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需要一颗大胆的心

2014-09-21姜晓燕

关键词:东施装病大胆

姜晓燕

每到写日记时,不少小读者常常苦恼:今天写点儿什么内容呢?实在没有什么好写的呀!其实,这时候我们不妨写写我们的“秘密”。比如,你偷偷地为妈妈准备了一份生日礼物,打算给她个大惊喜,却从没告诉过别人你的打算。心怀秘密的你是不是满心甜蜜、期待?此时,你就可以把你心底的秘密写进日记里,假如日后有机会再读,那股甜蜜的滋味一定会历久弥新,令人回味无穷的,所以把秘密大胆地写下来吧!

微素材整理

先来看看我们有哪些微素材——

微素材1:装病

又到了“阳光体育活动”的时间了,做广播操、跳绳、跑步,这些枯燥乏味的活动,想起来就无趣,我心里千万个不想去。我灵机一动,干脆装病吧!我立刻弯下腰,捂住肚子,装出一副极其痛苦的样子。王老师连忙走过来,关切地问:“张宇,你怎么了?”我装模作样地说:“肚子痛。”“很痛吗?要不要我带你去医务室?”王老师说。我忙说:“不用了。我休息一会儿可能就会好了。”王老师摸摸我的头说:“那这样吧,你休息一会儿,不要去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了。”

“成功了!”我暗自欣喜。

微素材2:自作自受

“阳光体育活动”时间结束后,紧接着的是第三节课体育课,这可是我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可今天我不得不无奈地坐在教室里,看着同学们在操场上兴高采烈地奔跑,做游戏,而我却只能与书相依为命,心里真不是滋味,真恨不得长出一对翅膀,一下子飞到操场上去。可是没有办法,为了谎言不被戳穿,我只能忍耐,只能继续把戏演下去,这可真是自作自受呀。

激素材3:“因祸得福”

语文课上,王老师提问时,我想发言可又怕王老师和同学们怀疑我,所以只好强忍着,耐心地听其他同学回答。正在这时,王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许多同学都百思不得其解。我再也忍不住了,为了以防万一,我只得一手捂住肚子,一手高高举起手。我说出正确答案后,王老师高兴地说:“你们都要像张宇学习,他生病了还勤于思考,来让我们为他鼓掌。”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好素村活用

读了上面这篇习作,你会发现我们缺少的并不是素材。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各种事情,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写也写不完的素材。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作文素材运用好?

一、大胆地遵守“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原则

你知道吗?作文素材运用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但每次作文都要找到别人用得少而且可读性很强、能吸引人眼球的材料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不太现实的。这时候,学会运用自己熟悉的材料,将这些材料用出一种新意就显得非常重要。新生代作家韩寒在《三重门》中说:“勤奋学习的是爱因斯坦,淡泊名利的是居里夫人,助人为乐的是雷锋,不畏死亡的是刘胡兰,身残志坚的是张海迪,鞠躬尽瘁的是周恩来,就这么几个死定的例子,光荣地造就了上海乃至全国这么多考试和比赛里的作文高手。”他的这种说法显然是偏激而且错误的。对材料没有出色的运用,像大多数人那样使用“陈旧”的素材,又如何成得了他所说的“作文高手”呢?这些材料本身都是一些很经典的事例,如果用得好,用的角度新,完全可以收到“枯木发新芽”的效果。就拿上文的微素材来说,我们可以这样活用:

二、大胆地学会随“题”应变

旧调重弹同样能发出新声,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拓展思维,就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头脑中有许多材料可以在作文中使用。但要用出新意,用得贴切,关键在于要学会随“题”应变。只有根据话题或命题的需要,依照文章立意的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来剪裁素材,才能使作文素材更加贴切。

就像《庄子》里东施效颦的故事,一股人大概就会将这则材料用于批判那些不看对象只会胡乱模仿的人。但是,如果从西施的角度去分析,西施的美在于天生丽质而不是她心口痛,但东施不明其理,误将表面的东西当作实质的东西。这样分析可以说明一个观点: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否则就会出错。如果从东施的角度分析,东施变丑的原因是盲目模仿,这样可以说明盲目模仿要不得,人要有自知之明。

你发现了吧?材料本身是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第二个素材创设故事的转折点,表现出小作者从得意到后悔、挣扎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使习作更具真实性。

三、大胆地为作文创设一个好的情境

在我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活用作文素材后,我们还要学会为这些素材创设一个好的故事情境。好的故事情境,能给你的作文插上翱翔的翅膀。我们可以把这些素材全都运用在“自作自受”这个情境中,巧妙地制造故事的冲突点——装肚子疼,逃过了讨厌的活动。可到了自己最喜欢的课上,是继续装病?还是自我揭穿?

亲爱的同学们,请大胆地活用作文素材,它可以让你在写作时乐于表达。写作过程是情感的表达过程,当你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的积累,并且懂得活学活用后,你会发现写作就不再是负担了,它将是一件快乐的事情。endprint

猜你喜欢

东施装病大胆
装病之后
装病记
我家的大胆蜗牛
大胆玩创意
记得你是谁1
突出重点 大胆创新
小猪木木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