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R模型的流通经济对居民消费影响分析
2014-09-23戴丽
戴丽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选取1978年-2012年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建立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VAR模型。综合运用单位根检验、广义脉冲响应、协整检验等实证分析方法对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指标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居民消费增长率的波动有一定的贡献,初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居民消费增长率变动的解释力要强于长期的影响。全国居民消费水平降低会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减少,长期来看,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逐渐消失了。本文最后根据居民消费与流通经济关系结论,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基本现状,提出建立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 流通经济 VAR模型
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居民消费与流通经济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研究影响我国当前居民消费的因素,对消费与流通展开系统分析,探讨居民消费与流通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梳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对于有效建立引导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变量与数据
本文选取的经济指标是全国居民消费水平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居民消费水平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个变量选取从1978年到2012年的数据。此外,为防止产生过大的波动,减少数据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现象,首先对两个时间序列变量取对数,所有数据来源为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见表1。
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采用单位根检验方法作为检验序列平稳性的手段。如果变量序列为平稳时间序列,则可以直接构建模型;如果变量不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就必须对变量进一步差分处理,再进行检验。对变量全国居民消费水平(X1)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2)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根据平稳性检验结果来初步判断序列的平稳性。根据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有多种单位根检验方法,本文采用ADF检验,通过Eviews7.0输出结果如下:
用ADF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后,可以看出,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零售总额数据都不平稳,所以需要进行差分。未经差分的时间序列X1和X2都存在单位根,对两个变量分别取对数后,进行差分处理。经检验,经过一阶差分后的序列不存在单位根,X1和X2在5%显著性水平下均为平稳序列,即不存在单位根,所以,X1和X2都是一阶单整的时间变量,也即X1(1)和X2(1)。
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变量lnX1和lnX2均有一个单位根,这说明这两个时间序列数据都是一阶单整过程I(1)。所以两者之间可能是协整的,对它们做Johnsen协整检验,看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由表3和表4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数的协整检验不拒绝无协整方程的原假设,即二者的对数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综上所述,这两个平稳的数据序列可以做VAR模型。
(二)VAR模型建立
滞后阶数的确定直接影响VAR模型的估计结果。VAR模型估计的重要问题是如何确定滞后期的阶数。如果滞后期过少,将不能完整地反映变量间的动态关系,但太多滞后期也会导致自由度减少,影响模型参数估计的有效程度。滞后0-2阶VAR模型最优自回归阶数p的检验结果(表5)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R、FPE、AIC 和 HQ 指标最优滞后期为1,而SC指标最优滞后期为0期,因此确定滞后阶数为1。以下是VAR模型:
DlnX1=0.3288*DlnX1(-1)+0.2523* DlnX2(-1)+0.0492 (1)
DlnX2=0.0995*DlnX1(-1)+0.4365* DlnX2(-1)+0.0684 (2)
(三)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两个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向量自回归估计,采用观察AR特征根是否在单位圆内检验VAR模型的稳定性。通过AR特征根判断VAR模型稳定性的原理如下:如果VAR模型的所有根的模的倒数都小于1,即都在单位圆内,则该模型是稳定的;如果VAR模型所有根的模的倒数都大于1,即都在单位圆外,则此VAR模型便是不稳定的。
由图1可以明显地看出,代表模型的根的倒数的点都在单位圆以内,这表明所估计的VAR模型是稳定的,这样以此得到的脉冲响应分析也是比较稳定有效的。所以使用广义的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方法,来初步刻画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互间的冲击效应,研究各变量的动态变化关系,是会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的。另外,本文选取滞后期阶数为10期的脉冲参数设置。
(四)对数的脉冲响应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升对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的最大贡献出现在第2期,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大约两个月的滞后效应。总体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居民消费增长率的波动有一定的贡献,初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居民消费增长率变动的解释力要强于长期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全国居民消费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正向冲击,首先会引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减少,从第7期开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会稳定在零增长率这一均衡水平,这说明,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逐渐消失了。
建立扩大居民消费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流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提升流通的能力,才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流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居民消费需求扩大的长效作用力量,当消费能力与消费需求同步时,只有流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才能保证有效供给的持续稳定,才能与居民消费需求相匹配,才是居民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大的长效作用力量。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才能保证在良性互动中形成长效稳定的居民消费需求。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流通经济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流通经济发展与居民消费关系理论与实证,本文提出如下几点政策建议:endprint
第一,加强基础流通产业设施的建设力度,尤其是加强完善偏远地区、城乡地区的基础设施。基础流通产业设施的建设力度和完善程度是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对商品和服务价值的实现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第二,加快流通产业改革进程,提高流通效率。通过合理整合资源,构建大型流通产业集团,可以有效提高流通产业专业化程度,促进流通产业实现规模经济,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发展程度,有利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建设。
第三,发展和创新流通产业经营手段,积极开创新型流通产业形态。鼓励和引导流通企业从培养消费、引领消费时尚意识开始,逐步建立新型流通业态来适应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而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建设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的新型流通产业形态,不断创新流通业经营手段,从而吸引更多具有购买力的消费者,发掘消费潜力,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
