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钦与鲍廷博的藏书思想比较

2014-09-22孙革非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范钦;鲍廷博;藏书思想比较

摘要:范钦和鲍廷博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藏书家,为古代的藏书事业和书籍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藏书目的、藏书范围、藏书管理等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两人在藏书思想及藏书实践上的差异,以及他们对现代藏书事业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258.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7-0129-03

收稿日期:2014-06-11

作者简介:孙革非(1964-),安徽大学管理学院资料室馆员。1引言

范钦(1506~1585),浙江宁波府鄞县人,1532年举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鲍廷博(1728~1814),祖籍安徽歙县长塘,随父鲍思诩居杭州,后定居桐乡县青镇(今乌镇)杨树湾。

作为明末清初私人藏书事业的代表,鲍廷博和范钦的藏书楼以及凝聚着毕生心血的图书命运各异。鲍廷博的“知不足斋”已经成为后人记忆中的一个符号,其所藏的图书已经散佚各地。而范钦的“天一阁”400多年来保存完好,成为中国古代私人藏书楼的典范而流传至今。究其原因,与两人迥异的藏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2范钦与鲍廷博的藏书思想比较

2.1藏书思想迥异

范钦的藏书思想是古代文人恪守的传统、家传的藏书思想。范钦为天一阁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条例,如“代不分书”、“非各房子孙齐至不开锁”等。范钦主张“经世致用,人弃我取,时著为主”、“不薄古人厚今人”[1]。范钦是一个积极的儒家事功学派,因此,他的藏书大都注重实用,特别喜好收藏对其仕途有积极影响的地方志、科举录等明朝文献。他从自己多年从政的实践出发,大量收藏法律、邸抄、揭贴、招供、奏议、实录、律令、军令、律例、营规、国子监规、方志、科举录等文献。

鲍廷博的藏书思想是一种开放式的、辩证的藏书思想,概括为四个字“以散为聚”。他认为聚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散”,而“散”的目的则是更好地“聚”,这里的“聚”就是让更多的人有书可读,有书可藏,书藏于众人,传播于天下,生生不息,这就是鲍廷博藏书的胸襟和眼光。“以散为聚”,实际上是一种开放式和社会化藏书思想的体现,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以散为聚”的思想,将自己的聚书、藏书与刻书事业结合起来,为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2藏书实践有别

2.2.1藏书书目的不同。范钦藏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仕途上有所进步,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带有强烈的事功色彩。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范钦任地方官时,经常编修当地的地方志。范钦认为地方志对一地的风俗、人情、政务等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他收藏有大量的地方志并将之作为自己施政的必要参考书;二是范钦所藏书籍中包含有大量的明代科举录。明朝是一个十分重视科举的朝代,范钦希望通过朝廷重视的科举与藏书事业来为其仕途奠基;三是范钦收藏了大量的律令、规章、案狱、判例等法律方面的文献。

鲍廷博的藏书不含有功利性,他对物质利益和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所追求的是藏书的精神乐趣,藏书目的主要是为了文化传统的传承。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播孤本古籍,使之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流传,为更多的人所知晓;二是补齐、修正孤本古籍中的缺佚和错误,使传播的古籍能够成为“完书”,以此保证流传的知识是正确无误的;三是传播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使后人能够更好地继承中国的文化遗产。

2.2.2藏书范围各有侧重。范钦所藏图书虽然也涉及较广的范围,但是与鲍廷博相比,范钦的藏书更有针对性,更加偏重一个领域。范钦的藏书类别集中是:“孤本、抄本、可与他本印证者、明代文献和碑帖等[3]”。明代文献收藏量大是范钦藏书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范钦收藏了许多明朝的地方志,并收藏有较为完整的明代科举录以及一系列的官书,如《年令》《营规》《大阅录》《国子监监规》《武定侯郭勋招供》等。这些书籍无一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理念与要求。

