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家长开放日活动质量的策略
2014-09-22郑英
郑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然而,当前一些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中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教师承担着整个活动中的主要角色,家长仅仅是一个观摩者出现在活动中,甚至成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障碍”。因此,应合理利用环境、人文资源,家园共同携手组织好高质量的家长开放活动,使家长开放日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既让家长受益,又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一、树立家园合作意识,摆正家长在开放日中的地位
现在的家长大部分都是80后出生的,随着家长学历文化层次的提升,他们想了解教育、参与教育的要求也变得日益强烈,而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一个共同观察和参与幼儿活动的平台,活动中教师、家长和幼儿都是主体。教师了解许多不同幼儿,有相关的幼教知识,而家长则比任何其他人都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和家长的不同优势,承认家长的教育地位和教育权利,理解家长的教育需要,尊重家长的教育决定,把家长看成同盟者、合伙人。在活动前、中、后期都应该提高家长的参与性,使家长有机会承担幼儿活动的指导者或是活动者的角色,如:在医院区域活动中,家长可以担任医生给孩子看病,阅读开放时间家长和孩子们可以共同阅读,家长还可以是班级的声音控制者、活动组织者。
二、丰富班级环境,热情高涨迎接活动
教师们虽然都为家长开放日活动做了细致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在准备教学活动上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但在环境上缺少布置。幼儿园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任老师,孩子们更是环境的主人,环境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也展示着他们的进步。而有些家长却不理解幼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教师可以稍做解释使家长明白班级某个环境创设的意义。可以亲子共同参与布置班级环境,体现家长和幼儿是班级主人翁的角色。老师用家长园地或是家校通“通知”家长来观看,而不是“邀请”家长来参与。我们可以张贴横幅热烈欢迎,园内摆放节日的花草,教室内、走廊上摆放出每个幼儿这学期以来所学到美术作品、手工作品、智力操作、教师评定等,热烈迎接家长的到来。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家长的椅子有没有放好、饮水杯子有没有准备、是否提醒过女家长不能穿高根鞋、手机是否调至震动、不迟到早退等。
三、按年龄特点、季节变化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开放日活动
教师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都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家长看,所以比较注重表演性活动和教学活动,有些老师不喜欢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怕孩子的“人来疯”,自己不能很好地掌控状况。教师不妨试试按年龄特点、季节变化等多种形式来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比如:小班以有趣的亲子游戏为主题的活动。因为小班的幼儿对成人的依恋感比较强,在活动中他们往往希望爸爸妈妈寸步不离自己,为了让孩子们有安全感,也为了让他们感受到家长陪伴参与幼儿园游戏的快乐。中班以展示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为主题的活动。中班幼儿的教育侧重于目标化的区域活动,这体现了中班幼儿活泼好动,敢于动手进行操作实践的年龄特点。大班以展示表演为主,体现幼儿的合作意识、规则意识、竞赛意识为主题的活动。此外,我们可以注意结合节日活动和季节变化,如:开学时举行开学典礼;学期末开展总结汇报活动;秋天了,一起和家长来制作树叶拓印画等。
四、家园共参与制定详细的活动设计方案
在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之前,教师们都能认真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制定好了以后基本上不会改变,只是偶尔会随着试教或幼儿、天气、领导等因素的变化而做一点调整,但很少有家长参与计划的制订工作。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微信、班级QQ群发布活动信息,邀请家长为我们出谋划策。当开放日活动提议一发布在网上,就有家长问:我们应该准备哪些材料?有什么可以帮助的吗?家长中有些是摄影爱好者就可以邀请他为我们录制活动,有些家长可以帮助我们分发点心。一次,我们打算举行“水果拼盘”活动,发布帖子在网上:“大家想想看,我们应该准备哪些东西呢?我们最后可以怎么来展示亲子水果拼盘的作品呢?”方案还未最终确定,就有家长不断打来电话咨询活动当天需要准备什么,是否需要帮助。在QQ群里,一位家长说:“我负责带大家要用的小番茄”,“我负责带一次性大盘子”,“我带橘子”,“我带香蕉”,“我给大家准备好拼盘的彩色图片”。家长们都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为活动做足了准备,很多家长为了在活动当天很好地完成作品,提前和幼儿在家中进行多次练习。可见,在准备工作阶段家长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地位,活动中幼儿认识了许多水果,与爸爸妈妈一起发挥想象,制作出了有创意的水果拼盘,在亲子水果拼盘的介绍环节中还加强了自信心和大胆表达的能力。
