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师德建设探讨
2014-09-25黄翠瑶黄卉
黄翠瑶+黄卉
【摘 要】分析“微时代”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针对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应更新师生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练好内功,提升自身修养;发挥官方新媒体的功能,掌握舆论导向;建立和完善高校师德培育和监督机制。
【关键词】微时代 高校 师德建设 挑战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34-03
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的紧密关系,指出在大力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刻不容缓。教育部在其2014年工作要点中再次强调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始终,加紧出台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意见。网络信息时代,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逐渐暴露出了许多的不适应。“微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师德建设成为当前高校工作中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微时代”的含义与特征
21世纪初期,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平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入中国网民的生活,改变了人类传统的信息传播及交流方式。其中,青少年微博、微信用户的数量呈爆炸性增长。“刷微博”、“刷微信”已经成为当代人们掌握信息、学习知识、互相沟通和了解的重要手段,也成了不少人的生活方式。微博、微信新媒介的盛行标志着“微时代”已经到来,人类的传播活动进入“微时代”。简单来说,“微时代”即以微博、微信等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练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
在“微时代”网络社会里,信息的传播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传播空间的流动性:以电脑、手机等信息接收终端为载体,体现了现代信息传播的流动性;二是传播速度的即时性: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传播手段的便捷性和流动性,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内容的传播呈现出瞬时性特点;三是传播内容的短小性: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时间的碎片化以及信息传播接发终端的小巧性等决定了传播内容的短小性和精炼化特征;四是传播主体的扁平化:在“微时代”中,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区别,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两者的角色不断出现互换和交叉、重叠,逐渐形成“无限中心”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每一个人在信息传输中实现对话与决策参与,成为传播主体。
“微时代”呈现出以下社会心理特征:首先,人的主体意识凸显,个体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瞬时地展现自我生活、情感、观念等方面内容,表现了人们自我意识的强化。其次,人的交往意愿强烈。个体在微博上的表达,总是期望得到他人的回应,渴望但却隐晦地表达了被网络连接同时也被网络隔离的个体对人际交往的深层需求。最后,人的情绪容易极化和偏激。匿名表达和碎片化书写方式,往往会成为情绪极化的助推器,强化论点而缺少论证的网络表达方式,容易用情绪化的语言打动人,加之从众心理的作用,客观、理性的意见往往受到忽视或蔑视。
二、“微时代”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的挑战
“师德”是指高校教师个人道德的综合表现,既包括教师从事本职工作所必须遵守的各种职业道德规范和要求,同时也包括高校教师作为一名普通人,在家庭和社会等私人和公众场合所展示出来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层次。所以,本文所探讨的“师德”,包括从教师个人基于职业基础上的对于个人道德水平和道德要求的内容,也包括公众对于教师群体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期待。
“微时代”对高校师德的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大学生主体意识凸显,挑战传统教师权威。“微时代”下学生主体意识的凸显、知识权威的弱化直接挑战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容易成为学生“无厘头”的恶搞对象,并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加以传播和扩大,可以轻易地达到“蝴蝶效应”。
对学生而言,尽管内心潜藏着对教师权威的挑战,但一般情况下,这种挑战不会转化成行动,这主要是遵从于传统对教师权威的认可。但是在“微时代”环境下,学生可以即时地把课堂上的这种未能实现的挑战,通过网络平台的形式加以实现。而“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匿名性所带来的安全感,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夸张或恶搞的形式对这种权威进行挑战。在现实案例中,我们身边就曾经发生过由于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言行的不满,或对于教师教学教育观念的不认同等原因,直接在网络上发表对某一任课教师的人身攻击,或者直接偷拍某位老师的上课照片,上传到网络并加以恶意评价等事件的发生。这就意味着,“微时代”的来临,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二)“微时代”下多元价值观念冲击高校教师的核心价值观。网络信息社会使世界日渐变成了地球村,但西方国家实际上垄断着网上的信息资源,来自网上的西方文化对高校知识分子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极强的冲击,一些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于网络的过度依赖以及不加辨别,导致少部分人出现了信仰危机、道德缺失等现象。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群体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微时代”下信息泛滥及信息传播的匿名性容易引发道德行为的失范。“微时代”的信息传播瞬时性、短小性特征,导致网络时代的信息极端泛滥,容易使人因为虚拟的网络社会信息传播的匿名性,而做出一些在现实社会做不到、不敢做、不能做的事。而扁平化的传播特征,使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体,网络的无中心性,使信息传播处于分散状态,网络世界难以形成主导舆论。网络中大量存在的负面现象,严重冲击了高校教师的道德自律意识,容易引起网络主体的道德行为失范。
三、“微时代”给高校师德建设带来的机遇
网络传播的重要特征是双向交互性,这个特点让信息受众者可以非常便利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这个平等的平台上,对高校教师的师德教育也会由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单向灌输式教育转化为更易让人接受的双向交流式。
