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北客属地区新农村人居环境分析

2014-09-22曹秋艳刘堂茂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人居环境新农村

曹秋艳+刘堂茂

摘要:粤北山区的地域特点决定了那里的客家民系独特的行为方式和生活环境,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古村落现存的物质生活空间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粤北客属地区客家古村落的实地调研结合石塘古村规划的实际案例,探讨建设新农村人居环境景观体系的方式方法,改善客家村民的现代化居住环境,力求在保护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因地制宜梳理古村落景观,延续客家古村落的乡土特色,最终建成集休闲旅游和生态农业生产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客家古村落;人居环境;新农村;粤北客属地区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333-03

New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of Northern Guangdong Hakka Area

CAO Qiu-yan,LIU Tang-mao

(College of Yi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Abstract: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s of northern Guangdong determine the Hakka unique behavior and living environm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urbanization,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living space of ancient villages′ existing material and modern lifestyl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rough surveying northern Guangdong Hakka ancient village and practical examples of Tong village′s planning, 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new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landscape system was used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Hakka villagers′ modern needs,and to protect the original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local conditions combining with ancient village′s landscape,the continuation of the ancient village of native Hakka characteristics. A set of leisure tourism and ecological agriculture production as on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ultimately built.

Key words: Hakka ancient villages;human settlements;new rural;northern Guangdong Hakka area

基金项目:香港铭源基金科研项目(314-140627);2013年度韶关学院科研项目

粤北客家古村落主要散布在广东省北部山区,它们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聚落空间及居住模式,由于该地区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关系,其古村落环境形态相对破坏较小,大部分都保护的比较完整,同时山区经济的落后也带来了新农村建设的相对滞后,使得古村落现存的物质生活空间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日益突出,针对粤北客家地区古村落发展面临的问题,试图从规划学和现代景观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新农村的规划建设找到一种有效的保护规划模式,力求在建设出符合当下客家村民需求的新型居住环境的同时保护好这些弥足珍贵的古村落文化和古村落形态,为未来客家新农村风貌建设提供新思路,探索出一条适合粤北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道路。

1粤北客家古村落景观构成要素及特色

粤北是中国客家民系主要聚居地之一,该地区的客家村落主要分布在岭南山脉山地,村落布局模式多为集居形式。村外一般都有大山及生产绿地环绕,村口有生态水系。由于村落大多地处山区,地势起伏较大,为了节约耕地多留良田,其建筑大多依山而建、顺应山势。因客家人防御文化的影响,村内建筑多以客家围楼出现,形成“山-水-田-院”的景观意象。同时,在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影响下其村落格局以开敞式为主,地势前高后低利于排水,巷道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利于通风,为了满足客家人建筑格局的要求,村前一般都有池塘通风降温,村后有林挡北向来风以调节村落小气候。

1.1庭院祠堂

客家先民比较重视家族,每个家庭便是村落的组成细胞,由家庭合院住宅组成村落的基本空间形态。在客家宗法伦理观如等级的尊卑和礼仪的影响下,村落的空间布局体现了位序的空间观念[1]。因此,粤北地区古村落大部分都建有祠堂,村落在整体布局上都以宗祠建筑为几何中心展开,而家族聚居式合院以祠堂为中心各户住宅分列四周,村落向心力特征明显。此类村落聚居的典型村落以庭院为母体,通过合院来实现中心、边界、等位、序列以及时空的延续,而合院主要以儒学中“礼”的需要来布局,祠堂位置在整个建筑平面的中轴线上,整体空间对称严谨,方正规则,并按轴线从前到后由天井庭院和厅堂组成,房屋纵向递进式贯穿组合,前后空间成虚实相应的空间特点。

1.2街巷肌理

街巷是古村落建筑群体的骨架和支撑,它由两边的建筑所界定,是私生活的延伸区域,又是村民公共活动的场所,是延续传统生活脉络的重要场所。粤北客家古村落的街巷阡陌纵横、丰富多样,大多是由村内民居建筑自由摆放形成,具有积极的空间性质。例如石塘村风貌较好的主要历史街巷有:太平巷、高门槛、三角街巷、门前巷、长巷等,其中狭窄而幽深的“门前巷”属于一线天式的夹紧型街巷,给人一种宁静而放松的环境感受;“三角街巷”属于宽阔型的街巷空间,是村民日常交流活动的精神场所,主要出现在村中主干道交集处的U型及菱形空间;而“长巷”(长度达520 m)是沿村落水渠两侧的传统建筑形成的连续性的街巷,属于建筑之间夹杂曲折蜿蜒式的街巷空间,给人一种神秘感。上述历史街巷可相互连通,形成规模庞大且连续的传统历史街巷景观格局。

