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规律性”教学模式探析
2014-09-25陈秀婷
陈秀婷
纵观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数学极其讲究逻辑性和推理性,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规律的这一特点,着重于引导导学生对数学本质性规律进行认识和理解,针对某一知识点,以实例为开端,引导学生对数学规律性进行探索,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规律进行概括总结,并在学生对该数学知识点的规律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规律运用的扩展训练。这种“规律性”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降低数学题的解题难度,还能引发学生对数学解题规律的深入探究和思考。
一、以实践活动化解数学规律的抽象性
梳理数学知识点的框架和脉络,可以发现数学推理和扩展的规律性,基于经验的探索和逻辑严密的推理论证,是最常见数学思维方法。小学数学教材所涵盖的知识点分布较为分散,涉及有代数和几何许多知识点,若不将其中规律总结出,对于初步接受数学系统训练的小学生来说,会产生混淆知识点、摸不清头绪等种种问题,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不利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明确数学“规律性”教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但“规律性”教学不应是教师的“一言堂”,不应该一开始就直接将抽象的数学规律摆在学生面前,一来通常规律太抽象、理解起来难度大,二来寻找规律环节的缺失,即使学生一时间采用记忆的方式理解了规律,这种规律记忆属于短期记忆,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因此,在数学“规律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数学实践活动消除数学规律的抽象性,使得数学的知识点衔接和解题规律易于被理解和掌握。
例题1:小明和小华进行400赛跑比赛,刚跑没多久,小明发现小华在离他10米开外的地方,为了赢得比赛他赶紧进行追赶,假设小华跑9步跑过的距离,小明跑5步就能达到;但小明跑2步所花费的时间,足够小华跑3步,试问经过多长的距离,小明能够在比赛中追上小华。这是数学题中典型的“追赶问题”,这种类型数学题的解题方法具有很强的规律性,但教师不应该直接就告诉学生这种题型的解答方法,而是应该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以化解解题规律的抽象性。比如,在教授这类“追赶问题”的题型解题规律时,可以设计如下情境:选两个同学来演示题目叙述中的情境,两个同学赛跑,跑得快的同学在落后的同学10米远,但暂时落后的同学跑出5步的距离等于领先同学跑出9步的距离,落后同学跑2步所用的时间却是领先同学跑3步的时间,总结起来就是:落后的同学的速度要比领先同学快,具体快多少是这道题的解题关键。
例题2:一个大盒子里装有大小一样但是颜色各不相同的袜子,袜子颜色有黑色、白色、粉色、黄色四种,试问至少要拿出几只袜子才能保证有三双袜子是相同颜色的?这道数学题是典型的“抽屉问题”,为了将该问题更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摸手套的尝试,为简化题意。课堂上我们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代替不同颜色的手套,每种颜色粉笔各两只,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挑选一个学生来抽粉笔,不停抽直到抽到两只颜色相同的粉笔,在经过演示,学生有了直观地认识之后再总结“抽屉问题”的解题规律。
二、以观察、分析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程度
在学生经过一些寻找数学规律性的训练之后,学生对如何寻找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数学教师可以给他们总结一些寻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系统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抽象规律的能力。比如,可以以一些观察、分析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程度,并让他们在解答实际数学题中对题型进行分类,找出题目考查的知识点。
例题3:假设有一张长方形的彩纸,经过测量,这张长方形的彩纸的长恰好是它宽的2倍,如果把这张彩纸沿着对角线剪开,就可以得到两张形状相同的彩纸(如图1所示),现在要用五张这样大小一样,形状一致的彩纸,拼成一个正方形,其中一张彩纸可以一分为二,其余四张必须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剖析题意:用四个三角形,以斜边为正方形边长,拼出一个中空的大正方形,把第五个三角形按题目示意图剪好,拼成一个小正方形,放到中空处。用四个三角形,以斜边为正方形边长,拼出一个中空的大正方形,把第五个三角形按题目示意图剪好,拼成一个小正方形,放到中空处。然后再让学生对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加以总结:这是一道几何题,主要考查压轴题以及几何形体的分、合、移、补的问题,再让学生联想这个知识点的内容和规律的教授过程,将知识点的规律运用到解题过程中,就可以得到这道题的答案(如图2)。
图1 图2
三、以自主探究活动寻找、分析、归纳总结数学规律
数学“规律性”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归类,然后总结出规律、掌握规律。而数学的自主探究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寻找、分析、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经过长期的活动训练,学生也更容易形成对观察、分析、总结数学规律的思维惯性。因此,数学教师可以挑选一些数学问题,开展拓展式的自主探索活动,让学生就掌握的找规律技巧去进行探寻数学规律的实践活动。
