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暗夜起舞

2014-09-24郭凯

航空世界 2014年6期
关键词:模拟训练甲板航母

郭凯

困难重重的舰载机夜间训练

舰载机飞行员降落训练时,不仅要高速对准航母,还要准确钩住拦阻索,精确落在甲板上几根拦阻索之间。然而,每根拦阻索间隔仅十余米,有效着陆区域也只不过几十米。在舰上夜间起降训练阶段,由于航母受到自身动力和海浪的作用,航母平台一直处于晃动中,飞行员很难准确判断着舰点,更难判断着舰角度,大大增加了飞行员的降落训练难度。固定翼舰载机起飞方式大多数为弹射起飞,重达几十吨的战机在短短几秒钟内会被加速到超过200千米/时的速度。飞行员在离舰的瞬间要承受5倍的重力加速度,一般人都会出现视觉障碍。

航母上有各种夜间助降设备,其中光学助降系统(菲涅尔透镜光学着舰系统)由数组灯光组成,飞行员可根据不同颜色的光束判断高度和角度是否合适;助降雷达可以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引导舰载机安全着舰;激光助降设备则通过激光束引导飞行员准确降落。但是,由于没有地面参照物,舰载机飞行员夜间起降通常会觉得自己的直觉比仪表和辅助降落设备更可靠。加之海上飞行训练中,海天常常混为一体的特殊环境以及雾、盐、雨等恶劣条件,这些都要求舰载机飞行员除了技战术能力高超外,还得拥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因此,舰载机夜间在运动的航母上降落,风险之高,难度之大,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大部分舰载机飞行员发生事故,都是在着舰之前,也就是所谓的“恐怖12秒”。一旦着舰出错,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1981年“尼米兹”号的一次重大事故,就是一架EA-6B夜间进场后因降落过程中出现偏差,一头撞进F-14机群里面,引起大火,结果损失和报废将近20架飞机,造成了极大损失。

舰载机夜间海上飞行训练具有很多与昼间不同的特点。

其一,夜间海上飞行训练向外观察很容易产生错觉。在月夜,外界较明亮,天海线和较大的地标朦胧可辨,向外观察多,易分散观察座舱仪表的精力。明夜,灯光亮度与大地景物的反差减小,判断地标距离易误近为远;暗夜,灯光反差大,判断距离易误远为近。夜航时光照亮度变化对观察影响大,突然的强光直照会使眼睛出现一片光幕,因而分不清周围的景物。着陆灯打开时,机头前的光屏更加明显,光屏会将视线隔断,难以判断方向和保持状态:在能见度不好或有雾、有雨、有雪时,航行灯会形成左红右绿光屏,分散飞行人员的注意力。

其二,夜间海上飞行训练要特别注意无线电罗盘有夜间效应误差。当无线电罗盘出现夜间效应时,测方位角的误差通常在l0度~15度左右。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大约1 ~2小时内,因为电离层变化最为激烈,天波很不稳定,所以夜间效应特别明显,这时测方位角的误差可达30度~40度,甚至更大。

其三,夜间海上飞行训练和保持空域比较困难。夜间海上缺乏灯光地标,海上的风速一般比陆上大,这给舰载机夜间海上航行和保持空域带来困难。飞行员必须充分利用机上领航设备和无线电导航设备判断自己的位置,必要时可询问舰桥飞行指挥员。海上的灯塔和灯标,在夜间各自发射不同特征的灯光信号,中、高空飞行不易看到低空飞行较易辨认。灯塔多设在海岸和岛屿上,灯标多设在航道上,位置固定,夜间低空飞行时可用来作为判断或保持飞机位置的一种依据。

其四,夜间海上飞行训练时飞行员的视觉观察和判断能力大大降低。夜间海上飞行训练天海线灰暗,没有月光时,周围更是一片漆黑,即使在月夜飞行,能见距离近且模糊不清,飞行中赖以判断飞机转弯角速度和目标距离的相对运动感大大减弱,给视觉观察带来难度,使之不能及时发现和判断偏差。夜间飞行,座舱内传统仪表指示主要靠荧光灯照射,有些设备看不清,更看不清设备的名称。因此,观察座舱仪表不仅时间比昼间长,而且视觉极易疲劳。

