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方文献的重新界定*
2014-09-22杨战朋
关键词:地方文献概念;研究角度;文献研究;重新界定
摘要:文章通过对过去地方文献概念研究角度的梳理,结合文献研究最新成果,指出以前地方文献的概念研究忽略了其生成主体——人自身(及其言谈举止)这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并重新界定地方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7-0136-03
收稿日期:2014-06-12
作者简介:杨战朋(1978-),湛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 本文系校级项目“广州湾专题资源库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QW1115。1以前界定地方文献的几个角度
1.1地方文献早期的经典三段论
经典三段论是指将地方文献分为地方史料、地方人物与著述、地方出版物。代表人物是杜定友。他认为“地方文献是指有关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纸、图片、照片、影片、画片、唱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印模、薄籍等”,并进一步指出地方文献包括地方史料、地方人物与著述、地方出版物三个部分。他的理论贡献有两点:①他是国内最早的定义地方文献的学者,并且确立地方文献内容的三大范畴,后来的论述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三个范畴在讨论,并且分出狭义与广义。②对地方文献的载体形式已经充分注意到,如图片、照片、影片和唱片等。尤其是注意到新的载体形式如照片、影片和唱片,既有视觉材料,也有听觉材料。
1986年,高树榆先生提出了地方文献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指出地方文献的内容必须具有史料价值,并非一切文字资料、印刷品都可称为文献,也并非与某一地方有关的片言只语都可列为地方文献。它的形式必须是典籍文章制度之类,包括书籍、报纸、杂志、论文、制度、报告、调查、图片、地图、文艺作品等。他认为地方文献可以分为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论及地方的著述,对地方出版物只考虑内容的相关性。他认为有著述的地方人士,包括原籍为该地的,也应包括原籍虽不在该地但曾在该地任职、居住,并有相当影响的人。他认为地方文献的形式必须是典籍文章制度类,只是看到了地方文献的一部分而已,并没有看到地方文献中的口头资料和出土资料等,所以是不全面的。对地方人士以影响程度论人,显示出他认识的局限。
1.2文化学的角度
代表学者是骆伟,他认为:“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凡在内容上涉及该区域并具有一定价值的软文化,均属地方文献。”[1]骆伟从文化学角度来揭示地方文献的概念,并确立地方文献的范围包括区域事物、区域人物和区域出版物三个方面。骆伟对地方文献的界定、范围和地方文献的产生方式的分析,确有见地。然而,如果区域事物不是由区域人物著述的呢?如果区域事物的文献不是由区域出版物出版的呢?区域人物的事迹由外地出版物出版的呢?如果区域事务既不是由区域人物撰写,也不是由区域出版社出版的呢?显然,这些都属于地方文献内容范畴。只要是区域的人、事和出版物都属于地方文献的内容范畴。显然,骆伟的观点有待进一步的分析。
韩宗欣认为凡是内容上有关一定地区的,即为具有地方特点的一切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不管其记述的角度如何,不管其形式如何,不管著述人的籍贯在哪里,不管其出版物在何地,都称为地方文献。作者进而将所收集的地方文献分为三个部分: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和口头资料。[2]将地方文献分为三个部分,包括了口头资料,这是非常有价值的看法。韩宗欣不仅看到地方文献中的“文”的内容,也看到了地方文献中“献”的内容,然对于地方文献的生产主体却忽略了。
1.3技术、知识、符号和载体的角度
代表学者有韩朴等人,韩朴对地方文献的论述是基于下面的基本判断,即“文献是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把一定的知识内容记录在一定载体上形成的知识存储和传递媒介”。在我国国家标准GB371-83《文献著录总则》中,文献是指以文字、符号、形象、声响为主要方式,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写、刻、印、制等)“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3]他对文献的深刻理解,直接影响到下文对地方文献的论述。1990年,他指出地方文献是指在内容上具有地方性,同时又具有重复使用价值的文献。[4]他的观点是深刻的,看到了地方文献的重复使用价值。同时,他忽略了地方文献的生产主体及其言谈举止。李安祥、邵振远认为:凡是记录有某地域知识的一切载体,即该地域的地方文献。认为地方性(地域性)和实用性(知识性)是其两大特征,并从内容、形式和出版方式上对地方文献进行细分。这个观点与上面的观点犯了同样的问题。[5]1999年,黄俊贵提出:地方文献是记录有某一地域知识的一切载体,指出地方文献的主要特点:鲜明的地方性、较强的历史资料性、文献载体的广泛性、内容的时代性。[6]
上述论者从文献的地方性、技术、知识、载体、记录等角度来界定地方文献,这为我们进一步界定地方文献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这也是在地方文献的界定方面相对于前个阶段有所发展的具体表现所在。
1.4“史”或“史料”的角度
王效良认为地方文献的本质属性是“史”的范畴,他指出大部分论者对地方文献只分解到它的“地情”这一层次,而这只是地方文献的特征。王效良认为地方文献的确切含义应该是:内容上具有地方体征的包含历史信息的一切文献。[7]此定义中的“历史信息”的含义基本等同于“历史意义”,从而确定地方文献的范围。而林天蔚认为文献根本是史料的异名,以其出于“文字记录”之意,亦即“六经皆史”“六经皆文献”之谓。[8]张勇主要围绕地方文献概念中狭义与广义划分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地方文献从本质上讲属于文献,地域特征只是地方文献的基本特征。[9]张勇对地方文献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特征关系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
