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关系
2014-09-25马成文
马成文, 衡 杰
(安徽财经大学 a. 经济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b. 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41)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关系
马成文a, 衡 杰b
(安徽财经大学 a. 经济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b. 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41)
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测度了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利用现代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了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协调发展状况。结论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呈逐步提高趋势,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且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状况逐步改善,并进入中级协调状态,应采取有效对策加快两者协调发展。
安徽省; 新型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要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相互协调。安徽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要实现富民强省目标,必须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并实现两者协调发展。本文利用现代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在测度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对策。
一、 发展水平测度
1.评价指标和方法
目前,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尚未有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统筹“新四化”为原则,以产业为支撑,注重优化城乡就业和产业结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走功能完善、集约高效、布局合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道路。农业现代化是指具有能够熟练掌握现代知识技能的农业劳动力,利用现代化的工具设施和技术从事农业生产,以产业化、市场化的生产组织形式进行农业经营,使农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逐渐缩小的过程。
基于上述定义及科学性、整体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原则,本文设计了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由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居民生活城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城镇化4个方面指标组成。人口城镇化选用城镇人口比重和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指标。经济城镇化选取人均GDP、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指标。居民生活城镇化选取城乡居民的收入比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指标。基础设施和服务城镇化选取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公路密度指标[1]。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农业产出效率效益两方面指标组成。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农业电力化、农业水利化、农业化学化、农业科技化,分别选用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从业人员人均用电量、有效灌溉率、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予以反映。农业现代化产出效率和效益选用单位耕地面积增加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2]。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述各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新型城镇化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要反映其整体水平,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它们进行综合。采用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保证评价结果科学合理性。本文以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权重,以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二级指标权重。
2.水平变动分析
依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选取1995—2012年数据,计算出安徽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其综合得分由1995年的-0.763上升到2012年的1.278。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995—2002年为起步阶段,在此阶段城镇化水平缓慢上升,综合得分由-0.763上升到-0.382;2003—2006年为快速发展阶段,综合得分由-0.019提高到0.584,其中自2005年始综合得分开始变为正值;2007—2012年为稳定发展阶段,综合得分由0.579上升到1.278,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步入稳定发展轨道。
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综合得分由1995年的-0.885上升到2012年的1.296。2005年及以前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得分为负值,2006年以后得分为正值,且增长速度快于2005年以前。尤其是2010年以来,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引导下,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更为迅速。
二、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分析
理论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产业聚集及产业结构优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撑;反过来,农业现代化有助于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不足问题,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劳动力和原材料要素支持,以及为新型城镇化创造二、三产业产品市场需求。下面利用格兰杰检验和协整检验法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3-5]。
1.因果关系
格兰杰检验法是定量判别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但它以变量序列为平稳序列作为前提条件。变量数据利用上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得分,且分别记为CZ、NY。
(1) 平稳性检验。由于只有两个变量序列,可选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对CZ、NY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AIC最小的原则,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序列CZ、NY的ADF检验值分别为-2.742 9、-2.090 9,大于其对应的临界值-3.733 2、-3.328 9,表明CZ、NY均为非平稳序列;变量序列ΔCZ、ΔNY的ADF检验值分别为-5.542 3、-5.595 1,均小于其对应的临界值-3.759 43,说明CZ和NY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序列。因此,变量序列CZ、NY同为一阶单整序列。
(2) 格兰杰检验。由于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期比较敏感,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这里分别选取滞后1、2、3期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滞后期分别选取1、2、3期的检验结果是相同的。即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新型城镇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被拒绝,“农业现代化不是新型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被接受。即安徽新型城镇化是其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现代化则不是其新型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之所以能够引致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主要原因有三个:①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镇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一定的吸纳作用。安徽省人口城镇化率由1995年的19.1%上升到2012年的46.5%[6]71,同期非农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则从39.3%上升到63.6%[6]93,有效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服务业的产业转移。②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入,为农村土地的集约经营提供了可能,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安徽乡村从业人员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95年的2 242元增加到2012年的12 130元[6]353-357,年均实际增长7.91%。③安徽省城镇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物质设备、技术支持和公共服务,有利于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安徽省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由1995年的36.46%、31.28%提高到2012年的54.31%、32.52%[6]49;而同期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 836万千瓦增加到5 902.77万千瓦,年均增长7.11%;农村用电量由37.39亿千瓦时增加到128.08亿千瓦时,年均增长7.51 %;化肥施用量由203.28万吨增加到333.53万吨,年均增长2.96%[6]353。