例题4:银行有四个保险箱和四把钥匙,一把钥匙只能打开一个保险箱,由于管理人员的失误,钥匙被混淆了,不知道哪把钥匙能够开哪个保险箱,试问:最多尝试多少次,所有保险箱就能被全部打开。这道题的解题规律是:从极端情况考虑,逐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针对这道题,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锁和钥匙让学生进行试验,每位同学将锁和钥匙配好对花费的次数可能各不相同,将每位同学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让学生进行数据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结合题意,总结出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开第一保险箱,从最坏的情况考虑,试了三次还未成功,则第四次便不用再试,可以直接打开保险箱。同样的道理,开第二个保险箱时,最多试两次,开第三个保险箱时,最多试一次,最后剩下的一把钥匙一定能打开剩下的第四个保险箱,因此,尝试总次数最多为3+2+1=6次。由此可以总结出: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就是分别考虑极端的情况,即最好和最坏的可能性下会发生什么?
数学规律万变不离其宗,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思维模式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数学教师的教学应着重于“数学规律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规律,掌握如何观察、探索、总结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责任编辑:张华伟)endprint
纵观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数学极其讲究逻辑性和推理性,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规律的这一特点,着重于引导导学生对数学本质性规律进行认识和理解,针对某一知识点,以实例为开端,引导学生对数学规律性进行探索,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规律进行概括总结,并在学生对该数学知识点的规律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规律运用的扩展训练。这种“规律性”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降低数学题的解题难度,还能引发学生对数学解题规律的深入探究和思考。
一、以实践活动化解数学规律的抽象性
梳理数学知识点的框架和脉络,可以发现数学推理和扩展的规律性,基于经验的探索和逻辑严密的推理论证,是最常见数学思维方法。小学数学教材所涵盖的知识点分布较为分散,涉及有代数和几何许多知识点,若不将其中规律总结出,对于初步接受数学系统训练的小学生来说,会产生混淆知识点、摸不清头绪等种种问题,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不利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明确数学“规律性”教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但“规律性”教学不应是教师的“一言堂”,不应该一开始就直接将抽象的数学规律摆在学生面前,一来通常规律太抽象、理解起来难度大,二来寻找规律环节的缺失,即使学生一时间采用记忆的方式理解了规律,这种规律记忆属于短期记忆,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因此,在数学“规律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数学实践活动消除数学规律的抽象性,使得数学的知识点衔接和解题规律易于被理解和掌握。
例题1:小明和小华进行400赛跑比赛,刚跑没多久,小明发现小华在离他10米开外的地方,为了赢得比赛他赶紧进行追赶,假设小华跑9步跑过的距离,小明跑5步就能达到;但小明跑2步所花费的时间,足够小华跑3步,试问经过多长的距离,小明能够在比赛中追上小华。这是数学题中典型的“追赶问题”,这种类型数学题的解题方法具有很强的规律性,但教师不应该直接就告诉学生这种题型的解答方法,而是应该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以化解解题规律的抽象性。比如,在教授这类“追赶问题”的题型解题规律时,可以设计如下情境:选两个同学来演示题目叙述中的情境,两个同学赛跑,跑得快的同学在落后的同学10米远,但暂时落后的同学跑出5步的距离等于领先同学跑出9步的距离,落后同学跑2步所用的时间却是领先同学跑3步的时间,总结起来就是:落后的同学的速度要比领先同学快,具体快多少是这道题的解题关键。
例题2:一个大盒子里装有大小一样但是颜色各不相同的袜子,袜子颜色有黑色、白色、粉色、黄色四种,试问至少要拿出几只袜子才能保证有三双袜子是相同颜色的?这道数学题是典型的“抽屉问题”,为了将该问题更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摸手套的尝试,为简化题意。课堂上我们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代替不同颜色的手套,每种颜色粉笔各两只,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挑选一个学生来抽粉笔,不停抽直到抽到两只颜色相同的粉笔,在经过演示,学生有了直观地认识之后再总结“抽屉问题”的解题规律。
二、以观察、分析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程度
