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贵州民族文献作者分析看民族研究领域热点分布*

2014-09-22杨龙娇黄汉堂陆光华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7期

杨龙娇+黄汉堂+陆光华

关键词:贵州民族文献;作者分析;民族研究;热点分布

摘要:文章探寻了贵州民族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分布问题,并通过对民族文献作者有关数据的分析,了解了民族研究领域中的学科研究动态,获取了民族研究相关学科的重要信息,旨在推动贵州民族研究的建设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7-0105-04

收稿日期:2014-04-24

作者简介:杨龙娇(1964-),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黄汉堂(1964-),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副教授;陆光华(1956-),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成果,规划项目“三十年来贵州民族文献资源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GH043。1民族文献与民族文献作者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曾对民族文献的定义作了较多的研讨。目前,以下三种说法是业内人士较为统一的认识:①内容说,即文献内容涉及少数民族问题的出版物。②文字说,即以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各种论著[1]。③作者说,即少数民族籍人物所撰写的各类著述[2]。笔者认为,民族文献这一概念不是一个或者一种说法就能概括得了的,其所包含的内容丰富而多层。贵州民族文献主要有两大类:①古籍文献,以各种少数民族文字记载的文献,如彝文文献和水文文献[3]。②研究有关少数民族政治、 经济、 文化、宗教等方面历史和现状的资料文献。笔者所提及的“贵州民族文献”属后者,指研究有关贵州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正式出版和非正式出版的图书类文献信息。

民族文献作者应当是指所研究学科涉及少数民族问题并创作出相关文献的著者个人或团体。几十年来,随着各级政府文化政策的支持、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学术交流视野的不断扩大、民族问题研究热点的不断增多,贵州少数民族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敬业的核心作者群。对贵州民族研究领域中民族文献作者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是了解贵州民族文献资源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探寻贵州民族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分布,旨在推动贵州民族研究的建设和发展。

2贵州三十年来民族文献资源概况

笔者通过在“贵州数字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CALIS联合目录公共检索系统”等网络平台查找,采集到:1980~1990年期间贵州民族文献资源429种;1991~2000年期间贵州民族文献资源426种;2001~2010年期间贵州民族文献资源789种,共计1,644种。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研究文献量居于前三位的是:苗族研究文献400种,侗族研究文献179种,彝族研究文献143种。从学科分布归类统计,民族文献量居于前三位的是:民族民间文学文献335种,民族学与民族调查187种,民族文化180种。这些数据源全方位地反映了贵州地区三十年来民族文献的基本轮廓和全貌。笔者以调查出的1,644种民族文献数据源为基数,从中筛选出了与民族文献作者相关的指标。3贵州民族文献作者分布现状根据三十年来贵州民族文献及其作者情况调查和统计,笔者得出的作者分布现状见表1、表2。表1三十年来(1980~2010年)贵州民族文献作者分布情况一览表(单位:个)

国内作者

(含省内作者)总数省内作者总数第一作者

或独著作者省外(国内)作者港台作者国外作者国内团体作者8758016776437310根据表1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国内研究贵州民族文献的个体作者有875人,其中贵州省内作者共有801人(含第二以上作者),占个体作者总数的91.5%;省外(国内)作者64人,占个体作者总数的7.3%;港台作者3人,占个体作者总数的0.34%;国外作者7人,占个体作者总数的0.8%。另外,在国内作者总数中,第一作者或独著作者677人,占个体总数的77.37%。表1中的国内团体是指国内民族研究的专门学术组织及有关政府机构,如: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等机构以及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相关机构、各民族研究团体等。表2三十年来(1980~2010年)贵州民族文献作者著作数量分布

民族文献著作量(部)1234567891016民族文献作者量(个)49296412210733111表2统计数据表明,出版1部的作者最多,有492人。在对出版3部及以上著作的89位作者调研时,笔者发现贵州有一大批有影响的作者,如王继超、吴大华、潘年英、李锦平、吴秋林、徐晓光等,他们以较高的水平和丰硕的论著成为了贵州民族文献核心作者的代表。全面地了解作者的著作方式、研究方向以及所涉及学科研究状况等,对我们进一步掌握贵州民族研究领域中的动态、热点的形成和分布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4贵州民族文献作者研究范围数据分析