鲍廷博搜集、收藏的图书范围很广。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海内宋元旧堑暨善写本,不仅包括海内孤本、善本书,还收藏了许多国内已经遗失但是在海外还有流传的书籍;二是先贤流传下来但是尚未为人们所知的遗稿佳篇。如南宋隐士曾敏行写的《独醒杂志》《九章算术》,还有记录瑶族风俗的《赤雅》等。三是价值实用性较高的书籍。鲍廷博注重实用,主张“裨益见闻,供学者考镜之用也”[2]。如元代数学家李治的《测圆海镜》,对当时数学事业的发展与应用十分有益,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对天元术进行系统叙述的图书,他所藏图书范围涉及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2.2.3藏书管理各异。范钦为自己的藏书制定了严格而规范的管理制度,并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历经400余年风雨的天一阁的门前仍然保留着“范氏禁牌”,提醒着人们范钦为天一阁所留下的严格的管理制度。如“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族规中规定天一阁藏书只能由族中子孙共同管理,阁门和书橱门的钥匙不能集中于某一人手中,必须分房保管,如果不是各房齐至,不得开门;为了使书楼免于火灾,范钦还制定了严格的防火制度,规定“烟酒切忌登楼”;甚至就连天一阁前的花草树木,范钦都对其做出了规定,“前后假山植有花木,如有子姓攀折毁伤,罚不与馂一次”[4]。范钦所留下的管理制度之严几乎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鲍廷博对藏书的管理并不是特别严格,他对自己的藏书持一个开放的态度,支持与其他藏书家互通有无、相互抄录以提高自己的藏书规模,他更加看重的是文化的传播。他认为书籍是人的精神载体,应该得到广泛的流传,藏书和流通要结合起来,既然藏书很难做到长久不散,因此还不如公之于人。正是因为鲍廷博具有这种开放式的、辩证的藏书思想,他才没有对自己的藏书做严格而规范的管理,而是与其他藏书家互通有无。鲍廷博并没有为自己的后人制定必须遵循的藏书祖训,只是要求后人继续藏书、刻书事业而已。

孙革非:范钦与鲍廷博的藏书思想比较孙革非:范钦与鲍廷博的藏书思想比较3范钦与鲍廷博藏书思想不同的原因

3.1社会环境的影响

范钦生活在明朝中叶,当时的社会中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地区,江南地区雕版印刷技术发达,形成了崇尚藏书与刻书的社会风气,出现了“所在书版日增月益”“异书辈出”的局面[6],这些都为范钦藏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明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即下令将元大都宫中的藏书运往金陵,又下诏到各地访求遗书。明成祖朱棣也派遣臣下到民间求购,力求购置文渊阁中所缺之书。明太祖建国后为了使功业永垂,即诏令天下编纂地方志,自此,编纂地方志受到了明朝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范钦作为一个积极的儒家事功派,为了在仕途上有所发展,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就一定要迎合当时统治者的理念。

鲍廷博与范钦各自藏书思想的形成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鲍廷博生活在清朝初期,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乾嘉盛世”,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事业进入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正所谓“升平日久,海内殷富,商人士大夫慕古人顾阿瑛(元顾瑛)、徐良夫(元徐达左)之风,蓄积书史,广开坛坫”[5]。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文化,大力提倡整理古籍,为鲍廷博从事藏书事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当时的文人都热衷于藏书、刻书和编纂类书、丛书,并且民主开放的思想出现萌芽,文人更加注重彼此之间的交流,形成了通过互相抄录以增加藏书规模、传播传统文化的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再加上他深受“徽州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开放的藏书思想。

3.2家庭影响

endprint

家庭环境的不同也是范钦和鲍廷博两人藏书思想不同的重要原因。范钦的祖上为官宦人家,家里藏有许多书籍,期盼着后人能够光宗耀祖。范钦的祖父范,博览群书,文尚典雅。明正德年间(1512年)被授江西饶州德兴县训导。作为一个训导,范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而且注重自身的修养以及对后人的教育。范氏家族继承着儒家最为正统的“学而优则仕”的读书思想,因此他们对后代的教育也往往以“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为主,迎合统治者的思想。在这种家庭环境下,范钦的藏书思想自然而然地会带有事功的色彩。

鲍廷博的鲍姓宗族是徽州的名族大姓,兴起于东晋咸和年间。“长塘鲍氏经商致富, 富而从儒,鲍廷博祖孙六代皆爱藏书”[7]。鲍廷博的祖父鲍贵和父亲鲍思诩以经商为主,但是鲍贵的身上带有浓厚的儒士风度以及读书人的气息,他收藏了一批祖传的书籍文献,并教子读书,以求功名。鲍贵和鲍思诩传承了“贾而好学”的传统,因为“好学”,就需要搜集、收藏大量的书籍,而为了增加藏书规模,就需要与其他藏书家进行书籍的互赠,以及相互抄录。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鲍廷博的藏书思想必然也会是开放、包容的。