夜间训练,模拟与陆上先行

一般来说,舰载机飞行员的夜间训练大都从陆地模拟甲板开始,熟练后才能转到航母的甲板上进行实操训练。因此,只有建成陆上模拟训练系统,才能源源不断地培训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航空母舰才能拥有真正的战斗力。为了加快战斗力生成,拥有大型航母的各海军强国,不约而同地在陆地上建造了仿真度极高的模拟训练设施,用于培训飞行员及航母操作人员,同时加大上舰后夜间实战化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加快形成全天候作战能力。目前,各国海军航空母舰舰载机夜间训练置于岸上训练的比重越来越大,基本上把航母基础性、技能性和单兵性夜间训练都置于岸上,利用模拟训练中心,从武器使用和战役战术等不同层次描述航母、舰载机及其他舰艇的作战行动。

舰载机模拟夜间着舰训练时,在约150英尺(46米)高度完成顺风飞行的部分,当看到飞机与模拟航空母舰甲板上的桅顶灯成正横方向关系时进行转向,或者是在无线电信标指示进人正横位置时开始转向。在夜间,通常在完成一个指向降落方位、幅度为135度的转弯后,就能看见着舰指挥官的信号。着舰指挥官穿着带有荧光条幅的工作服,使用带有照明的信号棒发出加速、减速、略低、略高、太高等信号,或者“收到”(即速度和高度都正确)信号,最后发出关断或复飞的信号。在看到着舰指挥官发出的信号时,飞机已经离飞行甲板末端很近了,在这一时刻应已操作飞机达到合适的速度、高度和姿态,因为此时已经没有时间根据超过一个以上的调整信号进行飞机状态的修正。一般看到的信号是“太高”或者“关断”。因为飞到飞行甲板上空时的速度只比失速速度快一点,所以一旦减小发动机动力,飞机就会落向甲板上,3个起落架轮子同时着舰,再加上一点点运气,尾钩就会挂上一条拦阻索。在直通式飞行甲板上降落,飞行员接到关断信号后断开油门,此后如果飞机没能钩上任何一根拦阻索,飞行员没有任何办法去阻止飞机撞到拦阻网上。但在斜角式飞行甲板上降落时,即使没有钩住拦阻索,前方也没有拦阻网阻挡飞行员加速爬高,所以飞行员可以复飞并重新降落。endprint

美国是世界上拥有航母最多的国家,也是模拟训练的先行者,其舰载机模拟训练应用的范围最为广泛,取得的成效也是最为显著。美国海军F/A-18中队就配备了舰载机作战飞行训练器。该训练器具有飞行与操作武器系统的训练功能,训练器设备尺寸小、功耗低,可在办公室使用,也可在航母舱室内使用。舰载机作战飞行训练器可提供300度水平视场角和80度垂直视场角,主要夜间训练科目为:正常和应急飞行流程、全天候进场飞行流程、陆上机场着陆和航母着舰飞行流程、空空截击飞行流程、低空飞行和低空对地攻击指挥流程、对导弹防御指挥流程、投放武器操作流程等。

美国海军专门建设了舰载机岸上模拟训练基地。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完成基础飞行训练后,要在舰载机岸上模拟训练基地进行舰载机夜间飞行资格训练,学会操纵教练机在夜间对准光学下滑航迹、在模拟甲板上定点降落以及触舰-拉起等内容的训练。美国海军规定新飞行员必须完成40个单元夜间陆上的着舰练习才能在真正航母上着舰。每个单元进行8~10次夜间“触舰-拉起”练习,在训练过程中由着舰信号官对每次着陆打分、评判,陆上模拟训练合格后才能进入实际着舰训练。

俄罗斯特别重视模拟训练,其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一般都是选拔年龄仅十几岁的少年军校学生,然后对其进行艰苦的模拟训练,在年满30岁后才能真正驾驶舰载机在航母上进行实际起降作业。俄罗斯海军仅有一个舰载战斗机团,就是第279舰载机飞行联队,这个联队的飞行员都技艺高超,具有娴熟的飞行技巧。在和平时期,这些舰载机就驻扎在陆地上的机场里,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陆上夜间模拟训练。苏联海军从1991年开始,使用“尼特卡”系统训练首批舰载机作战飞行员,规定所有的舰载机飞行员在正式上舰之前,至少要在地面模拟器和地面滑跃起飞甲板上进行超过100次的模拟航母夜间起降训练。