几十年来,贵州少数民族研究领域经过多年的历练、不断发展和科研队伍人员的壮大,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实力较强的核心作者群。笔者对677位第一或独著作者所研究的范围即研究的民族和学科数据进行了分类统计(见表3、表4),为探寻贵州民族研究领域的热点提供了重要依据。杨龙娇,黄汉堂,陆光华:从贵州民族文献作者分析看民族研究领域热点分布*杨龙娇,黄汉堂,陆光华:从贵州民族文献作者分析看民族研究领域热点分布*表3贵州民族文献作者(不含团体的第一或独著作者)著作民族研究统计表

序号研究民族作者数占比%序号研究民族作者数占百分比%1苗族20430.110毛南族30.42侗族7611.211回族20.33彝族446.512白族004布依族507.413壮族005仡佬族131.914蒙古族006水族334.915满族007土家族131.916羌族008瑶族20.317畲族009仫佬族20.318综合23534.7表4贵州民族文献作者(不含团体的第一或独著作者)著作学科研究统计表

序号研究学科作者数占 比%序号研究学科作者数占比%1民族文化16223.98综合类、工具书 162.42民间文学8913.19民族经济与旅游 436.43语言文字527.810民族教育及体育 334.94民族学与民族调查476.911民族政治法律 263.85民族史263.812民族医药 182.76民族志324.713民族民俗 365.37民族艺术679.914民族经济与旅游 304.4从表3和表4中可以看出,三十年来对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关注的重点排在前五位的是:苗族、侗族、布依族、彝族、水族。研究学科关注的重点依顺序排在前五位的是:民族文化、民间文学、民族艺术、语言文字、民族学与民族调查。表4中“综合”是指研究两个以上民族的作者,如潘年英(苗族、侗族)、翁家烈(仡佬族、苗族)、吴秋林(苗族、仡佬族),或综合研究贵州少数民族的作者,如潘定智、张和平、向零等编著的著作《民族文化学》《贵州民族语文研究》《民族志资料汇编》等。作者调查数据反映了贵州一大批专家学者对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重视,也反映了社会对贵州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整体关注。根据上文对文献作者研究范围数据的分析,再综合民族文献资源调查情况,笔者下面将对贵州民族研究领域七大热点分布作一个基本的概述。

5贵州民族研究领域热点分布概述

5.1对贵州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

三十年来,有关民族文化研究的专著共计180多种。贵州民族文化研究的内容涉及贵州民族传统文化总论和各民族制度文化、节日文化、铜鼓文化等多元文化的研究,如《梭嘎苗人文化研究 一个独特的苗族社区文化》(吴秋林2002)《贵州世居民族节日民俗研究》(杨昌儒2009)《和谐的密码——侗族大歌的文化人类学诠释》(石干成2003)《水族村落家族文化》(石国义2007)等。从民族文化的研究可以看出,贵州民族文化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

endprint

5.2对贵州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

三十年来,贵州民族民间文学成果最为显著,民族文献量以335种居首位。1980~1990期间,相关文献共计186种,是贵州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一个鼎盛时期。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对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民间文学的理论探讨、创作、搜集整理。②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包括民族民间文学史及民族文艺理论、民间民俗、民族艺术等的研究。③民族民间文学创作,如小说创作、民间戏剧编著等。④对贵州民族民间叙事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歌、谚语等作品的翻译、收集、整理。⑤专家学者和学术团体对贵州民族民间文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总的来看,贵州民间文学研究内容丰富,硕果累累,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篇:《贵州少数民族小说选读》(陈涛等编1985)《侗族情歌》(龙玉成编著1988)《彝族古歌》(王子尧译1989)《中国苗族诗学》(罗义群编著1997)《贵州神话传说》(燕宝选编1997)《中国谚语集成•贵州卷》《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贵州卷》(分别于1998年和2003年由中国ISBN中心出版)《彝族传统诗歌研究》(李平凡等著2008)等。但近十年,贵州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处在低潮时期,人们期待更多的民族文献作品出现。