在学生经过一些寻找数学规律性的训练之后,学生对如何寻找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数学教师可以给他们总结一些寻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系统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抽象规律的能力。比如,可以以一些观察、分析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程度,并让他们在解答实际数学题中对题型进行分类,找出题目考查的知识点。
例题3:假设有一张长方形的彩纸,经过测量,这张长方形的彩纸的长恰好是它宽的2倍,如果把这张彩纸沿着对角线剪开,就可以得到两张形状相同的彩纸(如图1所示),现在要用五张这样大小一样,形状一致的彩纸,拼成一个正方形,其中一张彩纸可以一分为二,其余四张必须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剖析题意:用四个三角形,以斜边为正方形边长,拼出一个中空的大正方形,把第五个三角形按题目示意图剪好,拼成一个小正方形,放到中空处。用四个三角形,以斜边为正方形边长,拼出一个中空的大正方形,把第五个三角形按题目示意图剪好,拼成一个小正方形,放到中空处。然后再让学生对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加以总结:这是一道几何题,主要考查压轴题以及几何形体的分、合、移、补的问题,再让学生联想这个知识点的内容和规律的教授过程,将知识点的规律运用到解题过程中,就可以得到这道题的答案(如图2)。
图1 图2
三、以自主探究活动寻找、分析、归纳总结数学规律
数学“规律性”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归类,然后总结出规律、掌握规律。而数学的自主探究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寻找、分析、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经过长期的活动训练,学生也更容易形成对观察、分析、总结数学规律的思维惯性。因此,数学教师可以挑选一些数学问题,开展拓展式的自主探索活动,让学生就掌握的找规律技巧去进行探寻数学规律的实践活动。
例题4:银行有四个保险箱和四把钥匙,一把钥匙只能打开一个保险箱,由于管理人员的失误,钥匙被混淆了,不知道哪把钥匙能够开哪个保险箱,试问:最多尝试多少次,所有保险箱就能被全部打开。这道题的解题规律是:从极端情况考虑,逐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针对这道题,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锁和钥匙让学生进行试验,每位同学将锁和钥匙配好对花费的次数可能各不相同,将每位同学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让学生进行数据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结合题意,总结出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开第一保险箱,从最坏的情况考虑,试了三次还未成功,则第四次便不用再试,可以直接打开保险箱。同样的道理,开第二个保险箱时,最多试两次,开第三个保险箱时,最多试一次,最后剩下的一把钥匙一定能打开剩下的第四个保险箱,因此,尝试总次数最多为3+2+1=6次。由此可以总结出: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就是分别考虑极端的情况,即最好和最坏的可能性下会发生什么?
数学规律万变不离其宗,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思维模式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数学教师的教学应着重于“数学规律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规律,掌握如何观察、探索、总结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责任编辑:张华伟)endprint
纵观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数学极其讲究逻辑性和推理性,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规律的这一特点,着重于引导导学生对数学本质性规律进行认识和理解,针对某一知识点,以实例为开端,引导学生对数学规律性进行探索,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规律进行概括总结,并在学生对该数学知识点的规律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规律运用的扩展训练。这种“规律性”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降低数学题的解题难度,还能引发学生对数学解题规律的深入探究和思考。
一、以实践活动化解数学规律的抽象性
梳理数学知识点的框架和脉络,可以发现数学推理和扩展的规律性,基于经验的探索和逻辑严密的推理论证,是最常见数学思维方法。小学数学教材所涵盖的知识点分布较为分散,涉及有代数和几何许多知识点,若不将其中规律总结出,对于初步接受数学系统训练的小学生来说,会产生混淆知识点、摸不清头绪等种种问题,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不利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明确数学“规律性”教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但“规律性”教学不应是教师的“一言堂”,不应该一开始就直接将抽象的数学规律摆在学生面前,一来通常规律太抽象、理解起来难度大,二来寻找规律环节的缺失,即使学生一时间采用记忆的方式理解了规律,这种规律记忆属于短期记忆,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因此,在数学“规律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数学实践活动消除数学规律的抽象性,使得数学的知识点衔接和解题规律易于被理解和掌握。
