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医院管理职业化的思考
2014-09-25李建炜
李建炜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湛江 524000)
关于我国医院管理职业化的思考
李建炜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湛江 524000)
近年来,我国医院的医疗水平在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医院管理体制的在逐渐完善,医院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多,使得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都在极大的挑战着我国的医疗体制,医院的管理水平不仅对学术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关乎着人们对医院的态度和看法。传统的医学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代的需求,让医院管理体制走向职业化道路已成为大势所趋。本篇文章围绕我国医院管理职业化的话题,分析了当今医院管理上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给出了几点推进医院管理职业化的建设性的建议,即首先重视医院管理人才的大力培养;其次限定院长任用期限,杜绝官员化的现象;最后设立工作绩效考核,促进员工积极工作,同时做好对医院内部人员职称的管理工作。
医院管理 职业化 具体措施
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随之而来医疗卫生事业也在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单位开始出现,行业竞争较为激烈,这种情况下对医院内部的管理体制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传统的专家管理模式显然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对于医院的管理,走向职业化道路已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国家也对此做出了重大的规定,提出要逐步改善医院内部的人员结构,规范医务人员的管理行为,设定任职条件,让医院的管理工作更加系统、科学,让具有专业化水平的管理人才组织医院的建设,可以看出,新的管理模式必将很快代替传统的专家管理模式。
1 我国医院管理队伍的现状
1.1 多数管理人员是由专业技术岗位提拔,在专业管理知识稍显欠缺
从现在的状况看,我国医院管理层的管理干部大多是从医务人员内部选拔的,而这些医务人员大多是专业技术人才,并未受过管理理论方面的培训,因此他们在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方面,没有专业的理论支撑,缺乏相关的知识、意识及方法。我们曾就此展开过调查,调查显示,在现有的医院管理者中,只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管理人员受到过全方面的管理知识培训。而其他人都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锻炼,是认识源自于实践的,边干边学,边学边干。这些管理者虽然是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管理者专业化的要求。这些医务人员的职称也都是关于医学方面的技术职称,众所周知,医学方面的职称考试特别重要,因此他们更加倾向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练习本专业的试题,以免丢掉原专业职称的提升,也因此忽略了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久而久之,整个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是相对较弱的,不能满足现代化医院管理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调整思想改变战略,去改善这种现状。
1.2 管理人员的培养方面重视程度不够
在医院的管理层,还有这样的问题,大多数医院的高层领导都是临床骨干出身,这些高层领导均是医术方面的专家,医学领域的佼佼者,他们更加重视高精尖的医疗技术人才。因为医疗人才会直接影响这个医院对外的声誉,名望,也会为医院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种思想是不全面的,其实管理人才也会运用它的才能提高医院的社会评价,在经济效益方面也可以发挥不可估量的潜在作用。我们不应把精力都放在培养医疗人才上,也要重视管理方面的培训。医院的管理层人员没有对管理理论和方法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为从实践中摸索的经验已足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
1.3 医院管理教育与我国医院的发展不同步
就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来说,我国大部分的高校并没有对医学方面设置专门的管理专业,因此专业的医院管理毕业生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我国现有的医院管理者多数都是上岗前培训或者岗位上培训,是通过实践来提升管理的,从本质上来说,这种短期培训与系统的理论培训有很大差距。与此同时,我国在医院管理理论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严重滞后于医院管理的实践,实践中的管理理念还具有局限性,没有好的理论理念做支持,很难实现医院管理的现代化。
1.4 管理队伍不够稳定
在队伍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首先是职称问题,管理专业并不可以单独归属于哪一类专业职称体系,这种局面就造成管理人员面临两方面的选择,管理人员既希望能够让原有的位置有所保留,期间又会不断的为新的职位、工资以及某些奖金做打算,但由于没有规定的条款保证其利益,管理者又会对此感到担忧。由此形成的现象是,管理者虽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却在对技术上的工作有着想法,这样就不利于管理者集中精力来学习管理上的知识,以及相关的实践工作。在管理方面的另一重要问题就是关于职业生涯问题,医疗岗位同其他岗位一样,从业人员可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获取晋升的机会,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学术上的经验,在达到退休年龄后仍旧可以通过返聘的方式,继续为医院工作,这是一项稳定的工作,待遇优厚,同时在管理方面的职位又有着严格的限制,限制了医院院长的任职期限,这些都与职业生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管理岗位面临双重选择,传统院长、专家型局面受到现代医院体制的挑战
目前我国的医疗事业发展不是十分的顺利,各种医疗事故也是时有发生,这对医院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损害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形象,这也使得人们对医院中的医护人员的声誉和信赖程度产生较大的冲击。种种现象反映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监督管理人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管理制度本身也存在着缺陷。医疗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医护人员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因为其与百姓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也关乎着医院在社会中的影响力,由此可以看出建立更加科学、高效、完善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是促进当今医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挂名专家型医学管理体制已不符合当今社会医学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2.1 双重工作的医护人员难以集中精力从事管理工作
既从事医疗卫生管理工作,又在临床医疗业务上有所参与的工作人员,是很难做到对某一项工作作出专门处理的,两方面的工作使得工作人员难以应对,在心里和身体上都会感到较大的压力,这样分散的工作使其难以花费更多的时间,对医疗管理工作做到全方位的细致的学习和把握,因此在理论层面就会欠缺较多,这显然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发展。对于有些说法,例如:应将自己掌握很成熟的医学理论作为自己的专业,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在其他的时间适当锻炼自身的管理职能,这样就可以充分防止医护人员在退休后没有其他出路的现象发生。这种做法是极其不利于医院管理体制的改善与提高的,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这样做也是不正确的。
