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发电商业投资风险分析及保障机制研究
2014-09-22刘宏志刘璐曾鸣
刘宏志,刘璐,曾鸣
(1.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济南市250021;2.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微山县供电公司,山东省济宁市277600;3.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市102206)
0 引言
当前,能源发展与环境问题的矛盾愈加突出,东部大中城市雾霾天气频发,如何治理雾霾天气也成为了新时期重要议题之一。在节能减排环境目标不断细化的新形势下,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变革能源利用方式已是我国“十二五”期间建设和发展现代能源体系的一项重要战略[1-2]。相比于大电站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能量利用不充分的现状,清洁、高效、灵活、小容量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则为改善集中式发电、提高能源效率提出新选择[3-5]。因此,推进分布式发电的投资建设,加速能源体系的高效、清洁发展,将对实现可持续的低碳电力发展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智能电网工程的全面建设,配网侧投资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分布式发电技术日益更新,分布式发电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技术支持,有望实现并网运行。然而在分布式发电的市场化进程中也面临着政策、技术、运营模式等诸多不确定因素[6-8],为逐步完善分布式发电投资机制,推动相关政策的革新,稳步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进程,本文结合分布式发电发展的现状,通过分析并识别分布式发电投建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建立分布式发电商业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节能服务公司为例论述分布式发电投资风险应对策略,并从政策法规、市场监管、利益主体三个方面提出相关保障机制建议。
1 分布式发电商业投资风险分析
能源产业的发展通常会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9]。由于分布式发电商业投资模式具有多样化、涉及主体较多、外部政策仍待完善,因而在分布式发电的市场化进程中必然面临多方面的风险因素。为保证分布式发电商业投资的可持续性和可盈利性,需分析其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1.1 分布式发电商业投资风险识别
1.1.1 政策风险
当前,针对高效、灵活、节能、共赢的分布式发电项目,国家已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法律法规,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分布式发电的发展。然而,部分分布式发电项目(如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并网运行难的困境使其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10]。随着分布式发电总规模的不断增加,分布式发电投资的激励政策、分布式发电建设的基本标准、分布式发电并网运行要求等一系列外部政策也需不断完善,以降低可能产生的风险。
1.1.2 市场风险
虽然分布式发电有着诸多优势,但作为可能对未来能源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的发电方式,随着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其他市场因素的影响,分布式发电的商业投资和运营将可能面临一些市场风险,包括:未来的电力市场能否为分布式发电提供充足的容量空间;能否形成合理的上网电价保证其获益;能否为其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以防止产业垄断;能否通过建立行业标准规范投资商和运营商的权利和责任等[11-12]。
1.1.3 利益相关者风险
随着能源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各类新能源发电技术的革新,未来,分布式发电将呈现多样化商业投资模式。在分布式发电投资运营过程必将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包括相关设备供应商、分布式发电投资商、运营维护商、电力用户、电网企业、监管部门等。期间,各相关利益主体为主张自身利益都将采取不同的措施保证自身利益。分布式发电投建和运营工程将出现利益相关者风险,包括: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能力风险(是否具备分布式发电投资能力、建设能力、运维能力等),信用风险(法律信用、商业信用等),财务风险(资金是否充裕、融资是否恰当、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等)等。
1.1.4 技术和设备风险
为确保分布式发电有效融入市场,发挥其优势,除外部政策的支持及各相关主体间的协作外,还需重视分布式发电技术及运行技术以降低技术风险带来的影响,确保分布式发电的可靠、持续运行。从硬件设施上来看,建设在负荷中心的分布式发电为发挥其高效、灵活的技术特性,需认识到以下相关风险,如:分布式发电站址选择是否合理、发电技术和运维技术是否先进、装机容量是否满足区域内的电力需求等硬件风险问题。从软件技术上来看,在未来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背景下,分布式发电能否实现可靠性并网、智能化管理、低碳化运营等也将是分布式发电可能面临的风险。
1.1.5 运营风险
分布式发电项目投资主要包括初始投入和运维投入,在项目不同阶段均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项目资金的投入量及回收能力,如:政策、市场、利率、突发事件等外部风险因素;相关利益主体、技术设备等内部风险因素。在运维阶段,灵活多样的分布式发电技术对项目的硬件和软件要求也不同,很多分布式发电需以清洁能源作为燃料,从而受制于燃料成本的波动。此外,分布式发电项目运维阶段各利益主体能否有效配合、合理行使权责将影响运维效果甚至整个项目的收益。