5.3对贵州毕节地区彝学的研究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就承担了国家重点抢救出版项目《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等整理翻译任务。王运权、王仕举等多名专家学者编译者整理翻译的《西南彝志》,经多次修订、审稿,2004年得以顺利修订出版[4]。毕节地区彝文古籍翻译研究方面成就最为突出的作者要数彝族语言翻译整理的“三王”,即王继超、王子国、王子尧。他们的成就有王继超、王子国等整理翻译的《彝族源流》27卷(1997)《土鲁窦吉》(1998)《载苏》(彝族丧葬仪式经书•2005)《洪水纪 彝族史话》(1988)《彝族古歌》(1989)等。值得一提的是,王继超在彝文古籍的发掘整理、抢救、翻译、研究、保护利用等方面成绩尤为显著,被媒体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字典”,多年来他带领翻译组对毕节地区5,000余部彝文古籍、1万多种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整理翻译出版了43部79卷1,300余万字[5]。另外,彝语理论研究成果也很突出,如丁椿寿、王正贤等著的《现代彝语》(1991)《黔滇川彝语比较研究》(1991)《彝语通论》(1993)《彝文文献翻译与彝族文化研究》(2005)等,一批有影响的著作把贵州彝学研究逐步推向深入。

5.4对贵州黔南地区水族水书研究

2002年3月,水书纳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专家学者对水书研究涉及的范围有:对水书文字的翻译、水书文化研究、水语读音研究、水书常用字注释等。近十年来,一批有影响的水书研究文献陆续出版。《水书 丧葬卷》(王品魁,潘朝霖译注2005)从水族丧葬这一习俗出发,分析了水家先民的宗教信仰观和伦理道德观;《中国水书》(莫善余等主编1~4册•2006)从“水书”原藏地三都、荔波等地精选出民间收藏水书1,453种(册),按每种原采地、类别等结集,以线装原貌刊行[6];《中国水书探析》(韦章炳2007)是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的集水书探奇、水书讲析于一体的学术性著作;《水书常用字典》(韦世方编著2007)是第一部关于水族文字的字典,共收集水书中常用字468个[7],并对每个字进行了注释和举例,是阅读和研究水书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5.5对贵州民族医药的研究

贵州民族医药研究总的成果并不多,但杜江、邱德文、陆科闵等人的一系列有特色的苗族医学文献成果较为引人注目。如:杜江的《苗医基础》(2007)《苗医绝技秘法传真》(2010)等,分别从苗药的发展史、民间的苗族医药使用等方面阐述了苗族医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邱德文、杜江主编的《中华本草 苗药卷》(2005)是当代苗药研究的标志性成果;邱德文、杜江主编的《贵州十大苗药研究》(2008)结合直观图谱到理论研究,系统论述了具有代表性的贵州省十种苗族药物的研究成果;此外,还有陆科闵的《苗族药物集》(1988)王荣辉的《贵州彝族医药验方选编》(1990)龙运光的《侗族常用药物图鉴》(2009)潘炉台的《布依族医药》(2003),朱国豪的《土家族医药》(2006)等,这些医学著作对传承贵州民族民间医药的宝贵经验和理论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5.6对贵州民族艺术的研究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普遍保存着独特、丰富、古老的传统艺术。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艺术传统,专家学者对这些丰厚无比的文化遗产进行了收集、整理和研究。如对苗族民间蜡染、剪纸、服饰、刺绣,侗族的侗戏、大歌等的研究。一些有影响的成果也不断推出,如:《贵州苗族刺绣》(邵宇主编1982)《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安正康等编199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贵州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2001)《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宛志贤主编2010)《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张中笑、杨方刚主编2010)等。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彰显了贵州民族文化所具有的民族特色。

5.7对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的收集和研究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牵头筹备的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的民族综合调查显示,自1983年至今,已经累计出版了较有影响的民族调查丛书《贵州民族调查》三十余卷(本),共计7,000余万字。被命名为“六山六水”的民族综合调查把分布在贵州境内雷公山、武陵山、乌蒙山等六座大山和清水江、都柳江、乌江等六条大河的少数民族调查资料进行精选、编辑,并分为《苗族卷》《布依族卷》《侗族卷》《民族理论政策、民族经济卷》等十卷。2008年,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等组织编写、李平凡等主编的《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在学界、政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民族文献为专家学者研究有关贵州民族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郁世杰.论民族文献的范围、搜集与利用[J].图书情报知识,1991(3):19-22.

[2]谭厚锋.民族文献发微[J].民族论坛,1994(3):68-70.

[3]张陶.贵州民族古籍文献的探索与思考[J].文史月刊,2012(7):32-33.

[4]贵州彝文古籍翻译整理评述[EB/OL].[2013-05-18].http://www.yibar.com.cn/ minzuyuwen/.

