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自我个性,行出人生精彩

2014-09-22刘召英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4年9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朱自清荷塘

刘召英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正处青春年少的我们,常常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行走在街头巷尾中,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行走在茫茫书海里,行走在仁爱温馨里……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悟,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你以“行走在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行走经历,独特体验和感悟。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③字数在600字左右。(201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作文题)

从主题上归类,2013年湖北宜昌所出的是一道以“行走”为主题内容的半命题作文题。“行走”,行路,走动。进一步引申便是“徜徉、欣赏、沉醉等等。行走是一种行动,这种行动不仅仅是脚步的移动,更是一种态度的选择和生活的节奏。行走的状态裹挟着思想,体现着那一刻心灵的湿度与温度。因此,写作此类主题的意图在于引导考生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去表达、去体验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念,展现生活的“真善美”,感受生活的“正能量”。

行走是一场内心的盛筵,行走是生命对世界探求的一股心灵律动,行走使人的身后留下身影。古人很早就重视行走的意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将行走和读书相提并论。行走,将无数不可能变成可能。要写好这一主题,考生要注意四点:一是巧于选材。展现行走触及的领域要以个性取胜。二是画面要清新。将行走过程中目力所及,用细腻传神的笔墨描绘出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三是情感真挚。行走的过程有感悟和体验,用富含哲理性的语言揭示出来,才能提升作品的深度和品位。四是语言精彩。行走的风景是美的,这种美只有用精彩的语言才能描摹得诗意盎然,也只有文采斐然的行走才能吊足读者的胃口,为写作赢得高分。

这一主题的失误点在于:一是记流水账,不分重点,平均用力,主次不分;二是选材平庸,画面无奇,让人生厌;三是写作一叙到底,缺乏文采,无亮点可言。

2013年辽宁省锦州市命题作文:一路走来一路歌

2013年山东省临沂市命题作文:走在路上

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材料作文:白龙马、青龙马走路

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命题作文:带一本书去旅行

2012年四川省眉山市命题作文:沿着你走过的路

2012四川省成都市命题作文:走过那一个拐角

2012浙江省温州市命题作文:向前走

2012云南省昆明市材料作文:珍惜青春的每一次际遇,走好成长的每一步……

2012山东省枣庄市命题作文:走出来,就好了

湖北省宜昌市2013年中考作文命题,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命题给予了四方面的提示,考生可从中选择其一,也可从自身特长处补题,以展现自己行走在其间的独特体验、感受。具体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立意:

角度一:行走在大自然之中。自然之美,高山流水,鸟鸣花香,四季都有四季的美景。行走其间,能感受到自然之美,能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能感受到大自然浓郁的诗情画意,让疲惫的心灵停驻,让浮躁的心变得空灵。

角度二:行走在旅游胜地中。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尤其是有文化积淀的地方,自然会有一番独自的文化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理解去品味,总能从这些胜地中获得心灵的顿悟,进而展现“读万完卷书,行万里路”的主旨。

角度三:行走在艺术长廊里。音乐、绘画、雕刻、剪纸……每一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行走其中,沉醉其中,你总能发现其中的智慧和真谛。有这一方面特长的考生,可从这一角度选材立意,更容易写出自己的个性。

角度四:行走在茫茫书海中。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茫茫书海徜徉其中,能让我们结交无数的朋友;沉醉书海,让我们的心灵远离尘嚣,不孤独。从这一角度立意,能够让作品富有文化底蕴,展现你广博的阅读面。

角度五:行走在浓郁乡情里。行走在家乡的青石小路上,童年的影子便会映入童年,这里有奶奶的抚摸,有儿时的玩伴,有懵懂的故事,也有童年的游戏,从这一角度立意,就是要以行走为线索,串起童年的往事,表达对故乡,对童年美好的怀恋之情。

角度六:行走在历史沧桑里。从这一角度立意,可采用幻想穿越的形式,梦回隋唐,穿越古今,结交李白、杜甫,飞跃三国古战场、携手诸葛,拜访周瑜与二乔……透过历史的烟云,站在时代的角度,更能展现你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行走在荷塘清香里

我是一个不懂得欣赏美景的人,好山好水在我的心中总激不起波浪,对于写景的文章也是没有丝毫兴趣。

但那天,我在书中读到了季羡林写到的朱自清笔下的那片荷塘:“他或许在夜下耐不住寂寞吧,还是对水中的月影产生了兴趣。”季羡林先生这样写道。

荷塘?朱自清笔下的月夜的荷塘?我感叹自己的见少识窄。原来,莘莘学子们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校园里还有一池别具风味的荷塘呢。月下荷糖会是怎样的雅致?有朱自清笔下的月夜的荷塘那样美吗?