例题1:小明和小华进行400赛跑比赛,刚跑没多久,小明发现小华在离他10米开外的地方,为了赢得比赛他赶紧进行追赶,假设小华跑9步跑过的距离,小明跑5步就能达到;但小明跑2步所花费的时间,足够小华跑3步,试问经过多长的距离,小明能够在比赛中追上小华。这是数学题中典型的“追赶问题”,这种类型数学题的解题方法具有很强的规律性,但教师不应该直接就告诉学生这种题型的解答方法,而是应该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以化解解题规律的抽象性。比如,在教授这类“追赶问题”的题型解题规律时,可以设计如下情境:选两个同学来演示题目叙述中的情境,两个同学赛跑,跑得快的同学在落后的同学10米远,但暂时落后的同学跑出5步的距离等于领先同学跑出9步的距离,落后同学跑2步所用的时间却是领先同学跑3步的时间,总结起来就是:落后的同学的速度要比领先同学快,具体快多少是这道题的解题关键。
例题2:一个大盒子里装有大小一样但是颜色各不相同的袜子,袜子颜色有黑色、白色、粉色、黄色四种,试问至少要拿出几只袜子才能保证有三双袜子是相同颜色的?这道数学题是典型的“抽屉问题”,为了将该问题更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摸手套的尝试,为简化题意。课堂上我们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代替不同颜色的手套,每种颜色粉笔各两只,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挑选一个学生来抽粉笔,不停抽直到抽到两只颜色相同的粉笔,在经过演示,学生有了直观地认识之后再总结“抽屉问题”的解题规律。
二、以观察、分析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程度
在学生经过一些寻找数学规律性的训练之后,学生对如何寻找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数学教师可以给他们总结一些寻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系统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抽象规律的能力。比如,可以以一些观察、分析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程度,并让他们在解答实际数学题中对题型进行分类,找出题目考查的知识点。
例题3:假设有一张长方形的彩纸,经过测量,这张长方形的彩纸的长恰好是它宽的2倍,如果把这张彩纸沿着对角线剪开,就可以得到两张形状相同的彩纸(如图1所示),现在要用五张这样大小一样,形状一致的彩纸,拼成一个正方形,其中一张彩纸可以一分为二,其余四张必须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剖析题意:用四个三角形,以斜边为正方形边长,拼出一个中空的大正方形,把第五个三角形按题目示意图剪好,拼成一个小正方形,放到中空处。用四个三角形,以斜边为正方形边长,拼出一个中空的大正方形,把第五个三角形按题目示意图剪好,拼成一个小正方形,放到中空处。然后再让学生对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加以总结:这是一道几何题,主要考查压轴题以及几何形体的分、合、移、补的问题,再让学生联想这个知识点的内容和规律的教授过程,将知识点的规律运用到解题过程中,就可以得到这道题的答案(如图2)。
图1 图2
三、以自主探究活动寻找、分析、归纳总结数学规律
数学“规律性”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归类,然后总结出规律、掌握规律。而数学的自主探究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寻找、分析、归纳总结数学规律,经过长期的活动训练,学生也更容易形成对观察、分析、总结数学规律的思维惯性。因此,数学教师可以挑选一些数学问题,开展拓展式的自主探索活动,让学生就掌握的找规律技巧去进行探寻数学规律的实践活动。
例题4:银行有四个保险箱和四把钥匙,一把钥匙只能打开一个保险箱,由于管理人员的失误,钥匙被混淆了,不知道哪把钥匙能够开哪个保险箱,试问:最多尝试多少次,所有保险箱就能被全部打开。这道题的解题规律是:从极端情况考虑,逐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针对这道题,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锁和钥匙让学生进行试验,每位同学将锁和钥匙配好对花费的次数可能各不相同,将每位同学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让学生进行数据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结合题意,总结出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开第一保险箱,从最坏的情况考虑,试了三次还未成功,则第四次便不用再试,可以直接打开保险箱。同样的道理,开第二个保险箱时,最多试两次,开第三个保险箱时,最多试一次,最后剩下的一把钥匙一定能打开剩下的第四个保险箱,因此,尝试总次数最多为3+2+1=6次。由此可以总结出: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就是分别考虑极端的情况,即最好和最坏的可能性下会发生什么?
数学规律万变不离其宗,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思维模式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数学教师的教学应着重于“数学规律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规律,掌握如何观察、探索、总结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责任编辑:张华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