正是这种多层次的复合型街巷空间系统适合粤北山区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由自由摆放的民居建筑组群所形成的夹紧型街巷构成了村落的自然通风系统,使得内部空气加速流动引入新鲜空气,并有利于污浊空气的排出,改善街巷空间的空气环境质量。而沿村落水渠形成的连续性街巷可以带来巷道的小气候,产生冬暖夏凉的效果,也可在广东省梅雨季节迅速排水保证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1.3建筑文化

粤北客家民系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俗和建筑文化,特别是在住宅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围楼,有着“有村必有围,无围不成村”的说法。其中以“方形围楼”最为典型,建筑空间多以厅堂为中轴线,表现出对称严谨、层次井然的空间布局,或以天井为中心围绕天井组织布局,在建筑的角度上,实的厅堂、虚的天井和庭院一起组成了一个内外互相渗透、互相衬托的柔性空间。而内部组织中心则为堂,以堂来体现客家人所崇尚的“礼”,让人感受到动静有序、长幼有别的中国传统观念。

另外,围楼建筑材料多取自当地,以土石为墙、木为构架、青瓦为盖,外形庄重、朴实,与绿水青山、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建筑内侧界面、顶界面柱、梁、梁托等以精美木雕的形式表现,用以衬托主厅堂的威严庄重。

2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方法

粤北客家村落形态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文历史发展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使得客家村落环境呈现出独特的空间形式和风格,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乡村人文景观[2],石塘古村还保留着客家人的一些民风民俗,如唱月姐歌、酿制传统工艺堆花酒、风味小吃等。因此,新农村环境的规划设计不应改变村民传统的行为生活方式及和谐的人居关系,也不是简单地对村容村貌的一般整治,它应该包括构成古村落环境的一切要素,如周边山体水系、田园植被等生态资源以及建筑、街巷空间等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与改造;还有地面铺装、小品、公共设施构件等现代人居环境元素的融入设计。

2.1自然格局与山水风貌的延续

在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中,要注重生态优先,在继承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规划手段,尽量减少土方量,保护村庄周边的自然风貌,延续与山水田园相互映衬的格局;因地制宜地对空间进行创造,保护原有乡土环境和生态环境;使人工之色融入自然,让整个村落作为旅游景点而存在,在建设新村庄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例如石塘古村落在规划时把原始山林作为生态林业区加以保护;把周边的生产农田改种植观光农业类产品;对村中的百年古树、古井加以围护形成公共交往空间;在街巷边界种植本地地被植物和花灌木;将原始小溪河流驳岸做自然式处理等。

2.2宗族观的空间格局的延续

在粤北地区的客家古村落大多会出现以血缘为基础聚族而居的空间格局特征。家族观念影响着村落的整体布局,而宗祠是最重要的宗族建筑。因此,村落空间表现为以主要宗祠为几何中心的展开式,宗祠成为村落景观的焦点和心理标志。例如石塘村四面环山,依山畔水,坐落于农田中央,以7间宗祠为中心向四面展开,街巷四通八达。在规划时把“三多堂”作为宗祠轴并以此向四面发散布局;“高门槛”、“楼下坊”、“梨树下坊”和“大园坊”等建筑群作为重点景观节点,作为村中旧时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三角街可改造为主干道,作为主要景观轴线;塘下众厅前空地和双峰寨后广场(图1)可建成小型的集会广场,构成面状空间;以上3种空间组合模式共同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统。需要注意的是,新农村的规划中村庄里街巷空间要以满足消防基本要求为前提,对古村落中的原有路网进行疏通整理,在保持宜人的空间尺度的同时做到整体空间格局的“通畅”。

