沼气综合利用知识和管理使用常识的不足30%,多数农户建设沼气仅用作炊事用能,未能充分发挥沼气综合效益;二是沼气建设分布不平衡。建设较好的村普及密度已达到80%以上,而建设不好的村建设户数尚不足适宜建设户的3%,甚至还有不少沼气建设空白村;三是管理使用不平衡。仅少数建设户基本掌握了沼气管理及使用技能,能自行排除常见故障,综合利用开展较好,大多数农户建设沼气仅解决了炊事用能,沼液沼渣等附产物被抛弃,三是沼气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管护能力差,使用效果不理想;四是后续服务网点建设不平衡。由于网点建设较沼气建设滞后,网点建设与服务需求不平衡,有的网点服务对象上千户,而有的网点服务范围仅百余户,尚有部分沼气户无网点覆盖;四是池型种类不平衡。受国家投资政策限制,发展较普遍的是农村户用沼气池,而满足养殖大户需求的中小型沼气工程建设量严重不足,致使一方面是农户所建沼气池因粪源缺乏而闲置弃置,另一方面是养殖大户畜禽粪污无法处理造成面源污染。

1.3 管理水平低,利用率不高

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在家多是老弱妇幼,文化水平不高,对沼气的认知不足,管理技术水平低下,致使大量沼气池管理不善,使用效果不好,利用率不高,未能充分发挥沼气建设综合效益。

1.4 建设意愿强,发展速度慢

通过多年发展,农户已认识到沼气建设好处,想建沼气的农户不断增多,但由于山区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生存环境较差,国家投入较低,补助标准不高,农户需要大量的筹资投劳,加上农户得过且过思想严重,致使沼气发展速度缓慢。

2 制约库区农村沼气发展的主要因素

由于库区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居住环境很差,交通运输不便,外出务工收入构成了农户的支柱性经济来源,多数农户尚在温饱线上挣扎,严重制约了库区农村沼气的发展。

2.1 认识不到位

近年来,随着农村沼气的快速发展,农户对沼气认知水平大幅提高,建设意愿显著增强,但是由于沼气建设在农村,主体是农民,农民眼前利益重,不愿意出钱出力,等、靠、要和得过且过思想严重,特别是近年来的人饮工程、改土工程等各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是不需农民投入,而建设沼气,农户既要出钱、又要出力,国家只是补助性投入,挫伤了农户建设积极性,加上农村沼气建设,直补农民,乡村无工作经费,不愿腾出人力推进建设,影响了库区农村沼气的快速发展。

2.2 建设成本高

库区山区由于山大坡陡,交通不便,材料价格贵,运输成本高,二次转运普遍,地质条件复杂,沼气池开挖需要爆破,建池成本极高,据调查,在库区山区,以2013年的物价水平计算,建设一座8~10 m3的沼气池,建设成本在4 000~5 000元,较平坝丘陵地区高出1 000~2 000元,加之山区农户基础条件差,圈、厕、厨不完善,三改到位的成本更高,而相对于高昂的建设成本,同期国家投入标准仅2 000元,农民经济条件差,自筹资金压力大,不少农户因无力筹措巨额的建设资金而放弃建设,制约了库区农村沼气的快速发展。

2.3 劳力资源缺

因受国家投资政策、交通条件、土地资源等多方影响,库区没有大的支柱产业消化富余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上农业比较效益低,导致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多是老弱妇幼,而沼气建设又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劳动力紧缺也限制了库区农村沼气的快速发展。

2.4 管理水平低

沼气“三分建池、七分管理”,要做到勤进勤出,才能正常运行,随着农户养殖由散养逐渐向规模化集中,农户散养猪锐减,沼气池发酵原料来源面变窄,加上农户对秸秆入池发酵缺乏足够认识,沼气池管理知识贫乏,日常维护不到位,导致沼气池“吃不饱、产不好、用不足”,部分池子甚至闲置,管理不善也影响了农村沼气的快速发展。