闭上双眼,悄悄入睡。月光洒在床前,难道月也想溜进我的梦境,去寻找我心中的那份向往?那里该是有小桥流水吧,不知当年的朱自清坐在哪里。是望月亭吗?是那棵樟树下的石凳上?一簇簇从水中涌出的荷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亭亭玉立,引人注目。不过,花瓣上的滚动的水珠,如少女眼睛一样晶亮,这就是打动朱自清的荷叶?

旁有柳条摇曳在眼前,像没有愁绪的孩子,飘啊,飘啊,打个旋儿,北风托起,多惬意。池中的水应该很清很亮吗?可以望见整日与莲相伴的幸福的小鱼儿吗?或是一池碧绿,熠熠生辉。

此情,悠闲洒脱。

此景,宁静纯美。

穿牛仔裤,太野,穿超短裙,太时尚。我该着一身什么呢?一袭长衫,一身旗袍,手捧一杯香茗,或手执一把团扇,或许还可以“轻罗小扇扑流萤”呢。或许这样,才不会破坏那份静谧。endprint

心在遐想,梦在继续。

我想放声歌唱,用我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这份真实:我找到你了吧,而你为什么那么静呢?我可以唤醒你吗?还是陪你一起沉睡。那美丽的荷花,月下的倒影,也是你的梦吗?我怀着热情而来,而你的纯洁,我只能静静地离开……

梦醒了。

何日能再次相约荷塘?

(本文摘自网络)

杜鲁门·卡波特说过:“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燕园的一池荷塘,惹得多少人为之魂牵梦萦,此文采用梦境展现自然美景,不仅写出了个性,写出了精彩,更以诗意和底蕴取胜。具体分析,本文有以下亮点:

一、补题抢眼,心有机杼。考生以“荷塘的清香里”补题,让文题带有诗意的灵动,自然能在第一时间抓住阅卷者的视线,赢得好感。同时作品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结合,灵活搭配,让人也能感受到作者行文的机杼。

二、选材独特,切入巧妙。作文避开大众化的题材,将向月的地点选择在朱自清笔下的燕园荷塘,选材独特而雅致。开头由“不懂得欣赏美景”切入,却一头跌进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前后对比,更衬托出荷塘的宁静和美丽。

三、语言诗意,鲜活灵动。作者在描写诗意的荷塘时,没有直接入笔,而是先用一连串的猜问,吊足读者的胃口,让人沉浸在荷塘的清香中,并萌生出无限的遐想,然后又具体展现荷塘景致的诗意美,让读者沉醉,读之,满口余香。

行走吴楚地,读者都“点赞”

2014年,由苏州市文明办牵头,《姑苏晚报》联手沧浪街道推出的“行走吴楚之地端午文化探访”大型新闻行动的“探访小组”,将深入三省四地,通过对各地端午文化的探访,挖掘爱国、向善等文化内涵,引导大家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推动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与现代社会有机融合,更好地涵养民族精神、延续文化血脉。

(摘自《姑苏晚报》2014年5月24日,有删改)

指津: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文化传统、历史文化,乃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思想意识之根。行走在文化传统的意蕴中是一种价值观的认同,是文化实力的较量,同时也是一种品牌的展示。由《姑苏晚报》牵头发起的这次行走活动,有助于大家深入地了解各地不同的端午文化和端午民俗,同时也能加强苏州与另外三个地方的文化交流,引起更多人关注端午这一传统佳节,对传统佳节的保护和传承有很重要的意义。

结合热点素材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鲁迅在《故乡》中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这句话,道出了生活的常理:路是人走出来的,田间小道如此,人生的路亦如此。人生之路,需要我们走出来,没有行走,而只有心动,那只能是空想。脚踏实地,奋勇向前,路就会伸向远方……

请以“路,是走出来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是一个给定提示的命题作文。要写作这一文题,关键是对文题的理解和把握。材料引用鲁迅《故乡》中关于路的名言,并做了具体阐释,由生活到人生,走好每一步,都需要我们“走出来,没有行走,而只有心动,那只能是空想。脚踏实地,奋勇向前,路就会伸向远方”,由此,不难发现命题的意图在于让考生展现一种生活的信念,表达一种昂扬向上、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气。要写好这一文题,考生可选取生活中遭受的挫折和困厄的经历,展现自己如何走出困境,走向辉煌的;也可以采用议论构思,展现历史中那些“脚踏实地,奋勇向前”者的事迹,进而表达“路,是走出来的”的观点;还可以借物抒情,用蚂蚁、蚯蚓等于无路处开路的自然现象,引发对生活的思考,表达勇往直前的信念。无论采用何种构思,描写要细腻,抒情要真挚,语言要优美而富有哲理,这样的文章才会打动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朱自清荷塘
荷塘里的“怪物”
四季的荷塘
初三
朱自清的较真
初三
小世玉智闯荷塘
朱自清的蝉声
荷塘蛙鸣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
命题作文“过程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