2.3客家建筑文脉的集成,村庄风貌的统一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的规划中,新建建筑应延续传统客家建筑特色以此来加强对旧风貌的保护。可以利用在旧建筑原型中提炼的元素及建造技术,以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及思维进行创作。例如在客家建筑实墙上开的小窗、建筑内外屋檐长短不一的出挑、突出墙面的高耸壮观的外檐的高挑、凸显廊道的亲近宜人的内檐、窗楣隔扇、梁架墙头的木雕石雕及灰塑装饰等元素,将这些能够反映客家建筑特征的组成元素进行提炼、解体、重组、再构,保持客家建筑外形的完整性和识别性,且尺度与比例相辅相成。需要注意的是新民居应尽可能保持乡村聚落景观的原生态,兼顾房屋保温、采光、节水,以及房屋周边的景观环境、农业环境、生态环境等,重视生态节能问题。在继承并发扬当地传统的客家建筑文化的同时,使得整个村庄的风貌得到统一。

2.4平面形制的重构,公共设施的完善

现代农民的生活方式日新月异,单一且传统的村庄功能空间不足以满足当代农民的生活需求。因此,古村落的平面形制也需根据新的使用功能及现代化公共设施布局特点来重新规划。客家村落的公共空间由禾坪场地、宅前道路的节点、天井围合庭院、巷道及绿化等元素组成。规划时可通过街巷空间组织交通流线,将传统横堂屋、杠楼、围楼等客家古建筑改建为医院、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教育性质或旅游性质的酒店、餐厅等。村庄建筑呈线性布局,形式较为灵活自由,但应符合客家建筑围合型、向心性、轴线感的布局特点[3]。例如石塘村的建筑密度较高,导致了村中的公共空间相对来说较少且功能性不高,可将社官庙前面的晒坪作为公共空间,改造成为用于现代村民集会活动的广场,使之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区域;把“双峰寨”作为村民文化娱乐的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等。

3结语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标准化的农村建设使得许多优秀的古村落物质形态都遭到了破坏,传统村落的乡土特色景观也正在消失,形成千村一色的现象[4]。粤北客家古村落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聚落空间及居住模式,而这些特色则成为这片地域乡土文化的瑰宝,应该对其加以保护[5]。因此,挖掘客家古村落的文化底蕴、对村容村貌进行审美改造和规划布局应注重彰显地域特色,这是粤北地区新农村景观建设的首要原则。乡村景观规划与旧村居住环境整治一方面可以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可以积极激活农村的经济活力,提高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沛林,刘春腊,邓运员,等.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景观基因识别要素研究[J]. 地理学报,2010,65﹙12﹚:1496-1506.

[2] 彭一刚. 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 刘烁. 客家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4] 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5] 朱雪梅.粤北韶关地区古村落普查及保护利用研究[A].陆琦,唐孝祥.岭南建筑文化丛[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1.2街巷肌理

街巷是古村落建筑群体的骨架和支撑,它由两边的建筑所界定,是私生活的延伸区域,又是村民公共活动的场所,是延续传统生活脉络的重要场所。粤北客家古村落的街巷阡陌纵横、丰富多样,大多是由村内民居建筑自由摆放形成,具有积极的空间性质。例如石塘村风貌较好的主要历史街巷有:太平巷、高门槛、三角街巷、门前巷、长巷等,其中狭窄而幽深的“门前巷”属于一线天式的夹紧型街巷,给人一种宁静而放松的环境感受;“三角街巷”属于宽阔型的街巷空间,是村民日常交流活动的精神场所,主要出现在村中主干道交集处的U型及菱形空间;而“长巷”(长度达520 m)是沿村落水渠两侧的传统建筑形成的连续性的街巷,属于建筑之间夹杂曲折蜿蜒式的街巷空间,给人一种神秘感。上述历史街巷可相互连通,形成规模庞大且连续的传统历史街巷景观格局。

正是这种多层次的复合型街巷空间系统适合粤北山区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由自由摆放的民居建筑组群所形成的夹紧型街巷构成了村落的自然通风系统,使得内部空气加速流动引入新鲜空气,并有利于污浊空气的排出,改善街巷空间的空气环境质量。而沿村落水渠形成的连续性街巷可以带来巷道的小气候,产生冬暖夏凉的效果,也可在广东省梅雨季节迅速排水保证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1.3建筑文化

粤北客家民系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俗和建筑文化,特别是在住宅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围楼,有着“有村必有围,无围不成村”的说法。其中以“方形围楼”最为典型,建筑空间多以厅堂为中轴线,表现出对称严谨、层次井然的空间布局,或以天井为中心围绕天井组织布局,在建筑的角度上,实的厅堂、虚的天井和庭院一起组成了一个内外互相渗透、互相衬托的柔性空间。而内部组织中心则为堂,以堂来体现客家人所崇尚的“礼”,让人感受到动静有序、长幼有别的中国传统观念。

