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输送部的检查与维修

2014-09-23刘海滨王立明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4年6期

刘海滨+王立明

摘 要 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正确地保养和检查是延长机器使用寿命、降低机器故障率、提高机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水稻收割机 割取部 输送部 检修与保养

0 引言

随着农机技术的大力发展,水稻收割机的广泛使用,农民对农机维护和保养技术相对缺乏,现将半喂入式水稻收割机割取输送部的检查与检修作以简要阐述。

收割中的维护保养工作分为班前、班中和班后三个阶段。班前维护工作是指每天作业前要检查各加油部件,如链条、割刀、输送爪进行加油,对所有的皮带、弹簧进行调整等。班中维护保养工作是指在机割过程中听到异响或发现稻草、稻谷输送不畅或动力不足等现象时,应及时停机检查维修,待检查完毕后方可继续使用。班后维护工作是指每天作业完毕后必须对收割机进行全面的技术检修工作。

根据收割机生产厂提供的收割机维护保养资料和我们多年教学经验相结合,通过整理,现向各位机手朋友简单介绍水稻联合收割机维护保养知识。

水稻收割机车型多种多样,但都包括割取输送部、脱粒清选部、行走部、发动机部、电器部、液压部等。在工作生产中,割取输送部极其重要。割取输送部零部件较多,又分为扶禾部、割取部、输送部。

1 扶禾部

1.1 扶禾拨指的检查

扶禾拨指材料为白色塑料制品,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断裂和变形。目测扶禾拨指时,拨指应与扶禾面板成直角。相邻扶禾拨指上下应错列20~30 mm。如有严重变形和断裂需要更换和调整错裂间隙。更换调整时将链节头置于同一平面上安装。磨合期内要经常检查。磨合期后每工作100 h检查一次,每工作400 h更换一次。

1.2 扶禾链滚轮内径的检查

工作中扶禾链滚轮高速运转,极易造成其内径的磨损。如其磨损严重,扶禾拨指就会造成损坏。利用游标卡尺测得其内径值应为15 mm,不能超出16 mm。若超出,应更换滚轮衬套。

1.3 扶禾链轮、扶禾张紧链轮的检查

扶禾链轮又叫扶禾驱动轮。主要功能为驱动扶禾链带动扶禾拨指,扶禾链轮破损和齿间磨损过大要更换,在调整弹簧的张紧度时,限位螺钉与弹簧的间隙为2~3 mm。若无张紧余地时须拆下若干链节后再调整。四条扶禾链条要同时调整。

扶禾链轮和张紧链轮的滚珠轴承每工作500 h更换一次。

1.4 扶禾驱动轴平键和壳体的检查

按住扶禾驱动轴不动,轻轻转动驱动链轮,如感到异常松动,则表明平键已磨损。早期磨损可将平键转90°安装使用,过度磨损时必须更换,平键的基准为5 mm,磨损度不要超过45 mm。

驱动壳体出现裂纹缺损时需要更换轴承,失油损坏时需要更换。

1.5 拨禾星轮的检查

测量拨禾星轮的齿厚不小于36 mm,星轮是单向啮合,早期磨损时左右外星轮、左右内星轮可以互换使用。如果磨损严重时,会产生茎秆输送不齐、脱粒不净、堵塞等现象必须更换。

检查星轮的啮合通过调整垫片使星轮上下对齐,上下差值超过5 mm时,可使用垫片进行微调,使差值保持在5 mm以内,如星轮支架变形,应矫正。

2 割取部

2.1 割刀刀片的检查

割刀刀刃很锋利,拆装时应带上手套,由二个人分别握住割刀的两端共同拆装。

拆下割刀的安装板螺栓,将割刀转到垂直位置,同时向左移动使其脱离定位销孔,拆下刀夹后应清除泥土等杂物,若刀片已无锯齿形、断裂或变形,必须更换。铆钉变形使刀片变斜时,要更换铆钉。调整割刀与固定刀的间隙为0~0.5 mm。调整后,清扫干净,注入润滑油,用手移动动刀总成,确认能正常工作后,安装割刀组件。

当割刀磨损时,割茬会不齐或过高,收割部的作物输送状态也会变得混乱,所以必须每天按时检查割刀情况,发现问题马上修补或更换。

2.2 割刀曲轴连杆的检查

将左右割刀向内侧移动,在最大的移动位置时,停止收割部的旋转,松开曲轴连杆的左右两个固定螺母(螺纹有左旋和右旋),转动曲轴连杆,将割刀片和固定刀片的中心错位调整在1.5 mm以内后,拧紧固定螺母,并涂抹螺纹防松胶。

2.3 割取离合器皮带钢丝的检查

割取离合器皮带的张紧度应以张紧弹簧的长度至限位螺栓之间的间隙保持在8~10 mm为宜。如间隙过大或过小应先松开调节螺母,调整离合器钢丝到合适位置后锁紧螺母。割取离合器钢丝应每个工作期检查一次,若发现卡滞现象,须在钢丝两头注油,如皮带有严重损伤则需要更换。

2.4 梳刷皮带(爪型皮带)的检查用拇指压皮带中部,皮带的挠度应在10~15 mm之间。皮带较松时,应松开张紧轮紧固螺母,将其调整为正确挠度后再拧紧紧固螺母,如果已无调整余地,须更换梳刷皮带(爪型皮带)。

2.5 割取1轴、2轴的检查

打开割取1轴、2轴连接处定位销,松开法兰盘。伞形齿轮轴应形状完整,如发现有明显磨损台阶及齿部出现裂纹爆角等缺陷时应更换并注润滑油。安装定位销时,一定要敲击到位,以免松动脱落。

3 输送部

3.1 左右下输送链的检查

左右下输送链的张紧弹簧长度应为95~98 mm之间,如不足或超出规定值应调整。如链条有严重磨损,应更换。

3.2 纵输送链及辅助输送链检查

测量纵输送链与辅助输送链的间距,在喂入最深位置间距为50~55 mm,最浅位置为42~52 mm。调节纵输送行程应调节螺杆,使之在合适位置,并使纵输送达到上述极限。纵输送链的张紧间隙与定位螺母的间距为5~7 mm,调节时松开锁紧螺母,调整调节螺母。如链条磨损严重,要更换链条。

3.3 辅助输送链与导流杆的检查

辅助输送链与导流杆之间的间隙为6~8 mm,导流杆应处于链条中部。否则割取量少时易漏谷秆,割取量大时易堵塞。

总之,要经常清除机器各部件上的杂草、稻秆、稻谷和泥土等杂物,特别是要及时清除粘附在行走部分,如履带、驱动轮、支重轮及轴承上的泥土和杂草等,以避免泥土浸蚀轴承、油封和泥土干硬板结时行走会损坏履带、支重轴等零件。检查各工作部件的紧固情况,对所有皮带、链条、轴承、割刀片、脱粒齿应及时修补、更换。发动机冷却液、机油、液压箱的液压油要进行检查和及时补充。各润滑部位要及时加注润滑油,如对链条、轴承、割刀等加油润滑。

(05)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