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014-09-24张亮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25期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王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型建材也在不断涌现,土建工程也在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工程建筑行业的异常火热,给土建工程在施工技术方面带来了很大福利,新的施工设备、工艺的出现,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工程建筑中最为重要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在科技的带动下得到了发展,不但解决了传统工艺无法突破的瓶颈,并引进、创新出了新的施工设备和工艺,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不断提高,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在土建工程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保证好混凝土的质量,才能确保整个建筑的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土建工程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建筑市场充满着挑战性,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就要利用科学技术来武装自己的企业,让企业的关键施工技术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施工水平不能低于同行业的水平。所以,科学地应用施工技术,才是提高工程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保证。现在,我国的整体的建筑项目数量大,可是建筑水平一般,不能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质量,这是我国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否有效地结合良好的施工技术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正常的使用功能。在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土建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同时也对建筑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而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更应该掌握其施工技术要点,按照严格的施工工艺进行作业,这样才能提高其施工质量。总而言之,科学合理地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二、土建施工中的材料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土建施工具有十分广泛的内容,其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对整个建筑施工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例如,建筑材料的选择问题上,不同的建筑施工队往往会根据自身以往的建筑经验以及土建工程的建筑类型选择不同的施工材料。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在进行混凝土材料选择上,都应当是以建筑质量得到保障为前提。在进行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需要其他相关的材料,包括水泥、集料、水、外加剂等。

1、加强对混凝土材料中的水泥质量控制

在进行具体的混凝土建筑施工中,水泥作为最主要的材料,遇水后水化后为混凝土提供强度,起粘合剂作用,是影响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及经济性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其材料质量的选择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其质量稳定性、合理的强度增长、较低的水化热、较小的体积收缩、与减水剂的适应性、适宜的碱含量等,并根据其性价比进行综合考察是否适合进行建筑施工。只有以建筑工程质量作为选择水泥的首要标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质量安全。同时,还应当在进行水泥的材料选择过程中兼顾到其材料本身的价格问题,选择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材料是实现土建工程建筑施工效益最大化的核心内涵。

2、加强对混凝土建筑材料中的集料质量控制

加强对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同时还应当高度重视对集料的选择。因为粗、细集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它占据混凝土总体的3/4以上。集料在混凝土中既有技术上的作用,又有经济上的意义。

粗、细集料在混凝土中起着骨架作用,而集料的选择也应当根据土建工程中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集料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有粗细程度、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压碎值、含泥量与泥块含量、有害杂质含量等。工程施工中,尽量选择级配良好,强度高,杂质含量少的集料。

3、加强对混凝土建筑材料中的水质量控制

水是土建工程建筑施工中始终都要使用的一种材料,土建工程中的初期以及后期的养护工作都需要水来完成,可见水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对混凝土浇筑与硬化混凝土养护用水,重点控制pH值、氯离子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和放射性指标。目前,一般施工单位在水的使用中很少对其质量进行有目的性的选择,而是随意性地使用,这种做法实际上已经对土建工程质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无论进行土建工程施工还是进行养护等相关工作,加强对其建筑用水的质量管控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水质的不同对建筑工程中的养护以及其他方面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进行混凝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水的酸碱程度不同也会造成其建筑质量的高低。因此,水质的选择就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土建工程施工中的水质量控制与选择,能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延长建筑寿命。

4. 加强对混凝土建筑材料中的外加剂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善新拌混凝土或硬化混凝土性能的材料。在混凝土中应用外加剂,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常用的外加剂种类有

①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②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

③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防冻剂和阻锈剂等。

④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着色剂等。

施工中根据不同的混凝土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加剂。

三、混凝土的运输中的质量控制技术

混凝土拌合物可用料斗、皮带运输机或搅拌运输车输送到施工现场。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匀质性,避免产生分层和离析现象。同时在较大规模的工作区应优先采用混凝土现场集中搅拌,可以避免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离散性过大和坍落度损失。也就是说,要减少运输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影响,最好的无非是采取施工现场二次搅拌的方式和运输过程中进行桶内搅拌的方式。