另外,围楼建筑材料多取自当地,以土石为墙、木为构架、青瓦为盖,外形庄重、朴实,与绿水青山、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建筑内侧界面、顶界面柱、梁、梁托等以精美木雕的形式表现,用以衬托主厅堂的威严庄重。

2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方法

粤北客家村落形态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文历史发展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使得客家村落环境呈现出独特的空间形式和风格,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乡村人文景观[2],石塘古村还保留着客家人的一些民风民俗,如唱月姐歌、酿制传统工艺堆花酒、风味小吃等。因此,新农村环境的规划设计不应改变村民传统的行为生活方式及和谐的人居关系,也不是简单地对村容村貌的一般整治,它应该包括构成古村落环境的一切要素,如周边山体水系、田园植被等生态资源以及建筑、街巷空间等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与改造;还有地面铺装、小品、公共设施构件等现代人居环境元素的融入设计。

2.1自然格局与山水风貌的延续

在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中,要注重生态优先,在继承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规划手段,尽量减少土方量,保护村庄周边的自然风貌,延续与山水田园相互映衬的格局;因地制宜地对空间进行创造,保护原有乡土环境和生态环境;使人工之色融入自然,让整个村落作为旅游景点而存在,在建设新村庄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例如石塘古村落在规划时把原始山林作为生态林业区加以保护;把周边的生产农田改种植观光农业类产品;对村中的百年古树、古井加以围护形成公共交往空间;在街巷边界种植本地地被植物和花灌木;将原始小溪河流驳岸做自然式处理等。

2.2宗族观的空间格局的延续

在粤北地区的客家古村落大多会出现以血缘为基础聚族而居的空间格局特征。家族观念影响着村落的整体布局,而宗祠是最重要的宗族建筑。因此,村落空间表现为以主要宗祠为几何中心的展开式,宗祠成为村落景观的焦点和心理标志。例如石塘村四面环山,依山畔水,坐落于农田中央,以7间宗祠为中心向四面展开,街巷四通八达。在规划时把“三多堂”作为宗祠轴并以此向四面发散布局;“高门槛”、“楼下坊”、“梨树下坊”和“大园坊”等建筑群作为重点景观节点,作为村中旧时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三角街可改造为主干道,作为主要景观轴线;塘下众厅前空地和双峰寨后广场(图1)可建成小型的集会广场,构成面状空间;以上3种空间组合模式共同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统。需要注意的是,新农村的规划中村庄里街巷空间要以满足消防基本要求为前提,对古村落中的原有路网进行疏通整理,在保持宜人的空间尺度的同时做到整体空间格局的“通畅”。

2.3客家建筑文脉的集成,村庄风貌的统一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的规划中,新建建筑应延续传统客家建筑特色以此来加强对旧风貌的保护。可以利用在旧建筑原型中提炼的元素及建造技术,以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及思维进行创作。例如在客家建筑实墙上开的小窗、建筑内外屋檐长短不一的出挑、突出墙面的高耸壮观的外檐的高挑、凸显廊道的亲近宜人的内檐、窗楣隔扇、梁架墙头的木雕石雕及灰塑装饰等元素,将这些能够反映客家建筑特征的组成元素进行提炼、解体、重组、再构,保持客家建筑外形的完整性和识别性,且尺度与比例相辅相成。需要注意的是新民居应尽可能保持乡村聚落景观的原生态,兼顾房屋保温、采光、节水,以及房屋周边的景观环境、农业环境、生态环境等,重视生态节能问题。在继承并发扬当地传统的客家建筑文化的同时,使得整个村庄的风貌得到统一。

2.4平面形制的重构,公共设施的完善

现代农民的生活方式日新月异,单一且传统的村庄功能空间不足以满足当代农民的生活需求。因此,古村落的平面形制也需根据新的使用功能及现代化公共设施布局特点来重新规划。客家村落的公共空间由禾坪场地、宅前道路的节点、天井围合庭院、巷道及绿化等元素组成。规划时可通过街巷空间组织交通流线,将传统横堂屋、杠楼、围楼等客家古建筑改建为医院、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教育性质或旅游性质的酒店、餐厅等。村庄建筑呈线性布局,形式较为灵活自由,但应符合客家建筑围合型、向心性、轴线感的布局特点[3]。例如石塘村的建筑密度较高,导致了村中的公共空间相对来说较少且功能性不高,可将社官庙前面的晒坪作为公共空间,改造成为用于现代村民集会活动的广场,使之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区域;把“双峰寨”作为村民文化娱乐的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等。

