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特性简介
2014-09-21牟旭升,李玲玲,李吉超
牟旭升,李玲玲,李吉超
中图分类号:S858.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4)04-0032-02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高度致死性的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以肝脏损伤为其主要症状。每年雏鸭的发生率较高,死亡率较高,是夏季养鸭必防的雏鸭传染病。
1 病毒分类
按病原学分类,鸭肝炎病毒(DHV)可分为1型、2型、3型,三个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力,发病最严重的是1型病毒,而2、3型病毒还可以使免疫了1型DHV的雏鸭发病。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病毒性肝炎病毒的相关知识,以便采取相关措施应对。
1.1 鸭肝炎病毒1型 鸭肝炎病毒1型含RNA,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属,大小约为20~40nm,其生物学特性是细胞培养物不能吸附和凝集鸡、鸭、鹅、绵羊、马、豚鼠、小白鼠、蛇、猪及家兔的红细胞。
1.1.1 物理因素及抵抗力 1型鸭肝炎病毒可耐受乙醚和碳氟化合物、氯仿、胰酶、pH3和30%的甲醇或硫酸铵的处理,在1%的甲醛或2%的氢氧化钠2h(15~20℃)、2%次氯酸钙中3h或0.2%福尔马林2h可完全灭活。1型鸭肝炎病毒在热环境中有一定的耐受性,50℃加热1h不受影响,56℃加热30min部分失活,62℃加热30min后失活。1型鸭肝炎病毒在37℃的条件下可存活21d。在自然环境中病毒可在未清洗的污染的孵化器中存活10周,在阴凉处的垃圾、湿粪中能存活37d以上。在4℃的环境条件下能存活2年以上,在-20℃环境中可存活达9年。因此说,在夏季1型鸭肝炎病毒可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存活,必须认真防范。
1.1.2 变异性 国外发现一个1型鸭肝炎病毒的明显的血清学变异株。
1.1.3 细胞培养 1型鸭肝炎病毒弱毒株可在鹅、火鸡、鹌鹑、雉、珍珠鸡和鸡的胚细胞培养物上生长,而1型鸭肝炎病毒强毒只能在珍珠鸡、鹌鹑和火鸡的胚细胞上有不同程度的生长。鸭胚成纤维细胞接种1型鸭肝炎病毒鸡胚适应毒后可连续生长,并产生很强的细胞致病作用,正是这一特有特性可进行疫苗生产。
1.1.4 致病力 鸭1型肝炎病毒接种9日龄的鸡胚,经6d可致鸡胚60%的死亡,继续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和胚液的匀浆接种传代,在第63代时可致鸡胚100%的死亡,说明对鸡胚有致病力。而1型鸭肝炎病毒通过鸭胚传代后,可失去对雏鸭的致病力。
1.2 鸭肝炎病毒2型
1.2.1 鸭肝炎病毒2型 鸭肝炎病毒2型归类于星状病毒(astrovirus),将来可能称为鸭星状病毒(duckastrpvirus)。
1.2.2 形态 在电子显微镜下病毒颗粒的形状类似星状病毒,直径为28~30nm,可耐受氯仿、pH3和胰酶的处理,50℃加热60min病毒的感染性不受影响,甲醛熏蒸消毒和标准的消毒药消毒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感染。
1.2.3 细胞培养 2型鸭肝炎病毒不能在多种鸭和鸡的继代细胞上生长。
1.2.4 致病力 通过鸡胚传代可使2型鸭肝炎病毒的致病力减弱。
1.3 鸭肝炎病毒3型
1.3.1 鸭肝炎病毒3型 鸭肝炎病毒3型含有RNA,归类于小核糖核酸属,但与1型鸭肝炎病毒无关,没有共同的抗原成分。
1.3.2 形态 电镜下的鸭肝炎病毒3型的形态可见胞浆中有大约直径30nm的呈晶子格排列的颗粒。可耐受氯仿和pH3的处理,对50℃的加热敏感。
1.3.3 培养 接种9~10日龄鸭胚绒毛尿囊膜敏感,而接种鸡胚则不敏感。可在鸭胚或雏鸭的肝或肾细胞培养物中增殖。
1.3.4 致病力 3型鸭肝炎病毒对雏鸭的致病力较低,用鸭胚绒毛尿囊膜传代接种可使3型鸭肝炎病毒对雏鸭的致病力减弱,而对鸭胚的致病力增强。
2 传播与媒介
2.1 自然宿主 在自然环境中,1型鸭肝炎仅发生于雏鸭,成年的种鸭即使在污染的环境中也无临床症状,也不影响产蛋。而鸡和火鸡对该病毒有抵抗力,人工感染雏鸡、雏火鸡、雏番鸭、幼鸽、鹌鹑未发生死亡和死亡率很低,而雏雉、鹅和珍珠鸡死亡率则很高,而该病毒不能传染给家兔、豚鼠、小白鼠和狗。
2.2 传播途径 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在雏鸭中传播很快,死亡率很高。传播速度快说明有很强的接触传染性。
在有感染存在的地区孵化出的种鸭后代,孵出就变换新的环境饲养,则不发病,说明不会经过种蛋传播鸭肝炎病毒。
总之,雏鸭肝炎病毒的特性揭示了自然界中的媒体不是该病毒的传播媒介,而易感染的雏鸭才是易感群体传播的根源,做好自然环境的消毒和雏鸭的免疫接种,才是防止接触传染本病的根本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