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孙晟被隋文帝重用原因

2014-09-25杜娜仁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突厥

杜娜仁

摘要:突厥是我国古代的北方少数民族,并行于北齐北周直至隋唐时期。这一时期中原王朝的对外往来也主要是与突厥的关系。在隋朝兴起之初,突厥是强大的,对隋朝形成了威胁。隋文帝采取了种种措施,其中长孙晟提出的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策略起到巨大作用。隋文帝对长孙晟倍加看重,对这一策略的实行也是大力支持。通过这一策略的实行,有效防止了突厥的入侵,对突厥起到了分化瓦解的作用。

关键词:隋朝;长孙晟;突厥

突厥是于公元六至八世纪起源于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西魏废帝元年(522),土门可汗摆脱了柔然汗国的统治而自立为国。其子木杆可汗统治时期,国势强盛“西破嚈哒,东走契丹,北并契骨,威服塞外诸国。”①当时中原地区北齐与北周,“争请盟好,求结和亲”,②两个王朝在你争我夺中,都想取得与突厥的友好往来,而突厥的统治者对待北齐北周,先是不偏向任何一方,同等对待,坐收鱼翁之力。很明显,那时的突厥非常强盛,它的政策方向足以扭转中原地区的平衡。这种强盛,经历木杆可汗、佗本可汗至摄图数十年之久。

公元579年佗本可汗逝世,随之而来的是突厥汗国盛事的结束。随着大小可汗之间的矛盾日益公开化,和隋新王朝的兴起,引起了形势的根本变动。隋一个新生的政权,对于来自外部的威胁尚不能全力解除,更不用说出现的外患。为防患于未然,因此隋文帝积极采取灵活的防御策略。其中包括群臣进谏良策,“远交近攻离强合弱”③是治理突厥政策之一,这一政策的提出者是长孙晟。

长孙晟的一生在封建社会从北朝交替到隋朝由乱至治的动荡岁月中渡过。总的看来,惧怕与贿赂突厥是北朝时期对突的主要特征,征讨和招抚是隋朝时期对突的主要特征。针对这一时期特点造就了这一时代人物长孙晟,为长孙晟提供了发挥个人才能的舞台。作为隋朝著名军事将领的长孙晟,“年十八,为司卫上士”。④后迁车骑都府,入隋后历任车骑将军、左骁卫车骑将军、左勋卫骠骑将军等军职,协同隋文帝处理与突厥方面的关系。是隋文帝参与军机的首要人物之一。

长孙晟提出的对突厥的政策内容丰富,且理论体系完整,整体来说,主要是“远交近攻,离强合弱”。⑤并且通过这一策略的实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朝野内外文官武将之中,隋文帝偏看重长孙晟这个人,还有长孙晟提出的一系列策略。

首先,长孙晟是汉化了的鲜卑名门,杨坚出身于由鲜卑和汉族相杂而成的关陇集团,其“建立隋朝,所倚重的也基本上是这类与鲜卑有密切关系的汉人和汉化的鲜卑人,所以在隋的政治思想上很自然的包含了“华夷同重”的观念。”长孙晟与隋文帝杨坚有着相似之处,这在情理上拉近了二者的关系,也表明隋文帝杨坚信任长孙晟的原因。

其次,长孙晟“性通敏,略涉书记,善弹工射,矫健过人”⑥他通达聪慧,文武双全。起初没有名气,他的才能也未被人所知,隋文帝一见,便夸赞他:“长孙郎武艺逸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⑦定能成为后世名将,长孙晟当时由于骑射功夫特别出众。突厥人十分敬重又畏惧他,形容他拉弓的声音就和天上打雷一样,他骑马的速度就和闪电一样快。因此由他出使突厥,有时候可以起到武力所达不到的威慑作用。长孙晟基于这些个人素养使隋文帝刮目相看。长孙晟生活在周室尚武时期,在当时他的气质与能力都算是佼佼者。在北周宣帝时,“因遣晟副汝南公宇文神庆送千金公主至其牙。”⑧摄图见长孙晟矫健,又经由几回共同的驰马射箭,感觉他身手不凡,因此很器重他,并且“命诸子弟贵人皆相亲友,冀昵近之,以学弹射”。⑨长孙晟因此得以广交突厥贵胄,他在突厥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其政治影响也不可低估。

最后,长孙晟是对突厥政策的制定者,也是身体力行的执行者,他作为隋朝派出的和亲使者、宣谕使者、劝诱使者、册封使者、迎送使者、受降使者等往来于隋朝与突厥之间,先后曾出使突厥达14次之多。长孙晟既不是朝中权贵,也不是手握重兵的武将,隋文帝还数次派遣长孙晟出使,这说明长孙晟是皇帝信赖的朝中大臣。并且长孙晟熟知突厥的情况,一次次的出使突厥使长孙晟加深了对突厥山川地形部众强弱的了解,“晟与之游猎,因察山川地形,部众强弱,皆尽知之。” ⑩因而在出兵时会根据不同情况扬长避短,避实击虚。如在高保宁作乱时,长孙晟向隋文帝的上书中全面提出了当时突厥的政治军事形式并提出自己的对突策略。为制定对突厥政策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隋朝时期对突厥方面较有影响的外交家长孙晟,受皇帝赏识的原因有很多,现粗略归纳为三点:即隋文帝对待人才华夷同重的观点;长孙晟个人素养深受突厥首领民众喜爱;还有他多次出使突厥的经历。这些因素使他成功斡旋与隋朝与突厥之间,制定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长孙晟的一生中,与突厥往来长达20多年,虽然未曾指挥大战,但是凭借他出众的才华,分化瓦解了突厥,使隋朝北境保持安宁,作出了重大贡献。

注释:

①卷99,《突厥传》册10,页3287

②卷84,《北狄传》册6,页1884.

③卷51,《长孙晟列传》,册5,页1331.

④卷51,《长孙晟列传》,册5,页1329.

⑤卷51,《长孙晟列传》,册5,页1331.

⑥《隋书》卷51,《长孙晟列传》,册5,页1329.

⑦《隋书》卷51,《长孙晟列传》,册5,页1329.

⑧《隋书》卷51,《長孙晟列传》,册5,页1329.

⑨《隋书》卷51,《长孙晟列传》,册5,页1329.

⑩《隋书》卷51,《长孙晟列传》,册5,页1329.

参考文献:

[1]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 1973年.

[2]魏 征,《隋书》中华书局 1973年.

[3]管彦波,《简论隋文帝的治边思想与治边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6年第2期.

猜你喜欢

突厥
突厥初期对草原丝绸之路贸易网的开拓
一箭双雕
突厥卢尼文碑铭所记bökli čölig il及勿吉—靺鞨之称新释
一箭双雕
试探突厥碑铭文献解读新范式——以《阙特勤碑》为例
Or.8212/76突厥鲁尼文文书译注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古突厥文碑铭中ik刍议
WHAT SHOULD A NEW EDITION OF THE OLD TURKIc INScRIPTIONS LOOK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