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选材凸显底色 细腻描绘卒章显志
2014-09-22
“底色”,《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底子的颜色,也用于比喻。人生有底色,就像油画必须打好底色一样。人生的底色就如人的美好品质,就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展现。走在成长的路上的你,应该打好自己的人生底色。
请以“底色”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四中学九年级月考试题)
其实,“底色”是个美术概念,它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画纸或布匹的本色,一是绘画或印染时所上的第一层颜色,即打底的颜色。一幅成功的画作,一定是先打好底色然后再着色。如果底色打得不好,再绚烂的色彩也会因缺乏底色而失去魅力。人生也是如此,从这个角度分析,构成底色的东西很多,有先天的秉赋和出身,也有后天的读书和实践。不同的底色,往往能决定人生发展的不同路径。所以,以“底色”作为话题作文题目,是非常有创意的命题,无论从“底色”的本意还是比喻意,都很容易唤醒考生的生活记忆,触发他们对社会、文化、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在作文中阐发他们的见解,展示他们的思想境界和语言表达能力。
审题立意时,我们应先考虑到“底色”的象征意义有哪些,然后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个方面来选材。“底色”既可以指人先天的秉性、道德素养、基本操守,也可以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性格、为人处世的方式,以及由学识、身份、职业所决定的某些特有的风格、气质。作为一种基本素养来说,“底色”不应只是人具有,一个社区、城市乃至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的“底色”,如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等等。由此可见,“底色”可比喻一个人的善良、谦虚、正直、宽容、坚忍等美好品质,也可比喻为持之以恒、顽强不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高尚情操。所以,立意可以从“打好人生的底色”、“做一个真正的自己”、“守护底色,保持本真”、“坚毅,是一种人生底色”、“生命因坚韧而精彩”、“守住我的人生底色”、“鲜花献给甘作底色的人”、“那种底色改变了我”等角度确立。 然后根据立意选择相适应的材料进行构思安排,根据自己的写作长处,确立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但是,这样的话题容易使考生陷入以往的写作套路,会把以前写过的有关人物品质的作文改头换面,甚至感到写作困难时就生硬拼凑,这是不对的。面对每一个话题,我们都应进行切实的写作训练,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这个作文的立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思:
立意一:选择一件自己成长中需要独立的事情,设计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以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刻画出人物的心灵,由此点明文章的主题:母亲的微笑,是自己成长的人生底色。
立意二:选择生活中的一次所见所感,如社会中、校园中的某一次触动你心灵的小事情,运用细腻的描写刻画出人物形象,揭示出要打好自己人生底色的深刻主题。
立意三:选择家庭生活的素材来写,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理解。抓住生活中的某一个细节,进行细腻的描写刻画,揭示出家庭的温馨和谐也需要爱和理解的深刻主题。
那一抹微笑,是我成长的底色
陈 丹
我永远忘不了母亲那一抹微笑。
夕阳西下,余晖映着那一个孤独伫立的身影,望着那奔驰的火车,那一抹噙着泪的微笑,便是我走向自立的底色。
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我与母亲不紧不缓地走在去火车站的路上。傍晚的夕阳,是那样的明亮而耀眼,映着两个彼此挨着的身影,将树木的枝条与两人的身影摇曳得斑驳如图。这是我第一次独自一个人乘坐火车去外地,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一切都是从未经历过的。此时的我,并没有许多的期望感觉,涌上心头的则是越来越强烈的恐惧感。
已经隐隐约约望见车站的影子了,看见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行人匆匆的脚步,以及那些陌生的面孔,我竟然打起了退堂鼓。
“要不——要不——你陪我去吧!”我期待地看着母亲,想得到母亲的同意,而今天的母亲却第一次坚定地摇了摇头。我失望极了,内心产生了一种对母亲不理解的感觉,直到我看见了母亲的那一抹微笑——
母亲站在夕阳的余晖里,逆着光,夕阳映着她的脸颊,嘴角微微上扬,明亮的眸子里闪着我的身影。望着母亲挂在嘴角的一抹微笑,真令人心醉。
