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女孩的“火星梦”
2014-09-22侯慧慧
侯慧慧
美国迄今最先进的核动力火星探测器“好奇”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它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迹象。而为火星探测器命名的是一位12岁的华裔小学生——马天琪,她在火星探测车命名赛中夺冠,以“好奇心”(Curiosity)命名探测车。
马天琪在接受美国宇航局采访时说:“以前我以为只有通过书本才能了解宇宙,在夜里只能遥望太空却永远不可能接近它。为新火星探测器命名使我至少向太空迈出了一步。”“好奇”号——这个看似简单的名字,却打动了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最终成为火星探测器的名字。
“好奇”号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庞大、最复杂、最昂贵也最先进的火星探测器。火星车是一个汽车大小的火星遥控设备,上面搭载了一批先进的探测仪器,包括17台先进照相机、一个机械臂、一个钻孔机、一台激光装置,其内部还配备化学实验室,用于样本分析。其大小相当于一辆小汽车,重量约900公斤,是前任“双胞胎”火星车“勇气”号和“机遇”号的五倍,长度约为它们的两倍。
马天琪是美国堪萨斯州向日葵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小学教师为他们朗读《儿童时代杂志》,鼓励他们参加美国太空总署为火星探测车命名比赛。平时好奇心就很强的马天琪立即产生了参与活动的念头,而且还很自然地想到了“好奇”这个名字。她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飞快地写下了自己为火星探测器起名为“好奇号”的缘由——“好奇心是人类永不熄灭的火焰,它燃烧着每一个人的心,让我早上爬起来,想象着新的一天将会有什么样的惊喜降临到我的生活。好奇心具有如此大的力量,以至于没有它,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我们。当我还小的时候,曾好奇地问自己,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为什么会有我?又怎样活到现在?”“好奇心让我们每一天都充满热情,让我们成为科学家和探索者,带着自己的渴求探索周围的世界。当然,前方有很多的艰难险阻,但这挡不住我们探索的脚步和对梦想的追求。我们已经发现了很多奇妙的东西,但相对于大千世界而言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永远也无法弄清所有应当弄清的事物,但有了燃烧着的好奇心,我们会学到很多很多。”马天琪用短短200多字的说明,讲述了她命名火星探测器的理由,虽然言语不多,但是最终马天琪所起的这个名字从9000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当她得知自己能为火星探测车命名时,激动万分。
马天琪的父亲马喜庆和母亲曹力生都是中国清华大学毕业生,分别于1995年和1996年移民美国。在母亲曹力生眼中,马天琪从小好奇心就很强,同龄的孩子都喜欢看童话故事,而她却喜欢看科学专著,并且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环境科学家。一向喜欢挑战的马天琪除了对科学着迷外,还在钢琴和作曲方面颇有天赋,曾获得堪萨斯州儿童钢琴大赛第一名和全美儿童作曲大赛二等奖。马喜庆对女儿居然能在命名赛中夺冠,全家人都受到邀请来洛杉矶参观喷气推进实验室感到非常惊喜。他说:“我很高兴有机会陪同女儿参加这次火星探测器的命名活动,对于我们这些华人来说,这一机会真是特别难得。今天上午我们陪同女儿参观了各个实验室,可谓是大开眼界。”
12岁的马天琪站在喷气推进实验室模拟火星实验场的“好奇”号火星模型旁,戴着牙套,略显腼腆。她对着摄像机镜头表示,此时此刻,她很紧张,也很兴奋,而更多的是惊讶,惊讶的是自己能有如此殊荣为火星探测器命名。当天她还受邀到发射现场,把自己的中、英文名都签在“好奇”号探测车上。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