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办园 提升质量
2014-09-22徐晶
徐晶
2011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要求幼儿园及时纠正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2012年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一步提出推进学前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广大幼儿园保教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我市在各级各类幼儿园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开展专项检查,检查的重点是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我市幼儿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我市地处福建省山区北部,随着我市新区建设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区学前儿童数量急剧增加,现有城区公办幼儿园办园条件较好,且收费相对便宜,资源稀缺的优质公办园远远无法满足幼儿入园的需求,造成城区实验园、乡镇中心园班生数超额,形成“入园难”的现象;无法进入公办园的幼儿均转向部分办学条件相对较好、规模较大的民办园,一些规模小、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的民办园同样因外来务工子女入园人数剧增,也严重超编。由于班级幼儿数超荷载,无法拓展更多的空间开展游戏活动,造成活动场地受限,存在“小学化”的教育环境。
第二,公办园游戏活动缺失。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多年以来,仍有许多幼儿园园长、教师的教育行为转变不够,集中教学活动组织过多,热衷于“一刀切”式的班级常规管理;幼儿自发活动时间严重不足,游戏活动也仅是走过场,常常高控幼儿的游戏行为,缺乏必要的指导与介入,存在隐性“小学化”教育方式。
第三,部分民办园教学内容不规范。出于生源竞争的原因,部分园所迎合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提前教授小学内容。有些园缺乏必要的幼儿玩具、学具和图书,却四处可见小学拼音本、数字本、生字本。个别园甚至标榜自己的“特色教育”吸引生源,违规开办强化训练教学活动,既剥夺了幼儿童年快乐游戏的权利,又形成了不规范的读写习惯。
第四,农村园师资力量相对滞后。部分偏远乡镇幼儿园经费短缺,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组织幼儿活动能力较差。尤其是村级学前班招不到专任教师,只能招聘非专业的农村退休教师或代课教师,使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管理模式。一些乡镇中心园附设在小学校园内,习惯性地按照小学教室摆放课桌椅,组织活动像小学一样“上、下课”。
幼儿园的教育存在“小学化”的现象,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的“小学化”,无论是显性的“小学化”教育行为,还是隐性的“小学化”教育方式,给幼儿带来的都有可能是无法弥补的伤害。我市在开展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工作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多措并举,着力推动幼儿园建设
1.加快学前机构布局全覆盖。认真组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公办园项目建设。三年共新建、改扩建城乡公办幼儿园86所,实现了农村每个乡镇、城市每个街道都有一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资源,资助农村小学或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322个班,力争做到村村有幼儿园(班)。全市共新增公办园学位15600个,进一步缓解了城乡结合部“入园难”,为学前教育提供了“保基本、全覆盖、有质量”的公共服务格局。
2.确保教育惠民保障到位。全市各级财政每年逐增财政性经费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做到预算有科目、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实施贫困家庭幼儿入园资助,为低保家庭幼儿每人每年提供1000元的资助。实施学前教育专项工作奖补政策,对扶持民办幼儿园、解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园以及城市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办园向社会提供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等工作给予补助。
3.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按照《福建省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和小学附设学前班人员编制标准》进行核编和配备,2013年核定幼儿园公办教师编制比2010年新增400名,今后还将逐步配齐公办幼儿教师。实施“农村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园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健全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深化改革,努力改善办园条件
1.改革实验园招生方式。为进一步规范公办幼儿园招生,促进教育资源公平,我市自2011年起实行实验幼儿园新生报名电脑派位抽签入园,报名及摇号方式公开、公正、公平,由纪检监察全程监督,适龄幼儿能够平等享受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杜绝了实验园招生递条子、找关系的问题,同时也带头纠正了大班额现象,获得社会的一致好评。
2.合理调整公办园收费。为确保必要的办园经费,保障受教育者和幼儿园的合法权益,经过大量调研,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市物价、财政、教育三家联合下文,对我市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进行合理调整提高,有效缓解办园经费紧张,对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教师待遇,提升办园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3.加大扶持民办园力度。对民办幼儿园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按照居民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执行,消防栓开口仅收取材料费,消防图纸设计和消防培训等费用减半收取。将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师资培训和安全防控等纳入系统统一管理。实施普惠性民办园财政补助政策,对取得办园许可证、月保教费在150元以下的民办园按在园幼儿数给予补助金,用于改善办园条件,扶持民办园发展,接受扶持的普惠性民办园约占民办园总数的65%。
三、推广区角,有效克服“小学化”倾向
