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一般的尝试

2014-09-24邓维

中国摄影 2014年9期
关键词:文澜北京电影学院影展

邓维

在相互守望的同时串联起个性特征下的不同的纪实摄影感悟。学术上的平等,展出形式上的匠心独运,使这两个影展显得轻松、务实、融洽,观众们游走于影像对话者之间,比较着双方的特点、个性、差异,评说着各自的长长短短,无意间自己也融入到作者及策展人所追求的学术氛围中,各得其所。

3月5日和6月3日下午,向来不大讲究衣着的王文澜与贺延光不约而同穿得整整齐齐,都是早早来到中国摄影展览馆,再次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待展的自己与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的作品。这两个名为《生活的肖像—王文澜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学生的影像对话》、《延伸的视点—贺延光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学生的影像对话》的影展足以令王文澜、贺延光高度重视,因为这个影展与他们参加过的众多影展极为不同。

王文澜、贺延光在新闻摄影、纪实摄影领域的地位和成就在业内尽人皆知,但与高等院校摄影专业的学生直接以影像对话,他俩都是第一次。当然,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参展的学生们(包括部分已经毕业的同学)更是第一次与新闻、纪实摄影的标志性人物同场切磋,对他们来说其意义与吸引力不言而喻。

对于这个影展,策展人(新华社摄影部领衔编辑陈小波和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提出,参展照片全部为纪录类作品,以前获过奖的或者在报刊上已经发表过的一律不要,为的是强调与学生们在纪实摄影领域平等交流,避免学术被名篇、名气所累,这点王文澜、贺延光十分赞同,费了些踌躇的是拿哪些片子。王文澜毕竟老道,他提出作品的题材范畴为生活的肖像,这就界定了他与学生们都以共同的平视视点对身边的常人常事用镜头表述,他的作品全是几十年来积累的黑白老照片,学生们的都是彩色数码照片,时代特色、个性特征、影像特质一目了然,恰如其分地展示了这个影展的学术精神与探索作用。贺延光爽快,他的镜头向来都是瞄着社会、瞄着进程、瞄着生活的,不拿新闻图片,那就将视点延伸,生活状态、生存空间千姿百态,又千差万别,该想该说的事多着呢,30幅日常生活中记录下的瞬间很快定稿。

策展人特别强调,这种“老”“少”交流的样式就是王文澜、贺延光与同学间都不出难题、偏题,坦诚相见,彼此无任何强加于人的东西,在共同的纪实摄影实践上对话交流,充分显示互动互悉,继往开来的现实意义。

这两个影展的作者及策展人在展出形式上也颇下了番工夫。王文澜的作品和学生们的作品无明显的区域分割而是环绕在一起,看到你的同时也看到我,这种有机的联系与衔接明白无误地告诉参观者请看交流,请看互动。贺延光的作品与参展同学的作品对应排列,作品的数量及场地面积完全对等,参观者站在贺延光作品这边可以看到参展同学的作品,非常便于对照比较。这两个影展较好地避免了通常影展中所见的那种“腕儿”与“非腕儿”的有意无意的作品隔膜,取而代之的是用作品表述各自的影像追求,在相互守望的同时串联起个性特征下的不同的纪实摄影感悟。学术上的平等,展出形式上的匠心独运,使这两个影展显得轻松、务实、融洽,观众们游走于影像对话者之间,比较着双方的特点、个性、差异,评说着各自的长长短短,无意间自己也融入到作者及策展人所追求的学术氛围中,各得其所。

对于这两个影展,批评意见主要来自现场研讨会。在《生活的肖像》开幕当天,展出形式上的创新没能有机延续到研讨会这个环节,会场小了点倒不要紧,椅子不够也能将就,问题出在“排座”上,依旧是摄影界的“名家”坐着,几十位学生站着;依旧是摄影界的“名流”轮着“说几句”,学生们听。缺少不同年龄、不同时代、不同见解的敞开探讨,哪怕是让学生们多提些问题,多问些为什么,而不是“听课”,研讨会这个环节也不至于与整个影展脱节,事倍功半。吸取教训,在《延伸的视点》展览开幕当天的研讨会上,主办方规定摄影界人士与摄影学院学生轮流发言,请大家尽可能不要说空话、套话、奉承话,尽可能把想说的话和想问的问题倒出来,研讨会的实效明显好于上一次。