3结语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标准化的农村建设使得许多优秀的古村落物质形态都遭到了破坏,传统村落的乡土特色景观也正在消失,形成千村一色的现象[4]。粤北客家古村落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聚落空间及居住模式,而这些特色则成为这片地域乡土文化的瑰宝,应该对其加以保护[5]。因此,挖掘客家古村落的文化底蕴、对村容村貌进行审美改造和规划布局应注重彰显地域特色,这是粤北地区新农村景观建设的首要原则。乡村景观规划与旧村居住环境整治一方面可以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可以积极激活农村的经济活力,提高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沛林,刘春腊,邓运员,等.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景观基因识别要素研究[J]. 地理学报,2010,65﹙12﹚:1496-1506.

[2] 彭一刚. 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 刘烁. 客家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4] 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5] 朱雪梅.粤北韶关地区古村落普查及保护利用研究[A].陆琦,唐孝祥.岭南建筑文化丛[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1.2街巷肌理

街巷是古村落建筑群体的骨架和支撑,它由两边的建筑所界定,是私生活的延伸区域,又是村民公共活动的场所,是延续传统生活脉络的重要场所。粤北客家古村落的街巷阡陌纵横、丰富多样,大多是由村内民居建筑自由摆放形成,具有积极的空间性质。例如石塘村风貌较好的主要历史街巷有:太平巷、高门槛、三角街巷、门前巷、长巷等,其中狭窄而幽深的“门前巷”属于一线天式的夹紧型街巷,给人一种宁静而放松的环境感受;“三角街巷”属于宽阔型的街巷空间,是村民日常交流活动的精神场所,主要出现在村中主干道交集处的U型及菱形空间;而“长巷”(长度达520 m)是沿村落水渠两侧的传统建筑形成的连续性的街巷,属于建筑之间夹杂曲折蜿蜒式的街巷空间,给人一种神秘感。上述历史街巷可相互连通,形成规模庞大且连续的传统历史街巷景观格局。

正是这种多层次的复合型街巷空间系统适合粤北山区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由自由摆放的民居建筑组群所形成的夹紧型街巷构成了村落的自然通风系统,使得内部空气加速流动引入新鲜空气,并有利于污浊空气的排出,改善街巷空间的空气环境质量。而沿村落水渠形成的连续性街巷可以带来巷道的小气候,产生冬暖夏凉的效果,也可在广东省梅雨季节迅速排水保证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1.3建筑文化

粤北客家民系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俗和建筑文化,特别是在住宅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围楼,有着“有村必有围,无围不成村”的说法。其中以“方形围楼”最为典型,建筑空间多以厅堂为中轴线,表现出对称严谨、层次井然的空间布局,或以天井为中心围绕天井组织布局,在建筑的角度上,实的厅堂、虚的天井和庭院一起组成了一个内外互相渗透、互相衬托的柔性空间。而内部组织中心则为堂,以堂来体现客家人所崇尚的“礼”,让人感受到动静有序、长幼有别的中国传统观念。

另外,围楼建筑材料多取自当地,以土石为墙、木为构架、青瓦为盖,外形庄重、朴实,与绿水青山、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建筑内侧界面、顶界面柱、梁、梁托等以精美木雕的形式表现,用以衬托主厅堂的威严庄重。

2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方法

粤北客家村落形态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文历史发展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使得客家村落环境呈现出独特的空间形式和风格,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乡村人文景观[2],石塘古村还保留着客家人的一些民风民俗,如唱月姐歌、酿制传统工艺堆花酒、风味小吃等。因此,新农村环境的规划设计不应改变村民传统的行为生活方式及和谐的人居关系,也不是简单地对村容村貌的一般整治,它应该包括构成古村落环境的一切要素,如周边山体水系、田园植被等生态资源以及建筑、街巷空间等人文景观资源的保护与改造;还有地面铺装、小品、公共设施构件等现代人居环境元素的融入设计。