1.2 分布式发电商业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识别分布式发电投资风险因素,为进一步分析各类因素对其投资的影响程度,系统地构建了分布式发电商业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结合所构建的评估体系,在分布式电源投资风险评价中,可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赋权、求解,评价和判断分布式发电项目的投资风险情况,量化评价结果,以指导投资决策。
1.3 分布式发电投资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考虑到分布式发电在未来的商业化运营中可能出现多样化的运营模式,如节能效益分享型、能源托管型、节能量保证型、运行服务型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不同模式中,各相关主体由于自身条件和市场地位均不同,而对风险有着不同的承受能力和应对策略。以目前应用较广且有政策支持的节能服务公司(ESCo)为例,重点分析其参与下的分布式发电投资应对策略,如图1所示。
1.3.1 政策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节能服务公司作为分布式发电的投资者,需根据政策的变化实时采取措施,准确把握政策机遇,减少或规避政策变动风险。在相关政策环境良好、法律法规较为完善的情况下,节能服务公司应充分结合政策导向,及时申请并获取相应的财税补贴,逐步增加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投资,适时推进新业务的商业化进程,不断拓宽其市场业务。然而,未来分布式发电市场容量、发电并网制度等都需相应法律监管和政策引导,若监管机制不健全、引导政策缺失,将制约项目投资规模和运行效果(例如融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带来的投资风险),进而影响到分布式发电项目投资决策以及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节能服务公司应及时识别可能存在的或将要出现的风险因子,调整投资策略,关注相关政策变动(如分布式发电投资补贴、利率政策、上网电价等),把握该过程中所产生的新获益点。
表1 分布式发电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Tab.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DG investment risk
图1 节能服务公司参与下的分布式发电投资风险应对模式Fig.1 Coping strategies of DG investment risk with participation of ESCo
1.3.2 市场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针对不断变动的未来市场,节能服务公司需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减少市场风险带来的损失,合理获益。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中,节能服务公司可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合理实施市场战略,视市场情形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可选择共同投资、技术合作或联合运维等方式,适时增加投资,逐步扩大市场规模,增强自身竞争力。然而,在外部环境欠佳、市场运行秩序较混乱时,需及时识别风险因素,准确进行市场定位、避免恶性竞争将是节能服务公司的首选市场策略。此外,将来分布式发电的市场容量、并网机制是否完备等直接的市场风险,也需引起足够重视,做好相关预防和应对工作。
1.3.3 利益相关者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积极有效的合作是利益主体间顺利开展分布式发电相关业务的基础,也是推进分布式发电多方共赢以及实现低碳减排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作为参与者之一,节能服务公司应明确在分布式发电投资中各方权责和利益分配机制,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纠纷。然而,当出现责任机制不健全、利益分配不合理而引起利益者间不良竞争,合作不畅、甚至合作中断情形,将阻碍分布式发电的商业发展。尤其当节能效益分享意见的不一致所产生的利益冲突,节能服务公司需明确分歧所在,及时协调沟通,在借助相关政策法规维护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同时寻求新的合作切入点(如调整合同能源管理方案),制定新的节能效益分享协议,转移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风险。
1.3.4 技术设备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以及未来其并网要求的增强,亟需加快相关技术、设备的研发与更新,推进分布式发电项目的商业化发展。对于节能服务公司来讲,在相关技术、设备成熟的情况下,选用先进技术设备,保持硬件设施优势、扩大投资规模是其提升市场竞争地位的关键。于此同时,节能服务公司还应把握智能电网发展机遇,及早研发分布式发电并网技术、智能化运维管理技术[13],加强自主创新,减少技术的外部依赖性,可通过申请技术专利形成自身的技术、设备竞争优势,增强下一阶段的市场拓展竞争力。此外,节能服务公司还需识别诸如设备功能达不到要求、设备更新换代迟缓、配套运行软件系统设计不合理等风险,加强与上游设备供应商的沟通与合作,尽量减少设备所带来的风险,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1.3.5 运营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分布式发电的商业化运营过程中涉及多方利益主体,且运营模式多样,作为市场参与主体之一,节能服务公司必须识别潜在的风险,合理配置资金、协同其他利益主体完善运营机制。在机制健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节能服务公司应适时增加投资,防止资金链的断开,实施积极的市场拓展策略,选择合适的运营模式加快分布式发电项目的商业化进程。然而,当出现运营模式发生变动、后续资金不足、投资主体权责纠纷、利益分享不合理等问题时,影响到项目运营效果和资金回收,作为运营商节能服务公司需及时识别风险因子,调整投资策略和运营模式(如谨慎选择节能效益分享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加强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如增强与上游设备供应商的合作),降低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同时制定完善的项目后评价方案,适时开展后评估工作,并及时反馈评估结果。