摄影界对我国的摄影教育、尤其是高等院校的摄影专业教育,一直不大摸门儿。以往我们已习惯了摄影人自己零敲碎打,与高等院校的摄影专业各说各的,各干各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体系意义上的共同作为。实际情形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各个行业的年轻人才一般都出自高等院校,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今后这一趋势将更加明确。专业摄影人才在校期间如果能尽早接触到摄影的应用领域,真实体验目前我国摄影业的方方面面,哪些是前沿的、哪些是滞后的、哪些是比较明朗的、哪些是云山雾罩的,就能有较直观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中对得上号,该琢磨的琢磨,该吸收的吸收,该扔的就扔。同时,摄影界本身有相当一部分从业者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大家都是草台子 、野路子,是在实践中努力成才,但又有些自视颇高、包打天下的作派,眼界和心胸与名气不成比例。所以,让摄影真正在学术上有所地位,特别需要摄影界和摄影教育界建立起有效的体系意义上的合作机制,共同为摄影的健全发展和培养摄影专业人才一起尽当尽之责,让摄影文化理性地、有效地、健康地发展开去。这两个展览正是探索上述机制的有效渠道与合作方式。中摄协教育委员会和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作为这一合作机制的践行方,以连续三位摄影名家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学生的影像对话展览的形式(除已经展出的王文澜、贺延光与摄影学院学生的影像对话展外,还有将于今年11月上旬展出的解海龙与摄影学院学生的影像对话展)作为系列,并将以多种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尝试。

搞摄影的和学摄影的对话,最佳方式当然是共同的语言—用照片说话。而这次搞摄影的出面与同学对话的又是很最擅长用纪实照片说话的三个人物王文澜、贺延光、解海龙,顺理成章。

别看王文澜平常说话慢条斯理,仨字一个逗号,用照片说话时那是得心应手,节奏感极强。30幅时间跨度三十几年的黑白照片,不讨什么“视觉冲击力”,也不求什么“重大题材”,场景人人可得,画面平铺直叙,他平心静气,点到为止,拿捏得恰到好处。心里没谱的人不敢这么做,这是王文澜见功力的地方,我不多述,大家早有公论。贺延光的性格决定了他的直率,从不拐弯抹角,30幅数码彩色照片首先告诉你这是他这两年的作品,而且都是日常生活中有感而拍的,表面上看好像有意淡化了他以往作品的犀利,但依然直抒胸意。有些人的作品喜欢咋咋呼呼,其实多一半是在炫耀自己有大能耐,而贺延光的这30幅照片尽管拍摄的都是生活小景,但客观、理性、以小见大的特征足以说明他视点的敏锐与切入点的聪明。至于今年11月上旬展出的解海龙的相关作品,我还没见到,但能肯定的是届时无论是他还是参展的学生作品,将一律为社会民生题材的纪实专题,包括研讨会的形式都有所变化,值得期待。

最可贺的是参与展览的这些同学们,再过几年,在摄影一线摸爬滚打的就将是这些年轻人,他们的道行与作为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摄影的走向,谁能小觑!事实上,比较重视纪实摄影教学的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这些年培养出来的图片专业学生在新闻摄影、纪实摄影领域已经声名鹊起,如果更多的院校在摄影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上能更具眼光,更具手段,更具推力,年轻一代的成长必然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曾经有句名言: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起跳的!现在我们必须伸出肩膀,不必说责任与担当之类特高尚的词,轮也轮到我们了,所以,与学生的影像对话往根里说就是尽我们所能,助你一臂之力。

无论是参展的王文澜、贺延光、解海龙,还是策展人陈小波、宋靖,包括我这个总协调人,都对这种老少同席,说长论短,平等交流,相得益彰的影展感到欣慰,这是个不一般的尝试,这事值得做,而且还能做得更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澜北京电影学院影展
北京电影学院艺考有考生称“被交卷”
Reflections on American Society
“文澜杯”全国诗词大奖赛获奖作品
文澜情
解构二次元
2016年各类国际影展金奖作品鉴赏
李文澜
五行(组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