3.3个人兴趣

影响范钦和鲍廷博两人藏书思想不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两人兴趣不同。范钦所追求的人生第一要务一直都是做官,在他罢官归里之后,把藏书看做一种“事功”来看待的,他不遗余力的聚书、藏书主要还是为了在仕途上有所进取,是为了弥补其“治国平天下”壮志未酬的缺憾。

鲍廷博嗜书如命,不求仕进,热衷于聚书、藏书、刻书事业。史称他“居恒好学,耽吟咏,不求仕官,天趣清远”[8],对鲍廷博而言,藏书更多的是一种乐趣。

4范钦与鲍廷博的藏书思想的影响

4.1范钦藏书思想的影响

4.1.1范钦开创的“经世致用”的藏书理念在藏书建设上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范钦并不注重于对珍奇异本的收藏,而是着重收藏当朝文献以及地方志、科举录等。虽然说这里包含着范钦的事功因素,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范钦所收藏的这些书籍为我们研究明代地方史志以及地方风俗等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史料。天一阁中所藏的明代地方志有164种在《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为海内外孤本,如河北正德的《赵州志》等,这些地方志已经成为人们研究古代地方风俗的最主要的参考史料。范钦“立足当代”、“经世致用”的藏书理念使得其藏书楼成为后世藏书楼中最为璀璨的明珠。

4.1.2范钦的藏书思想为后人留下了严格而有效的藏书保护制度。规范的藏书管理制度,有利于藏书的保存和管理。 严格而有效的藏书保护与管理制度,是天一阁藏书能够历经400余年风雨而屹立至今的最主要的原因。范钦为天一阁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对后来的公私刻书以及现代图书馆管理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4.2鲍廷博藏书思想的影响

4.2.1鲍廷博的藏书思想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鲍廷博的这种开放式的、无所不容的藏书思想使得鲍氏藏书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鲍廷博所藏图书不仅包含宋元的珍本、善本还有许多当时国内已经散佚的书籍,这些书籍是鲍廷博费尽心力从海外所购进的孤本,如《知不足斋丛书》中所藏的《孝经郑注》就是鲍廷博从日本所购进的。这些无不体现着鲍廷博的藏书思想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方面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4.2.2鲍廷博的藏书思想为我国藏书理论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在古代,大部分藏书家的藏书思想都是自秘的,这与他们“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读书是为了“出仕”,于是这些藏书家之间就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但是鲍廷博不同,他坚持“以散为聚”的藏书理念,积极主张与其他的藏书家进行交流,互通有无。这种思想对当时占据主流的“自秘”的藏书思想形成了有力的冲击,从而活跃了当时的藏书环境,为中国古代藏书事业的发展找到了另外一条道路[9]。

5结语

范钦和鲍廷博的藏书思想是我国古代藏书理论的两个不同分支,两者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两人的藏书思想都为我国藏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即使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其二人的藏书思想都有其各自的可取之处。图书馆作为信息集中地之一,应吸收鲍廷博开放的藏书思想,面向公众开放,尤其是数字化信息的共建共享;而图书馆作为古籍文献的主要集中地,为了珍贵的珍本、孤本等宝贵资源的保存,应吸收范钦保守、封闭的藏书思想,对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进行严密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单立新.范钦与天一阁[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6):93-95.

[2]李春光.鲍廷博和《知不足斋丛书》[J].文献,1986(4):257-273.

[3]骆兆平.天一阁藏书史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6.

[4]谢莉.论范钦的藏书思想[J].社科纵横,2006(12):110-111.

[5]桑良至.长塘鲍氏藏书世家[J].江淮文史,2005(1):170-176.

[6]徐建成.论范氏家族藏书立家的文化谋略[J].宁波党校学报,2007(1):108-112.

[7]张晓丽.鲍廷博在古籍版本学方面的贡献浅探[J].皖西学院学报,2009(4):110-112

[8]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M].济南:齐鲁书社,1998:450.

[9]刘尚恒.徽州藏书与刻书[M].扬州:广陵书社,2003:11,280.

(编校:马怀云)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