2 分布式发电商业投资保障机制
为推广分布式发电系统,促进其商业化进程,保障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营,还需构建分布式发电商业投资保障机制。首先总结并提出分布式发电投资保障机制的构建原则,然后基于分布式发电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分布式发电投资保障机制。
2.1 分布式发电商业投资保障机制的构建原则
2.1.1 政策激励与管制相结合的原则
外部管制是市场正常运营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新产业的发展也不能缺少政策的扶持和激励。构建的投资保障机制应充分考虑市场的内外因素,在保障分布式发电的基本市场环境外,还应有效把握政策管制和激励相结合的原则,避免政策支持力度过大而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逐步促进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商业化运营。
2.1.2 保障安全运营和投资获益的原则
分布式发电系统是一项多赢的项目,在投建和运维过程中涉及多方利益主体,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所构建的分布式发电投资保障机制应能有效保证投资者的基本收益;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该保障机制在确保用户可靠的用能外,还应能从经济角度提供相应的激励。
2.1.3 各方权责明确的原则
分布式发电投资、建设和运维过程中,涉及到政府部门、电力公司、第三方投资商、用户等多方利益主体。在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各利益主体收益不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存在区别。因此,明确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重即是市场对各参与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分布式发电投资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2.1.4 协调发展与分布实施的原则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考虑分布式发电的投建和运营,有组织、分步骤的实施协调和控制分布式发电投资和运营工作,在满足各阶段基本要求和各主体利益的情况下构建完善的分布式发电保障机制确保分布式供能系统的正常运营。
2.2 分布式发电商业投资保障机制建议
结合所提出的分布式发电投资保障机制的构建原则以及投资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为保障分布式供能系统的正常运营并推动其未来的市场拓展,分别从政策法规、市场监管、相关利益者等三个方面提出分布式发电投资保障机制建议。
2.2.1 政策法规保障机制建议
随着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推广,为保障分布式发电的正常运营和协调分布式投建和运维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主体间的关系,不仅需要相关利益主体间的相互监督和内部协议约定,还需从外部提供适当的法律监管与政策约束。
在政策法规方面,为保障并促进分布式发电的平稳发展,充分发挥分布式发电灵活、高效、节能的自身优势,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政府部门应从公共利益为基本出发点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在政策法规保障方面,建议政府部门加强激励政策与监管政策的制定:(1)明确传统高排放能源的限制政策以及低碳电源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如对分布式发电实行上网标杆电价,降低结算风险;(2)完善分布式发电行业规范(如《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推进服务主体多元化,尽快建立符合国内情况的相关验证和测试标准;(3)通过完善高新技术发展政策、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及差异化区域能源综合利用政策,逐步引导和合理规划相关产业布局,支持具备资源和技术优势的地区、企业优先发展分布式发电;(4)制定合理的分布式发电相关财税、金融方面的扶持政策,可设立分布式发电发展基金制度,引导相关基金的运作,加速节能减排市场化融资,解决该类项目短期资金短缺的问题;(5)建议政府部门逐步完善相关新能源法律法规,包括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法律法规、新能源开发法律法规等,培育低碳电力发展的法律环境[14-15]。
2.2.2 市场监管保障机制建议