2.1自然格局与山水风貌的延续

在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中,要注重生态优先,在继承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规划手段,尽量减少土方量,保护村庄周边的自然风貌,延续与山水田园相互映衬的格局;因地制宜地对空间进行创造,保护原有乡土环境和生态环境;使人工之色融入自然,让整个村落作为旅游景点而存在,在建设新村庄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例如石塘古村落在规划时把原始山林作为生态林业区加以保护;把周边的生产农田改种植观光农业类产品;对村中的百年古树、古井加以围护形成公共交往空间;在街巷边界种植本地地被植物和花灌木;将原始小溪河流驳岸做自然式处理等。

2.2宗族观的空间格局的延续

在粤北地区的客家古村落大多会出现以血缘为基础聚族而居的空间格局特征。家族观念影响着村落的整体布局,而宗祠是最重要的宗族建筑。因此,村落空间表现为以主要宗祠为几何中心的展开式,宗祠成为村落景观的焦点和心理标志。例如石塘村四面环山,依山畔水,坐落于农田中央,以7间宗祠为中心向四面展开,街巷四通八达。在规划时把“三多堂”作为宗祠轴并以此向四面发散布局;“高门槛”、“楼下坊”、“梨树下坊”和“大园坊”等建筑群作为重点景观节点,作为村中旧时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三角街可改造为主干道,作为主要景观轴线;塘下众厅前空地和双峰寨后广场(图1)可建成小型的集会广场,构成面状空间;以上3种空间组合模式共同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统。需要注意的是,新农村的规划中村庄里街巷空间要以满足消防基本要求为前提,对古村落中的原有路网进行疏通整理,在保持宜人的空间尺度的同时做到整体空间格局的“通畅”。

2.3客家建筑文脉的集成,村庄风貌的统一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的规划中,新建建筑应延续传统客家建筑特色以此来加强对旧风貌的保护。可以利用在旧建筑原型中提炼的元素及建造技术,以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及思维进行创作。例如在客家建筑实墙上开的小窗、建筑内外屋檐长短不一的出挑、突出墙面的高耸壮观的外檐的高挑、凸显廊道的亲近宜人的内檐、窗楣隔扇、梁架墙头的木雕石雕及灰塑装饰等元素,将这些能够反映客家建筑特征的组成元素进行提炼、解体、重组、再构,保持客家建筑外形的完整性和识别性,且尺度与比例相辅相成。需要注意的是新民居应尽可能保持乡村聚落景观的原生态,兼顾房屋保温、采光、节水,以及房屋周边的景观环境、农业环境、生态环境等,重视生态节能问题。在继承并发扬当地传统的客家建筑文化的同时,使得整个村庄的风貌得到统一。

2.4平面形制的重构,公共设施的完善

现代农民的生活方式日新月异,单一且传统的村庄功能空间不足以满足当代农民的生活需求。因此,古村落的平面形制也需根据新的使用功能及现代化公共设施布局特点来重新规划。客家村落的公共空间由禾坪场地、宅前道路的节点、天井围合庭院、巷道及绿化等元素组成。规划时可通过街巷空间组织交通流线,将传统横堂屋、杠楼、围楼等客家古建筑改建为医院、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教育性质或旅游性质的酒店、餐厅等。村庄建筑呈线性布局,形式较为灵活自由,但应符合客家建筑围合型、向心性、轴线感的布局特点[3]。例如石塘村的建筑密度较高,导致了村中的公共空间相对来说较少且功能性不高,可将社官庙前面的晒坪作为公共空间,改造成为用于现代村民集会活动的广场,使之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区域;把“双峰寨”作为村民文化娱乐的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等。

3结语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标准化的农村建设使得许多优秀的古村落物质形态都遭到了破坏,传统村落的乡土特色景观也正在消失,形成千村一色的现象[4]。粤北客家古村落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聚落空间及居住模式,而这些特色则成为这片地域乡土文化的瑰宝,应该对其加以保护[5]。因此,挖掘客家古村落的文化底蕴、对村容村貌进行审美改造和规划布局应注重彰显地域特色,这是粤北地区新农村景观建设的首要原则。乡村景观规划与旧村居住环境整治一方面可以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可以积极激活农村的经济活力,提高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沛林,刘春腊,邓运员,等.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景观基因识别要素研究[J]. 地理学报,2010,65﹙12﹚:1496-1506.

[2] 彭一刚. 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 刘烁. 客家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4] 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5] 朱雪梅.粤北韶关地区古村落普查及保护利用研究[A].陆琦,唐孝祥.岭南建筑文化丛[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人居环境新农村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浅谈园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