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解决幼儿创意绘画难点的策略研究

2014-09-22柴超君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4年4期
关键词:背景绘画主体

柴超君

一、创意绘画在幼儿美术学习与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

创意绘画是指从构图、形式、主题等方面入手,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对于幼儿的美术教育,教师要引导幼儿去感受和发现美,并要注重幼儿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使其能够大胆、有创意地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现在幼儿园都比较重视幼儿的创意绘画,因为它在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绘画让幼儿个性得到自然发展。绘画是幼儿表达内心世界的艺术活动,通过视觉艺术这一形式来表达个人的感受,从中体验快乐、成功,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绘画可以发展幼儿的创作能力。幼儿具有极大的创造潜能和天赋,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大胆地构思和设想,创造性地表达自己认识的世界。

二、幼儿在创意绘画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作为一线教师,在教育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有创意且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实践中我们也探索,怎样在美术教学中找到合适的方法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美术活动中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有些孩子一拿起笔就说“老师,我不会画”,由于不自信,对美术有退缩心理;有些孩子缺少创造性思维,看别人画什么就照着画什么,对事物理解不深刻,没有自己的想法;有些则是想的很好,但由于绘画技能的缺乏,却表达不清楚。作为教师,我们平时也运用范画、鼓励等手段激发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但并不能解决幼儿绘画表达不充分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创意绘画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难点:幼儿的绘画主体不明确,有过于临摹的痕迹,体现不出个性的特点;幼儿绘画背景单调、形式单一,缺少创造性;幼儿绘画内容浮于表面,不能深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缺乏想象力。如何解决绘画难点,帮助幼儿提高绘画表达能力?有创意地来表达?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有没有什么媒介可以成为突破难点的有效教学手段呢?

三、引入多媒体可以帮助幼儿解决创意绘画中的难点

“多媒体”技术是指将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记录介质和记录方式有机地联合在一起工作。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并能扩大教学信息量,拓宽幼儿知识面。在教学中,我们尝试运用课件、FLASH、音乐等多媒体技术手段组织幼儿美术教学,在形式和方法上也有了改进。幼儿可以通过图片、动画、声音等深入地感知事物的特征,激发大胆的想象,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和想象空间,它能有效地解决幼儿创意绘画的难点,支持幼儿在对事物或现象深刻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有兴趣地去大胆表现。

四、借助多媒体解决幼儿创意绘画难点策略

1.巧用课件,基本特征概括的“外延扩张”。

基本特征概括的“外延扩张”是指先让幼儿把握主体的主要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大胆地变化特征的形态、动态、构图、色彩等创造性地表现绘画主体的一种形式。

(1)命题画的“外延扩张”。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命题画居多,命题画也是基于主体概括的一个绘画内容。如果能让幼儿在命题画中落笔果断、构图大胆、富有创意的表现,那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需要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有目的地让幼儿掌握这些命题画别具一格的画法,才能凸显出自己的个性画面,于是就出现了创作和表现。

幼儿在命题画中普遍存在“定势”的现象,如画花,很多都是一颗花心五个花瓣;画房子就是一个三角形屋顶和长方形屋子,这种概念画,往往出现画面内容单一,主体不突出,缺少创造性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于是在命题画中尝试运用多媒体图片,通过大量的感知和观察,让幼儿进行“特征概括”,获得绘画主体的构图技巧,并拓展创作的思维。如绘画“奇特的花”,先让幼儿进行“主体特征概括”,总结出每一朵花都有“花盘、花瓣、茎、叶”,把握这几个特征后,花盘大小、花叶形状等就可以大胆地发挥想象创作了。这样,幼儿在绘画中落笔就很果断,而且画的花也是千姿百态,富有创造力。

(2)自由画的“外延扩张”。

自由画是幼儿通过追忆和联想,自由地表达对事物的理解。幼儿可以把自认为合乎逻辑的内容自由编造,再现于笔下。像或不像,真或不真,童趣十足,稚气迷人,这正是儿童自由画的特质。

一般自由画,先给孩子一个主体的东西,然后随意地去变化、添画,变成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在自由画“圆”中,他们会把圆变成妈妈的头,画上鼻子、眼睛、哈哈大笑的嘴巴,再添画出身体就变成他心爱的人物;同样,还可以变成喜爱的小动物、餐桌、太阳、花盘、杯子等,只要跟圆有关系,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联想变换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东西。幼儿投入地绘画,是因为他们在画的过程中,惊奇地发现自己改变“圆”的力量、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原来就一个直白的圆,经过一涂一画,居然有了新的内容。因此,自由画也是幼儿发自童心的一种游戏方式。