杨战朋:谈地方文献的重新界定*杨战朋:谈地方文献的重新界定*2文献的传统内涵和当代界定
对“文”和“献”的最早解释出现于许慎《说文解字》,曰:“文,错画也。象交文。”[10]错画,谓事物表面交叉之纹理或画像,此乃“文”之本义。至于人身上刺画之花纹,当为引申义。献,据《说文解字》曰:“从犬,鬳声。”[11]从“鬳”乃鬲属饮器而观,“獻”即为“献”字本义。在历史上对文献进行经典阐释的分为三大流派:郑说——以郑玄、朱熹、刘宝楠、刘师培为代表。他们认为文指典籍、典策、典章制度等,献指贤才、秉礼之贤士大夫、动作威仪等。马说——以马端临为代表的解释,他所说的文献只是形诸文字的一部分而已。又指历代各类书籍,代表人物为明成祖等。[12]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献”条: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并指出文献的四个组成要素。1985年,颁布了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较之《中国大百科全书》,少了“信息”两字。此定义为《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文献”条沿用:“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音、视频等手段以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磁片、光碟等)。”这种定义虽然包括了一切物质载体,特别是吸纳了新出现的胶卷、胶片、照片、磁带、磁片和光碟等新的载体,以及以之记录的声音和视频,但并没有涉及人及其言行举止。换言之,它只是囊括了一切记载人类语言和知识的非人载体,却排除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没有被记录的言谈和行为,以及这些言谈和行为的主体——人类自身。
基于以上的论述,当代学者张勇对文献的定义是:“人类所记录的、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类本身及其言谈举止。”[13]这个定义,较之以往的定义增加了人类本身及其言谈举止,使得文献内涵更加丰富完整。
endprint
3对地方文献的基本界定
3.1关于界定地方文献的依据
其依据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地方文献是“文献”的一种特殊形式,我们对这一特殊文献概念所作的阐释以文献的基本概念作为重要参照,并加以特别的概念限制。②对当前的地方文献定义,应保留“文”和“献”的传统古义,借鉴文献和地方文献研究最新成果,增加新的内涵,从而抽象归纳出界定地方文献的具体要素。③采用理性的、陈述的方法,少用经验性的描述方法。
3.2对地方文献的定义
地方文献是指人类所记录的、某地的、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某地的人类本身及其言谈举止。此定义的前半部分表述容易理解,且前人已有论述。难点在后半部分:人本身及其言谈举止。它是指人的肉体、种种表情和动作。例如“手拜”乃妇女在丧事所行的一种礼;男性两手相合的“拱手”表达敬意;我们常在宴饮喝酒时有“手势令”,因下围棋要用手拈棋子,故称下围棋为“手谈”等。聋哑人亦以指语、手势语传递思想。另外,我们知道,在文字出现之前,文献的传播主要靠口耳相传,如三坟五典、河图洛书、五经六艺,更不用说神话传说了。没有文字的民族,其文明状态全凭口头形态保存和传达。即便是有文字的民族,“传语”“带话”的形式指为了保密,不便于采用文字形式而采用的口头表达方式。[14]所以,文献的人体形态和口头形态理应包括在地方文献的范围之内,并成为界定地方文献的必要因素。
地方文献的这个定义,其内涵如下:①文献内容包括所有文字资料、实物材料、口头史料、语言材料、行为举止和人本身,既有传统内容,又有新的内容,既有死的书面文献,又有活生生的非书面文献。②文献记录的符号,包括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等记录下来并为人们所感知的,既包括传统符号又吸收了因科技发展所产生的新符号。③文献的载体包括纸张、胶片、磁带、磁片和光碟等,既包括传统载体,又吸纳了最新的载体如胶片、磁带、磁片和光碟等。④文献记录的方式或手段包括铸刻、书写、印刷、复制、录音和录影等,是知识、信息与载体的联系方式。
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因受观念、经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纸质文件、轻非纸质文献,重传统载体、轻现代载体,重文字形式、轻声像形式的倾向,况且地方文献的记录方式和手段单一,致使地方文献的收集一直局限于一个狭窄逼仄的范围空间内,这样很不利于地方文献的收集。有鉴于此,笔者不揣鄙陋,试图重新界定地方文献,期望对地方文献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骆伟.论地方文献[J].广东图书馆学刊,1988(3):14.
[2]韩宗欣.积极开发馆藏地方文献[J].河南图书馆学刊,1986(3):34.
[3]韩朴.关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基本理论问题的几点探索[J].图书馆学刊,1989(2):35.
[4]韩朴.地方文献采访工作诹议[J].图书馆学刊,1990(2):13.
[5]李安祥,邵振远.邯郸地方文献的源流与收集工作刍议[J].图书情报通讯,1991(1):58.
[6]黄俊贵.地方文献工作刍论[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1):54.
[7]王效良.构建当代地方文献体系的几点思考[J].晋图学刊,2003(1):6.
[8]林天蔚.地方文献之新观念与新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1):6.
[9]张勇等.地方文献研究基本理论问题的再认识[J].图书馆,2007(6):35-37.
[10][1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76.
[12]张子开.文献刍议[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1-2.
[13][14]项楚,张子开.古典文献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8,34-36.
(编校:崔萌)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