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试点因地制宜创新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护模式
2014-09-25谭凤群
谭凤群
(凤台县水利局设计室,安徽凤台 232100)
通过试点因地制宜创新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护模式
谭凤群
(凤台县水利局设计室,安徽凤台 232100)
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是当前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多年来因小型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现象普遍存在,水利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本文对通过试点摸索创新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护模式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 试点 创新 管护模式
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013年,水利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安徽省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这对进一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护机制提供了政策上的有力支持。我县根据省市的部署,首先进行了试点工作,选取了“凤台县桂农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凤台县菁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两个单位作为试点单位,围绕工程产权如何明晰、管理载体如何规范、运行机制如何建立、工程效益如何发挥,以及试点内容、试点组织形式、规模、管理运行方式等,认真进行了探讨。通过半年来在试点单位不断深入地探索,创新机制,因地制宜地调整工作方案,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实效,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1 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此次选取的试点单位是 “凤台县桂农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凤台县菁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两个试点单位所处区域水源丰沛,站、渠、路、桥涵闸等配套建筑物齐全,土地平整,耕地面积较大,土地承包者在当地具有较高威信,有比较强的协调能力,试点单位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因此在全县经过比选后,选定了上述两家单位作为试点单位。该试点单位属县级试点组织,组织内人员配备齐全,且都属于当地人,运行管理较为方便,民事纠纷少。这些有利条件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试点基本情况
2.1 凤台县桂农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
2.1.1 基本情况
凤台县桂农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1月,位于凤台县桂集镇桂集社区,北与黄庙社区相邻、东、南与大王村接壤,西边紧靠永幸河。该社共有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00人,其中农业人口3110人,劳动力1560个,合作社总面积0.449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0.332万亩,主要从事粮食生产、良种繁育。
2.1.2 管护工程情况
桂农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项目区面上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主要为2011年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修建的,主要为电灌站、排涝沟、砂石路、防渗渠及配套的桥涵闸等建筑物;项目区水源为永幸河和幸福沟,主要水利工程设施有电灌站2座,装机4台120千瓦,防渗渠6300米;桥、涵、闸、放水涵等配套建筑120处。排水大沟1条3.2KM,排水中沟4条5.2KM(龙张路排水沟、桂黄路沟、1#中沟、南北排水沟),排水小沟8.5公里。
合作社范围内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多为国家投资建设,属于国家资产,其产权归桂集镇政府,在承包期间由合作社自己投资建设的水利工程,其产权属于合作社所有。对国家投资建设的水利工程,合作社具有承包权。在其承包合同到期后,合作社有优先后续承包权,若其他社团、机构或个人承包,属于合作社的水利工程产权一并承包转让,承包方应给予相应的费用,作为产权转让费。
2.2 凤台县菁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2.1 基本情况
凤台县菁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位于凤台县西南钱庙乡米吴村,西淝河左岸,区域内现有7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586户,总人口2347,劳力1256。公司所辖土地总面积3620亩,其中耕地面积2253亩。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小型养殖业。该公司自成立至今,在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方面成效显著,目前是我县高产出、高标准新型农业管理示范点。
2.2.2 管护工程情况
该公司所承包范围土地内的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有电灌站4座,装机6台180千瓦,防渗渠6500米;桥、涵、闸、放水涵等配套建筑132处,排水大沟1条3.1KM,排水中沟4条5.0KM,排水小沟共8.2公里。上述渠、桥涵闸等面上工程产权归菁华公司所有,对于村集体所有的电灌站,采取承包的形式承包给菁华公司,由菁华公司统一对公司所辖范围内的现有水利工程进行登记造册形成固定资产登记表。
在承包期间由公司自己投资建设的水利工程,其产权属于公司所有;由国家投资建设的水利工程产权属于钱庙乡政府所有,公司具有承包权。在其承包合同到期后,公司有优先承包权利,若其他社团、机构或个人承包,属于公司的水利工程产权一并承包转让,承包方应给予相应的费用,作为产权转让费。
3 试点组织运行情况
3.1 管护责任落实情况
2013年1月,桂农合作社和菁华公司分别成立了管护组织机构,即水利工程管理协会,确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为协会负责人。水利工程管理协会设立专职管护队伍,协会下设水利工程防护宣传组,工程运行检查维修组、工程财务组三个组,每个组分别选取一名组长,各司其责,对合作社范围内的水利工程进行统一管理。协会根据工程设施的分类制定相应的管护制度和管理标准,根据工程类别进行承包经营,电灌站由协会主要负责人使用管理,桥涵闸和田间防水口门等小型建筑物按每500亩一个人统一负责由协会会员使用管理,渠系维修计划由协会统一制定,并组织实施;管理人员之间互相配合,有序管理工程的运行,切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互不扯皮,协调用水,科学灌溉。
3.2 管理机制情况
合作社为管护组织的主管单位,合作社的负责人同时也是管护组织的负责人,管护组织成员对协会负责。各管护人员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小型田间工程有使用权和管理权。灌溉期间,按照事先制定的放水时间、闸门开关程序进行运行,不得抢水和超标准用水。工程的维护由协会统筹安排解决,对损毁的工程及时修复,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
3.3 经费落实和使用情况
管护组织的经费来源一部分为管护组织收取的灌溉水费,该部分费用占经费来源的百分之五十,其余部分分别由市级、县级财政按5元/亩标准补助,管护组织主管部门从其收益中提取5%补助。
经费使用采用公开透明的方式,并上墙通报,使每个会员都明了经费开支的去向,接受群众的监督。
3.4 运行效果情况试点区自实施以来,与试点前相比,试点范围内工程安全运行情况大大提高,工程完好率有过去的50%提高到85%,每亩地节水约150立方米,电灌站开机台时减少了30%。与当地的非试点区相比,在节水节能效果、水利工程完好率等方面提高35%左右。
4 因地制宜创新小型水利工程的管护模式
4.1 专业化管护公司管理
采用物业化管理思路和市场机制,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水利工程管理维护事项交由专业化管护公司管理。
4.2 水利专业合作社管理
由农民按照自愿参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组建,从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维护以及灌溉、排水等管理工作。
4.3 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
由全体用水户通过民主方式组建,主要从事农业供水管理,实行自我管理。
4.4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管理
小型水利工程随土地流转给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由其自行负责工程管护。
5 小型水利工程的管护模式的推广及应用条件
适用推广的区域,需要土地集中使用,这样可以做到田块的大块整合,减少田埂数量,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渠道数量和田间配套建筑物数量,有利机械化耕作,有利灌溉排涝统一调度,真正做到节水灌溉,节能降耗。因此,要想有效管理好小型水利工程,需要首先解决当前农田地块多、畦垄杂乱无章的现状,采取种粮大户租赁土地,统一使用管理土地以及田间水利工程。
目前,我县已广泛推广群众自主建设小型水利工程工作,全县14各乡镇,有三分之一的乡镇和村进行了试点,自主建设的工程量达到了全部小型水利工程的34%。经济条件好的乡村,自主建设的工程更多。钱庙乡钱庙村,2013年上半年,自主建设了该村防渗渠和田间配套工程,投资二百余万元,群众投资投劳,所用资金“一事一议”解决。工程完工后,承包给管护人员,管护人员负责看管维护工程,工程运行良好,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
6 结语
小型水利工程具有量多面广、工程小、分散、易损坏、管理难的特点。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探索管护小型水利工程的方式,力求找出一条符合本地区的管护模式,并进一步推广运用。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通过财政奖补,提取管护资金等措施,引导、支持农户自管。目前,很多试点地区有效的管护模式正在不断形成。通过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创新切实可行的管护模式,使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