[5]王继超.彝族文化“活字典”[EB/OL].[2013-08-15].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8-04/16/content_7988769.htm.

[6]《中国水书》出版保护象形文字的“活化石”[EB/OL].[2013-08-19].http://news.qq.com/a/20070116/001218.htm.

[7]韦世方.水书常用字典[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1-10.

(编校:严真)

endprint

5.2对贵州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

三十年来,贵州民族民间文学成果最为显著,民族文献量以335种居首位。1980~1990期间,相关文献共计186种,是贵州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一个鼎盛时期。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对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民间文学的理论探讨、创作、搜集整理。②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包括民族民间文学史及民族文艺理论、民间民俗、民族艺术等的研究。③民族民间文学创作,如小说创作、民间戏剧编著等。④对贵州民族民间叙事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歌、谚语等作品的翻译、收集、整理。⑤专家学者和学术团体对贵州民族民间文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总的来看,贵州民间文学研究内容丰富,硕果累累,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篇:《贵州少数民族小说选读》(陈涛等编1985)《侗族情歌》(龙玉成编著1988)《彝族古歌》(王子尧译1989)《中国苗族诗学》(罗义群编著1997)《贵州神话传说》(燕宝选编1997)《中国谚语集成•贵州卷》《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贵州卷》(分别于1998年和2003年由中国ISBN中心出版)《彝族传统诗歌研究》(李平凡等著2008)等。但近十年,贵州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处在低潮时期,人们期待更多的民族文献作品出现。

5.3对贵州毕节地区彝学的研究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就承担了国家重点抢救出版项目《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等整理翻译任务。王运权、王仕举等多名专家学者编译者整理翻译的《西南彝志》,经多次修订、审稿,2004年得以顺利修订出版[4]。毕节地区彝文古籍翻译研究方面成就最为突出的作者要数彝族语言翻译整理的“三王”,即王继超、王子国、王子尧。他们的成就有王继超、王子国等整理翻译的《彝族源流》27卷(1997)《土鲁窦吉》(1998)《载苏》(彝族丧葬仪式经书•2005)《洪水纪 彝族史话》(1988)《彝族古歌》(1989)等。值得一提的是,王继超在彝文古籍的发掘整理、抢救、翻译、研究、保护利用等方面成绩尤为显著,被媒体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字典”,多年来他带领翻译组对毕节地区5,000余部彝文古籍、1万多种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整理翻译出版了43部79卷1,300余万字[5]。另外,彝语理论研究成果也很突出,如丁椿寿、王正贤等著的《现代彝语》(1991)《黔滇川彝语比较研究》(1991)《彝语通论》(1993)《彝文文献翻译与彝族文化研究》(2005)等,一批有影响的著作把贵州彝学研究逐步推向深入。

5.4对贵州黔南地区水族水书研究

2002年3月,水书纳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专家学者对水书研究涉及的范围有:对水书文字的翻译、水书文化研究、水语读音研究、水书常用字注释等。近十年来,一批有影响的水书研究文献陆续出版。《水书 丧葬卷》(王品魁,潘朝霖译注2005)从水族丧葬这一习俗出发,分析了水家先民的宗教信仰观和伦理道德观;《中国水书》(莫善余等主编1~4册•2006)从“水书”原藏地三都、荔波等地精选出民间收藏水书1,453种(册),按每种原采地、类别等结集,以线装原貌刊行[6];《中国水书探析》(韦章炳2007)是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的集水书探奇、水书讲析于一体的学术性著作;《水书常用字典》(韦世方编著2007)是第一部关于水族文字的字典,共收集水书中常用字468个[7],并对每个字进行了注释和举例,是阅读和研究水书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5.5对贵州民族医药的研究

