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摆脱书:艾柯&卡里埃尔对话录
2014-09-24
作者:(法)卡里埃尔,(意)艾柯著,(法)托纳克编,吴雅凌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1
编辑推荐
若要对人类的奇遇有所领悟,就不仅要通过人类的辉煌,还要通过人类的失败。在这里,两位对谈者围绕记忆展开出色的即兴言谈,从各种难以弥补的失败、缺陷、遗忘和损失说起,从虚假、错误甚至愚蠢的书籍说起——所有这一切,与我们的杰作一起,成就了人类的记忆。他们津津乐道地揭示,书籍尽管遭到各种审查的迫害,最终还是得以穿过那张开的大网,这有时是好事,有时却可能是坏事。
内容推荐
当人类的一切视听遗产都消失了,我们还可以在白天读书,在夜里点根蜡烛继续。书是人类的起点和终点,是世界的场景,乃至世界的末日。在过滤和传承中,我们的文化是幸存下来的东西,还是所有从此消失的书的墓园?那些经世流传的书,就是最值得留下来的吗?我们如何为后代做出选择?为什么说人对过去的认知归功于傻子、呆子和敌人?互联网时代我们将如何面临知识的改变?……欧洲两位最重要的知识分子,充满奇思异想的渊博对谈。关于书籍的秘密,关于知识的真相。
作者简介
安贝托·艾柯(UmbertoEEco),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艺批评家和小说家,21世纪最耀眼的一位百科全书式学者,少有的将精深学术与玄奥著作变成畅销书的作家,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让一克洛德.卡里埃尔(Jean-CLaudeCarriere),法国著名作家、电影泰斗、国家电影学院创始人,《布拉格之恋》、《铁皮鼓》、《大鼻子情圣》、《屋顶上的轻骑兵》、《白日美人》等80多部经典电影剧本的创作者,电影大师布努埃尔最青睐的编剧,1972年龚古尔文学奖得主。
精彩内容节选
在某个特定时刻,人类发明了书写。我们可以把书写视为手的延伸,这样一来,书写就是近乎天然的。它是直接与身体相连的交流技术。你一旦发明了它,就不可能再放弃它。这就好比发明轮子一般。今天的轮子与史前的轮子一模一样。相比之下,我们的现代发明,电影、收音机、网络,都不是天然的。
书就如勺子、斧头、轮子或剪刀,一经造出,就不可能有进一步改善。你不能把一把勺子做得更像勺子。书多方证明了自身,我们看不出还有什么比书更适于实现书的用途。也许书的组成部分将有所演变,也许书不再是纸质的书。但书终将是书。
目录
前言:艾柯与卡里埃尔相遇的意义
书永远不死
永久载体最暂时
母鸡用一世纪学会不过街
说出滑铁卢所有参战者的姓名
被过滤者的报复
今天出版的每本书都是后印刷初期珍本
那些非到我们手里不可的书
我们对过去的认知归功于傻子、呆子和敌人
虚妄所向无敌
愚蠢颂
互联网,或“除名毁忆”之不可能
火的查禁
所有我们没读过的书
圣坛的书和地狱的书
人死后他的藏书怎么办
译后记:网络与书籍——苏格拉
底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