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安江上游段的堤防设计

2014-09-25王红霞

陕西水利 2014年3期
关键词:护坡堤防防洪

王红霞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上海 200434)

1 工程概况

新安江上游段综合治理工程位于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区,承担了防洪、蓄水、排水、交通、景观绿化及生态旅游等多重任务,堤防设计时既要科学合理地打造出沿河防洪保安生命线,也要充分考虑沿岸景观与交通体系的建设要求[1-4],营造出集防洪、旅游、交通、生态、环保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工程体系。黄山市为中等城市,横江为新安江两大骨干之流之一,在黄山城区内采用与新安江同等的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横江两岸主要防洪堤防级别为2级。

2 防洪堤防设计

2.1 堤防周线布置

根据工程规划,结合堤防现状,统筹考虑两岸交通、滨江景观绿化及城市发展规划等相关因素,按照功能区和环境景观采用不同的堤线布置,具体方案如下:

梅林大桥~新潭溪河口段左岸堤防结合梅林湿地与新潭溪湿地建设设置两级堤防岸线,一级堤防顶边线为湿地边界线,二级堤防顶边线为防洪边界线,走向沿规划横江一路和已建齐云大道外侧人行道布置。新潭溪河口~桃花岛大桥段左岸新建部分堤防沿规划新二路布置,改造段堤防维持原堤线布置。桃花岛大桥~资口河河口段左岸堤防维持原堤线布置。资口河河口段~横江大桥段左岸采用以路代堤型式,在华山路外侧新建防浪墙。横江大桥~镇海桥段左岸维持原堤防,堤顶防浪墙加高,堤脚加强防冲刷保护。梅林大桥~占川河分洪道河口右岸新建堤防沿滩地较高段布置。占川河分洪道河口~桃花岛大桥段右岸加高加固现有直立式挡墙。桃花岛大桥~横江大桥段右岸,新建堤防沿现状河口布置。横江大桥~镇海桥段右岸,新建段沿原河口一级堤防布置,加高加固段维持原堤线布置。

2.2 堤型选择

对堤型断面结构型式,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取材的原则,根据堤防所处的位置、保护对象、地形和地质条件、洪水特性、施工条件、运用和管理要求,结合区域使用功能,周边生态环境、景观美化、工程造价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选定。本工程为山区性河流,由于河水源短流急,水位暴涨暴落,其河道堤岸的护坡在满足生态自然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抗冲刷、保障堤防安全等要求,因此合理选择护坡类型是建设山区型生态河道的一个关键因素。山区河流生态型护坡应具有以下特性:抗冲刷性、生态型、亲水性。

堤形断面选择时,结合每段堤线的实际地形地貌、老堤现状,因地制宜地采用合适的堤型。无论采用何种堤型断面,均在堤坡和墙身上布置抗冲耐淹绿色植物美化滨水环境,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新建堤岸采用混合堤作为基本堤型断面,部分用地紧张的堤段采用直立式挡墙结构。

图1 防洪工程总体布局图

表1 各堤型主要特点

2.3 堤身结构设计[4-8]

堤身断面布置根据地质情况、筑堤材料、结构型式、波浪作用情况、施工及应用条件等,经稳定计算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力求简单、美观、便于施工和维修,结构安全、经济、耐用。经分析比较采用混合式及直立式堤防断面,背水坡与现状地面相接,临水坡以斜坡与亲水平台相接。

2.3.1 护坡的选择

护坡结构选型首先应考虑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并突出“水生态”这个主题,既满足城市防洪、排涝、航运、蓄水的目的,又达到沿河生态水景的需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好地改善生活环境。因此,在进行护岸结构型式比选时,应根据地形、地质及河道两岸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择优选择。表2为各护坡方案优缺点比较表,根据各护坡方案的比较,考虑本工程河道流速大、冲刷性强,在防冲刷能力上,草皮护坡不适合;在生态景观功能上,浆砌块石不能实现绿化;在工程造价方面,生态混凝土护坡造价较高。因此结合抗冲刷能力、景观效果、工程造价等多方面因素,本设计采用预制空腔混凝土块护坡和石笼护坡。左岸两处湿地段采用石笼护坡,左岸新潭溪河口下游及右岸新建堤防采用螺母块护坡,其中霞塘河水口建筑广场前段采用少量仿木桩花池以丰富护坡种类,在各段堤坡上种植抗冲耐淹绿色植物以美化滨水环境。