2.5 综合利用差

山区农民科技意识欠缺,文化水平不高,沼气建设尚停留在用气做饭,解决炊事用能方面,而利用沼气储果储粮,利用沼液防病治虫、养鱼养猪、抗旱保苗,利用沼渣还田施肥、种菌种果、养殖蚯蚓等综合利用却没能得到很好开展,没能充分发挥出沼气建设综合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沼气的快速发展。endprint

2.6 维护开展难

山区沼气建设农户居住分散,市场意识淡漠,不愿出钱对沼气进行维修维护,沼气服务市场没有形成,服务成本较平原地区高出很多,国家服务网点建设项目又主要是物资设备投入,没有安排人工费用,导致后续服务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出现后续服务网点有场所、有牌子、有设备等却无人服务的尴尬局面。

3 普及发展三峡库区农村沼气对策

要想管好用好沼气,大力推动建设,实现库区沼气适宜农户全覆盖,针对库区山区农民生存环境差、经济收入低、科技意识淡、建池成本高、自行管护能力欠缺的实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抓落实。

3.1 加强普及宣传,深化干群意识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进一步深化认识,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强化沼气科普宣传,让广大干群认识到农村沼气建设是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村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达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和谐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3.2 加大国家投入,提高补助标准

投入标准应与劳动力价格和物价上涨水平相适应,与其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机制相适应,对于三峡库区,国家一池三改建设投资标准应不低于4 000元/户,并捆绑农村卫生改厕资金、移民、扶贫等有关建设项目资金,使农户少投劳、不出钱,利于建设推进,做到建设一片,发挥效益一片。

3.3 狠抓技术创新,降低建设成本

能源管理部门应加大沼气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因地制宜采用模具现浇、预制件组装等建池工艺,推广顶水压式底层出料池等用料省、占地小、产能高、用工少的新型池型,从减少建池材料、节省建池用工、方便利用管理、节约运输费用等多方入手,降低建设成本。

3.4 改变建设模式,创新运行机制

三峡库区普及发展农村沼气,必须改变现行的农户建池、国家补助的建设模式,实行国家投资、公司建池、物业管理、农户使用的运行机制,沼气建设资金由国家全额投入,工程建设交由沼气建设公司组织实施,农户只落实沼气池建设场地,提供建设用水用电等必备条件,在工程建成后负责进料管理和使用。

3.5 搞好技术培训,提高综合利用

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应结合阳光工程培训、农民技术培训、科技赶场等方式,加强沼气综合利用知识普及,强化沼气安全管理技术指导和培训,积极开展沼液沼渣在水果、蔬菜、烟叶、药材等方面的利用示范,促进沼气综合效益的发挥。

3.6 合理池型配置,拓展原料来源

适度发展户用沼气,因地制宜建设中小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和秸秆沼气化供气工程,大力推广秸秆青贮发酵和秸秆入池发酵产沼气技术,拓展沼气发酵原料来源,提高沼气产能,解决养殖粪污和生活垃圾排放污染,满足居民用能需求,实现沼气建设效益最大化。

3.7 强化后服管理,确保服务质量

加大对山区沼气后续服务投入,建立后续服务投入长效机制,健全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立“县级沼气技术服务中心、乡镇沼气服务站、村级维修服务网点”的三级服务体系,实现“县有配送,乡有场所,村有人员”三级联动。政府每年按沼气建设户数安排20~50元/户的后续服务资金,解决服务人员交通和误工补助,稳定服务人员队伍。服务人员应对辖区内沼气农户建卡管理,对无力管护农户实行全托管,所有管理维护和进出料全由服务人员完成,农户只负责原料来源和用气;对沼气管理能力较强农户进行定期上门技术指导,开展清池除渣和安全检查等管护,真正达到服务网点“四有六个一”要求,确保有人服务,服好务,实现建设一户、成功一户、发挥效益一户的目标。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峡库区山区发展对策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山区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三峡库区的动植物资源概况
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