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刻骨铭心的记忆

2014-09-24朱锦平

文史月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吕梁革命记忆

朱锦平

掀开《吕梁回忆》一篇篇革命先辈在吕梁大地上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回忆文章,眼前展现出一幅幅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画面。这是革命先辈亲历、亲为、亲闻、亲见的革命斗争史诗画卷,是艰难的革命岁月烙印在吕梁儿女灵魂深处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记忆。

吕梁是革命老区,英雄的吕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赴汤蹈火、浴血奋战,英勇顽强、不屈不挠,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生活和战斗的足迹。

“五四”运动之后,张叔平、贺昌等一批吕梁籍的先进知识分子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革命思想,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吕梁地方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25年秋,晋西地区最早的党组织——汾阳特别支部成立,掀开了吕梁革命斗争历史上崭新的一页,由此革命火种迅速燎原吕梁大地。1931年5月,山西第一支工农武装——晋西游击队在孝义县成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政治影响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也在斗争中发展壮大。1936年春,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在吕梁境内转战75天,宣传我党抗日救国的主张,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了重要准备。抗日战争时期,兴县蔡家崖是晋绥边区党政军机关所在地和边区人民政治文化的中心,它所领导的晋绥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联系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枢纽,也是各根据地通往延安的“钢铁走廊”,更是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延安党中央的坚固屏障和后勤保障基地。《吕梁英雄传》就是吕梁人民保家卫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生动写照。解放战争时期,吕梁是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所在地,叶剑英、杨尚昆等领导人在吕梁驻扎一年之久,为党中央指挥全国战场乃至全国的解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革命战争时期,吕梁儿女支前百万,参军10万,牺牲1万。特别是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谱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人生壮歌。

近年来,吕梁市政协总体规划,精心组织县市(区)政协的同志广泛进行征集、深入调查发掘、认真整理研判,汇集了一批尘封已久的历史档案资料,相继编辑出版了《红军东征吕梁行》、《吕梁抗日烽火》、《回眸晋西事变》、《吕梁解放》;《吕梁名人传略》、《吕梁英雄谱》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吕梁》等《吕梁文史资料》系列丛书。这些专辑内容丰富、史料详实、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客观记述了红军东征、晋西事变、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在吕梁的全过程,真实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生动再现了吕梁人民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研究价值。

《吕梁文史资料》系列丛书的出版发行,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吕梁工作和生活过的革命先辈或他们的子女积极给我们补充资料或撰写回忆文章。同时在以往收集的资料中,有一部分具有文献价值的零散的档案资料未能收录到这些专辑之中,又不能独立成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逝,如果这些珍贵的史料不能及时编辑出版,就有可能重新回归档案或者再次尘封起来,对于丰富吕梁文史资料将是一大遗憾。为此我们决定将这些文史资料、回忆文章进行整理、编辑,并将陆续出版,作为《吕梁文史资料》的补充、完善,丰富和修正,这项工作将贯穿未来几年政协文史工作之中。我们为这套专辑取名《吕梁回忆》,意为吕梁人民刻骨铭心的一段记忆。这些回忆文章虽然题材不一、视觉各异,内容不同、观点相左,但都立足吕梁、客观真实、具体感性、朴实无华,作者通过简洁生动的文字直书历史事件,力求真实反映当时的本来面目,通篇突出一个“真”字,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它的出版必将为“存史、资政、团结、育人”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阅读这些历史资料,品味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应和当时历史大背景联系起来,才能深刻理解其革命精神;阅读这些历史资料,咀嚼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应和当时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联系起来,才能触景生情、深刻领悟其高尚品质;阅读这些历史资料,体会这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应和当事人的思想觉悟、语言习惯联系起来,才能从平凡中见伟大,从质朴中见高尚。诸如那个时期流行的宣传标语“吕梁山上红旗飘,红军诞生在今朝;马恩列斯为师导,共产主义是目标;队前宣誓决心表,革命到底不动摇”,这些就是当时觉醒的吕梁人民奋斗精神、行动口号、革命决心的真实写照。这些类似顺口溜的豪言壮语,是那个年代的匕首、投枪和战斗号角,是震撼人心的壮丽诗篇。

我们深知,历史不仅仅是黄钟大吕,它更是无数平凡人物、无数英雄的命运和悲欢。《吕梁回忆》的编辑不但充实了吕梁地方史,而且将为吕梁革命史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可以帮助读者从一个地方革命史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命运中去认识中国革命艰苦曲折的斗争历程。

《吕梁回忆》的编辑出版,对于曾在吕梁战斗和生活过的革命前辈,回忆文献是对光荣岁月的无限回味和追忆;对于他们的后代,回忆文献是对父辈的最好的缅怀和追思;对于吕梁人民,回忆文献是对革命先辈的最好的景仰和纪念。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就是我们编辑出版《吕梁回忆》的初衷,也是我们总结历史展望未来所应传承的一种精神。

这是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史诗。回望这段历史,我们充满敬意、充满感激。历史的尘烟虽然早已散尽,记忆的闸门却永远开启。这永恒的红色回忆,必将激励吕梁儿女勇往直前、奋发努力,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

endprint

猜你喜欢

吕梁革命记忆
幸福生活
中国的出行革命
一次就好,我带你去看天荒地老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