为帮助战斗机飞行员在航母服役前提高技术水平,印度计划在果阿邦的汉斯海军基地内,建造航母舰载机地面综合飞行训练系统。此外,印海军米格-29K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和其他海军航空兵飞行员今后也将在此接受夜间训练。印度还计划在西南部科钦港附近建设一个滑跃式舰载机起飞训练基地,专门用来训练米格-29K舰载机的飞行员,以便于航母到位后立即形成夜间战斗力。最近,还有传言印度海军计划利用乌克兰的“尼特卡”系统来为其预先训练舰载机飞行员。法国的朗迪维肖基地是舰载机起降训练的陆上模拟训练基地。根据法军训练条例,舰载机飞行员在此有21%的时间用于白昼模拟着舰练习,6%的时间用于夜间模拟着舰练习,另外73%的时间投入到其他训练科目中。

上舰实操夜间飞行训练

组织舰载机夜间海上飞行训练,应遵循先近海后远海、先月夜后暗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并打好仪表飞行的基础。航母舰载机夜间训练可分为若干阶段,各个阶段训练科目明确、层次分明,有较强的针对性。

(一)适应性训练阶段

由于陆地模拟机场的跑道是固定的,而航母受自身动力和海浪的作用,舰身会上下起伏做不规则的横摇与纵摇,这给舰载机夜间降落增加了很大难度。在夜间起飞时,因战机被弹射出去后距离海面只有20多米,舰载机飞行员必须马上调整飞行姿态,只要有一刹那疏忽就可能失控坠海。通常,普通战斗机飞行员要通过100多小时的夜间飞行训练,而舰载机飞行员不仅要完成这些基本内容,还需要克服航母夜间起降的种种困难,训练时间远长于前者。夜间飞行训练是在微光条件下展开,飞行员需通过飞行参数和导航定位系统判定飞行状态和位置,依靠经验把握航迹,并通过把握空中情况及时修正飞行状态。

组织舰载机夜间适应性训练要注重加强心理训练,消除紧张情绪。情绪紧张对于夜间海上飞行非常不利,飞行员初次进入夜间海上飞行,要训练解除思想顾虑,消除紧张情绪,以更好地完成好夜间海上飞行任务。正确分配注意力,转入全仪表飞行,采取尽量避免强光直照等措施;观察要以仪表为主,以外界为辅。在实际的夜间飞行中,有为数不少的飞行人员常犯只顾对外观察,不顾察看舱里仪表的错误。例如,有的起飞后进入空域或出航后,往往向外观察地标过多,而忽视对仪表的观察。这种情况如果飞行高度较低,并且较长时间忽略飞机状态,就会因不自觉地下降高度而危及飞机和人员的安全。

(二)中级训练阶段

夜间中级训练阶段主要围绕夜间悬停起落(直升机)、夜间超低空航行、战术动作、飞行技能、远程奔袭、投弹等基础科目展开训练,突出展开信息化条件下的多机种联合夜间对抗训练,探索夜间复杂气象和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训练模式,有力锤炼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能力。加强大机群大航程夜间深海空投训练,锻炼飞行员的心理品质,熟悉海上作战环境,大幅度提高飞行员技战术水平,增强部队全天候作战能力,并带动舰载机联队指挥引导能力的提高。夜间超低空对海攻击训练中,应加大训练监控力度,采取飞参判读、视频回放等多种手段,讲评飞行员每个架次训练情况。对达不到训练要求的,增加训练架次,重点技术加工补课;对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组织骨干力量攻关,提高整建制夜间超低空突击作战能力。为了能够使训练/演习最大限度地贴近实战,不断提高舰载机夜间训练的针对性,各国纷纷加强夜间舰载机反潜、防空以及对地打击等实战化科目训练。在联合演习中,航母舰载机通常根据即将部署地区的敌情和可能担负的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演练,如夜间空中打击、反潜、支援陆上行动等,与接下来的作战部署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对接。夜间战斗机进行夜间截击的训练,以及一些夜间轰炸训练,使用灯具浮标进行夜间轰炸训练,也进行海上夜间导航飞行训练,并演练对特混编队舰艇的模拟夜间攻击。夜间,在航空母舰上空发射照明弹,舰载机实施模拟轰炸,以增加舰载机夜间飞行训练的真实性,带动航母上的防空力量对抗空中威胁训练。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拟训练甲板航母
航母召唤,舰载机返航
科考船木甲板安装工艺
航母爱出糗
我爱航母
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舰飞行甲板准备起飞
在航母上起飞
替代甲板结合负压吸引治疗修复甲床缺损
甲板前置治疗甲床部分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