2.巧用制图软件,激发幼儿背景创作的“多元替换”。

幼儿在绘画活动中,主体的创作和背景的设置,需要教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让幼儿自觉领悟,并使幼儿自主掌握创作技能。运用“多媒体的动态特性”,可以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直观的视觉对比,快速地感知主体和背景的色彩搭配适宜性,从而为主体选择合适的背景进行创作。

(1)PPT背景替换的运用。

例如,中班绘画“我是一个野孩子”,教师设想第一课时彩绘野外背景,第二课时撕纸各种动态的“野孩子”,然后两者结合来完成作品。但是,在第二课时,孩子们将“野孩子”添入背景时,发现了问题:背景都是各种各样的花树,色彩视觉效果很强烈;“野孩子”也是用五颜六色的彩色纸撕成的,同样色彩很丰富。于是,两者结合在一起,整个画面就出现了很凌乱的感觉。

发现问题后,教师让幼儿来说说自己的感觉,并讨论色彩鲜艳的主体应该配什么样的背景,并选了一些色彩鲜艳和清新的两种对比性图片让孩子重新选择,将“野孩子”放在其中一个位置,主体不变的前提下替换各种图片做背景,通过PPT直观地让幼儿来选择合适的背景。最后大家一致认同要选择颜色比较清新的图片来突出“野孩子”这个主体。通过可“移动”的对比欣赏、总结要点,提高了幼儿审美和感受的能力。

(2)光影魔术拓描背景的运用。

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为孩子演示拓描添画背景的方法。比如中班玩色活动“天鹅舞”,就是借助于“光影魔术”工具进行演示,为跳天鹅舞的“美女”拓描添画背景。在这个背景活动的添画中,要启发幼儿有目的地根据不同的舞蹈动态来确定拓描位置,拓描也需要动态化。“光影魔术”中的颜料工具正好可以为幼儿示范背景的运用,如果用黑色颜料描的边与人物很接近,就会变成全黑的底,凸显不出人物来。通过这样的显示,也让幼儿能够反思应该怎样设置拓描的位置比较适宜。通过这样的多媒体演示,孩子一下子就掌握了画面背景创设的要点。

3.巧用动画和音乐,激发绘画内容创作的“思路拓展”。

如果绘画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游戏性,或者是孩子喜欢的角色或事物,那么孩子们一定会喜欢画它吧。所以,选择有趣的绘画内容也非常重要的。富有故事的动画和音乐,可以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和欣赏,帮助幼儿拓展经验,从而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为幼儿积累丰富的想象创造条件。

(1)动画“拓展”绘画思路。

“婚礼”对于孩子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场景。在欣赏视频“小猪的婚礼”时,里面小猪们动态的装扮情景马上把幼儿带入了热闹的婚礼情景中,猪的西装、背带裤、领带、手表,女猪的花裙、高跟鞋、项链、头饰,这些绘画元素深深地印在了幼儿的脑海中,对于绘画自己参加婚礼的故事会是一个很好的经验积累。

从幼儿的创作表现也可以看出,动画能够使幼儿“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绘画故事中的场景。在创编自己参加婚礼的故事时,幼儿就像玩“装扮游戏”一样,想象着自己的帅气和美丽,深深地感受美。可以看出,幼儿带着游戏的心态绘画,感受到了更大的创作乐趣,因此装扮的内容更细致、故事更有趣、更真实。

(2)音乐“拓展”绘画思路。

“画中有声,声中有画”,好的音乐犹如一幅动人的画面,具有让人心情愉悦、激发人们诗情画意和想象的特点。而且,运用音乐作品的形象功能,可以带给幼儿无限的遐想。

比如在线条画活动中,选用了《梁祝》和《大海啊,故乡》两个音乐,让幼儿通过感受,然后尝试用线条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欣赏《梁祝》时,告诉幼儿这是关于两只蝴蝶的故事,幼儿在倾听音乐后,觉得音乐比较舒缓,好像两只蝴蝶在轻盈地飞舞,于是用了平平的曲线来表示。《大海啊,故乡》听起来则觉得时而缓慢、时而急速,好像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荡起伏,于是就用上下幅度较大的波浪线来表示海浪的波澜壮阔。活动中,幼儿通过倾听感受,也不由地体会到音乐与绘画的联系。幼儿听着音乐大胆挥笔,带给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的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大胆创作。

五、成效与反思

借助“多媒体”解决幼儿创意绘画中难点的实践探索,实现了幼儿对于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并且使幼儿更有自信地去表达,我想这就是幼儿美术最大的收获。实践证明多媒体的运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是非常受用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绘画难点解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可以让幼儿快捷地把握绘画的主体特征,通过细致的观察,幼儿表达得会更丰富、也更能流露幼儿内心独特的创作内容;多媒体的多元演示和创造,也更直观地给幼儿带来创作的灵感和思维发散,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得到的自信和美感也越来越多。

猜你喜欢

背景绘画主体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