贵州民族医药研究总的成果并不多,但杜江、邱德文、陆科闵等人的一系列有特色的苗族医学文献成果较为引人注目。如:杜江的《苗医基础》(2007)《苗医绝技秘法传真》(2010)等,分别从苗药的发展史、民间的苗族医药使用等方面阐述了苗族医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邱德文、杜江主编的《中华本草 苗药卷》(2005)是当代苗药研究的标志性成果;邱德文、杜江主编的《贵州十大苗药研究》(2008)结合直观图谱到理论研究,系统论述了具有代表性的贵州省十种苗族药物的研究成果;此外,还有陆科闵的《苗族药物集》(1988)王荣辉的《贵州彝族医药验方选编》(1990)龙运光的《侗族常用药物图鉴》(2009)潘炉台的《布依族医药》(2003),朱国豪的《土家族医药》(2006)等,这些医学著作对传承贵州民族民间医药的宝贵经验和理论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5.6对贵州民族艺术的研究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普遍保存着独特、丰富、古老的传统艺术。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艺术传统,专家学者对这些丰厚无比的文化遗产进行了收集、整理和研究。如对苗族民间蜡染、剪纸、服饰、刺绣,侗族的侗戏、大歌等的研究。一些有影响的成果也不断推出,如:《贵州苗族刺绣》(邵宇主编1982)《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安正康等编199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贵州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2001)《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宛志贤主编2010)《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张中笑、杨方刚主编2010)等。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彰显了贵州民族文化所具有的民族特色。

5.7对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的收集和研究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牵头筹备的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的民族综合调查显示,自1983年至今,已经累计出版了较有影响的民族调查丛书《贵州民族调查》三十余卷(本),共计7,000余万字。被命名为“六山六水”的民族综合调查把分布在贵州境内雷公山、武陵山、乌蒙山等六座大山和清水江、都柳江、乌江等六条大河的少数民族调查资料进行精选、编辑,并分为《苗族卷》《布依族卷》《侗族卷》《民族理论政策、民族经济卷》等十卷。2008年,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等组织编写、李平凡等主编的《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在学界、政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民族文献为专家学者研究有关贵州民族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郁世杰.论民族文献的范围、搜集与利用[J].图书情报知识,1991(3):19-22.

[2]谭厚锋.民族文献发微[J].民族论坛,1994(3):68-70.

[3]张陶.贵州民族古籍文献的探索与思考[J].文史月刊,2012(7):32-33.

[4]贵州彝文古籍翻译整理评述[EB/OL].[2013-05-18].http://www.yibar.com.cn/ minzuyuwen/.

[5]王继超.彝族文化“活字典”[EB/OL].[2013-08-15].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8-04/16/content_7988769.htm.

[6]《中国水书》出版保护象形文字的“活化石”[EB/OL].[2013-08-19].http://news.qq.com/a/20070116/001218.htm.

[7]韦世方.水书常用字典[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1-10.

(编校:严真)

endprint

5.2对贵州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

三十年来,贵州民族民间文学成果最为显著,民族文献量以335种居首位。1980~1990期间,相关文献共计186种,是贵州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的一个鼎盛时期。民族民间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对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民间文学的理论探讨、创作、搜集整理。②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包括民族民间文学史及民族文艺理论、民间民俗、民族艺术等的研究。③民族民间文学创作,如小说创作、民间戏剧编著等。④对贵州民族民间叙事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歌、谚语等作品的翻译、收集、整理。⑤专家学者和学术团体对贵州民族民间文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总的来看,贵州民间文学研究内容丰富,硕果累累,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篇:《贵州少数民族小说选读》(陈涛等编1985)《侗族情歌》(龙玉成编著1988)《彝族古歌》(王子尧译1989)《中国苗族诗学》(罗义群编著1997)《贵州神话传说》(燕宝选编1997)《中国谚语集成•贵州卷》《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贵州卷》(分别于1998年和2003年由中国ISBN中心出版)《彝族传统诗歌研究》(李平凡等著2008)等。但近十年,贵州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处在低潮时期,人们期待更多的民族文献作品出现。

5.3对贵州毕节地区彝学的研究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就承担了国家重点抢救出版项目《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等整理翻译任务。王运权、王仕举等多名专家学者编译者整理翻译的《西南彝志》,经多次修订、审稿,2004年得以顺利修订出版[4]。毕节地区彝文古籍翻译研究方面成就最为突出的作者要数彝族语言翻译整理的“三王”,即王继超、王子国、王子尧。他们的成就有王继超、王子国等整理翻译的《彝族源流》27卷(1997)《土鲁窦吉》(1998)《载苏》(彝族丧葬仪式经书•2005)《洪水纪 彝族史话》(1988)《彝族古歌》(1989)等。值得一提的是,王继超在彝文古籍的发掘整理、抢救、翻译、研究、保护利用等方面成绩尤为显著,被媒体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字典”,多年来他带领翻译组对毕节地区5,000余部彝文古籍、1万多种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整理翻译出版了43部79卷1,300余万字[5]。另外,彝语理论研究成果也很突出,如丁椿寿、王正贤等著的《现代彝语》(1991)《黔滇川彝语比较研究》(1991)《彝语通论》(1993)《彝文文献翻译与彝族文化研究》(2005)等,一批有影响的著作把贵州彝学研究逐步推向深入。