四、混凝土的浇筑工程施工

在进行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的关键与核心应当是混凝土浇筑环节。进行浇筑时,其技术手段能否符合浇筑的标准,是否严格按照标准的程序进行,对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持浇筑的持续性以及层次性,这是确保浇筑质量的技术要求。分层以及分阶段性的浇筑还应当根据钢筋稀疏情况以及土建工程建筑结构对其高度进行调节。另外,就是浇筑过程中不能出现间断,因为浇筑间断造成的工程质量破坏将使其再进行施工时额外增加工程量,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效率。混凝土浇筑之前,还应当对其浇筑的模板大小、位置等具体情况进行复合,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影响到工程质量发挥。除此之外,就是在进行地基及类似的工程浇筑中还应当在浇筑之前对场地进行及时的清理,同时做好防水等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浇筑中存在的影响质量的相关问题较多,例如浇筑工程中的捣实以及施工缝技术也对建筑施工有重要影响。在浇筑的过程中会发生浇筑间断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施工缝技术进行浇筑修复。利用浇筑修复技术能使浇筑施工继续。但是在施工缝的定位时,还要利用建筑施工的设计方案进行确定。另外,在进行对混凝土的施工中,一般会对施工缝情况进行预留,这主要是因为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能力较差造成的。所以,在进行具体的施工中,对施工缝位置预留是有效防止因为浇筑间断导致浇筑质量问题的有效措施。总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当对施工相关的各项技术进行管理与控制,使浇筑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并针对施工缝等问题进行预留设计,从根本上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整个工程建筑施工质量。

五、土建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混凝土现浇板浇筑完成后12h以内应覆盖养护,可采用麻袋或薄膜包裹覆盖,并淋水保湿。对普通混凝土上述过程至少应持续7d,对添加缓凝剂的混凝土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而混凝土浇筑后72小时内,不得进行踩踏、支模、加荷。如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支模加荷时,必须采取蒸汽养护等方法,确保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Mpa;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O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堆载,施工时的临时荷载不得超过设计文件规定的荷载限值,且应分散布置。

六、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各种有关混凝土节能利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近几年来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极为迅猛,出现了很多高性能混凝土。包括轻骨料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碾压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等。未来混凝土必然朝着减轻自重、防止收缩开裂、避免缺陷隐蔽、减小质量波动、提高耐久性等方向发展。

结束语

在实际的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但是受到传统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工程建设中,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施工中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混凝土的原料选择阶段,对砂石等原料的性能进行控制,并在施工现场进行相应的试验,确定各种材料的配比等,最大程度上保证混凝土的性能。

参考文献

[1]赵东平,包秀芳.探讨关于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2012(2).

[2]王晓,郭瑞敏.迁移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3(11).

张亮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普遍关注,而作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应该对其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在进行具体的工程施工管理时,将相关理论和项目具体状况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本文主要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难点和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分析与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混凝土是指由砂子、石头、水及水泥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的一种建筑材料,容易成形,输送能力较大,且可以连续作业,在大体积的建筑施工中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目前混凝土在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限制了混凝土进一步的有效应用,只有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才能不断的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而促进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长远发展。

一、土建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1、水泥因素

水泥因素是形成混凝土裂缝的因素之一,在混凝土施工质量中水泥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泥性质的了解程度和水泥用量把握程度;而导致裂缝产生的原因却是由于水泥水热化过程中出现的水化热,裂缝大小不同是由于水化热反应程度不同,水化热反应程度是由水泥用量和型号决定的。

2、温度因素

水泥散发巨大热量形成水化,水化过程中混凝土成型,混凝土成型的过程中内部热量提高的速度很快,但是混凝土外部散发热量的速度却很慢,内部和外部显然形成了温度差,当这种温差过大时会产生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裂缝产生。与此同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厚度增加,水泥用量也会增加,水泥水化热过程产生的温度差就会越大,进而导致混凝土表面裂缝产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3、收缩因素

温度因素中不仅包括水泥水热化反应产生的热量,还要考虑自然环境中的温度,尤其是夏季高温时节,阳光充足,白昼时间最长,混凝土受热程度增强,混凝土表面温度自然很高,而晚上,混凝土表面温度又会迅速下降,热胀冷缩的原理就表现在此刻了,降温可以让混凝土产生收缩现象,与其自身的收缩功能相互作用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痕现象。然而,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初期应力会不断集中,这种现象将会使混凝土裂缝情况恶化。

