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宝级的民间传统

2014-09-24

少年博览·初中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木卡姆妈祖印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原始性和真实性的延续,是民族个性、民族情感和审美习惯“活”的显现,也最能展示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具有五千年文明积淀的华夏古国,更应守护祖先留下的这片精神家园,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赓续绵延。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分为五类:口头传说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礼仪、节庆活动。现在我们来介绍十种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间艺术、传统或工艺,讲述着口耳相传的历史,表现着真实的民间审美,承载着普通百姓的生活智慧,值得我们悉心品味、保护与传承。

昆 曲

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公元14~17世纪)。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也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腔及其戏剧结构(旦、丑、生等角色)也被其他剧种所借鉴。《牡丹亭》《长生殿》成为传统的保留剧目。昆曲表演用锣鼓、弦索及笛、箫、笙、琵琶等管弦和打击乐器伴奏。昆曲的舞蹈动作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的新疆,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中心,多种宗教并存传播,东西方文化撞击交融,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就是流传于中国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中的歌唱内容,包含了哲人箴言、文人诗作、先知告诫、民间故事等,是反映维吾尔人民生活和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歌曲体裁既有叙咏歌,又有叙事歌;演唱方式既有合唱,又有齐唱、独唱;唱词格律与押韵方式,复杂多样。载歌载舞,是维吾尔木卡姆最重要的特色,集体舞的队形组合和步伐步态富于变化。

除维吾尔木卡姆的主要代表《十二木卡姆》外,还流传着《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

安徽宣纸

安徽宣纸是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起于唐代,历代相沿。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宣纸的种类繁多,按料比可分为棉料、净皮、特净三大类,有几十个品种、规格,另有品种繁多的加工纸(熟宣)以及宣纸制品如册页、扇面等。

浙江龙泉青瓷

汉族劳动人民制作瓷器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浙江龙泉青瓷始于五代,盛于南宋,极具典雅、端庄、古朴、青淳之特色。产品种类涉及现代与仿古的人物、动物、花瓶、挂盘、茶具、文房用具、高档茶、酒、餐饮、药品皿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斑斓著称于世。

龙泉青瓷分“哥窑”和“弟窑”:哥窑瓷品以紫口铁足、釉裂成纹、幻变见长;釉层饱满丰厚,釉色清灰淡雅,素有“金丝铁线”之美称,被视为瓷中珍品。

弟窑则以晶莹润泽的青釉闻名天下。白胎厚釉、光泽柔和、温润如玉,其有棱线处,微露白痕为“出筋”,脚呈红色为“朱砂底”,被誉为“青瓷之花”。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框架为主的建筑体系,以土、木、砖、瓦、石为主要建筑材料,由柱、梁、檩、枋、斗拱等大木构件形成框架结构承受来自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最迟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就形成了以抬梁式和穿斗式为代表的两种主要形式的木结构营造建筑体系。

营造的专业分工主要包括: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作、石作、土作、油作、彩画作、搭材作、裱糊作等,其中以柱、梁、枋、檩等承重部分的大木作为诸“作”之首,在营造中占主导地位。中国匠师在几千年的营造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工艺经验,在材料的合理选用、结构方式的确定、模数尺寸的权衡与计算、构件的加工与制作、节点及细部处理和施工安装等方面都有独特与系统的方法或技艺,并有相关的禁忌和操作仪式。这种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延承至今。

雕版印刷

作为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流传至今的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也是现代中国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经》(现藏大英博物馆),不过雕版印刷可能在隋朝前就已经出现了。

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印刷术。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妈祖信俗

妈祖信俗由祭祀仪式、民间习俗和故事传说三大系列组成,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文化遗产。

妈祖诞生和成长在公元10世纪的湄洲,她致力于帮助她的同胞乡亲,并且因为试图营救海难中的幸存者而献身。祭祀妈祖的活动包括到湄洲祖庙谒祖、分神、贡献鲜花,燃蜡烛、香火和放鞭炮。晚上的时候居民会提着“妈祖灯笼”游行。信奉者们向妈祖求子、求平安、求解决困难的办法、求幸福。对妈祖的信仰和纪念已经深深融入沿海地区中国人以及他们后裔的生活,成为促进家庭和谐、社会融洽以及信众身份认同感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纽带。endprint

猜你喜欢

木卡姆妈祖印刷
神奇“印刷”术
妈祖之光
妈祖祭典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浅谈木卡姆艺术与民间艺人
——以新疆莎车县为例
刀郎木卡姆乐器伴奏模式及其生成过程
从《木卡姆》看新疆人物画的民族性
妈祖形像考——兼论妈祖服饰及妈祖形像复原实践
吾铁库尔先生和维吾尔木卡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