表2 各护坡方案优缺点比较

2.3.2 断面设计

一级堤防墙身采用埋石混凝土结构,基础座落于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上;二级堤防在清基后直接建于粉土、细砂层上,其下土层为圆砾石和强风化泥质砂岩。

在霞塘河、新潭溪两河口段等占地范围受限的堤段采用直立式挡墙结构。为增强景观效果,迎水面设计为多级台阶,台阶上设波浪型花池,种植适宜黄山气候环境、根系发达的景观花草。单个花池池身为半圆形仿石结构,多个半圆形排列成波浪型,上下层错开布置。景观花草存活后,硬质花池结构被遮挡,一层层花草错落有致,交替开花,美丽宜人。

镇海桥~横江桥段位于屯溪区中心城区繁华地段,紧邻黄山市旅游名胜屯溪老街,传统的混凝土或者砌石防洪墙不能提供给市民一个视野开阔、亲水宜人、便捷到达的公共开放空间,故采用新型通透玻璃防洪墙与艺术防洪墙相结合的结构,通透玻璃与艺术墙(柱)间隔布置。玻璃防洪墙的外型新颖别致,由钢筋混凝土柱、墙和通透式玻璃“糅合”而成,艺术防洪墙饰面可紧密结合当地徽派传统文化特点,做成版画、浮雕、石材贴面等复古艺术造型,亦与屯溪老街的明清建筑风格相互辉映。建成后,行人在华山路、横江路人行道即可将横江、横江坝及两岸河滩的风光尽收眼底。在下亲水平台的缺口处设置了活动式钢闸门,平时,钢闸门翻倒在地形成人行步道,方便居民进出,汛期则将闸门竖起,发挥防汛挡水功能。

3 结语

图2 玻璃式、艺术防洪墙效果图

在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发展中,生态型景观建设对加快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河道治理工程更加注重景观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和生态功能等。本次设计依据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理念,把横江建设成为有黄山特色的河流。直立式挡墙迎水面台阶波浪型花池的设计大大改善传统砌石挡墙的景观功能,与河口边湿地公园相得益彰。镇海桥至横江桥段两岸引入近年来新型玻璃式防洪墙技术,是一种开放人与滨江亲水阻隔的防洪墙,通过活动式钢闸门防洪墙的启闭和玻璃防洪墙的通透性,能满足区域视野开阔的景观效果[10-11],也提高城市防洪技术的现代化水平。陕西水利

[1]陈少峰.天津港港池水交换与生态堤岸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范平.生态堤防设计问题及其设计原则探讨[J].能源与环境.2012,06:69-70.

[3]赵广建.泽州县长河河道治理工程堤防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176-177.

[4]邹艺,谢新生,李饶.玉丰河部分堤防设计[J].陕西水利.2013,04:105-107.

[5]朱冬舟,陆惠萍,仓基俊,商志清.盐城市区饮用水源生态净化工程库区生态堤防设计[J].中国水利.2013,14:26-28.

[6]刘东升.顾洞河河道治理中的堤防工程设计[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3,06:76-77.

[7]周崇,徐和平,郭玉芹.安邦河防洪双鸭山市城区段堤防设计[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7,05:113.

[8]朱三华,黎开志,刘飞.生态堤防设计[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06:76-77.

[9]覃锡武,隆德重.与路、园相结合的南宁市江北中堤堤防设计[J].广西水利水电.2004,01:17-20.

[10]张志新,张小兵.蓟运河宁汉交界至宁河城区段治理工程堤防设计[J].中国西部科技.,2011,33:5-6+23.

[11]曹骏.贵州省锦屏县城区河道治理亲水型堤防设计[J].人民长江.2012,18:50-52.

猜你喜欢

护坡堤防防洪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生态护坡在城市道路边坡设计中的应用
紧邻堤防深基坑开挖方法研究与应用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达标堤防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