我市自1995年开展“幼儿区角活动”专题研究以来,历时20年,广大基层幼儿园积极开展试点,改变教学模式,创设区角环境,使区角活动成为我市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的特色课程之一。出版发行的《幼儿区角活动》一书于2000年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福建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9年再版修订发行后于2011年荣获南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2010年度南平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1.广泛开展区角活动培训。幼儿区角活动从根本上变教师为主的教为幼儿自主的学,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有利于教师观念的更新,增进师幼间的情感交流,有效地克服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我市多次开展专题培训,大力推广幼儿区角活动,指导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幼儿自主学习的空间,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特色,全市400多名幼教干部、教研员、各级公办和民办园园长、骨干教师等参训,以期全面提升办园理念和管理水平,继而带动全市幼儿师资整体素质提升。积极组建市“幼儿区角活动”宣讲团,开展巡回区角宣讲活动,受益者达3000多人次。还应邀在南平电视台主办的“闽北教育大讲坛”节目开设专题讲坛,树立闽北学前教育在社会的形象,进一步引导社会关心幼教事业。
2.推动各级各类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开展。各幼儿园为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区角活动环境,投放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我市精选出一批经长期实践、操作性强且经久耐用,体现乡土资源、自然资源和废物利用的区角活动教玩具,征集案例汇编供广大基层教师交流分享,不断举一反三。原先部分农村园和民办园对开展区角活动有所顾忌,担心家长不理解。如今也积极参与进来,一些低收费普惠性民办园利用补助资金努力改善办园条件,添置玩具、器械和游戏材料,有的园还发动家长参与到幼儿区角活动环境创设中,让家长亲自体验幼儿区角活动的魅力。
3.推广辐射区角活动成果。该课题通过教研观摩、教具评选、论文汇编、案例征集等形式,全方位面向各级各类幼儿园。研究成果不断向全国、全省各地辐射,江西省鹰潭市、泉州市丰泽区、三明市梅列区等教师先后到我市观摩幼儿区角活动,2012年6月中国教育电视台到我市拍摄“幼儿区角活动”专题片,使我市区角活动经验形成优质资源,在全国范围分享、推广。2012年9月武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将《幼儿区角活动》作为专业方向限选课,幼儿区角活动再次获得高校及社会的认可。
4.继续深化“幼儿区角活动”课题研究。我市开展区角活动研究基础夯实,成果丰硕,进一步深化对区角活动的研究,强化区角活动、游戏活动的开展,弱化幼儿园集中教学活动是我们今后研究的目标。利用试点园的优质资源,辐射带动普通园,以公办带民办、城区带农村,从实际出发,全面了解我市各级各类幼儿园区角活动开展的现状与问题并寻找对策,拟从行政、教研、培训、培养四个角度,以区角活动为抓手,转变教师的角色,提高教师课程实施和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规范管理,大力提升保育教育质量
1.以准入促规范。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对拟办幼儿园的安全、办学条件、人员配备、环境布局等进行实地评估,并由专家组成员投票表决,公示15天无异议后正式颁发办学许可证。将民办园规范办园行为、办学投入、保教质量、队伍建设、安全卫生和经费管理等列入年检评估的重要内容。
2.以年检促规范。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把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要求融入年检评估细则中,每学期开展对公民办幼儿园的常规管理工作检查、督促、指导。强化落实保教工作要求和岗位责任制,对幼儿园环境创设和保育教育活动,特别是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提出具体详细的要求,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禁止以举办各种兴趣班、特长班、实验班为名违规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进一步规范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
3.以教研促规范。充实教研力量,加强坚持科学保教指导,改善不规范的办园行为,坚持“以省级培训为指导,市、县(区)级培训为重点,园本培训为中心”的原则,组建本土专家团队,深入城乡各类幼儿园进行巡回指导,解决保育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市、县、片、园四级教研网络,确保城乡各类幼儿园得到常态化的专业支持和指导,进一步规范幼儿园的办园行为,纠正“小学化”倾向,推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落实。
4.以帮扶促规范。充分发挥各级示范性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省、市级示范性园、公办园为龙头,带动民办园与农村园,形成“联片互动、资源共享、协作提高”的管理格局。明确帮扶对象,确定帮扶内容和目标,通过开放观摩、专题研讨、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活动加强城乡幼儿园的手拉手互助,促进城乡幼儿教师的交流。达到公办与民办、城区与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同步提高,共同发展的目标。
5.以创优促规范。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我市及时修订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标准,推动幼儿园达标创优工作,发挥评估的正面导向作用。重视幼儿园设施设备建设,以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学指导和评估为抓手,激励鼓励各类幼儿园开展升级评估,提升全市整体办园水平。
6.以宣传促规范。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利用家长会、家教讲座、家长开放日、宣传栏等形式积极向家长普及科学教育知识,逐渐改变家长不正确的儿童价值观,指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自觉抵制幼儿园“小学化”。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社会风气,加快标本兼治,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实际上是应试教育前移的表现,需要各方面凝聚共识,必须完善幼儿园的评价体系措施,建立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有关制度,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促进幼儿园健康有序的发展。经过各方工作的齐头并进及幼儿园的不懈努力,我市学前教育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我们应当进一步明确在当前积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保障幼儿入园需求的同时,更应该着力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全面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占兰.“小学化”带来对幼儿永久伤害[N].中国教育报,2012-4-1(1).
[2]徐萍.幼儿区角活动(第二版)[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