二、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控制

1、质量环节的难点控制

混凝土质量环节的控制包括两个基本内容:一个是使混凝土达到设计的质量标准;另外一个是在满足基本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的降低制造成本。以上提到的两个基本内容实际上是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具有一定的离散性,这个是施工过程中难以把握的,也是客观存在的,施工过程中也难以控制。

2、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通病

2.1 蜂窝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2.2 麻面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有: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3 空洞:由于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注上层混凝土,而在下部形成孔洞;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从而形成特大的蜂窝;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或过高,振捣器振捣不到,形成松散孔洞;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等。一般而言较小的空洞可以用高一级别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浇筑前要凿除松散混凝土,清理干净再封模板再浇筑。大的空洞最好配些钢筋网片,其主要目的是防裂。钢筋网的位置贴近混凝土表面,留好保护层厚度。

2.4 露筋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产生的原因有: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2.5 缝隙、夹层现象: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产生的原因有:施工缝未经接缝处理、未清除水泥表面的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三、解决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问题的措施

1、优化选择混凝土原料

根据工程特点选择合适水泥,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混凝土收缩变形。在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安全规定的条件在,尽量减少水泥使用量,这样就能够避免因为温度变化造成的混凝土变形。减少骨料中细骨料的比重,这样可以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使用量,进而就能够避免混凝土变形。尽量将混凝土中的水灰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这样能够降低混凝土收缩性。

优化骨料选择,混凝土中所应用的骨料有粗骨料和细骨料之分,为了降低水化热反应,细骨料通常选用的是中砂,而对于粗骨料的选择来说,其考虑的主要是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和能否进行泵送,所以,最好是选择“5-20mm粒径的连续级

优化外加剂选择。因为混凝土浇筑质量受到自然温差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为了控制混凝土温度的升高值以及推迟温度升高时间应该从外加剂的选择上进行控制,对于掺加料最好是使用“I级粉煤灰”,节约混凝土中水泥的使用量,具有一定的成本控制功能。

2、优化选择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方案

2.1 针对蜂窝。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遇到是小蜂窝的情况: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2针对麻面。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2.3针对空洞。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处,应两侧同时下料,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木块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凿除,用压力水冲洗,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浇灌、捣实。

2.4 针对露筋。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钢筋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混凝土截面较小,钢筋较密集时,应选取配适当的石子;为了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注意固定好填块,垫块间距不宜过稀;为了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前,应用清水将模板充分湿润,并认真填好缝隙;混凝土柱也要充分养护,不宜过早拆模。

2.5 针对缝隙、夹层。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3、温度控制及养护

温度控制可以从施工中进行,就是指,如果是在炎热的天气中进行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则可以进行分层浇筑,每层的浇筑厚度要控制在一定的厚度之内,不能太厚,这样就保证浇筑物的整体散热,避免裂缝的产生,还可以通过水管预埋的方式来进行降温。拆模的时间也是需要调整的,如果出现了急剧降温的状况则需要进行表面保温处理,防止内外温差过大。从养护角度来看,其目的是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进而避免裂缝的产生,而养护外部的覆盖物可以利用稻草袋或者是塑料膜等,而覆盖层的温度是需要根据科学的方式进行计算的,不能够凭借主观经验随意调整覆盖层的温度。

4、优化混凝土开裂的措施

为了避免工程完成后出现混凝土开裂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埋管线直径不应大于板厚的1/3,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中处,应在楼板内的PVC电线套管处上下部位均加铺间距为200mm的钢丝网片作为补强措施。混凝土刚筑好之后立即进行养护,一般采用薄膜养护和覆盖黑心棉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两天内,要保持混凝土处于潮湿环境中;如果说混凝土浇筑面积大,那么还需要借助相关养护剂进行养护。

结束语

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管控作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其主要的目标就是在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对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管控和科学管理,能够促进投资成本在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和环保节能等方面进行合理而均衡的分配,从而使建筑工程项目获得更高的增值,并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以及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参考文献

[1]杨梓帆.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16):36-39.

[2]潘晨光.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7):47-48.

[3]王新民.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3):77-79.

本文所有资料全部来源于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

猜你喜欢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试析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
浅谈土建工程中的质量控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