第四,切实提高流通产业信息化和现代化服务水平。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流通产业的经济效率和竞争能力。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大型流通企业的实践经验,全面提高国内企业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充分利用现代化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提高企业流通效率,促进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第五,建立法制化的消费环境,加强流通经济监管。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流通经济发展,并且颁布了相关法律进行支持。日本最早颁布的《中小零售商业振兴法》和《大店法》等来规范流通市场。由于我国在此方面缺少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通经济走向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我国应当加快推出相关立法,积极推动规范流通经济领域的市场活动,使流通经济早日与国际化接轨。
结论
综上,努力建设现代化流通经济,提升流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指导原则,繁荣商品市场、搞活流通市场,充分发挥流通产业繁荣消费市场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十二五”末期和将来的一段时间,以扩大内需为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之一,应将发展现代流通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提高流通经济发展水平,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最终使流通经济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居民消费,实现消费引导我国经济内生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郑维校.新形势下搞活流通与扩大消费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0(17)
2.张连刚,李兴蓉.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关系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09(16)
3.陈少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重在建立长效机制[J].经济研究参考,2011(22)
4.文启湘,张慧芳.论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J].消费经济,2011(1)endprint
第一,加强基础流通产业设施的建设力度,尤其是加强完善偏远地区、城乡地区的基础设施。基础流通产业设施的建设力度和完善程度是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对商品和服务价值的实现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第二,加快流通产业改革进程,提高流通效率。通过合理整合资源,构建大型流通产业集团,可以有效提高流通产业专业化程度,促进流通产业实现规模经济,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发展程度,有利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建设。
第三,发展和创新流通产业经营手段,积极开创新型流通产业形态。鼓励和引导流通企业从培养消费、引领消费时尚意识开始,逐步建立新型流通业态来适应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而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建设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的新型流通产业形态,不断创新流通业经营手段,从而吸引更多具有购买力的消费者,发掘消费潜力,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
第四,切实提高流通产业信息化和现代化服务水平。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流通产业的经济效率和竞争能力。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大型流通企业的实践经验,全面提高国内企业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充分利用现代化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提高企业流通效率,促进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第五,建立法制化的消费环境,加强流通经济监管。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流通经济发展,并且颁布了相关法律进行支持。日本最早颁布的《中小零售商业振兴法》和《大店法》等来规范流通市场。由于我国在此方面缺少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通经济走向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我国应当加快推出相关立法,积极推动规范流通经济领域的市场活动,使流通经济早日与国际化接轨。
结论
综上,努力建设现代化流通经济,提升流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指导原则,繁荣商品市场、搞活流通市场,充分发挥流通产业繁荣消费市场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十二五”末期和将来的一段时间,以扩大内需为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之一,应将发展现代流通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提高流通经济发展水平,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最终使流通经济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居民消费,实现消费引导我国经济内生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郑维校.新形势下搞活流通与扩大消费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0(17)
2.张连刚,李兴蓉.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关系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09(16)
3.陈少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重在建立长效机制[J].经济研究参考,2011(22)
4.文启湘,张慧芳.论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J].消费经济,2011(1)endprint
第一,加强基础流通产业设施的建设力度,尤其是加强完善偏远地区、城乡地区的基础设施。基础流通产业设施的建设力度和完善程度是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对商品和服务价值的实现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第二,加快流通产业改革进程,提高流通效率。通过合理整合资源,构建大型流通产业集团,可以有效提高流通产业专业化程度,促进流通产业实现规模经济,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发展程度,有利推进流通产业现代化建设。
第三,发展和创新流通产业经营手段,积极开创新型流通产业形态。鼓励和引导流通企业从培养消费、引领消费时尚意识开始,逐步建立新型流通业态来适应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而充分发挥流通产业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建设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的新型流通产业形态,不断创新流通业经营手段,从而吸引更多具有购买力的消费者,发掘消费潜力,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
第四,切实提高流通产业信息化和现代化服务水平。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流通产业的经济效率和竞争能力。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大型流通企业的实践经验,全面提高国内企业的电子信息技术水平,充分利用现代化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提高企业流通效率,促进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第五,建立法制化的消费环境,加强流通经济监管。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流通经济发展,并且颁布了相关法律进行支持。日本最早颁布的《中小零售商业振兴法》和《大店法》等来规范流通市场。由于我国在此方面缺少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通经济走向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我国应当加快推出相关立法,积极推动规范流通经济领域的市场活动,使流通经济早日与国际化接轨。
结论
综上,努力建设现代化流通经济,提升流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指导原则,繁荣商品市场、搞活流通市场,充分发挥流通产业繁荣消费市场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十二五”末期和将来的一段时间,以扩大内需为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之一,应将发展现代流通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提高流通经济发展水平,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最终使流通经济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居民消费,实现消费引导我国经济内生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郑维校.新形势下搞活流通与扩大消费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0(17)
2.张连刚,李兴蓉.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关系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09(16)
3.陈少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重在建立长效机制[J].经济研究参考,2011(22)
4.文启湘,张慧芳.论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J].消费经济,20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