2.2 双重工作的医护人员易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
医院的管理人员大多是医院中的高层人员,掌握着医院中的重要权力,负责工资、奖金、名额等资源的分配,同时也有着较为有利的机会可以协调单位内部的人事安排,自然他们也会高度重视自身所学过的专业,对于某些科学研究、资源划分、项目申报等会有着不同程度的偏向,这样的做法很容易引起资源配置不合理,阻碍医学的发展。
2.3 双重工作的医护人员不利于对医疗管理和临床医学作出更加深入的研究
医院中的管理人员从事的是医院内部的管理工作,而不是具体的某一项专业的研究,而个别人认为具有较强学术研究能力的医疗人员如果没能获得一定的领导地位,就是自身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实际上,如果真的选择某些医疗专家担任医院的领导,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专家对于学术研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造成一种资源上的浪费。此外,从管理的角度出发,也可以看出,专家的管理能力也不是十分的专业,这样还会对两方面的工作都造成影响。管理工作正想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双肩挑的干部管理模式在我国已经呈现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此,我国必须顺应医学发展的趋势,在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合理配置职权,改善管理体制的现状。
3 医疗管理体制走向职业化道路是必然趋势
现代医疗体制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包括内容以及形式都在改变,与此同时,医院管理者的身份也出现有较大的变化,以往的单纯的凭借管理的经验、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医院的管理需求,现代的医院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把握好角色、关系、形式、以及专业知识等相关因素的变化,找到更好的、更专业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医院的管理体制。
3.1 医疗市场的不断扩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市场也随着在不断地扩大,这使得医院的管理者一方面要考虑到医疗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对医院的长期发展作出深度的思考。医院的管理者是整个医院的核心,组织和领导各项工作的实施,相应的管理者要对这样的竞争局面做好准备,应该从市场的整体角度出发,开拓创新思路,不断提高医院的经营能力,以及对财务的管理和其他资本的使用能力,对多变的市场做好准确的预测,采用有效的营销策略,走信息化道路,对医院的整个经营流程做好监察和管理。
3.2 市场竞争的驱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医疗卫生事业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外以及民间的医疗单位逐渐增多,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们的消费观念越来越趋于理性化,市场竞争也呈现出较为激烈的态势,因此,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程度成为影响医院经济效益的首要因素,医院越来越看重患者对于医院的肯定,良好的信誉和医院的名气是在众多医院中立足的关键,品牌效应已经深入人心,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保健的意识逐渐提高,医院为了取得更好的效益,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职业化水平的管理很显然会为医院的服务提供有力的保证,同时不断开创新的管理思路,改善医疗环境,保障医疗安全。
3.3 更好的保障医疗环境的安全
近年来,我国医疗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医疗事故的发生都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医患关系因此变得较为紧张,我国南方的一些城市更是不断的发生较大的医疗事故,这样的现象使得人们对医疗单位有了一些负面的看法,出现了一定的心里阴影。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各种医疗事故发生根本原因就是医院管理体制的不够完善,仍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这不得不引起有关人员的深思,医院的管理者应该首先意识到要立即对医院内部的管理体制作出调整和改变,不能再按照以往的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经营,从医疗质量和管理制度两方面入手,做到职业化的管理,将提高医疗水平,完善管理制度为目标,将职业化管理落实到实处。
4 建立医院管理职业化的相关机制
我国对于医疗体制的改革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其内容指出要实现医疗管理体制的职业化,我们都知道管理的职业化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真正从实质上取得突破,需要发现旧的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足,以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新的、更加专业化的管理体制。
4.1 培养具有高水平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
医院的管理与其他工作的管理大体类似,但是也存在其特殊性的方面。医院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管理单位,当前社会对于医院的职业化管理认识程度还是偏低,没能引起整个行业的高度重视,真正具有能力管理医院的人才也相对较少,因此职业化管理发展速度较为迟缓,可见培养具有高水品管理能力的人才是当务之急。
4.2 杜绝院长身份的官员化,做好管理工作的准备工作
医院的管理者也是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并不是高于正常的医护人员的特殊群体,传统的观念中,人们往往认为高层管理者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官员,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任用医院院长必须遵循非官员化的原则,创新院长任用制度,制定相关任用标准,对院长的管理职能作出一定的考核和评价,确保其具有职业化的管理水平,坚决抵制院长任用的随意性,无标准性。
5 结语
医院管理走向职业化道路显然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积极响应了国家的号召,符合国家政策的有关规定,新医改提出了要对医院内部管理者大力培养,提高其管理的专业性、科学性,规范管理制度,设定统一标准,从而改善医院管理环境,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对于现有体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关单位要明确改革的目标,更快建立起具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管理人才,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医院也要做到不得让高层管理人员变得官员化,管理实际上是一种专业,不是身份和地位的差别,不断对管理者进行考核与评估,更好的推进医疗体制在根本上进行改革,使管理行为职业化、专业化。只有真正将这些付诸于实践,才能保证我国医疗管理职业化改革取得成功。
[1]龚震哗,陈晨,赵列宾.MBA非学历教育对医院管理职业化效用的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5):468-470.
[2]张丽娟.如何加强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医药导报,2007(21):151-152.
[3]林崇建,麦丽娥.浅谈大医院的中高层管理队伍的职业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1):671-672.
李建炜(1974—),男,广东湛江人,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