5.4对贵州黔南地区水族水书研究

2002年3月,水书纳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专家学者对水书研究涉及的范围有:对水书文字的翻译、水书文化研究、水语读音研究、水书常用字注释等。近十年来,一批有影响的水书研究文献陆续出版。《水书 丧葬卷》(王品魁,潘朝霖译注2005)从水族丧葬这一习俗出发,分析了水家先民的宗教信仰观和伦理道德观;《中国水书》(莫善余等主编1~4册•2006)从“水书”原藏地三都、荔波等地精选出民间收藏水书1,453种(册),按每种原采地、类别等结集,以线装原貌刊行[6];《中国水书探析》(韦章炳2007)是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的集水书探奇、水书讲析于一体的学术性著作;《水书常用字典》(韦世方编著2007)是第一部关于水族文字的字典,共收集水书中常用字468个[7],并对每个字进行了注释和举例,是阅读和研究水书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5.5对贵州民族医药的研究

贵州民族医药研究总的成果并不多,但杜江、邱德文、陆科闵等人的一系列有特色的苗族医学文献成果较为引人注目。如:杜江的《苗医基础》(2007)《苗医绝技秘法传真》(2010)等,分别从苗药的发展史、民间的苗族医药使用等方面阐述了苗族医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邱德文、杜江主编的《中华本草 苗药卷》(2005)是当代苗药研究的标志性成果;邱德文、杜江主编的《贵州十大苗药研究》(2008)结合直观图谱到理论研究,系统论述了具有代表性的贵州省十种苗族药物的研究成果;此外,还有陆科闵的《苗族药物集》(1988)王荣辉的《贵州彝族医药验方选编》(1990)龙运光的《侗族常用药物图鉴》(2009)潘炉台的《布依族医药》(2003),朱国豪的《土家族医药》(2006)等,这些医学著作对传承贵州民族民间医药的宝贵经验和理论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5.6对贵州民族艺术的研究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普遍保存着独特、丰富、古老的传统艺术。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艺术传统,专家学者对这些丰厚无比的文化遗产进行了收集、整理和研究。如对苗族民间蜡染、剪纸、服饰、刺绣,侗族的侗戏、大歌等的研究。一些有影响的成果也不断推出,如:《贵州苗族刺绣》(邵宇主编1982)《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安正康等编199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贵州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2001)《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宛志贤主编2010)《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张中笑、杨方刚主编2010)等。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彰显了贵州民族文化所具有的民族特色。

5.7对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的收集和研究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和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牵头筹备的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的民族综合调查显示,自1983年至今,已经累计出版了较有影响的民族调查丛书《贵州民族调查》三十余卷(本),共计7,000余万字。被命名为“六山六水”的民族综合调查把分布在贵州境内雷公山、武陵山、乌蒙山等六座大山和清水江、都柳江、乌江等六条大河的少数民族调查资料进行精选、编辑,并分为《苗族卷》《布依族卷》《侗族卷》《民族理论政策、民族经济卷》等十卷。2008年,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等组织编写、李平凡等主编的《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资料选编》在学界、政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民族文献为专家学者研究有关贵州民族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郁世杰.论民族文献的范围、搜集与利用[J].图书情报知识,1991(3):19-22.

[2]谭厚锋.民族文献发微[J].民族论坛,1994(3):68-70.

[3]张陶.贵州民族古籍文献的探索与思考[J].文史月刊,2012(7):32-33.

[4]贵州彝文古籍翻译整理评述[EB/OL].[2013-05-18].http://www.yibar.com.cn/ minzuyuwen/.

[5]王继超.彝族文化“活字典”[EB/OL].[2013-08-15].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8-04/16/content_7988769.htm.

[6]《中国水书》出版保护象形文字的“活化石”[EB/OL].[2013-08-19].http://news.qq.com/a/20070116/001218.htm.

[7]韦世方.水书常用字典[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1-10.

(编校:严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