母亲的那一抹微笑,映在远行人的眼中。那一刻,心中的那一种恐惧已荡然无存。那是一种鼓舞人心的微笑,我的心中似乎注入了一种奇异的力量,我坚定地扭过头,迈动了犹豫许久的脚步,走向那未知的旅途,走向那未知的世界……
这一刻,母亲的微笑,便成了我成长的力量,是留在我心底的最美底色。
那一抹饱含着热泪的微笑,是最美的底色。那抹带着许多期待的微笑,是母亲默默支撑我远行的力量,她不想永远牵着我的手,只愿静静地伫立,望着我渐行渐远。那一抹微笑,饱含着殷切的期盼和浓浓的爱意,这便是母亲,一个消耗了自己的青春,照亮了我的未来人生之路的女人。
夕阳的余晖,依然是那样火红,映着一个伫立的身影。那火红的余晖中,便是一位母亲用爱编织的最美底色。
本文的选材很独特,选择了一件母亲以微笑作为我远行的陪伴、使我终于能够第一次独立远行的事情来写。作者很善于创设特定的情境,夕阳的余晖中,母亲的微笑,具有特定的寓意。细腻的心理描写,把第一次远离父母的恐惧揭示得淋漓尽致,没有过多的语言与过程,但是一位母亲爱心的表达方式,却让本文主题尤其深刻,值得我们深思。
淳朴,是最美的底色
赵乃宣
洁白的雪,映出的是最美的心灵。
——题记
纷纷扬扬的雪,终于停下了它的飘洒,外面的一切都是洁白的,美好的。
周六的清晨,我与母亲踏上了买菜的路。雪虽不是很厚,但走起来也十分费力。不出十分钟,我的抱怨便代替了刚出门时的兴奋心情。
可能来的不是时候,或是有雪,市场里卖菜的很少,母亲带着我漫无目的地走着。
走到了一个卖沙果的水果摊旁边。这是一辆马拉的车,现在已经很少见了,马笼头上的绳子栓在树上,马的鼻中不时冒出一团白气。主人应该是个农民,头上戴了一顶毡帽,身穿一件很旧的深色大衣,两只手叉在胸前跺着脚,可依然挡不住寒冷的侵袭。脸已经冻得通红了,就连他那灰色的胡子,也有些泛白了。endprint
见母亲与我走近,他用沙哑的嗓音高兴地说道:“大妹子,买点沙果吧?很甜,都是俺自己种的。”听着他那一口纯正的东北话,我笑了。他说完也笑了,露出了一口并不整齐的牙齿。突然,我好像觉得好长时间没有见到这样淳朴的笑脸了,一股热流经过心底。
母亲挑着沙果,不紧不慢。这时,只见一位老年人也在此停下了脚步,对他说要买一斤沙果。他用粗糙的手挑了一些沙果,很快就称好了,并装进了塑料袋。可是那位老年人却发现自己带的钱不够,面带羞涩地要拿出几个沙果。那位农民却说:“哎,老年人也不容易,不差这几个钱,拿去吃吧。”说罢,把沙果塞给了那个老人,脸上又露出了淳朴的微笑。那淳朴的微笑,再一次温暖了我的心。
母亲也付完了钱,正要离开时,那位卖沙果的人叫住了母亲。我正疑惑,他从口袋中拿出了几个受了些伤的沙果,一边说着:“这些就是有点碰伤,拿去吃吧,不要钱的。”说着就塞给了我。我无法不接受这一番好意,只觉得心中再次涌起许多感动。
是啊,在这充满竞争、时而会有尔虞我诈的社会中,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他这样实在、这样淳朴呢?我的答案很确定。人生中,只有自己先有一颗淳朴的心,别人才会受到感染,才会感受到社会的美好吧。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脑海中还不时浮现出那位农民淳朴的笑容。
作者选择了生活中一件非常平常的小事情,但却从中挖掘出“做人就要有淳朴底色”深刻主题,作者善于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对文中农民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就很生动,特别是“露出了一口并不整齐的牙齿”的刻画,可见作者观察生活的细腻,使一位淳朴农民的形象跃然纸上。文章结尾处,作者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议论,而是采用了疑问的句式,既引发读者的思考,也引出自己的深刻见解。
考场作文优秀片段
坚守底色
红荷的底色,是它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青松的底色,是经霜弥坚、仰之弥高的挺拔。 大自然尚有它的底色,我们人类呢?
翻开历史的书页,多少豪杰志士坚守他们的底色,点亮了火把,照亮我们的心灵。义薄云天千里走单骑,是关云长的底色;一身是胆单骑救主,是赵子龙的底色;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陶渊明的底色;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底色。
生命是绚丽的,究竟什么是生命的底色,我们又该如何坚守? 值得你我深思。
描绘自己的底色
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希望与失望、成功与失败、欣喜与失意中,一次次地蓦然回首,一次次的难忘。尽管人生会有缺少舟船的渡口,也会有百万次的磨难与挫折,我们仍要打好自己的底色,做个张扬个性的强者,让底色成为自己的特色。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做一个了解自己的人,就要认清自己的底色,找到原本属于自己的个性。正如邰丽华,舞台上,她是美的化身;生活中,她是坚强的使者。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中,但她找到了对舞蹈的热爱,找到了自己的个性,在逆境中顽强不屈,这就是她的底色。
于是,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极尽完美的人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