五、分发详细方案和多元化评价表格,明确家长开放日活动内容
有些家长以观众或者群众的身份出现在活动中,更多的时候家长更像是一个无所事事者,偶尔观看孩子的行为,偶尔关注教师的行为,有的时候还会发发短信、打电话和与其他家长聊天等,在家长开放日中处于茫然状态,不知道看什么、怎么看。教师可以把此次活动的详细方案发布在网上或者是家长园地上,与家委会成员协商之后,再把具体的目标、活动内容、评价标准、观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告诉家长。家长有了明确的观察目标之后,就会对照着来观察自己的孩子,从而在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就会正确地看待和运用评价结果。如:制定多元化评价表格,使家长觉得简单易懂,把表格设计成选择性的,也可以在教师所提出的评定条上打勾、画圈等,客观地记录孩子在活动中的各种行为,包括言语、表情、动作等,改变家长横向比较自己与他人孩子的优劣,引导家长轻结果,重过程。
六、利用家长工作、社区场所丰富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内容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教师一般喜欢利用园内环境来开展集体教学为主的活动,而没有充分利用园外的各种场所,认为只有在园内才能真正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程,了解幼儿园的管理和发展趋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动向。家庭、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家园互助、向社区延伸是开放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如:在开展中班主题课程“勤劳的人们”活动中,班中有位家长正好在黄酒厂工作,通过他的联系,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们一起参观了绍兴黄酒博物馆。在家长老师的讲解下,家长和孩子们体验着黄酒的制作工序,感受着世界上最大的黄酒制品,欣赏着古代的黄酒容器,还在草坪上进行了“家乡的酒坛会唱歌”的绘画活动和“亲子运酒帽”的游戏。在社区资源丰富的大环境中,孩子们不但体验了成人的劳动,而且增强了社交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大了视野,丰富了内心世界。家长们也深深地感受到,班级教师结合实际环境以游戏为主,在玩中引导幼儿学到更多的本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吸纳男性家长和老人等志愿者的大力加入
平日里在与家长们的沟通中,我们发现不仅爸爸妈妈很喜欢参与我们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很愿意走进幼儿园。而教师们似乎更愿意和爸爸妈妈沟通,认为祖辈家长难以沟通。其实不然,我们的祖辈家长也有经验丰富的,如:有些奶奶会制作印糕,家里也有齐全的制作工具,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我们可以请她为我们讲授怎么制作印糕。奶奶家长讲授完之后,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制作,孩子们看到是某某的奶奶,活动中也听得特别认真,而丰富的操作材料,也极大地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们还可以邀请男家长到活动中来,由于男性家长更具有阳刚之气,所以,进行户外活动时,男家长更容易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投入到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去,并能想出许多新的“花招”和玩法。这不仅丰富了幼儿户外活动的内容,还增加了幼儿游戏活动的玩伴。
八、利用多媒体手段,体现现代教育的信息化
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一些教师停留在传统的“教与授”中,致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幼儿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师和幼儿、教师和家长的互动方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幼儿园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如:在活动室内播放孩子们平时教学活动的动人风采、生活精彩留念写真、班级活动小录像等,利用多媒体教学、移动小电脑等开展绘本教学活动、美术活动,教师制作幻灯片(PPT)、动画(Flash)等体现现代教育的信息化。如:小班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小雨点”,教师制作动态的小雨点,利用幻灯片直接在原基础上给小雨点上好颜色,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家长叹为观止;在小班的毛线滚画中,家长和孩子们开心地在地面上滚动着各色毛线球,虽然衣服上沾满了颜料,但大家体验到活动所带来的强大色彩和无限的乐趣。
总之,家长开放日活动既是锻炼和促进教师能力发展的大好机会,又能增进亲子关系,和家长共同走进幼儿课堂,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