(一)新媒体推动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教师职业道德的中心点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师生关系与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建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现在师生关系提倡合理的交往和对称的交流。“微时代”环境下,学生知识的获得不仅仅来自教师和教科书,越来越多来自网络。网络的灵活性和影响力吸引着学生向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转变,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也无需“压”他们学习。以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为切入点,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能使学生敞开胸怀,豁然且欣然迎接人生中重要的一段经历,也能使教师得以享受工作并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产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崇高感。
(二)新媒体刺激教师新意识的形成。“微时代”培养了教师对于新观念的乐于认识和接受习惯,这必然促使教师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德育观念发生改变,德育的科学观、民主观、开放观、终身观、发展观,德育建设的条件、方法、效果、模式等观念也随之变化。师德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学校在拓宽教学管理和思政工作思路的同时,也将新媒体纳入师德建设的手段。
四、适应“微时代”要求,创新高校师德建设新模式
“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师德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但这种挑战也意味着高校师德培育模式的新机遇、新突破。因此,应对“微时代”的挑战,必须创新高校师德建设模式。
(一)更新师生观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加直接和明显,因此,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师生关系中那种服从与被服从和支配与被支配的局面,摒弃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传统教育理念。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用爱心关爱学生:热爱学生,既需要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善于发现和发扬学生的优点,接受来自学生的正确意见;热爱学生,既表现为严格要求学生,更表现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从而使得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促进大学生全面和健康地发展。
(二)高校教师要练好内功,提升自身修养。面对网络多元文化对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冲击,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高尚的人格,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高校教师应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把握好“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重视人文素养的学习和提高,通过对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吸收和认同,奠定良好的科研文化基础,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文素养的养成和学习,会成为高校教师自我超越的重要基础。通过自我熏陶和提高教养,无形中就会形成健全和良好的人格,形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职业形象,进而引导学生完成理想人格的塑造。
(三)发挥官方新媒体的功能,掌握舆论导向。据统计,在校大学生获取学校资讯的渠道有50%多来自学院网站,有将近40%来自学院微博和微信。其中,微信具有更为成熟的社交特性,其粉丝数以万计,受众群体以学生为主,其中相当部分还是毕业生。利用智能手机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精确地抓住了学生群体,成为为在校生服务的快速平台和情感纽带。因此,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强大功能,应该作为高校师德建设的新抓手。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微博不仅能宣传正确的价值观,还在风险可控条件下提供师生互动的平台,及时反馈解决师德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教师应迅速接纳和使用学校官方新媒体,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开放的渠道,在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观点理念、教师易于掌握学生的心理现状的情况下建立良性沟通,这对高校师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政建设不无裨益。
(四)建立和完善高校师德培育和监督机制。师德建设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师德对于整个学校、整个教师群体、整个教育行业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高校师德建设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需要监督和引导的过程,师德建设贯穿于整个教师生涯,所以,师德建设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师德培育机制来说,高校应该根据教师的从教阶段分级进行师德的教育。对于新进教师岗位的年轻老师来说,首先要完善教师岗前培训,抓好岗位设计,明确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合适的工作岗位设计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师的成长和进步。作为教育管理者,只有在了解教育者成长发展的需要,并能根据教师群体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岗位管理设计,让教师群体能拥有良好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才能真正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高校年轻教师大多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和熏陶,就意味着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平和道德自我意识。因此,对于年轻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加强职业道德岗前的培训,在岗位工作中加强培训。通过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牢记身上的责任和义务,自觉提高道德素养。
从师德监督机制来说,要建立立体化综合性的师德监督制度。立体化的师德监督机制,不能单纯的归结学校某个部门的工作职能,对于整个学校来说,对教师的道德监督是全方位的。既要有来自原学校层面的监督,又要有来自教师同行的监督、学生的监督以及学校各个从业人员的监督。师德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师德建设的外部动力源,通过监督,推动高校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履行道德义务,提高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庄美燕.“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科教导刊,2013(1上)
[2]朱正湖.“仁义礼智信”视域下高校师德的内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4)
[3]张禧,邓良基. 新形势下高校师德与教风建设机制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12)
【作者简介】黄翠瑶,女,硕士,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黄 卉,女,硕士,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讲师,研究方向:教学行政管理、思政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