当前,分布式发电项目系统已在一些地区投运(如广州大学城分布式发电项目),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考虑到分布式发电项目的外部性和公共性特点,未来电力市场能否消化分布式发电,为其提供公平有序的市场发展环境,是相关参与者关注的重点,也是市场监管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市场监管保障机制方面,公平、有序、稳定的市场环境是分布式发电商业化顺利推进的重要外部条件。为维持并保证良好的市场环境,建议市场监管者可从以下4个方面完善市场保障机制:(1)针对整个分布式发电市场,制定相应的市场规范和技术标准,明确规定不同市场参与者的权责以及所需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2)强化市场信用制度建设,如针对分布式发电项目投建和运营所涉及到的相关主体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和经济档案制度,对欺诈经营、违规违纪的行为及时予以通报披露;(3)完善发电并网机制和能源供应机制,明确分布式发电上网与全额收购制度,充分做好未来分布式发电并网乃至能源供应结构变革的准备;(4)逐步完善低碳电力发展机制[16],如清洁发展机制和碳排放配额交易机制,鼓励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2.2.3 相关利益者保障机制建议
分布式发电项目的投建和运营过程中,各相关利益主体将基于自身利益采取合理的措施获取应得的利益或保证利益不受损,在协作与竞争中共同推进分布式发电项目的市场化进程。
在相关利益者保障机制方面,从整体市场角度来看,建议从以下2个方面完善相关利益者保障机制:(1)利益保障方面,主要是通过政策激励与管制、市场规范等外部制度明确各相关利益者的权责和利益关系,并借助法律法规予以保障;(2)责任规范方面,各相关利益者应以利益共赢为基本出发点,针对利益分配原则和分享方式达成一致。
作为分布式发电商业投资中的各重要主体,金融机构,可根据不同分布式发电项目的特点,设计出多种投资方式或金融融资产品,以切实可行的多种渠道和模式为分布式发电投资提供有利的资金条件;节能服务公司,可在分布式发电项目投建和运营过程中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确保分布式发电项目的良好运作和发展,加强融资能力、方案设计、能源审计、技术能力、安装施工、项目运行等几个方面的建设。此外,在分布式发电商业运营产业链中,第三方认证机构必须具备相应机构资质和行业资格,明确认证费用的来源,提供公平、诚信的认证工作。
3 结论
分布式发电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合理、充裕的投资是分布式发电市场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分布式发电商业投资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以节能服务公司为例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同时,从外部环境角度提出分布式发电商业投资保障机制建议。结合本文研究,需要指出的是,短期的政策扶持是引导分布式发电项目前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能否规模化、商业化推广分布式发电项目并为低碳电力发展带来长远效益关键还在于分布式发电项目经济效益能否激励投资者积极参与其中。因此,分布式发电经济效益分析及不同投资模式下各相关主体的投资收益和利益分配机制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1]李同智.灵活互动智能用电的技术内涵及发展方向[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2):11-17.
[2]袁越,李振杰,冯宇,等.中国发展微网的目的方向前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1):59-63.
[3]赵杰,王硕,沈大力,等.基于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控制策略与仿真[J].中国电力,2013,46(7):105-110.
[4]曾鸣,刘宏志,薛松.分布式电源商业投资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J].华东电力,2012,40(3):344-348.
[5]Leão R P S,Barroso G C,Sampaio R F,et al.The future of low voltage networks:Moving from passive to a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2011,33(8):1506-1512.
[6]胡波.分布式供能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影响因素[J].电力建设,2013,34(2):64-67.
[7]朱忠烈,李颖,曹炜,等.分布式发电大规模接入电网的影响研究[J].华东电力,2012,40(12):2224-2227.
[8]黄莉,卫志农,韦延方.智能用电互动体系和运营模式研究[J].电网技术,2013,37(8):2230-2237.
[9]刘宏志.我国分布式电源商业化投资机制及效益分析模型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3.
[10]金强,史梓男,李敬如,等.光伏发电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J].电力建设,2013,34(11):87-90.
[11]闫强,王安建,王高尚,等.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商业时代,2009,(26):105-107.
[12]董铁孝,黄国强,聂彤云.分布式发电技术及其并网后的问题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13,(1):50-51.
[13]姚建国,杨胜春,王珂,等.智能电网“源-网-荷”互动运行控制概念及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21):1-6.
[14]Boeters S,Koornneef J.Supply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nd the cost of EU climate policy[J].Energy Economics,2011,33(5):1024-1034.
[15]曹海霞.低碳经济时代绿色电力的定价机制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12):38-39.
[16]陈清泰,吴敬琏.美国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体系及启示[J].发展研究,2010(4):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