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
2014-09-24王芳
王芳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会对整体工程的成本造成直接的影响,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了如何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做好成本管理及控制工作,优化施工成本管理,提升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一个工程项目如何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成本消耗,这在项目的最终成本核算阶段起着重要作用。施工企业只有控制好施工阶段的成本才能更好、更合理的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作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过程成本的控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也是一个项目的经济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企业以后的发展。
1、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施工过程中对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有必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成本最低化原则
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降低成本,达到实现最低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的时候,要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尽力挖掘降低成本的能力,切合实际制定通过主管努力可能达到的合理成本。1.2、全面介入的原则
全面成本管理是全项目、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不仅对变动费用要控制,还对固定费用(指的是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也要控制;全员控制是要发动全体参与者建立成本意识,参与控制,只有认识到控制的意义,才能付诸行动;具有合作精神,在共同协力下,使成本自始至终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工程项目的每一项活动都涉及施工成本,全员成本管理可以降低以至消除各种无效和低效的项目活动,节约项目实施成本,增加项目实施效率,提高利润。施工企业所创造的高效率、高质量以及合作精神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形象和商誉,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使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1.3、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要重视项目的中间控制,施工准备阶段是目标成本计划的编制,竣工阶段时盈亏已成定局。
1.4、例外管理原则
对正常成本费用支出可以从简控制,而格外关注超乎常情的情况。因为实际发生的费用往往与预算有出入,如发生的差异不大,没有必要一一查明其原因,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非正常的例外事项上,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1.5、经济效益原则
经济原则指的是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失去收益,其要求成本控制能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具有实用性。提高经济效益,不单是依靠降低成本的绝对数,更重要的是实现相对的节约,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较少的消耗,取得更多的成果。
2、工程成本失控原因
2.1、缺乏健全的合同文件
施工合同主要就是发包人与承包人为了完成既定工程,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合同。在施工阶段,施工合同就是控制工程成本的主要依据,因此,加强施工合同的严密制定,并且加强相应的管理措施,才可以有效确保施工合同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避免出现一些合同纠纷,维护双方的利益,进而达到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在完成合同的签订之后,应对其相关资料进行管理,进而确保施工的有据可依,避免施工合同约定的漏项。由此可以看出,在施工阶段,如果缺少了一些合同文件,必然会导致相关工作无法有序开展,进而对施工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到工程成本,使工程成本出现失控的局面。
2.2、材料采购信息不对称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施工企业的工程材料采购都是沿用过去那种比较单一的采购模式,即由施工企业的物资人员提供相应的材料信息,然后通过项目部审核通过后决定采购方案,而有的施工企业完全由物资人员全权决定和操控工程材料的采购。这种由物资人员全权负责工程材料采购方案的采购模式,不仅会使工程企业的材料采购带有很强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不利于对工程材料信息渠道的拓宽,同时也可能会造成采购人员个人贪污、腐败等行为的发生。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将其所有的工程材料都交给项目采购部的几个物资采购人员来决定,能够获得的材料信息是有限的,这就可能造成施工企业的工程材料采购行为发生质的变化,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使得工程材料成本的效益最大化。在目前的情况下,施工企业的材料采购行为还缺乏有效的监督,相关采购人员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掺杂了许多个人情感,可能会导致材料采购出现一定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物资材料市场价格动态监管机制,使得企业不能随时更新物资材料的价格变化,进而无法获得最优的材料采购价格和供应商的选择,使施工企业在物资采购的价格谈判中失去主动权,而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可能会使施工企业的工程采购成本出现虚高,不利于对施工企业材料成本的控制。
2.3、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不到位
施工方案论证被忽视,忽视对比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使得施工中难以实现对人力物力的有效控制;隐蔽工程现场签证手续不完善,在工程施工中,对现场变更审核不严格,导致成本出现增加;施工单位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不严格,影响建筑工程质量,还会引发质量事故,增加施工成本。施工单位对工序质量管理不重视,导致返工现象发生,增加不必要成本;施工单位的合同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严格按照合同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导致不必要的索赔现象发生,增加建筑工程施工成本。
2.4、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不被重视
对工程价款的审核不全面,对分项、分部工作,设计变更的造价审核不严格,出现重复或者遗漏现象,没有实事求是进行工程结算;结算资料不完整,影响成本审核;工程量单价审核不全面,影响了建筑施工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
3、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3.1、科学有效的合同管理
在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中的作用一个施工项目的合同管理时间一般来说是从签订合同时算起,一直要到质保期结束为止。有效的施工合同管理能够对施工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性动态分析,并根据分析出的结果采取较为积极的措施。而所谓的项目合同也可扩大来说是整个项目的包括主合同在内的各类型补充合同、经常性的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他们组成了合同内容的一种延续和解释,都是必须妥善保存的。
3.2、优化施工方案
优化施工方案可以降低工程成本,施工方案是否合理与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关系,企业如果按优化过的方案施工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进而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方案对比,分析各项技术指标和直接费用,深挖工程投资的潜在利润点。
3.3、加强对工程材料的质量管理和周转调度
施工企业完善对工程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保证其对工程材料的成本控制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加强对工程材料的质量管理,首先应该按照工程设计人员的设计方案和工作意图来进行相应的工程材料的采购,项目采购小组在采购过程中切实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与此同时负责材料采购的监督小组也要对工程材料进行定期的质量抽检,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格。在对工程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来进行验收,对于那些不合格的工程材料一定要在采购阶段就进行严格的控制,不能让质量不过关的材料进入工程的施工阶段,有效避免工程项目的施工在工程材料方面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和损失。
3.4、做好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本阶段成本控制主要工作:精心安排,干净利落的完成工程竣工扫尾工作。重视竣工验收工作,顺利交付使用,中标价加各种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于最终结算额。要注意动态收集资料,争取更大利益的索赔和签证,办理工程结算及追加合同价款,做好成本核算和分析,项目完工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与调整的目标计划成本做对比,找差异,寻原因。在总结评价的同时,要总结节约经验,吸取超支的教训,改进和完善决策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4、结语
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所产生的成本控制所涉及到的问题纷繁复杂,其系统庞杂而细节琐碎。不仅仅涉及到各项成本费用的管理,也涉及到合同、工程的变更、索赔等方面。总之,无论是工程造价师,还是施工单位的管理者,都应该从各个角度对施工任务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划预算,并且做到施工过程的严格管理。因此,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的工程成本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达到高质量与低成本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裴庆贺,陈丽霞.论述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225.
[2]臧玉强.浅淡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科技广场,2010,02:159-161.
[3]陈霞,张慧.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2:251-252.
[4]陈亚伟.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