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血透导管置入在急危重症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
2014-09-21崔立民
崔立民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建立和维持一个有效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但随着需要紧急透析患者不断增加, 血管通路障碍日益成为影响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作者运用超声影像技术探测血管位置、走行, 达到精确穿刺,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血液净化中心需要紧急行紧急血透导管置入的危重患者96例, 男50例, 女46例, 年龄45~75岁, 所有患者都是首次透析患者。
1.2 采用置管方法 ①选择危重需要透析患者置管前应用超声评估血管条件及毗邻关系, 测量距体表距离及选择最佳穿刺点及穿刺方向并做好标记。②穿刺过程中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选择最佳姿势, 常规消毒, 铺巾, 局部浸润麻醉。助手用包裹了无菌保护套的超声探头探查明确, 为颈内静脉并显像, 用穿刺针在穿刺标记点沿预先设计的穿刺方向进针, 在超声声像图显示穿刺针进入右颈内静脉后停止进针, 最终置入双腔导管。③双腔导管置入血管后再次用超声探查导管的位置, 深度及是否有贴壁情况。回抽确认静脉血后封管并固定。
1.3 观察标准 观察急危重症患者穿刺一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 穿刺总需要时间。
2 结果
超声引导下对于危重的需要即刻透析来挽救生命的透析患者, 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减少误入动脉、颈部血肿、止血困难、气胸、血胸等致命并发症发生。同时节省宝贵时间。
3 讨论
3.1 需要紧急血液透析的危重尿毒症患者、高钾血症患者、药物中毒患者往往存在意识不清、躁动、颈部和四肢水肿,患者不能平卧, 呼吸困难, 建立安全良好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治疗的关键, 也是困扰血液透析的一个难题, 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一个理想的血管通路除了能提供足够的血流量, 还应具备较少的并发症及较长时间的通畅。颈内静脉置管具有一定的难度, 传统的盲穿法是根据操作者的经验分析进针方向、角度、深度等情况, 但是往往容易受到解剖结构不明显、体位困难、颈动脉搏动强弱、呼吸困难或喘息、配合差等因素影响, 穿刺失败率增大。
3.2 随着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血透导管使用越来越多, 特别是透析患者的血透导管比较粗, 加之肾衰竭等这些危重患者,凝血功能较差, 血小板降低, 一旦出现穿刺并发症, 如颈内动脉损伤, 常会形成血肿, 压迫止血困难时出现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 甚至死亡。
3.3 在总结失败教训基础上有研究表明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时, 能清晰的看见静脉位置, 直径以及走向, 有无血栓, 且能显示穿刺针和血管的关系, 精确掌握是否能进针, 以及控制进针方向、角度、深度, 而且在操作前即对血管位置、粗细、深度进行评估, 超声辅助颈内静脉置管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为挽救患者生命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方式。