安徽省农业现代化不是新型城镇化的原因,主要为以下三点:①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不高。一是电气化水平偏低,2011年安徽乡村从业人员人均用电量380千瓦时[6]77,仅分别相当于全国、江苏、浙江的28.3%、6.3%、10.6%。二是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2011年安徽农村每百个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9%[6]353-357,高于全国平均1个百分点,高于江苏和浙江6.1和7.6个百分点。三是农村综合产出效率和效益不高。2011年安徽乡村从业人员人均第一产业增加值13 498元[6]253,仅分别相当于全国、江苏、浙江的77.8%、36.2%、52.6%;安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 262元[6]353-357,分别比同期全国、江苏、浙江低10.7%、42.3%、52.3%。②农业现代化发展虽然释放了大量劳动力,但绝大部分劳动力选择到省外发达地区打工就业,而对省内城镇经济发展拉动力有限。2000—2012年,安徽省户籍人口年均增长0.79%,而常住人口则年均下降0.14%,净异地转移人口年均增长14.24%。③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主要是由政府政策引导和固定资产投资推进的,农业现代化的支持作用并不明显。2000—2012年,安徽房地产开发实际完成投资额由87.93亿元增加到3 151.61亿元[6]124,年均增长34.75%;而同期安徽省户籍人口中非农就业人口比重从19.59%上升到22.89%[6]71,10年仅提高3.3个百分点。这说明安徽房地产开发主要是用于造城、扩城运动,对于扩大本省户籍人口在第二、第三产业领域就业的作用十分有限。
2.均衡变动关系
借助于协整检验法可以判断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变动关系。由于变量CZ和NY都是一阶单整序列,现选用EG两步检验法进行判断。
(1) 协整检验
应用OLS法估计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整关系方程
F=132.083,
D.W=1.283 9。
以上估计方程能够通过显著性水平为5%的统计显著性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根据AIC最小原则,选择滞后期p=1时的单位根检验形式,对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为:残差的ADF统计量值为-0.820 7,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临界值-1.964 4。说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变动关系。且在其他不变的条件下,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具有拉动作用,新型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将使得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0.858 2个单位。
(2) 误差修正模型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虽然存在着长期均衡变动关系,但也存在短期波动。现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分析测度短期波动中其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利用前述变量CZ和NY数据,经检验,滞后3期的模型单位根都在单位圆内,是收敛平稳的,VEC(3)方程为
由差分项系数可知,滞后1期和2期的CZ系数为负,滞后3期的CZ系数为正。说明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在较长期内才有拉动作用,短期内阻碍农业现代化发展。究其原因在于:短期内,安徽省新型城镇化的聚集效应使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汇聚到城镇,农业现代化发展必然因为缺少要素支持而受阻;而长期内,城镇化通过与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联系,给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滞后3期的CZ系数为0.664 1,说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拉动作用强劲。
误差修正项的系数反映了模型内生变量偏离长期趋势时的自发调整力度。上面方程显示,误差修正系数为0.788 9,即当被解释变量NY偏离长期趋势时,将以78.89%的幅度被拉回均衡状态,调整作用较强,使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长期保持稳定的关系。
3.发展协调性
理论研究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实践表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只有实现协调发展,才能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现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①,分析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协调状况。计算结果表明:①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95年的0.185上升到2012年的0.783,协调发展状况逐步改善。②1995—2002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小于0.5,处于失调状态。其中,1995和1996年分别为严重失调和中度失调状态,1997—2000年为轻度失调状态,2001—2002年为频临失调状态。原因在于,2002年及以前安徽省城镇化发展较快,而农业现代化发展却相对缓慢且滞后于城镇化。③2003—2011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大于0.5,处于协调状态。其中,2003—2004年为勉强协调状态,2005—2006年为初级协调状态,2007年以后进入中级协调状态。原因在于,2003年以后,政府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取消农业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异地和非农产业流动,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和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快速提高。④目前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依然偏低,2012年只有0.783,尚未进入良好协调状态。
三、 加快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目前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还不高,两者协调发展程度偏低。因此,应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发展新型城镇化,提高两者发展的协调程度。这是摆在安徽省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加快安徽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充分发挥城镇辐射效应。以芜湖市为中心,建设滨江城市组群,推动沿江城市带的崛起;加快淮南、淮北、蚌埠沿淮城市群建设,发挥淮南、淮北的矿产资源优势,利用蚌埠的交通便利,支撑皖北地区快速发展。
(2)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原经济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优惠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城镇公共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完善城镇产业体系规划,大力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为吸纳农村人口在城镇就业和生活奠定基础。
(3) 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和效益。皖北六市为粮食主产区,省政府在制定振兴皖北战略时,要重视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利化水平,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和效益。
(4)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逐步实现农民工在住房、养老、医疗卫生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供条件,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用地需要。
[1] 马成文. 城市化进程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方法[J]. 经济论坛, 2001(23):12-13.
[2] 张淑英,夏心旻.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调研世界, 2012(7):41-47.
[3] 夏春萍.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0(10):125-127.
[4] 夏显力,郝晶辉. 陕西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19-23.
[5] 马成文,丛新萍. 城镇化对安徽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分析与前景展望[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11):44-46.
[6] 安徽省统计局. 安徽统计年鉴2013[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责任编辑刘晓鸥】
TheAnalysisofRelationshipofNew-Type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ofAnhuiProvince
MaChengwena,HengJieb
(a. School of Economics, b.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China)
The AHP method and factor analysis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overall level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of Anhui Province, and modern econometric methods are used to analyze dependencies and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it concludes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Anhui Province are gradually improving, urbanization is the Granger cause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y are currently co-integrated into intermediate stage of coordination. Effective measures to accelerat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should be taken.
Anhui Province; new-type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4-04-24
马成文(1963-),男,安徽亳州人,安徽财经大学教授。
2095-5464(2014)06-0754-04
F 291.1; F 303.3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