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漫展的命途
2014-09-22孙文辉
孙文辉
自从双腿瘫痪后,史铁生眼里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心灵化和个体化。在一般人笔下,胡同常常是作为一种展现老北京民居文化的载体出现的;而在史铁生笔下,胡同所独具的地域特性和民俗特征被大大淡化了,读者徜徉其间的不过是作者一个人的胡同。也就是史铁生在文首所悟得的:“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由此,胡同便融入了“我”的血脉、心绪、人生乃至命运之中。
余下几段依次叙写“我”在胡同中经历的悲欢离合,从出生、幼年、少年一直到成年,跨度较大,几乎涵盖了史铁生风华正茂的前半生。稍谙写作甘苦的人都知道,要在千余字的篇幅里容纳如此长度和厚度的个体生命历程,倘无举重若轻的叙事手腕,极易流于年谱化和空洞化。史铁生想必深知个中艰险,明智地放弃了抽象的事件叙述,巧妙地借用感性的画面和典型的细节来描述、喻示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譬如,关于“我”的出生,作者是借奶奶之口来述说的:“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仿佛信手拈来,却蕴藉如诗,弥散着某种与生俱来的苦难气息。又如,关于幼年的生活,作者营设了一个小男孩在胡同等妈妈晚归的情境,并让其悬揣:“妈妈是不是就从那太阳里回来?”童稚之思里透着幼小心灵的孤单落寞及其对温暖母爱的无限依恋,细微却令人动容。
随着“我”的不断长大,胡同也不断地漫展。“我”被带进了一条更长更窄的胡同,脱离了母亲的怀抱,上了幼儿园。在一般人眼里,这可能是一个自然而又平常的人生事件,一笔带过即可。史铁生却将此视作人生中的重大时刻,接连运用“拉住”与“挣脱”、“笑闹”与“哭喊”两组动词,生动地诉说着一个人在脱离襁褓时的不舍与伤痛,具有象征意味。此外,“那一天很长,墙外磨刀人的喇叭声尤其漫漫”,心理描写也很细腻,非常真切地表现了幼小的“我”在初涉人世时的惶然与茫然。与此同时,“我”那浑一的生命状态也开始悄悄地分裂:一方面,“我”能从胡同僧人的诵经声里“看见夏夜的星光”,或者将清朗的钟声误作“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赤子之心的诗意与纯粹依然如故;另一方面,“我”从胡同校园里的一个凶霸男孩身上学会了“谄媚和防备”,初尝到了人世的复杂和凶险,也烙下了某种模糊而又持久的心理阴影。
不过,总地看来,“我”成年前的胡同生活还是相对单纯轻盈的,虽然作者运用了一种灰淡伤感的叙述调子,但人生的普通状貌毕竟是完整的。成年以后,“我”离开故乡的胡同去远方插队,返乡后不幸双腿瘫痪了。就现实人生而言,这个转折无疑是极其剧烈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它给人的心理接受过程也必然是无比漫长的。然而,在作者饱经岁月沉淀的追述里,昔日的灾难忽然间失重了,所有的沉痛化作了一缕轻烟——“回来双腿残废了”,犹言“回来个子长高了”。这种以轻为重的笔调,不仅在不动声色之中给人以深沉的情感震撼,而且充分表现了史铁生从痛苦的窄缝里突围后对命运的悟解和对生命的悦纳。于是,在历经种种磨难之后,史铁生在胡同里的生活反而变得明朗起来:“我”用油漆涂抹着“美丽的图画”,并开始写作和恋爱。即便写到母亲的离世和恋人的离开,作者也没有呼天抢地,更没有怨怼责难,反而用了一种安安静静的语调,以对人生和命运少有的悟识去顺应人世的种种变迁与流转。
因此,史铁生笔下的胡同与其说是一种实物,不如说是一种象征。正如文章末段作者借鸟儿俯看蜿蜒的胡同所悬揣的:“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单此一句,就把胡同与命运同构在了一起,表现了史铁生对冥冥之中的命运之神的迷惘、追索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